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优质课比赛“降降温(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罗徽 优质课比赛可以说历史悠久,并且大有长盛不衰之势。诚然,优质课比赛可以赛出水平,赛出风格,有助于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有助于教研教改风气的蔚然兴起。但时下炙手可热的优质课比赛大多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确实该降降温了。 一是优质课比赛成了时间比赛。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但花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个把月的时间来备一堂课则有点费思量了。为了“产生”“优质”课,主办单位往往有意识的提前通知参赛学校,有的近乎有个把月的准备时间。参赛学校为了取得好名次,也是严阵以待,很多时间都被“优质”掉了:一是选老师,选认为在各方面都有优势有把握的老师参赛:二是选课题(课型),选最适合该老师讲而且最冷门最容易获奖的课题(课型);三是反复讲。课题(课型)选好后,把同一堂课在本校甚至在全乡全县的有关学校里反复演练,直到讲得滚瓜烂熟,讲得炉火纯青,讲得有如奖章般金光灿烂。经过这样的持久战,优质课焉能不“优质”?可以说,谁把握了时间,谁就似乎稳操胜券。花如此长的时间讲一节课,其优质何在? 二是优质课比赛成了“集体”比赛。众所周知,一节课一般由一个老师执教,可眼下的一些优质课竞赛改变了传统。讲台上是一个人讲,可后台却有一个庞大的“智囊团”。有全校的甚至全乡镇乃至全县的老师和权威都在后台出谋划策,“指手划脚”,有多层领导挂帅,有无数专家把关。有的还立下“军令状”,那就是非拿第一名不可。这样一来,哪个敢不重视,谁人敢不参加?于是,有纠正“咬文嚼字”的,有训练眼神手势的,有研究环节步骤的,有设计教具学具的,甚至连开头、结尾、过渡以及哪些话在哪里讲都考虑得天衣无缝,部署得巧妙周全,真是“全师动员,大办优质”!这时的执教者往往成了毫无主见无所适从的木偶人了。在这种形势下,谁的集体力量大,谁的获奖希望就大。这样产生来的“优质课”事实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能不优质吗? 三是优质课比赛成了“花样”比赛。有些参赛学校为了“生产”“优质”课,获得好名次,不顾学校实际情况,苦心经营,千方百计在课堂上“编织”一些“花样”,力图出奇制胜。谁的花样多、奇、巧,谁就有把握获胜。如今,在课堂上使用录音机、电视机和录像机已不是什么高招了,多媒体在优质课比赛中早已成了备受众人青睐的宠物!还有一些奇招怪术,如自带学生(早已训练好了的),以求教学效果立竿见影;自制“特异”教具,以求教学手段立异标新。为了一堂课,学校得心悦诚服的压缩其它应有开支而花销掉一大笔款子。这样的课,即使得了个“优质”,价值几何呢? 四是优质课比赛成了“关系”比赛。有很多老师确实会讲课,可是因为没有“关系”终未能参加比赛,而因为有“关系”,以及有诸多好处的比赛“常规”,再差劲的老师何愁捧不回金灿灿的奖杯,亮闪闪的证书?有的东道主参赛学校则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本校的已深知学校意图、熟知教学内容的“好”学生作为授课对象,上课时,学生就对答如流,配合默契,此课不获奖?相反 ,把所谓“差生”“流放”到别校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能甚至不敢配合,该课又如何能讲出优质呢?再者,有的学校在评委中搜寻熟人,拉拢同乡,或摆酒席,或塞红包,或邀跳舞,等等不一而足,于是,“价优”“质”亦“优”。有如此复杂的“关系”,讲出的课不“出类拔萃”才怪呢?这难道不是“关系”比赛吗? 那么 ,是什么原因使优质课比赛乏味变质了呢?我想不外乎是“名”和“利”在作怪。这主要在于主办单位过分渲染和重视了比赛的名气和利益。获奖的人除能获得奖金之外,更重要的是还有评模、晋级和加工资等优厚待遇,一路绿灯。参赛学校为了有声誉、捞面子,就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硬是要“捧”出一个人来,树起一面“旗”来 ,从而使优质课比赛结果与比赛初衷大相径庭,造成“质不优,价不廉”的尴尬局面。 所以,有必要给“优质课比赛 ”降降温。但并非说不搞优质课比赛了,而是如何赛的问题。关键是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要认识到优质课比赛旨在共同研讨学法教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要真实体现各校各人的教学特色与风格。第二,是淡化名利效应,降低奖金金额,削减获奖证书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再次是,规范比赛行为,包括讲课与评课。如规定时间,固定课题(课型),争取统一学生,坚决净化评委,使比赛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优质课比赛,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比赛的目的,取得预期效果。 作者邮箱: tcluohui69@hotmail.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