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积累诗文五法(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武汉市江夏区郑店中学 程 璐 好的诗文,读之赏心悦目,听则入耳怡情。那精美的文辞,高妙的意境,铿锵的音韵,能激发学生的生活的热情、写作的灵感。 而现行教材中的选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选诗文是极其有限的,即使入选,也往往是“精而未选,选而不精”。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学生常常处于“饥饿状态”,得不到很好的滋补,于是在语言上的表现出“空洞乏力,枯燥无味”的症状。有鉴于此,我觉得帮学生积累一点诗文,不失为一剂良方。它能帮学生狠练语言内功,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积累越多效果越明显。下面就积累的方法,略呈浅见: 一、专门积累。 即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诗文积累本,定期(每周3篇)跟着老师一起在文海中搜寻佳作。它要求老师先确定每期的积累总量(每期50篇以上),以期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同时还要选择一种合理的排序方式:可以是从古到今,也可以是内容分块,还可以是诗词曲赋文,做到积累的序列性。 这应是最主要的积累形式。其间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能否找出精品,对教师的“眼力”是一个考验。 二、课文迁移 所谓课文迁移,指的是在学习课文时,根据内容的特点,即时地引出与之相关的诗文。不同课文的具体迁移方法,也各不相同,例如: 在教《卧看牵牛织女星》一课时,我采用的是“一拖三”的方法:要求学生立足课文中的神话传说,到文海中寻找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古今诗文。于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秦观的《鹊桥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便一一地走进了课堂。 在教《紫萝藤瀑布》时,我则是两次采用了“用诗文说话”的形式,一是要求大家用一首所学过的唐诗来解说美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展现的意境。二是在讲到紫萝藤花惨遭厄运时,我要求大家以朋友的身份,用诗文来劝说“紫萝藤”要乐观开朗。大家很快便想到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汪国真的《山高路远》。 在教《诗词五首》这样的一课多篇的文章时,我则较多的选择为诗词“找朋友”的方法。即针对每一首诗词,要求大家从作者、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去寻找另一篇与本首诗词相同或相近的诗词(朋友)来,构成新的“诗词五首”。 这些课文迁移的方法,既能丰富课堂,活跃气氛,又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真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很受学生欢迎。 三、影视寻踪 现在的学生很喜欢看电视,而电视广告词、电视剧中都不乏优美诗文的影子,教师若是能借助这些信息资源,探本逆源,寓教于乐,学生是乐意接受的。 如:经视台的广告词“彩带与山川齐舞,经视共万家一色”便是从王勃的《藤王阁序》中的名句仿拟出来的;《风流才子纪晓岚》中便谈到了杜甫的《四喜诗》、无名氏的《四悲诗》;《少年方士玉》中便有背诵《诗经·关睢》的场面。 这种方法是“借鸡下蛋”,看起来老师偷了懒,实际上学生最受益,它告诉了学生原来看电视也是可以学诗文的。 四、实践积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每年都会游玩几个景点。而各大景点,都会利用一些诗文典故来包装自己,吸引游客。它们都将成为学生学习诗文的好材料。 如:登泰山,可背杜甫的《望岳》;游岳阳楼,可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登黄鹤楼,可背崔灏的《黄鹤楼》;游藤王阁,可背王勃的《藤王阁》诗、《藤王阁》序。看到大海,便有曹操的《观沧海》;看到沙漠,便有王维的《使至塞上》;看洞庭湖,便有孟浩然的《洞庭湖赠张丞相》;游西湖,便有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看到长江,便有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看到黄河,便有王之涣的《凉洲词》…… 这种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情境教学”的方法,所学到的东西,往往令人终身难忘。 五、生活积累 所谓“生活积累”,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利用自己所看到的景、人、事等,找到一个学习古代诗文的突破口,如:春天来了,便可让学生搜集写春、夏、秋、冬的诗。节日来了,便可让学生搜集写节日的诗。看到农民插秧,便可教给学生《24节气歌》。二是根据生活阅历,收集一些最新创作的,精美的诗文。如:仿《陋室铭》的新作《教室铭》,身边的一些顺口溜、打油诗等。 学会了这种方法,就找到了学习诗文的“源头活水”。但生活中的诗文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学生只有提高了鉴赏能力,才能学会选择。这种向生活要诗文的方法最有用,也最难。 以上积累诗文,采用的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勾联的方法。让学生置身于美诗雅文之中,口诵心维,耳濡目染,自然形成一种“生活即诗文”、“诗文即生活”的理念,从而厚积薄发,潜移默化,最终达到妙语如珠、出口成章的效果。若能持之以恒,必将受益终身! 作者邮箱: chenglu1972@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