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黄翼新 授课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 4、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趣: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要讲清喜欢的原因) 你喜欢这一种树,能不能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它的喜爱或赞美之情呢?伟大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喜欢白杨树,歌颂白杨树,赞美白杨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先生写作的《白杨礼赞》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难词,并标明自然段的序号。 2、掌握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3、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晕圈 虬枝 楠木 秀颀 4、默读全文,用笔划出作者直接对白杨树进行“礼赞”的语句,同时思考作者写美白杨树的原因。 ①指名学生读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明确: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②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再读课文,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激趣:本文题为“白杨礼赞”,但不是几句空洞的赞美之词,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是通过几幅优美的图画展现的。请再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共勾勒、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学生读后交流。 明确: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在其中。(见以下板书) 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高原风景图 “雄壮”“伟大”“单调” 傲然地耸立 白杨远景图 “惊奇” 力争上游 白杨特写图 决不是平凡的树 朴质、坚强、力求上进 白杨联想图 北方的农民、抗日军民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段。 2、讨论:作者对白杨树进行赞美,为什么要从写黄土高原写起?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的2、3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明确: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白杨树的外形的。 齐读课文第五段。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语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7、8段,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积极质疑,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的树种进行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实际上这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注意,在文章的第7段,完成了由“树”→“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学生朗读第7段,思考:这一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这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组反问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组排比反问句,结构相似而有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 4、学生朗读第9段,思考: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用意何在?文章结尾再次赞美白杨树,这已经是第五次直接赞美了,你觉得这样反复赞美是否累赘? 以上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参考: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结尾再一次直接赞美白杨树,既使首尾呼应,更加强了自己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5、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三、总结全文,了解本文的写作线索。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四、指导写作。 你喜欢的树是哪一种,你有没有从这种树的身上想到我们人类中某一种人的某些品质?请以《________礼赞》为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本课时板书: 白杨树 团结向上 相似点 倔强挺立 象征 北方农民、抗日军民 不屈不挠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