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投影片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江苏省张家港市双山初级中学 徐 斌 随着电教设备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把电教电教手段引入了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众多的电教媒体中,投影也许是使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投影用于课堂教学,能使课堂教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文字转化为鲜明的形象。它可以在教师的控制下,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创设合理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从而突破“一份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无兴趣向有兴趣转化,从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投影片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起共鸣 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许多优秀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是名家创作的传世佳作,但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描写的地点环境不同,加上学生的年龄、知识、生活经历、思维特点等因素的不同,学生总觉得作品离自己太远、太陌生,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如何让学生进入作品角色,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 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 雪》描写了壮丽的北国雪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众所周知,词和诗一样,精炼的语言,反映的是极为丰富的生活内容。这样的词,如单靠教师讲解,学生只能是粗浅的领会、机械的背诵。为帮助学生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教学中,我在让学生听了课文的朗诵录音后,打出了“白雪”图,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去观察、去描绘、去想象北国雪景;为理解体会“望长城内外”中的“望”的内容及含义,我通过上述投影,加上适当点评、引导,学生很快能想象秦晋高原被冰封雪裹的动人景色,进而领会词中的茫茫雪景、巍巍高原等景色,想象出作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博大胸怀,而这正是领会“江山如此多娇”的前提。然后再不失时机地打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的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的图片,尽量让学生根据画面去想象。二分钟后,再放朗诵录音,这样一来,学生大多能将词的上阕熟读成诵,并和作者一样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由于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变成了形象的景物图画,学生就能体会到祖国“江山如此多娇”的深刻含义,达到了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毛泽东同志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我打出了我军的渡江战线图和横渡长江时千船竞发的战斗场面的投影。通过朗读、观察、思考,看完了图,读完了课文,学生对我人民解放军中、西、东这三路军的渡江情况就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点拨延伸,揭示主题 许多好的作品的主题大多蕴含在作品的深层次上,对于学生来说仅仅借助语言文字去领会是有很大难度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投影片的合理使用,加上教师的点拨引申,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主题。例如王愿坚同志的《七根火柴》是以红军长征过草地为背景,截取一个虽然微小却非常感人的场面来表现红军战士的高尚品质的。为了使学生能领会课文的深刻主题,我在教学中借助三框投影片并结合课文语言文字的描绘,恰当点拨引申,使学生从形象的图片中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高尚品质。第一框画面展示的是:“卢进勇因小腿伤口发炎,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了这倒霉的暴雨。”通过点拨延伸,让学生感知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并产生出与卢进勇一样的想法:“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为揭示火柴的巨大作用作铺垫。第二框画面展示的是:“无名战士倚着树杈,半躺着,抖抖索索打开纸包,揭开党证,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之时为革命保留火种的高尚品质跃然画上。第三框画面展示的是:“卢进勇追上部队后,在一簇簇的篝火旁,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递到指导员的手里……”此时,学生通过图片投影和教师的文字点拨引申,并借助想象,领会了无名战士那忠于红军、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崇高品质。这样就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图文结合,突出重点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我国古代的一些优秀散文,传统的读背式教学,使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瑰宝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加上古文字词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理解时很难一步到位,背诵也很困难。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学生对此只能是单纯地从字面上去认识,而对作者所要表现的感情并不能一下子就体会出来,背诵全文更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教学时借助图画投影和文字投影,效果就不一样。我在教学时,制作了这样一框复合式投影片: 亭的环境:环滁→琅琊→酿泉→醉翁亭 引 子 亭名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风景画: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括,点出“乐” 写 景 风习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归时景象:太守归→禽鸟乐 结束语 点明主旨:乐其乐→同其乐 上课时,首先打出醉翁亭的自然风景及太守与民同饮的两幅图画投影片,在讲解分析的基础上,相应地拉出文字投影片,直到最后复合成上图所示的式样。这一文字投影片既清晰地展示了课文的内容,也避免了教师的板书,节约了时间。这样教得轻松,学得潇洒,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自制投影,培养能力 教师制作投影片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教材,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投影片,以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书写绘画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教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天门山》时,就尝试让学生自己制作投影片。我在范读后就请学生讲讲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然后布置学生两人一组制作投影片,完成后放到投影仪上展示。结果学生的兴趣很浓,有几个学生制作的投影片色彩鲜明,把诗中的“青(山)、碧(水)、白(帆)、红(日)”都体现了出来。再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也可以发动学生制作投影片,把这首小令中所描绘的悲凉景象画出来,以体会作者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所表现的羁旅之思。 当然,我们也可以进行师生共同制作投影片的尝试,这样既能增进师生友谊,又可集思广益,拓宽思维途径,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司马迁曾经说过:“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要将投影片用得合理,用得巧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更富于艺术性和创造性。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