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汇兑”读书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文/湘 琴 

  阅读活动是读者经验和作者经验的汇兑过程。“汇兑”这个绝妙的比喻来自阅读学家萧乾的《书评面面观》。他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无论多么明显地写出,后面总还跟着一点别的东西:也许是一种口气,也许是一片情感,即就字面说,它们也只是一根根的线,后面牵着无穷的经验。字好像是支票,银行却是读者的经验库。‘善读’的艺术即在如何把握着支票的全部价值,并能在自己内在的银行里兑了现。”“票面的数目总是骗人的,实数是无限地大。一个字在经验库里也许能兑现出十年的悲喜来。它不像理智的价值,条理素淡地陈列着。诉诸情感的价值里有着缤纷的彩色,禽兽风涛的鸣声,各样的触感,各样的嗅觉;而隐藏在这些里面的,也许还有个理智的价值。如果你不曾感觉出这些,那价值就无从捉到(那价值似乎永不能为人全部捉到)。如果在你的经验库里没有那些现款,纵想感觉,也仍难兑现。”(见曾祥芹、陈万珍编著《现代读书经》第24—2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这段精彩的阐释道破了读者通过文字与作者沟通情思的奥秘。 

 萧乾的“经验汇兑”说表明:文本的意义是读者和作者的经验交流生成的。文字作品中的语言不但是思想感情的符号,而且是实际事物的信号。读者看到语言就像接触了实际事物一样,所以,文字如一根根线索,能牵出读者的潜在经验,又如一张张支票,能兑换出读者银行库里的“现款”。叶圣陶同样指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文艺作品的鉴赏》)阅读学家的箴言告诉我们:所谓“经验汇兑”就是“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阅读文本实际上是间接认识事物、体验人生的心智活动。阅读不但是吸收,而且是倾吐。这种“倾吐”,既表现在读者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阅读的心得,又表现在读者用自己内在的经验去兑换文字作品中蕴藏的作者经验。读者的经验越多,通过作品兑换作者的经验也越多。

 语文新课标在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中强调“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中指明培养语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除了“语境定义”(联系上下文确定语义)、“以神统形”(联系中心意思统摄语义)之外,就是“经验汇兑”(联系生活经验汇兑语义)。诸如,要“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一学段“阅读”第5条);“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二学段“阅读”第3条);“联系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第三学段“阅读”第4条);“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第四学段“阅读”第8条)。在“阅读教学建议”中强调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里讲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生活积累”“自己的积累”“文化背景”以及“思维和情感活动”,一言以蔽之,都要求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理解和鉴赏文本的含义并迁移阅读的心得。

 阅读中的“经验汇兑”,既不同于市场上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换,又不同于在银行里票款汇兑的等价交换,而是读者对作品信息的加工过程。这种文字信息的加工经历“发现、识别、认同、组建、扩展、储存”一系列内化操作,灌注了读者的主体经验,“汇兑”的结果,使读者对读物中作者的经验有所吸收,有所改变,有所增值。

 读者用来兑换作品价值的主体经验,包括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和来自实践的直接经验以及来自遐思的想象经验,它们对于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鉴赏、阅读迁移、阅读创造的效果,关系至密,作用至巨。

 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作者的“经验汇兑”是彼此对应和交互为用的:遇到理智的文字,需调动理性认识;遇到情感的文字,需调动感性经验。有时需要用理性知识去化解形象的描绘;有时需要用感性经验去阐释抽象的论理;有时还需要用主观的想象去体味美妙的意境。

 究竟如何运用经验和想象去汇兑文本的含义呢?基本有三条路:

 一、凭间接经验汇兑语义。阅读特定的文本,需要读者准备相应的间接经验,包括语言的、文章的、文学的、文化的知识,凭借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去解读文本语句的意义。如读臧克家的《老马》(高中语文第三册),学生依据诗歌忍辱负重的形象描绘,牵出《半夜鸡叫》《白毛女》《骆驼祥子》的阅读积累,从而理解“老马是中国旧社会受苦受难的农民形象”的寓意。又如读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初中语文第二册),学生要想深刻体味那磅礴的气势,汹涌的激情,难抑的生命冲动,黄土落日的雄壮之美,需要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积淀来支持。“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在“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他们带着对原始生命的渴望,带着振奋和自豪之情,走进了新时代。“除了黄土高原,哪里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这“厚土层”分明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的比喻,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再造辉煌的坚实基础。

 二、凭直接经验汇兑语义。阅读作品,还需要读者调动自己从观察、听闻、交往、体验中获得的有关自然风物、社会人生的感性经验去领悟文本语句的情味。鲁迅自述:“年轻时读向子期的《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当亲历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左联五烈士的白色恐怖,有了悲愤难诉的直接经验后,才深刻领会到《思旧赋并序》中欲言又止的情味。如读曹冲《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第二册),学生从因特网上找到并下载了一组美丽的极光图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大家便很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第一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对极光的想象性描写和第二部分《极光一瞥》中的真实性描绘及“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无怪乎在许许多多的极区探险者和旅行家的笔记中,描写极光时往往显得语竭词穷……”等等语句。优秀的作品打动你,只因为那些话好像在你的心底蕴积了很久,读着它仿佛在倾听自己灵魂的反省。像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初中语文第二册)中对幸福的描述:“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作者的话像灵敏的触角,悄然触发了学生对所有幸福的珍惜与疼爱,尽管有些幸福学生们当时可能无法清晰、完整地表白,但作为人生体验已植根于心底并在这时被点燃,那冲天而起、恣肆喷涌的感激与醒悟,岂是原来文字所能承载?

 三、凭主观想象汇兑语义。对于作品中形象的描写、抽象的论理,要想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必须驱遣读者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复现和改造作品的情境。典型的示范是叶圣陶驱遣想象,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十个字里读出一幅旷远荒凉静寂的图画来(见《文艺作品的鉴赏》)。如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高中语文第三册),学生仿佛看到夕阳下诗人在康桥上徜徉、吟咏,直到夜深人静方才轻轻叹息一声离去的身影,这只有凭再造想象才能深得诗中的意味。又如读《始得西山宴游记》(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所云“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这是多么率直、任意与淋漓的文字。阅读时每每于赞叹之余,仿佛自己也是如此放纵于浩浩天地之间,寄情于山川草木之中,眼前浮现出潺潺的幽泉,嶙峋的怪石,葱郁的草木,幻变的浮云,何其畅也!学生们凭借想象再造了“西山”,是“再造的西山”重现了昔日作者的情怀,然后陶醉了学生们,将他们的心灵定格于那份悠远与崇高。

 语感训练中运用“经验汇兑”读书法的三条路是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例如读《山民》一诗(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国现代诗四首》),学生需要驱遣想象,调动间接的和直接的经验去汇兑“山民”的象征意义:既可以想象连绵不绝的山村人一辈子见不到大海的疲倦心态和儿孙们走出群山,见到大海的坚定理想,又可以运用熟知的“大清帝国皇帝不知英国在何方”的故事,去理解“山那边的那边还是山”的封闭观念和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还可以凭借“一个放羊人的理想——生个儿子再让他放羊”的电视新闻,去领悟“山民”冲破闭塞、走出愚昧的强烈愿望。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卷上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阅读教学中,应充分估量学生和教师在阅读同一篇课文时认知图式(即经验库存)的差异,避免把中、老年读者的阅读心得硬塞给少年读者,而要竭力消除学生和课文的时空隔膜,把这种“距离”看作阅读创造的契机,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自生的想象去主动汇兑作品的价值。

 总之,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理性把握,需要读者有雄厚的经验“资本”,否则,既难有充值的汇兑,更难有创意的解读。这里用得上朱熹的读书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读者的经验水平越高,越能泛舟中流,自由地驾驭巨舰般的名著。不会运用“经验汇兑”读书法,就必然干“旱水推舟”的蠢事。

 [自测练习]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短文,注意作者对同一问题有什么不同看法,各持什么理由。 

(一) 扁鹊是一种鸟?(李中国)

 

 国家邮政局新近发行了一套选题为“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特种邮票,一代神医、脉学的倡导者扁鹊位列其中。据考扁鹊是齐国卢人(今济南长清)。记者便以“你对扁鹊了解多少”为题进行了广泛采访。不少人回答扁鹊是一种鸟。报纸提供的材料说,1985年和1987年,当地两度召开扁鹊里籍学术研讨会,竟有不少应邀者不屑一顾:为个什么鸟开会,小题大作。

 记者的采访无意考出了文化名城济南的文化底蕴之深浅。上个月央视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比赛汇集的各地才俊,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几乎为“蠡测管窥”每一座城市的文化水平都提供了样本(尽管是专业比赛,但因增设的文化综合素质试题定位在中学水平而具有常识性)——比如,某地推荐的大学生不敢确认中国是不是地处赤道以北;比如,某地歌手把长安街所在的国家选择为德国;比如一道填空题,要求补充出古典诗文“一日不见”之后四个字,某地专业歌手专业到只憋出了三个字——“很想你”。再比如,这些就读于音乐高等院校或就职于著名音乐演出单位的歌手,几乎无人能熟练地把手风琴、萨克斯管、二胡、小提琴、唢呐等乐器弄出响声来。“让电视机前学前班的孩子笑得满脸都是牙”。

 太多太多的“比如”和灌满耳根的“0.00分”,把连续一周的大赛变成了电视节目的搞笑版。我不知道那些歌手所属的每一座城市在笑过之后能否生发一种焦急和隐忧。因为那笑声掀开了文化荒漠的一角。也因为那些将来的歌唱家艺术家们,无疑比我们中的普通人更有机会担当某个地区先进文化的代表。

 大赛过程中,笔者发现各地网友都在为自己家的歌手们鸣冤叫屈。理由之一就是……把文化使者、本次大赛评委余秋雨先生请到台上,也会碰到知识的盲区。余先生后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其实知识的盲点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说到这里,就需要补充一句了:笔者的用意不是拐了弯去戳名家的硬伤,而是提醒各位谁也别把别人的文化底子当成笑谈多加指责,需赶紧各自补课。让我们的民族尽快修复暴露出的文化断层,别再演绎出“扁鹊是一种鸟”之类的笑话。 

(摘自2002年8月24日《文汇报》,有删节)

 

(二) 考考考题(顾土)

 

 考试的关键是考题。考题,我以为有这样几类:一是考生不能不知道的;二是可知可不知的;三是不让你知道的;四是连出题者自己都糊里糊涂的。依照道理讲,考试应该以第一类为主,但据我多年的亲身经历与耳闻目睹,后三类反倒更多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可以把你淘汰出局,因为不如此不足以让你体验考试的厉害,因为戏剧效果由此而来。我们评判考试,针对的都是考生的成绩、考试的结果,很少听见有人议论考题的是非。尤其那些表演型的考试,考题出得越离谱,好像越能赢得喝彩;考题越没有鉴赏力,越可以激发场内外的情绪。

 我们都是些有斑斑驳驳时代烙印的观众,无数人对某个时代的那点小说、电影如数家珍;无数人对几部样板戏倒背如流,然而这些东西真的就是非知道不可的知识?真的就有不可或缺的文化价值?……我常常看见大家嘲笑电视里的考试者,说他们这也不知道那也没听说,有的当然言之有理,也有些,等到我读过考题内容后就想,不知也罢。

 据我观察,考题和舆论多半是厚古薄今,古代的不知道,我们叫没文化;现代的没听说,就无所谓。考题和舆论还最喜欢以一己之见臧否一切,好像他们知道的,所有人都不能不知道;他们自认为是杰作的,就绝对是杰作。其实,我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与其标准一致,不如各有所好,并且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作品与人物,也迫使我们只能各有所好。我们景仰的很多文艺家,他们相互间就根本看不上,甚至不屑一顾。普鲁斯特和乔伊斯,这两位似乎最应当结交的大作家,尽管曾经有缘一见,但话不投机,而且对另一方的写作也毫无兴致。为什么名人的这种做派,我们称之为个性;小人物的做法,我们就叫“没文化”呢?

 历次路线斗争及其代表人物、什么运动的时代背景和伟大意义、与哪些国家建交、孔老二为什么搞复辟,诸如此类的考题,我们已经不知道面对过多少次。我经常回忆几十年来自己经历的各种考题,感觉到大多数都一无所用,只是徒增笑料而已。今天,当我们用考题责难年轻一代时,我们首先需要检验一下我们的考题是否合格,或者说,一位歌手、一位舞蹈家、一位大学生、一位公务员,究竟应当回答出什么样的问题,才叫有文化,才叫及格,才有助于他的志向和事业。我们好像从来都没有一种考题的检测机制来审查考题,向考生向公众做一个合理正当的交代。 

(摘自2002年8月27日《文汇报》,有删节)

 

 [测试题目]

 一、从《韩非子·喻老》中节选的《扁鹊见蔡桓公》,是初中语文的传统课文之一。199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选在第一册,注释中明确写道:扁鹊,姓秦,名越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按理说,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对扁鹊应该耳熟能详。可是在扁鹊的故乡——山东济南,不少人却闹了笑话。《扁鹊是一种鸟》的作者李中国对这件事怎么看?

 二、李中国认为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暴露出了什么问题?他对此持什么态度?提出了什么建议?你赞成吗?

 三、对电视大奖赛青年歌手的表现,《考考考题》的作者顾土从哪个角度提出了什么不同的看法?他的理由有哪些?

 四、顾土认为“我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与其标准一致,不如各有所好”,主要理由是什么?他的例证有说服力吗?你赞成他的观点吗?

   五、对歌手们的表现这同一文化现象,两位作者的观点悬殊,你对此有何看法?由此联想到阅读和阅读教学,你有什么高见?

 [设计者说明]

 一、选文目的

 对电视大奖赛青年歌手的表现,两位作者所持观点几乎是截然相反,而且各有理由,都能自圆其说。说明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得出不同的结论是正常现象。只要持论有据,就不必人云亦云。同样,中国足球队打入了世界杯,但一球未进,无功而返,人们褒贬不一,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标准一致,不如各有所好”,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给我们的教育以启示。阅读教学中对课文的解读,也应尊重学生不同的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

 二、设题原则

 1.研读文本,理解作者各自的观点和理由。

 2.比较阅读,了解作者思考和立论的角度。

 3.领悟规律,更新观念,阅读可以各有所好,不必强求标准一致。

 三、解题思路

 (一)不少人回答扁鹊是一种鸟,犯了常识性错误,李中国认为考出了文化名城文化底蕴的浅薄,值得反思。

 (二)李中国认为电视大奖赛掀开了文化荒漠的一角,暴露出了国民素质不高的问题。他感到焦急和隐忧。他主张别把别人的文化底子当成笑话多加指责,需赶紧各自补课,尽快修复民族文化的断层。这种态度有益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值得肯定的。

 (三)顾土则从考题方面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首先需要检验一下考题是否合格,是否有助于应试者的志向和事业。因为他发现许多考题是可知可不知的,出题者故意不让你知道的,连出题者自己也糊里糊涂的。尤其是那些表演型的考试,考题出得离谱,没有鉴赏力,多半是厚古薄今的,一无所用、徒增笑料而已。他反对用这样的考题责难下一代。

 (四)顾土主张欣赏文艺作品应各有所好,主要理由是“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作品与人物,也迫使我们只能各有所好”。他以普鲁斯特与乔伊斯为例,二人都是“大师”级的文艺家,但相互不屑一顾。这个例证很能说明只能“各有所好”的观点。读者可以赞成顾土的观点,也可以不赞成,理由自己申述。

 (五)对同一文化现象,两位作者观点各异,是正常现象。由此联想到,阅读课文或课外读物,也应该尊重个人的阅读体验,珍视各自的独特感悟,而不必强求答案惟一、观点一致。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读者有其他看法,尽可自由发表。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