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八)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作者: riverliu - riverliu (二)、全程式研究性学习设计: 阶段式研究性学习设计利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从一个个细节努力改变着传统课堂教学学生主动性差、教师一言堂的情况,然而由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在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的问题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因而从设计理念上讲,阶段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对新时期的语文教改来说是个“瓶颈”问题。新教改的方向是要做到课堂教学以全部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所有学生的进步为宗旨,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做到课堂气氛“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简而言之,就是要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重构常规教学。 应该说,从素质教育的观念进入基础教育起,许多第一线的教师就已经根据各人的理解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这期间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教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许多中学,特别是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已经实现了校园网平台的搭建工程。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四千万,中学师生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也迅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由于网上资料非常广泛,容易获得,而且适于建立起互动教学模式,所以早期的先行者们,如云南曲靖一中的任玲、上海市浦南中学的陆爱民、上海“习客”课题组的王晓荣、天津十七中的魏薇、齐齐哈尔铁路五中窦景林等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利用互联网支撑起自己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并最终把它引入常规教学之中。 以《失街亭》等《三国演义》节选篇目为例,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大量的网络资源,推动学生主动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信息。 网上三国:http://xf-www.hb.cninfo.net/sanguo/ 三国志:http://koeislg.3322.net/index1.htm 精彩三国:http://njyz.njenet.net.cn/colorfulsanguo/ 三国战役:http://kaiyan.533.net/sgzy/sgzy.htm 国史畅谈:http://www.netsh.com.cn/bbs/2669/ 三国文艺:http://xf-www.hb.cninfo.net/sanguo/wenyi/ 三国人物:http://yzddy.363.net/sgrw.htm 点评三国演义:http://culture.163.com/edit/000823/000823_40678.htm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之后再确立自己的研究目标,这样就不仅完成了传统教学要求解决的人物分析任务,还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了名著,并且培养了善于质疑的思想品质,和自主探究、自行研究的能力。 浦东建平中学马彪老师的一堂关于《药》的课,课前学生递交给老师145个问题,经过选择,围绕着茶馆议“疯”的场景,马彪老师列出了以下九个问题: 1、 为什么把议“药”放在茶馆? 2、 为什么茶客要说夏瑜疯了? 3、 夏瑜挨打了,为什么还要说阿义可怜? 4、 阿义为什么说夏瑜疯了,还要恍然大悟地说? 5、 为什么茶客选择驼背、花白胡子、20多岁的人? 6、 为什么20多岁的人不用黑头发借代? 7、 还有谁说夏瑜疯了? 8、 驼背五少爷为什么最后说“疯了”? 9、 康大叔为什么连说8个包好?康大叔属于哪一个阶层的? 这些问题的提出者都是学生,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给予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以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同学之间的探讨,给了那些不习惯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在课上未能得到发言机会的同学还可以在课下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虽然这些小论文与正规的研究论文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它培养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再如齐齐哈尔铁五中的窦景林老师教授的《社戏》一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学要点: 1、引进“研究性学习”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读、研究、讨论来整体感悟小说的内在精髓,提高分析小说的能力。 2、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双喜等小伙伴们及六一公公)、小说的故事情节、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 3、广泛搜集资料,研究、讨论小说的一些难点。 二、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 三、教学平台:校园语文网。 第一课时 一、课前安排: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二、引入课文:由上学期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出本课。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1、相同点:都是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 2、不同点:一个是散文,一个是小说;一个是真人真事,一个是虚构的故事;一个“我”是作者,一个“我”不是作者。 三、明确教法:研究性学习方法。 四、浏览“校园语文网——鲁迅研究网”。 五、阅读思考,每个学生在BBS讨论组中提出一组自己有兴趣的问题。 教学地点:微机室。 第二课时 一、课前安排:分组讨论小组每个成员提出的问题,确定有代表性的、有学习价值的问题,拿到课上共同讨论研究。 一、由学生介绍小说的背景。 二、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BBS上展开集体讨论。 三、作业:从讨论中选定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完成研究报告。 教学地点:微机室BBS讨论组。 第三课时 一、课前安排:审阅学生的研究报告,把BBS讨论内容放入课件。 二、选定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同学可以随时质疑)。 三、教师展示学生讨论的问题(或学生未能提出的课文重点问题。) 四、学生继续浏览网站,搜集资料,展开讨论。 五、教师点拨总结。 不注重学生讨论问题的结果,要注重学生搜集资料、展开讨论的过程。 教学地点:微机室。 问题精选 一、讨论组:王克凡、肖楠、王岩、刘佳 1、课文第七段写听到那声音为什么说自己又“自失”起来? 2、看社戏是在什么时间(季节)? 3、文章写“社戏”为何又写了许多在平桥村其他的事情? 4、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讨论组:徐宇、刘洋、马晓禹、王瑛磊 1、结尾为什么作者说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2、为什么六一公公看到“我”就变了态度? 3、我们已经点开船,在石桥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连用这几个动词对表现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好处?) 三、讨论组:高曦萌、崔得宝、杨宇、李晶莹 为什么一家的客人也是公共的? 四、讨论组:李娇、周汀、李涵、张天怡 1、“我”的乐土的“乐”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2、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五、讨论组:谢雪娇、张妍、林雪松、柴健竹 六一公公被人偷了豆,开始为什么气恼?后来又为什么感激? 六、讨论组:孙光怡、王威、马吉、张天琪 最后一段应怎样理解? 七、刘伟、杨森、马倩、秦丹丹 作者描写看戏的途中的景物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八、教师补充提问: 1、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2、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3、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看社戏,那为什么花费大量的笔墨写看戏前的波折?这属于什么写法? 5、 ①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层中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伙伴们熟练的撑船技术? ②从哪些词语可看出小伙伴们对“我”很关心很照顾? ③哪些词语说明大家高兴的心情? ④“我”当时的心情如何? ⑤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美丽景色的? 6、联系自己现实生活的经验讨论孩子们“偷豆”的行为,他们偷豆是对是错? 互联网的应用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插上了腾飞的双翅,可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学校的硬件设施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但这并不影响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硬件是推动语文教改的外因,教育思想才是语文改革的内因和关键。为了让语文研究性学习更具可操作性,笔者在2002年5月份尝试设计了一堂基于课堂教学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现将教学方案展示如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 一、教学设想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型课程去年在大连市中小学全面开始实施。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师生以研究性学习手段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课程。这里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与以往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不同,这是一种意在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使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能得到较好地推广,国家教委出台了新的课程计划,每周给出固定的课时保障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此相应,我们现在进行的研究型课程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初级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必然要求全部学科的日常教学都能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近几年,语文学科一大批教师都在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当中贯彻研究性学习方式。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品本身以及与作品相关的知识也是文人学者们常常提及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编者的意图也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地阅读完成自主领悟,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这样,本文就为同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主动阅读、主动选题、主动研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阅读作品、初步选题: 自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针对作者作品提出各自所感兴趣的问题。这个环节由同学在课下进行,并把初步确定的选题交到语文教师处,语文教师把学生的选题和自己事先想好的选题合到一处,建立选题库。 2、小组研讨,确定选题: 根据个人兴趣和意愿,把全班分为十一个研究小组,将教师同学们所建立的选题库分发下去,每个小组在此基础上定好各自的选题。这个环节在课上进行,语文教师要注意在选题上引导学生尽可能将思路打开。 3、搜集资料,方法指导: 资料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由教师负责提供,包括《教师参考书》、《中国文学史》相关章节,有关电影《杜十娘》、歌曲《杜十娘》的评论等等。另一部分可指导学生自行查阅,可利用网络、图书馆,或者通过访问周围的人获得。这个阶段由同学在课下完成,可以多给一段时间,最好有星期日,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展开。在搜集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获得资料的途径,整理资料的方法,使用资料的规则,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将其整理成发言提纲。此过程也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课上交流,成果展示: 在课堂上,由小组选出的代表将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以各种方式公开展示,听取教师同学的意见,不要求观点必须以论文的形式出现。对于学生所做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不论正确与否,都应对其进行的努力予以肯定。 5、自我评价,后期总结: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应以结论为主,而应以方法和过程的评价为主;二是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三、附录:杜十娘课题研究归纳 一、人物 1、评价杜十娘 2、评价李甲 3、评价柳遇春 二、情节 1、杜十娘为什么会选择李甲? 2、李甲是否真爱杜十娘? 3、杜十娘自沉江底原因探寻。 4、浅谈避免杜十娘的悲剧的可能性。 5、杜十娘为什么不告诉李甲百宝箱的秘密? 6、历经艰难之后李甲为什么又选择了放弃? 7、杜十娘死得值不值? 三、主题 1、是谁扼杀了杜十娘的美好生命? 2、杜十娘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四、文本研究 1、《杜十娘》的结构特色。 2、作家作品简介。 3、什么是话本、拟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如何? 4、语言知识归纳。 5、从语言通俗化看文学大众化。 五、横向比较 1、杜十娘与崔莺莺、杜丽娘形象比较。 2、从杜十娘看中国古代女性爱情观。 3、古典文学作品青睐“青楼女子”的原因初探。 4、爱情悲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5、从杜十娘的悲剧看男性与女性爱情观的差异。 6、从李杜的悲剧看人性的弱点。 7、《杜十娘》与《茶花女》、《简爱》的比较。 8、杜十娘思想的进步性。 六、纵向比较 1、杜十娘的悲剧给予现代女性的启示。 2、现代歌曲《杜十娘》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四、成果展示: 杀 身 以 铭 志 朱蕾组 杜十娘带着百宝箱愤然投江,其勇气固然可被称为女中豪杰,有很多人却不能理解其行为。像杜十娘这样一个刚毅勇敢,城府极深的女子,为何会偏执到为李甲这种懦弱自私的负心人自杀?她的死实际上有更深层的含义。 从杜十娘的社会地位和她的处境看,当时的她别无选择的余地。 在古代,男子的经济来源有以下几种: 读书人可以做官,当地主,教书卖字画。 没读书的可以耕田,经商,从事小手工业。 这些都足以活命,而女子呢?绝大多数是被父亲,丈夫,儿孙们轮流养着。当然,除了大户人家、诰命夫人外,她们中的多数人也操劳一生,但那是家务事,没有工资的。穷人家的孩子被卖为婢女后,有的有“月钱”,但失去的是自由身。寡妇可以纺纱织布,缝缝补补地赚几个小钱,勉强糊口已属万幸。等而下之的只能削发为尼或乞讨度日,但这些都已不是常态人生了。几千年来偶尔也出过几个异常的女人: 卓文君做过生意,“当庐卖酒”,那也是有个司马相如在,她独自一人大概是撑不起这个门面的。 孟丽君做过客,不过到底不是长久之计,她从一开始就交待清楚“我中状元不为把名扬”,“我中状元不为做高官”是“为了多情的李公子”。李家昭雪平反,她便欢天喜地地享受赐封,做无忧无虑的大富大贵的官太太去了。 说来说去,古代社会留给妇女的“正当”职业也就有一种:娼,而就是这唯一的职业也叫人难以忍受。 首先,它是最下等,最为人不齿的“贱业”,与卒隶相当,甚至不如乞丐,乞丐只是没钱,本身并非贱流。伍子胥逃难时在吴市吹萧乞食,还可以成为美谈。金玉奴就是乞丐头头的女儿,被描绘得金枝玉叶一般。而卖笑的从业者,除了赚钱以外,是得不到任何社会认同或成就感的。所,只要还有一粒米下锅的女人,都决不会走上这条沦落风尘的不归路。 其次,这是个要求颇高的青春职业,并不通行于所有女性。它要求从业者年轻,貌美,懂媚术,最好还能通琴棋书画,这样才能卖上个好价钱,而一旦岁月流失,年长色衰,则门庭冷落车马稀,只有失业。所以青楼女子,卖笑场下无不尽量攒几个钱,并留心找个好人家,憋足了劲随时准备从良。如果被赎出,多数不过是为妾为婢。虽然还是贱,倒底也算回到了正常生活轨道,也就是说,事实上,几乎所有从事这种妇女唯一职业的人,同时也在努力摆脱这个职业。 她们几乎没有什么选择,但是杜十娘有钱。这样,问题就来了,杜十娘既不想当奴隶又有资本不当奴隶。既成的社会道德体系和制约机制都对她无能为力。她不是个在闭塞环境中长大的人,她接触过形形色色的男子,然而她始终是在一种金钱的引导下被接触,始终是个得不到尊重的“下等人”。因此,她更希望过一种平等的生活,要一份不被金钱驱使的感情。当她遇见忠厚志诚的李甲,并为之倾心之后,就对李甲寄予了很深的期望。这是她过上正常人生活的唯一机会。所以,当李甲出卖了她,她便以投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投江自尽的背后其实是不承认当初选择的错误,不敢面对失败,不能接受幻灭了的将来。 古代女子从小即被灌输以男子为天的观念,压抑的教育模式使得女子失掉了自己,从父,从夫,从子成了女子一生的全部经历。 杜十娘这样一个风尘女子,是渴望自由,也渴望平等的。她的眼界并不像普通女子那样局限于小小的闺房内。可是,她仍然希望有个让她依附的男人,仍然把寄身他人当成了自己的最佳归宿,所以当她对李甲彻底失望之后,她对自己的价值,她梦寐以求的生活的否定,使她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实际上杜十娘一直在追求的一切,不过是过一种正常的,不再被认为下等人的生活。但她无论如何挣扎,她的过去依然在她身上烙下了印记。 这印记像货品的标签,把她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灵魂都物化了,商品化了。即使在她最亲近的人李甲的心中,也始终对她有一种轻视,一种防备。甚至杜十娘自己也在内心的最深处怀疑自己是否会得到一份真正的爱情。否则她不会一直对李甲隐瞒自己有百宝箱,不会以凑赎身钱来考验李甲,不会在随着李甲出发后早早为她跟李甲的将来做周密的计划。 她过正常人生活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而现实的人生,和杜十娘一直追求的人生是恰恰相反的。她的人生不可能摆脱过去的梦魇,她会自我了断正是因为她的认清现实带给她最深的绝望。 在环境的压迫,众人的轻视,情人的背叛下,杜十娘的自杀也是可以理解的。她的死并不突兀,而是对自己理想的再一次决绝的肯定。如果做平凡自由的人的理想终会破灭,杜十娘就算死也不愿再次堕落。这就是她选择死亡的原因。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