试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原则(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刘文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当然也是语文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

㈠以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原则,是现代教学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是自然界中是最富有灵性的动物,人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使自然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使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作为人世间一种活的生命体而存在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其生命活动形式是不同的。在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校这一特殊空间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学校生命活动的重要形式。现代课堂教学不再仅是师生之间单纯进行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活动过程,它应充满生命的活力。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过分强化了教师和教材这两个因素,学生这一因素被相对忽视和弱化了。以学科本位论为主导思想编写的教材,是一种以成人建构或教师建构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方式。这种课程由成人建构知识,再由教师作为媒介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当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主动追求知识的主体。这种教材内容是外在于学生的,是学生未能亲身体验的,陌生的,因此容易流于枯燥乏味的境地。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的自身体系撰写和实施教学方案,将人类研究成果教授给学生,学生则处于被支配被调动的配角地位,对这些成果不敢逾雷池半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来看待,而是将学生当作了自己表演的道具,这是对儿童人性的一种蔑视,是对儿童个性的无情摧杀。这种条件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其实谈不上是交流,准确地说应是灌输)是不平等的,是支配与屈从的,哪里还会有点人性味,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生命的撞击,情感的交往,个性的张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经典,处处都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辉。直接赞美人的智慧、歌颂人品格的课文在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对这样的课文,在教学中仅靠教师讲,不让学生舍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去想一想,做一做,是不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的,教学效果是难以让人满意的。由此可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地位,是建设现代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焕发出充满生命意义的色彩。

㈡以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原则,是教学中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唯一选择。现代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发展的意义上,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这已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亦是非常重要的,他肩负着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任,这个任务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毫无疑问是实践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那么,如何来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学生这一对主体之间的关系呢?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便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具体说,即是通过学校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养成爱美的情趣。达成这个目标除了教师这个外因之外,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的内因。学生必须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在学习科学小品文时,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下科学发现的过程,亲身体验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和获取成功的喜悦;在学习游记类文章时,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在学习人物类文章时,让学生更多的从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变化去作认真体验。这样,使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科学认识,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充满了生命的色彩,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学生只有真正被当作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学生的情感得到真正的尊重,才会高质量地完成应有的学习任务。在这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接受科学文化知识为手段,促进自我发展;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亦不可忽视,课堂教学活动毕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一种主体间的活动,即师生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从本质上说,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实践主体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共存,并统一、有序、和谐的活动在同一个实践过程中,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㈢以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力和情感的必然要求。过去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大的问题在于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是与这个培养目标格格不入的。能力是指人完成某种任务所具备的一种心理特征,它与情感一样,都不是靠教师训练出来的。所谓训练,指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人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的活动。这个活动的目标指向性非常明确,其训练结果是形成一种技能,这只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语文基本功训练,学生所获得的也不过仅仅是人类已经定性的一些知识,所形成的也不过是一些学习技能而已。我们知道,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那么学生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也应该是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创新实践中形成的。一名话,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健康情感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成果。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相适应,现代学校教育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如研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等。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应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㈣以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原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是母语教学课程,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十分丰富。如果把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那是有违语言学习的规律的。要建立大语文教学观。俗语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舞台,仅靠先生的语言分析与讲解是学不好语文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当今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科课程的活动化建设。所谓学科课程活动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活动促发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使思维始终处于主动、能动的活跃状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学习规律、自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语言含义,体悟语言思想情感,让学生学到的是活生生的语言,是具备能产性特点的语言。如今,语文活动课已倍受重视,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机会,满足了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需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一定会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将实践明确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有利于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端正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确实重视起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最终成为能经得起生活风浪洗礼,在未来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人。

 作者邮箱: cced1002@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