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一册文言文的教与学(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孙碧云 新教材第一册文言文的教与学 浙江省丽水中学 孙碧云 一、新老教材的区别 ㈠、老新教材文言文所占份量不同。 老教材第一册占全册总量的28.5%,新教材却占50%。 ㈡、新老教材编排体系不同。 老教材以文体为线索安排,如游记体、纪传体等;新教材以历史时间为顺序:第一册依次是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等三个单元,第二册依次为唐代散文、宋代散文、明清散文三个单元。 ㈢、练习设计不同。 老教材重视字、词、句、语法的训练,新教材这类练习相对减少,但还是相当重视词字的积累。老教材第一册要求全文背诵的只有一篇苏轼的《石钟山记》,语段背诵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而新教材共12篇课文,就有11篇有背诵要求,其中8篇是全文背诵。因此练习设计注重背诵和诵读指导,如理清课文思路,体会对话语气,注重排偶句式等。 除此之外,新教材还给予学生更详尽的注释,如新旧教材第一册惟一相同的一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新教材中课文注释增加了1/3。新教材还设置了一系列专题,分别介绍中国文学历史典籍,如《左传》《国语》《史记》等;还专题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孟的“仁义”思想,陶渊明在中国士大夫阶层所具有的典型意义等;还介绍文学作品及鉴赏,如金圣叹评点《过秦论》,兰亭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等。 新老教材之所以有以上多方面的区别,主要源于教材编写者的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语文教学观。 老教材的编写是以知识、训练为主线的。由340个常用文言实词,32个虚词,大量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文学常识构成了老教材的知识和训练体系,此体系也决定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即积累知识,形成系统,以字、词、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能继承传统文化,学习民族优秀语言,注重整体感悟、熏陶,培养语感,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此决定了文言文的教学主要指导学生诵读、涵咏文言文,掌握重点字词的用法。理解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儿。学会用现代理念去评价传统文化。 二、新教材新教法的困惑 ㈠、课文注释详尽,教师上课讲什么? ㈡、背诵要求多,学生有畏难情绪,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㈢、如何学会品味语言,并用现代理念去观照传统文化,提高探索能力? 三、新教材文言文的教与学 ㈠、学生自学与教师点拨 加强学生自学,给学生时间,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应在学生似是而非的地方加以点拨指导。切实落实常用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1、确切理解古文词义。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古文中单音词并不一定跟现代汉语中以它为词素的双音词相对应。教师应给予辨析、指导。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为例: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今义:讽刺。古义:用微词婉言对人进行劝告。“谏”,规劝君王、尊长、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②“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讥”,今义:讥笑,讥讽。古义:微言讽刺,批评,指责。 谤,古义:公开指责别人过失。所以与句子后面的“市朝”呼应,而“诽”却是指背地里议论嘀咕;现在“谤”作“诽谤”讲,意为“无中生有,论人坏活,毁人名誉”。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刺”在古代意为批评,指责。 ④“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说”:劝说,说服(表结果),使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 2、古今基本义相同,但社会发展了,词所反映的内容不完全一致。教师要点拨,让学生确切地理解。以《鸿门宴》中的“坐”字为例:古代的“坐”相当于现代的“跪”。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这坐姿叫“安坐”。如果腰部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叫“危坐”,是一种恭敬、严肃的表示。成语“正襟危坐”就是这个意思;又叫“跽”,是一种警备的姿势。所以《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项王按剑而跽曰”,项王的动作由“坐”而“跽”就可以理解准确了。我们今天的“坐”姿是臀部着地,两脚前伸,古代叫“箕踞”,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姿势。 3、古汉语以单音节为主,并不是文言文中的词都是单音节,如果我们对某些双音节词缺乏足够认识,又会误入另一歧途。如《庄子·秋水》中的“望洋兴叹”,有时被人理解为“望着海洋发出叹息”,其实“洋”字在上古没有海洋义。作为比海更大的水域讲,那是宋代航海事业发达以后才出现的。在这里“望洋”也写作“望阳”,它们都不过是一个双音联绵词的不同写法,文言文中用来形容抬头仰视的样子。 4、古今词义的差别,还表现在词的感情色彩和褒贬义上。如《勾践灭吴》“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中的“爪牙”一词。称人为“爪牙”,用的是词的比喻义,这在《诗经》就出现了,现代汉语也常用。但现代专指坏人的党羽、帮凶,是有鲜明的贬义。而古文中却是亲信武臣,得力辅佐的意思,是褒义。另如《汉书·李广苏建传》中“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中“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其中“爪牙”也是这种用法。 5、了解古今句法差别——理解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句式分散在各篇课文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并将第一册中出现的同一句型的不同变式分析清楚。如第一册出现的句式有如下几种: ①何以……为? “为”是语气助词,“何以”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如果它后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就作“何用”解(“用”是动词,“何”是疑问付词作状语),即“怎么用得着”“哪里用得着”,如“何以兵为?”就是“哪里用得着兵呢?”因此这样的句式有时又写作“焉用……”如《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意思是“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则将焉用彼相矣?”即“那又何必要用那个辅助者呢?” 第二种是:如果后面是动词或动宾词组,那么“何以”就是“以何”(“以”是介词,“何”是它的宾语),即“为什么”的意思,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即“为什么要讨伐呢?” 又由于古汉语中,“何”可以作疑问付词,单独用来表示“为什么”的意思,所以,如果“何以”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则“以”字往往可以省去。如《史记·项羽本记》里“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即“我为什么要渡江呢?”又如《史记·鸿门宴》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即“为什么要辞别呢?” 又由于“何以……为”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其中“何”可改为别的疑问词。如《庄子·逍遥游》中“奚以之九万里高空而南为?”即“为什么要到九万里高空向南去呢?” 又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同上) ②不亦……乎!意思为“不是……吗?” 此句式语气较委婉,所表意思不肯定。如《逍遥游》中“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③无乃……乎!意思为“恐怕┄┄吧” 此句式形式上表测度,实际是肯定;语气委婉让对方接受。如《勾践灭吴》“无乃后乎?”即“恐怕太迟了吧!”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无乃尔是过与?”即“恐怕该责备你吧!” ④得无……乎?意思为“莫非……吧?”,“该不会……吧!” 此句式表怀疑与猜测语气。《触龙说赵太后》中“日食饮得无衰乎?”即“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⑤“……孰与……”意思为“与……比谁……”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即“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又如《鸿门宴》中“孰与君少长?”即“与你比谁大谁小? ⑥“……之谓……”意思为“谓,叫做,说”表判断。 如《庄子·秋水》中“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即“说的就是我”。又如“此之谓大丈夫”即“这叫做大丈夫”。 有时“谓”之后跟随着语气词,组成“……之谓也”,“……之谓乎”。如“其李将军之谓乎?”即“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⑦奈……何,如……何,若……何,用来询问办法,“拿……怎么办”,“把……怎么样”,《史记·鸿门宴》中“为之奈何?”即“拿它怎么办?” ㈡死记硬背与因声求气 有不少同学认为文言文学了没什么用,背书就是死记硬背,此法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因此,教师首先应讲明道理。 ①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修养。 文言与现代汉语有传承关系,如果我们熟悉文言,了解词语的出身和性格,使用时就不会出错。如病句“这不能视如敝帚,随手扔掉”,如果知道曹丕《典论·论文》有“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的话,还有成语“敝帚自珍”,你就会懂得“敝帚”是表示自己看重,这句中应改为“敝屣”。又如“我是老骥伏枥,干不了什么了。”曹操《步出夏门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这里表消极不对。熟悉文言文,还可以吸收其优点,如文言文的特点是简练,因而显得干净、充实、紧凑;文言文词汇丰富,运用起来灵活,用起来确切;从修辞角度看,炼字工夫深,如“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写情写景长于造境,如文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词的“今霄酒醒何处?……”,曲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都是用少数文字,点出优美境界;文言文还有一个特点是委婉,说话根据场合、对象巧说,当直说显得粗野莽撞的时候,用巧说显得得体,如课文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等等,学学文言文的这种说的技巧是有好处的;另外还注意句法整齐,句法整齐指字数相同的语句的重复,又可以分三种情况:一是散行,如《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二是对偶,如《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另《归去来兮辞》、《劝学》等都有许多对偶句,三是排比,如《寡人之于国也》第三部分论“使民多加”时,连用四个排偶句,这些使内容更切实,形式上有回环往复之美,借鉴适当,会起不小作用;声音和谐;风格百花齐放,东坡文章奔放流利,有人说得益于庄子,有人说得益于《华严经》,就是学习他人风格的形成自己风格。 ②熟读背出是有效的甚至唯一有效的学好文言文的办法。 翻开《唐才子传》,其中王勃六岁会诗文,骆宾王传称其七岁能赋诗,李百草传称其七岁能文,近代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现代茅盾能将整本《红楼梦》背下,还有一位大师能背《史记》,当代韩寒说“中学语文课我一节没听过,可我就是比那些每节课都听的人出色”,殊不知正是他小时候在父母严格管制下背熟了四书五经以及其他经典古诗文,才有了良好的语文基础。有人以为熟读、背诵太吃力,想找捷径,即靠多分析结构,讲清规律,来求豁然贯通,这有用但专靠这个不行。记住一个字的意思是点,记住一个句式是线,读一课书记住了这课书的生字、句式,这叫平面的懂,只达到平面的懂,那么同样的字,在别课里,意义用法如果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而把文章背熟了,才能达到立体的懂,才能掌握这个字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才能融会贯通。 ③因声求气是激发兴趣,克服死记硬背,确切理解文意的途径。 因声求气指通过揣摩进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演员演戏,死记硬背演不好,进入角色感情,通过声音求得神气,读出感情。其一,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或听音像资料优美的朗读,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感染学生。其二,教师可根据文句指导朗读,如《兰亭集序》第一节:“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其三,还可让学生反复读:读三四遍,在声音大小、快慢、抑扬顿挫中确切体会词句意义前后联系,过两三天拿出来再读两三遍,重复三四次,相当熟再放下。其四,可让学生对话表演:如第一册中《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寡人之于国》、《季氏将伐颛臾》、《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都有大段对话,人物性格身份不同,说话口气就不同,如触龙说话像老年人之间促膝谈心,孔子对季氏说话是师长对学生的批评口气,烛之武对君王的口气是老年人固有的埋怨口气。学生能揣摩语气进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五,理解地记,新教材的练习设计非常注重对这一点的指导,可参阅。 ㈢品味语言与鉴赏评价 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和课文作者在言语形式中的遇合。也就是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心理结构。文言文语言简练,意蕴深刻。因此,文言文教学应特别重视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以《兰亭集序》为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更妙的是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又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通过品味语言,让学生达到与作者的沟通,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这是教师应钻研的课题。如儒家——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和义,荀子的礼法术;道家——庄子的逍遥游;另外陶渊明——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堡垒。王羲之、魏晋人士的钟情山水、审美理想、追求玄理。 引导学生学会用现代观念评价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的鉴赏评价能力。 如:1、“仁者爱人”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2、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东方的“仁义” 3、为什么韩国、新加坡提倡新儒家? 4、《兰亭集序》是否过于突出士大夫的闲适?王羲之对人生忧患的喟叹是否太消极? 5、对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你如何看?现代社会可能吗? 作者邮箱: sby1981@hotmail.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