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中学 邱龙涛 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共享性、生产性和无限性为特征的知识,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催促教育加快改革与创新步伐。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要创新。信息可以在传播中得到,而创新则需要在反思中获得;语文教育内容、手段的创新,更需要我们加强反思。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字,不重思想文化;只重照本宣科,不重激发兴趣;只重机械训练,不重美感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内灌输,不重课外开发;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素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唯本至上;编题,答题,讲题,唯考是图。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美育被抹杀了,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视野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这些都是语文学习功能的异化,使语文学习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泥淖之中。 语文学习应该开辟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新疆域,从而让学生走进斑斓的生活,真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真正解放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历练语文学习的能力,发掘其语文学习的潜在能力,进而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成为可能,最终建立科学的生活语文教学观念。 人们对语文学习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功能被极度地强化了。人们热衷的是企图把语文这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也能变成像数学学科这种类型化极强的程式教学的学科,从而达到捷径救“场”的效应。这种善意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整个社会企图超越甚至摆脱语文学习的人文性特征而去强化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功能的心态异化,对于语文学习的目标来说,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与语文学习的规律更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只是强化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功能,语文便成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必要性”拐杖,于是高考便成为语文学习的唯一指挥棒,语文学习便成为高考的傀儡,语文教材也似乎只剩语言文字的无序的混沌组合,便完全堕落为工具性功能的赤裸裸的例子和凭借了。于是乎,语文知识的积累便成了“速生林”,而语文学习中的沉浸醲郁,含英咀华韵味、情感的寄寓便由语文王国的宗主变成附庸了。这样的语文学习又怎么能够让人兴味盎然、心旷神怡呢?这样的语文学习如何能够“情寄八荒之表”呢?这样的语文学习怎么能够与“伟大的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呢? 语文学习功能异化的弊病到了现在就愈加凸现了。面对社会各个领域天翻地覆的巨变,我们学生书架上中外名著上的灰尘越积越厚了,我们学生手中的文笔越写越枯涩了,我们学生心灵之花也越来越矫情造作了;面对生活的丰富绚丽,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已经越来越功利了,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也越来越粗糙了,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也越来越呆滞了;面对一代代语文教育者不懈的耕耘,我们学生的表达越来越另类了,我们学生的病句越来越时尚了,我们学生的错别字也越来越滑稽。苏霍姆林斯基曾鞭辟入里地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可见我们目前的教育,特别是语文学习的教育,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近乎南辕北辙了。语文学习的难言尴尬和深刻危机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埋头苦干,耕作自己的一亩三分责任田,还是唤醒学生的学习潜力,让语文学习之花绽放异彩,便成了我们语文学习的“生死抉择”! 其实,语文学习的第一要著是还它人文性的本来面目。“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文字没有色彩的缤纷,只是干巴巴的方块字,其遭遇可想而知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又何尝不是指语言的韵味,语言的蕴涵和情感的寄寓呢?“因为语文不同于理化课程,它是重感情的,必须用心去体会。”(草婴语)只有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内化为已有,即通过外在的语码组合,借助意象的丰赡联想从而真正领悟了语文的意蕴,人们的语文素养才算有所提高,语文学习也才算真正超越了它的工具性,语文学习也终于返璞归真了。而光是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求正辨误的方法,语言表达的克隆模仿的技巧和语文阅读的几步几法的玄机,理解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表达也只能是左支右绌的,而以此来提高语文素养更绝对是舍本逐末甚或是缘木求鱼的伎俩了。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处延相等。”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从语言的习得这个角度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而当代的许多语文教育大家,从叶圣陶到刘国正,都主张语文学习不能让学生局限于课堂,而应该引导他们向其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和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走进斑澜的生活。周有光教授曾经敏锐地指出:“我国今天四个现代化的流水线,遇到了教育的狭窄瓶颈;教育的流水线遇到了语文学习的狭窄瓶颈。”确乎,语文学习的困境窘态的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原因是多层面的,但主要由于应试的导向,致使学校、教师过度地侵占了学生学习的物理时间,心理时间和文化时间,叶圣陶先生老早就说过:“学生须能阅读,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的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可是,何谓“训练”?读是“训练”,写、听、说又何尝不是“训练”呢?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又何尝不是“训练”呢?课内是“训练”,课外难道就不是“训练”吗?但除了吃喝拉撒睡的时间之外,学生自主的时间还有哪些?难怪有许多学生说,一天有48小时用来学习都不够!没有了时间,训练从何谈起?没有了课外,训练从何着手?我不由得想起苏霍姆林斯基那句震撼心灵的语言:“当儿童跨进校门之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跑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诗人何其芳曾热情洋溢的把广阔的生活比作浩瀚的海洋,而“生活语文”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习走进广阔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去尽情领略大自然这部伟大的书,去吸取大自然的乳汁,就是让学生去翻阅浏览社会这部鸿篇巨制的无字书,去体悟社会万象的豪放与悲壮。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要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语)这一点叶老圣陶就曾精辟地论述过:“有些学校是不要学生读课外书的,认为学生学好课本还来不及,哪有功夫读课外书。我是赞成学生读课外书的,我想向那些不要学生读课外书的学校请愿,能不能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前提下,使学生容易而且善于学好课本,如果办得到,学生就有余暇读课外书了”,而且“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你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课外阅读不也是走进生活的另一种徐径吗?有此,何乐而不为?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和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刘老国正先生说得更为精辟:“读听, 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脱离了生活,读就变成了无意义的活动。写说是运用语言表现生活服务生活;脱离了生活,写就变成了无所依附的文字游戏。而(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盘皆活。至于思想教育,那更是只有与生活相结合,才能奏效。”走进浩瀚的生活海洋,语文学习如鱼得水。你,可以尽性地与春花秋月吟哦性情;你,可以恣意地与夏日冬雪砥砺意志;你,可以纵情地与文人骚客切磋诗文;你,可以随缘地与凡俗伟人拷问心灵。 熔铸生活,让学生历练语文学习的能力。“课堂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是啊,语文要想学得好,还必须到课堂之外广阔的生空间去学习,去历练。“要爱语言,要着迷语言,只有到鲜活语言的环境中才能领会得到,之后才能谈到掌握语言。”曹禺如是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扑鼻分外香?”退一步来说,学生们在生活语文的海洋里,举手投足之间接触的是报纸、杂志以及各种文学作品等文字媒体,耳濡目染的是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等等各种音像媒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遇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诚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如果这些不仅仅是规范的而且是优美的,熏也会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 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天地非常广阔,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语文跟生活相结合乃至熔铸到一起,从量上说,开辟了一块新天地,教师乐教学生也乐学。“而生活对于语文的意义即是,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发展表达能力的基础。生活的来源来课堂里,但主要还是在课堂以外,在家庭、在社会”,进一步说,失掉了课外这一头,就失掉了语文与生活熔铸的重要契机。长期以来,我们对课外有所忽视,一手硬,一手软,不能不说是未能有效地消除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