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处理的艺术(之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文/余映潮 

   

    六、美文美教  

 大纲对教材选编课文提出的要求是: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之一是: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所以,教材中“文质兼美”“丰富多样”的美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说,美文是语文教材的基础,美文是阅读教学的基地。

 美文必须美教,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论是从知识积累、语言训练,还是从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还是从心智培养、情感熏陶等方面看,美文的教学价值都非同一般。我们平日所见的赏析论文、教学设计、教例品评等,大多指向美文,我们平日参加教学竞赛所选篇目,也大多指向美文,都与这“教学价值”有关。

 所以我们研究美文美教的教材处理方式与教学设计艺术,也是为了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大的教学效益。但当我们把审视的眼光投向教学实际时,我们会发现“美文”在很多的时候、在很多的地方并不能够得到“美教”,传统的讲析式教学淡化了美文的色彩,瓦解了美文的生命,有时就像《马说》中所说,美文在教学中“虽有千里之能”,却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因此,美文必须美教首先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我们才能够静心地研究其教学艺术。在教学艺术上,我们首先要关注的,仍是教材处理的艺术。

 对美文的教材处理,手法丰富,角度细腻,在精心思考之中,时时都会有美丽的光辉闪现。如:

 1.美教,就是从朗读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

 2.美教,就是从积累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个小小的语言文字的聚宝盆,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背诵课文。

 3.美教,就是从语言的角度处理课文,带领学生在美的语言中徜徉,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进行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教育。

 4.美教,就是从模式学用的角度处理,将课文视为表达形式优美、表达技巧娴熟、表达模式精细的写作范式,让学生进行品味,进行欣赏,进行学用。

 5.美教,就是从发现的角度处理课文,用审美的眼光去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应用、谋篇布局技巧等等内容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要列举”,进行“妙点揣摩”。

 6.美教,就是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内涵丰富的思维训练材料,借此组织多姿多彩的课堂创造活动。

 7.美教,就是从阅读技能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内容丰满、表达精湛的阅读训练材料,让学生习得阅读理解、分析鉴赏的技能技巧。

 8.美教,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处理课文,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赏读之中,领略文中的美好情韵,发展美好情感,培养健美心态,完善健全人格。

 上面所列各种角度有着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操作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单项进行,也可以综合进行。但不论怎么处理,不论怎么设计,在一课之中或一节课之中,课堂上不可能始终洋溢着“美”——美教,应是一两个占有时间较长的、学生活动比较丰富的、内容与手法都比较美的“教学板块”。

 下面请看笔者从美文美教的角度进行的《七根火柴》的单篇课文整体阅读教学设计。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有训练层次分明的“美读”,有各抒己见的“美说”,有揣摩妙点的“美品”,教学中的“美”不时地闪现出火花。

 教学策略

 1.选择文中最能进行朗读训练的部分,对学生进行美读训练。

 2.用“说话”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对课文内容、对主人公进行全面的了解。

 3.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妙点揣摩”,对学生进行美析训练。

 4.全课的教学形成层层递进的态势。

 第一个教学板块——学读课文,理解内容。(18分钟)

 1.导入

 2.学生各自圈读字词

 霎时 栗子 寒颤 粘粘 吝惜 一瘸一拐 倚着 挪动 脸颊 腭下 呆滞 翕动 积攒 腋窝 小心翼翼 偎依 贮满 蓦地 擎着

 3.老师点出需要认读的10个词语

 挪动 脸颊 腭下 呆滞 翕动 积攒 腋窝 偎依 贮满 蓦地

 4.反复落实

 5.朗读课文——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朗读要求:

 (1)茫茫的草地,恶劣的气候,可怕的黑夜,无路的征途,难耐的饥饿——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阴冷的环境里。我们朗读课文,就要注意叙述中低沉的语调,这就叫做:朗读,要把握基调。

 同学们读“草地的天气就是这样奇怪……半个晚上”这一部分。

 (2)一声低微的“同志”,让我们看到无名战士。濒临死亡的他出现了,他是在雨中淋着的,是倚着树杈半躺着的。奄奄一息的他,与其说是熬过了风、雨、雷交加袭击的夜晚,不如说是为了要把这七根火柴献给战友们才坚韧地活下来的。我们朗读课文,就要读清楚对无名战士的外形的描写,这就叫做:朗读,要读清层次。

 同学们读“卢进勇蹒跚……同志——”这一部分。

 (3)无名战士的声音,他的语言,表现了他处境的艰难,生命的垂危,但同时又表现了他的眷念,表现了他的情感。他数火柴的声音虽然微小,却让人感到无比深沉;牺牲前的反复嘱托,真可谓语重心长,最后一句话虽是断断续续,没有说完,但极其深刻地表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我们此时的读,就要读出人物此情此境下的言行,要注意的是:朗读,要控制语速。

 同学们朗读“那同志……在火旁……”这一部分。

 (4)无名战士终于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部队,留给了战友,他的形象成了一支路标,成了一座丰碑。此时的读,就要做到:朗读,要渗透情感。

 同学们朗读“就在这一瞬间……方向……”这一部分。

 6.进行学法指导:阅读小小说,第一步是用“概括”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用“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同学们说出来的内容可能有:

 一个中国红军战士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的动人的故事。一个发生在茫茫草原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风雨侵袭饥寒交迫的行军途中的故事。一个七根火柴的故事。一个用最后的生命之火保存火种的故事。一个最需要火柴的人不用火柴的故事。一个是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的故事。一个关于牺牲的故事。一个通过卢进勇的眼睛写出来的故事。一个与草地化为一体的牺牲者的故事。一个表现我们的军队能够经受住严峻的考验的故事。一个表现我们的军队能够战无不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壮的在读者心中引起极大的情感震撼的故事。一个用生命保护生命的故事。……

 第二个教学板块——速读课文,分析人物(10分钟)

 1.同学们表情朗读课文中写无名战士献火柴到牺牲的这一部分。

 2.请同学们用“无名战士是一个……的人”这个句子说一句话。

 3.教师示范,同学们发言。

 其内容可能有:

 他是一个无名战士。是一个用生命保护了火柴的无名战士。是一个牺牲时好似一尊塑像的人。是一个牺牲时手指着长征部队前进方向的人。是一位红军战士。是一个牺牲在草地上的无名战士。是一个变成了一座“路标”的人。是一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无私无畏关心他人的人。是一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我军能够经受住严峻的考验的人。

 第三个教学板块——选读课文,揣摩妙点。(15分钟)

 1.同学们速读课文。

 2.教师:预习时要求同学们“从任何角度,用一句话说一说对课文的理解”。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妙在……写(用)得好,它表现了……”;或“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

 3.教师举例示范。

 4.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发言的内容可能有:妙在阴冷自然环境的描写。妙在那凄风冷雨的一夜是不知如何度过的。妙在竟然是奄奄一息的无名战士先发现了卢进勇。妙在无名战士的出现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妙在透过卢进勇的眼睛写出无名战士“依着树杈半躺在那里”的形貌。妙在对无名战士脸色的描写非常细腻。妙在对无名战士说话时“嘴唇翕动”和“挤出了几个字”的描写。妙在“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的生动而有深意的描写。妙在无名战士话语中省略号的运用。妙在通过卢进勇的感受写出了无名战士的牺牲。妙在“路标”这个比喻的运用。妙在故事突出了一个微小却非常感人的场面和一个动人心魄的瞬间。妙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妙在对卢进勇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为表现无名战士服务的。妙在一个“火”字贯穿全文。妙在开头的暗示。妙在结尾的烘托……

 老师指出,最为重要的是:

 ①妙在饥寒交迫这个严酷环境的设置。

 ②妙在“火”字贯穿全文。

 ③妙在一个无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之火为大家保护了火种。

 ④妙在在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表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

 ⑤妙在一个无名战士的“路标”意义。

 于是,美美地读,美美地说,美美地品,就成为这一节课“美教”的支点。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