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总汇(中考复习)
[2024-09-23] [阅读次数:53]
一、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不”同“否” 2.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说”同“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舍”同“释”,...
『
阅读全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上)课内字形、字形、词义复习
[2022-06-07] [阅读次数:121]
【第一单元词语注音】 蜡炬 百舸 阻遏 慰藉 寥廓 撂下 蹬 包扎 讷讷 忸怩 高挑 半晌 毡帽 执拗 掂量 绷了脸 憎恶 嬷嬷 瞟一眼 屠戮 谬误 未雨绸缪 拜谒 湍急 砾石 别扭 踮起 扒住窗框 模样 挑剔 【指出错别字】 众口烁金 万户候 拜遏 慰籍 摞下 木呐 ...
『
阅读全文
』...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资料——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
[2022-04-28] [阅读次数:266]
一、实词的相关考点 1、多义实词 :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多义实词,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下面文言实词“道”有多个义项,先体会一下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然后为后面语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道 词义:a道理,规律;b主张;c取道,经...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古今异义
[2022-04-08] [阅读次数:129]
教学目标: 1.建构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 2.了解掌握古今异义的类型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建构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 2.了解掌握古今异义的类型和特点; 3.回归教材整理古今异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教学过程: ...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2)
[2022-04-07] [阅读次数:208]
教学目标:练习中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归纳实词推断方法: 1、语境推断法 (上下文) 2、字形推断法 3、结构推断法(相反、相近) 4、语法�...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1)
[2022-04-06] [阅读次数:117]
教学目标: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断实词词义。 教学重点: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 教学构想: 1、实词重在积累,督促学生每周复习两篇课内文言文,120个实词分为12组,每天落实一组。 2、设计导学案,了解学情。 3、精选�...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词类活用
[2022-04-06] [阅读次数:88]
一、教学目标: 1.掌握 “文言词类(名、动、形、数)活用”结构类型及语法规律; 2.运用词类活用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准确翻译文言文; 3.通过课堂知识讲解、课后练习识记并理解相关知识点的特征,掌握规律; 4.了解古今汉语的演变,掌握语言的发展趋势,合理运用语言。 ...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词义、句意理解
[2022-04-05] [阅读次数:125]
一、理解词语含意 1.思考方法:“一借三看四联” (1)“一借”,即借助词语的固有含义。有的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与固有含义相去甚远,但大多数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与固有含义还是密切相关的。通常既要结合上下文,又要借助固有含义,才能正确理解。 (2)“三看” ①看词性: ...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作文文言故事素材活用
[2021-09-10] [阅读次数:250]
文言故事一 卞庄子刺虎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选自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故事大意】 �...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入门(含文言词类活用及倒装句)
[2020-09-13] [阅读次数:577]
词根据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就是有实在意义的词,虚词就是没有实在意义,在句子中只起一定语法作用的词。 实词可以分为: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 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 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
『
阅读全文
』...
高考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2018-11-22] [阅读次数:620]
【导语】 高中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漫无目的、毫无计划的学习只会让大家身心疲惫,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制定学习计划很重要。这里总结了学霸们的学习经验,结合相关资源,给同学们学习一些建议。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
『
阅读全文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之活用三步阅读法,检索文本信息
[2018-04-18] [阅读次数:518]
(2) 散文阅读 自学案 三步阅读 检索散文文本信息 (建议用时约30分钟) 一、图解三步阅读法,整体理解散文 二、以例说法,活用三步阅读法 读文指导示例 碰头食 刘心武 ①那是去年秋天一天的下午,植被丰茂的温榆河边,我坐在马扎上画水彩�...
『
阅读全文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活用三步阅读法,检索小说文本信息
[2018-04-18] [阅读次数:670]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会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虽然《考试说明》对选文设定了四种体裁,但全国卷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上比较固定,近年来一直考小说,2017年考查了散文,其他体裁从未涉及。为增加备考的针对性,本专题编写...
『
阅读全文
』...
2018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高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
[2018-03-06] [阅读次数:757]
一、古今异义单音节词 1.凶 今义:不幸的(形容死亡、灾难等现象)。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例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2.加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古义:更。例如: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于国也》) 3�...
『
阅读全文
』...
2018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必修1至必修5词类活用用法归纳
[2018-03-06] [阅读次数:1174]
一、名词的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3.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东:名词做状语,在东边。 4.既东封郑。(《...
『
阅读全文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汇总(高考复习指导)
[2017-01-05] [阅读次数:613]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
阅读全文
』...
初中古今诗文经典名言集锦 (中考复习指导)(九年级)
[2016-03-21] [阅读次数:837]
初中古今诗文经典名言集锦 七年级上册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P21)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P21)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P21)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
阅读全文
』...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20个古今异义词 高考复习指导(高三)
[2014-11-12] [阅读次数:375]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4.大夫今义:医生。古义:官职名。 5.地方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古义:土地方圆。 6.养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
『
阅读全文
』...
词类活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
[2014-10-11] [阅读次数:455]
+++++++++++++烛之武退秦师+++++++++++ 夜缒而出:在夜晚(n→adv)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晨/晚上(n→adv) 晋军函陵:驻军(n→V.) ...
『
阅读全文
』...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复习指导(高三)
[2014-09-20] [阅读次数:3194]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 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 (古义:手掌内。 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
阅读全文
』...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辑录
[2014-08-28] [阅读次数:904]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 2、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nb...
『
阅读全文
』...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2014-05-20] [阅读次数:589]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 鞭数十(鞭,用鞭子打,4) 2、 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4) 3、 天雨墙坏(雨,下雨,34) 4、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42) 5、 ...
『
阅读全文
』...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高考复习(高三)
[2014-01-05] [阅读次数:1152]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作状语,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动词、形容�...
『
阅读全文
』...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字音、字形、词义上的部分区别 高考复习
[2013-12-30] [阅读次数:92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 字音、字形、词义上的部分区别 浅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注音变化 我们研究我们要考的,主要是字音、字形、新词新语 一、增改外来词读音 1.的士 “的士”和“打的”中的“的”,《现汉》第5版注音为dí,《现汉》�...
『
阅读全文
』...
必修一、二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 高考复习(高三必修二)
[2013-12-16] [阅读次数:597]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应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用作乙类词,这样的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比如: 名词活用为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作游水讲。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作进兵,攻下讲;东,作向东进军讲�...
『
阅读全文
』...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 高考复习
[2013-12-15] [阅读次数:1596]
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四种词可以活用,那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左右欲刃相如 刃 用刀杀 2、范增数目项王 目 用目示意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游水 4、晋军函陵,...
『
阅读全文
』...
作文素材:古今中外名人事迹概括(高中)
[2012-05-23] [阅读次数:9305]
屈原用最激烈的方式,诠释了守护本质的意义,这是对本真最悲哀壮烈的回应。然而,这份守望不仅可以如此悲壮慷慨,也可以沉默坚定,默默的,用双手紧握最初的自我。 永垂不朽的伟人:毛泽东 1、他踌躇满志,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看透人生,慨叹人生易老天难老;他狂傲自信,一举一动尽显“数风流人物,�...
『
阅读全文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活用教材,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2012-05-06] [阅读次数:508]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 “统治”下,语文阅读教学教师的“满堂灌”、“透彻分析”独霸了课堂,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解读,学生为考试而阅读,“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
阅读全文
』...
风中绝唱烁古今 ——我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师随笔
[2012-03-29] [阅读次数:739]
风中绝唱烁古今 ——我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李靖 赤地千里,满目疮痍,哀鸿四起,饿殍遍野…… 青衣薄衫,蓬头垢面,挈妇将雏,稽首作揖……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这位一代诗坛的霸主,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闪耀的明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山穷水尽的地步。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
『
阅读全文
』...
活用“四字诀”写好读后感 (人教版)
[2011-05-13] [阅读次数:401]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
『
阅读全文
』...
《三国演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2011-03-11] [阅读次数:801]
作家小传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出生年月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祖籍四川成都,先祖罗仲祥在后唐时期仕青州(即今清徐),后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罗贯中排行第二。罗氏家族很重视对后代进行“水源木本”的家族历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
『
阅读全文
』...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2011-03-07] [阅读次数:1446]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学习重点是古今汉语的词汇演变和语法演变。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对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帮助,对于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也有用处。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
『
阅读全文
』...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2011-03-07] [阅读次数:692]
四、专题知识扩展 4.1 古今汉语概说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了记录汉语的甲骨文字,周秦时代已有完整的典籍,此后两千多年,汉字文献浩如烟海。这些文献表明,汉语的发展是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的。汉语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三个阶段(通常�...
『
阅读全文
』...
七年级总复习(文学常识、古今字与通假字、文言文词语句子解释、现代文词语解释、词语)
[2011-01-25] [阅读次数:3409]
文学常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散文集第2卷)。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3.《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改...
『
阅读全文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浅论社交礼仪的中外古今差异
[2010-12-03] [阅读次数:4582]
毕业设计 (论文)开题报告 教 育 系 初等教育 专业 05 级 2 班 课题名称:浅论社交礼仪的中外古今差异 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09 年 9 月 20 日~ 12 月 20 日(共 13 周) 学生姓名: 李俏洁 学号:5051021318 指导教师: 李雅君 ...
『
阅读全文
』...
古今大儒同手笔,一样笔法两样情(人教版教学论文)
[2010-10-11] [阅读次数:421]
《白杨礼赞》(以下简称《白》文),是现代文坛巨匠茅盾先生的散文名篇。《爱莲说》(以下简称《爱文),是宋代大儒周敦颐托物言志的名文。二文写作年代相去甚远(870多年),而写法却颇相似。 一、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白》文塑造了白杨树的典型形象。作品以白杨树象征抗日军民及其团结、质朴、坚强...
『
阅读全文
』...
浅谈部分词类活用的形成(人教版教学总结)
[2010-10-04] [阅读次数:799]
浅谈部分词类活用的形成 古汉语中,某个词属于某一个词类,各类词在句中充当某个成份都比较固定。但是,很多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往往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中改变其基本的语法功能充当其他词类能充当的句子成份,这就是词类活用。 一、 两个名词或一个名词与另一名词性短...
『
阅读全文
』...
评说古今英雄——再读毛泽东《沁园春雪》<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2010-09-07] [阅读次数:1445]
石文彬 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上阕描绘了一幅神州大地纵横数万里雪景图,下阕书写了一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英雄谱。下阕虽然是议论,但运用了形象思维的方法,因而一点也不显得抽象和枯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确实有无数的英雄人物为它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在一篇短小的词作里如何来评说这多如繁星的英雄人物...
『
阅读全文
』...
“名词活用为动词”刍议(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2010-09-01] [阅读次数:606]
内容摘要:词类活用时临时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在中学教学中,失之过泛,有些词本身是动词,而并非名词,更不是临时活用为动词。本文以“军”“鼓”为例,说明中学教学谈词类活用时要有历史观,不可以今律古。 关键词: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军;鼓;历史观 中学文言文常涉�...
『
阅读全文
』...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2010-08-11] [阅读次数:1596]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
阅读全文
』...
解析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备课资料)
[2010-06-13] [阅读次数:5081]
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首先是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其次要搞清楚各类词的基本用法和活用用法,同时要多作练习——通过套用格式来分析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它的基本用法,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 ...
『
阅读全文
』...
2010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汇编7:词类活用(人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2009-12-11] [阅读次数:882]
知识点总结 柳花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
『
阅读全文
』...
2010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汇编9:古今异义(人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2009-12-11] [阅读次数:1427]
知识点总结 柳花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这种词�...
『
阅读全文
』...
六十幅古今绝对(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09-11-28] [阅读次数:642]
六十幅古今绝对 1、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山”谓孙中山;“城”乃袁世凯,河南项城人;“陂”指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河”言冯国璋,河北河间人;“海”系徐世昌,江苏东海人。 2、东庙阚公西庙房公两公门户相对方敢并坐; 浙江慈溪县城有东西二庙。东庙供把三国东吴中书令...
『
阅读全文
』...
词类活用(苏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2009-10-31] [阅读次数:687]
芮红灯 词类活用 教学要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 1. 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3.名词意动用法。4.名词使动用法。 5.动词作名词。6.�...
『
阅读全文
』...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古今字、通假字论析(粤教版必修)
[2009-08-26] [阅读次数:1379]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古今字、通假字论析 ——兼于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商榷 ...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古今字、通假字论析(粤教版必修)
[2009-07-16] [阅读次数:2540]
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古今字、通假字论析 ——兼与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商榷 陈千里 (白沙中学,广东汕尾 516622) 摘 要:本文对粤教...
『
阅读全文
』...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类型及判断
[2009-07-16] [阅读次数:4197]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类型及判断 陈千里 摘要:本文对文言文中名词的活用类型机器如何判断进行了详细的例析,以期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类型。 关键词:名词活用;类型;判断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活用作动词,一种是活用为状语。本文拟结合具体例句从这两个方�...
『
阅读全文
』...
李白等二十五位古今历史人物精彩速评
[2009-03-17] [阅读次数:2013]
1、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 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
『
阅读全文
』...
文言文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梳理(人教版高三必修)
[2009-02-17] [阅读次数:4904]
第一册 通假字 《 兰亭集序》 (1)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赤 壁 赋》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游褒禅山记》 1.长乐王回深父&...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活用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