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转化与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级教育硕士 杨敬法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学习上的"后进生"是指那些在语文考试中只考取较低分数的学生。这样理解是否合理呢?是否符合人的充分发展要求呢?看一看下面我亲身经历的两则事例。第一例:1999年我校招收了300多名高中生。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无论大考小考,无一人能够获得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第一名,大多数学生考完之后心里没大谱,这与数、理、化,甚至与史、地、生、英语的考试情况大不相同。第二例:就在这一级中有一个叫裴琰的学生,他博览群书,与同龄人相比完全可以称之为"小博士",看问题往往有于众不同的观点,也许由于这个原因,他在以后的考试中只有一次拿过较好的成绩,其余都仅仅位居全级中下游。 也许这两个例子不够典型。著名作家王蒙说自己做高考语文试题也不会靠及格的事例曾不只一次被多家报刊所征引。无独有偶,"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在《语文报》上撰文说,如果让自己参加高考,肯定是靠不上大学的。"① 如果以考试成绩论,王蒙、程千帆都不能称之为优等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也太荒唐了吗?着只能说明目前的语文试题的效度还不够高,以效度不高的试题来敲定后进生不也太残忍了吗? 那么以什么来决定后进生呢?曾经风靡一时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言语行为和其他行为没有本质的不同,它们都是通过强化、塑造和模仿形成,是对外界刺激的习惯化的反应体系。"②言语行为的获得同"强化、塑造、模仿"是分不开的。没有 "强化、塑造、模仿"是不可能获得言语行为的,轰动一时的"狼孩"的事例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果想使"强化、塑造、模仿"获得高效,必然要求言语行为主体要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理想化的角度看,语文学习习惯的好坏应与语文水平的高低成正比。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由于遗传、家庭、环境等的影响,每一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以考试的分数衡量一个人,势必会造成天赋好的不必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相违背的。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要求"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③所以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综上所述,我们以为语文学习上的后进生应该指那些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学生,后进生的转化关键是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言语技能,形成熟练的言语技巧。那么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哪些基本要求呢?"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大家公认语文学习必须养成的十大习惯是:⑴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⑵阅读秀课外读物的习惯;⑶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⑷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⑸记日记的习惯;⑹规范地书写的习惯;⑺专注地听别人说话的习惯;⑻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⑼勤思考、受质疑的习惯;⑽勤查工具书的习惯。"⑤概括地讲,要有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从目前可操作性和核心意义而言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中之重。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首先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几乎所有的后进生都对读书不感兴趣,甚至拿起书就头疼,然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这中间的反差我们语文教育应当进行反思,与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读课外书只读名著有很大关系。绝大多数名著是经过时间的积淀而流传后代的,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不否认有许多喜欢名著的学生在),尤其是后进生。而学生愿意读的一些"大俗"之作又遭到老师的鄙夷不屑、围追堵截,久而久之学生的读书兴趣消失殆尽。心理学研究表明:"若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信念一致,新的学习使自己的原有的信念得到证实和支持,会带来满足感,由此而会激励进一步学习的动机。"⑥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非名著不读。只要不是思想不健康的作品都可以由着学生的性子去读,同时多推荐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的学生兴趣的作品,未必是名著。例如,刘墉的《萤窗小语》、罗兰的《罗兰小语》、Edmodo de Amicis的《爱的教育》,甚至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一些名著后进生难名其妙处,而一些通俗、作品读多了也同样会陶冶性情、培养语感、提高语文修养。 写作也是后进生所不感冒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学习作文的难度大于学习阅读的难度。许多后进生便知难而退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试着降低要求和难度不失为好的招数。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对他刚接手的"双差班"的学生,写《我的家人》作文时只提了两个简单的要求,注意格式和写清有几个人,凡是达到这两个要求的学生一律的高分。结果从未得过高分的学生写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尽管有些习惯可能只经过一次的练习或由于偶然的一次接触就能形成,但大多数的良好习惯都是经过经常性的训练获得,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调动上来之后,如果不"趁热打铁",进行经常性训练,就很难形成固定的行为反应模式,即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作为一种内驱力,尚不足以克服人的惰性和拖沓的倾向,更不能克服人对持久的、规则的和有纪律的学习生活的厌倦。所以教师的督促是必须的。督促学生每天要读书、记日记,读书要做笔记,要思考质疑 ,要勤于写感受,勤于将书中的信息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以扩大视野,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督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教师不定期抽查、同学之间互查、学习小组长代老师查等。经过如此经常性的训练,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会形成。 当然教师的督促是以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基础的。后进生考学无望,调动起来的兴趣容易伤失。因而教师的引导也是必须的从心理角度看,内驱力 是以个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的后进生考学无望,远景动机消失,那么个人的内在需要就只有两个方面了,一是读书写作带来的乐趣,二是成就感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读书之乐写作之趣会因为接下来的困难所取代,"俗"作品读久了感到单调,写久了没材料可写。所以教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领着学生向"雅"作品进攻,向"青草更深处漫溯",继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应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为学生写作提供"猛料"。为了让学生得到成就感和自我尊重的需要,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读书竞赛、读书讨论会等,开展写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注释: ① 孔庆东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第10页,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 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 第7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8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④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第72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⑤ 韩雪屏著《语文教育心理学原理》第9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⑥ 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第36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作者邮箱: yangjingfa@mail.ch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