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词四首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12、词四首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范仲淹与成语“近水楼台”的故事(作文素材)
[2023-04-25] [阅读次数:66]
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岳阳楼记〉名传千古,除了是著名的文学家之外,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伯乐,他的识才、爱才、荐才是出了名的。此外,或许您不知道,在“近水楼台”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还有一段与他有关的小故事呢! 大宋第一伯乐范仲淹 被范仲淹提拔的人很多,这些人也大多扬名于后世,像是狄青、张载等...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词五首赏析
[2022-09-14] [阅读次数:147]
辛弃疾词五首赏析 01 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 邑中园亭①,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②。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
『
阅读全文
』...
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教师随笔)
[2022-09-02] [阅读次数:153]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曾选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好教材,就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看,朱光潜先生的文章与他们的距离很贴近,他们能够从朱先生的文章中得到一些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知识与方法。我作如是分析是因为课文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鉴赏材料选...
『
阅读全文
』...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读《苏东坡传》有感(尹真率)(作品赏析)
[2022-08-15] [阅读次数:233]
苏轼,一个大多数人再熟悉不过的名字,然而苏东坡传之后,我才得以看见一个更加真实,鲜活的苏东坡,得以走进这位大文豪的内心世界。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上至翰林学士,下至偏远地区的小官,无不闪现着他的身影。得志时,他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国家富强安康;失意时...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的另一面——以《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为例(作品赏析)
[2021-07-14] [阅读次数:302]
拿得起放得下的,是真男人;但拿得起却放不下的,却是最深情的男人!这一点体现在一辈子忘不掉唐婉的陆游身上,更体现在一辈子放不下沙场的辛弃疾身上。他人放不下的是款款深情,而这个南宋大直男放不下的是家国抱负。 如今的我们认识辛弃疾是从中学课本中的一首首经典词作开始,但查看百科会发现,在词人的标签前...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12-02] [阅读次数:1450]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②,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③,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
『
阅读全文
』...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10-03] [阅读次数:1815]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01-25] [阅读次数:2748]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
『
阅读全文
』...
至少还有诗——读《苏东坡传》有感(高一习作)
[2017-10-30] [阅读次数:578]
瑞安十中 1701 陈志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至少还有诗。” 《苏东坡传》中的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父母官,是夜游月下的漫步者,是开豪放风的词人,是中华词坛上不可忽视的星,明亮而不刺眼。 于我而言,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从苏东坡的笔墨间,所读出的...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
[2016-10-26] [阅读次数:775]
耿光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回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破阵子》是他的名篇之一。从题目看是寄给好友陈亮 , 抒发抗金壮志的。陈亮,字同甫,著名的爱人,和辛弃...
『
阅读全文
』...
诗人&明月&黄花——苏东坡、李清照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2016-09-02] [阅读次数:798]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
『
阅读全文
』...
独上高楼——李白、苏东坡、辛弃疾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2016-09-02] [阅读次数:1247]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
『
阅读全文
』...
范仲淹《苏幕遮》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6-06-01] [阅读次数:1362]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想一想,上片所写之景有�...
『
阅读全文
』...
范仲淹的传奇一生
[2013-12-23] [阅读次数:12541]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遭同僚抵牾,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言事无忌也颇多争议。他入官的推荐人晏殊就曾责备他“好奇邀名”;当朝另一位宰相吕夷简也说他“务名无实”。但是,他死后的千百年来,士大夫和老百姓却给了他昭若日月的评价朱熹评论他“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刘漫塘说“本朝人物,南渡前,...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丑奴儿》赏析
[2012-09-17] [阅读次数:11109]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是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时所作。辛弃疾自1162渡淮水来到南宋,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报复就一直无法施展,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得自保,无心应�...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一次美丽的错误(《游石钟山记》备课资料)
[2012-04-06] [阅读次数:1715]
丁启阵 苏东坡的《游石钟山记》是名文,传播久远。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估计大多会像我当初一样,在欣赏东坡先生精彩文字的同时,也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关于石钟山得名之由的结论,跟着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得意洋洋。毫无疑问,这是对位于“澎蠡之口”(今天江西湖口县境内)的石钟山一次愉快的书面游...
『
阅读全文
』...
品《岳阳楼记》,敬范仲淹真
[2012-03-08] [阅读次数:1066]
纵观悠悠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现古人终生有两个人生目标:一是习文,追求文满天下;二是做官,力求造福百姓。这两个目标前者多为后者服务。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些带着文人气质的为官者。可文人书生意气,不媚俗,不转圜,不谙世事。所以在追求仕途当中,总是磕磕绊绊。说也奇怪,文人在这一磕一绊中却悟得...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为何只给司马光留面子?
[2011-10-28] [阅读次数:1077]
丁启阵 蔡京儿子蔡绦所著《铁围山丛谈》称,苏东坡元祐年间(1086—1094)做了翰林学士后,“以高才狎侮诸公卿”,各有评骘,只对司马光不敢有所褒贬。某日,跟司马光讨论政事,意见不合。回到家里,脱帽解带之时,苏东坡这才发作出来,连声高喊:“司马牛!司马牛!”旧题苏轼撰《调谑编》的记载有所不同,苏东坡...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的确有个聪明伶俐的小妹
[2011-10-14] [阅读次数:904]
丁启阵 宋元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苏东坡之妹“苏小妹”大展诗才的故事:苏氏兄妹以诗句幽默互嘲、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元代吴昌龄的杂剧《东坡梦》、明代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清代李玉的传奇《眉山秀》、无名氏的随笔《东坡诗话》等,先后都讲述过这两个故事。 但是,...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晚年为何没有女人相伴?
[2011-10-13] [阅读次数:1073]
丁启阵 不久前在海南儋州,一次席上,我信口说了一句“苏东坡在儋州期间似乎没有什么绯闻”。结果,引发了一位当地作家的一番感慨,大意是:这是他们儋州的莫大遗憾。他说,倘若当年儋州有一位大胆追求爱情的美丽女性,能够走进晚年苏东坡的生活,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慰藉他的寂寞乡愁,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将是千古...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最幽默的诗
[2011-10-12] [阅读次数:983]
丁启阵 我一直认为,幽默是作家的基本素质。不懂诙谐幽默的作家,决不会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因为,人世间有太多的苦难,需要有人来制造一些轻松快乐的气氛。 苏东坡当然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作家,他的言谈、诗文,往往诙谐百出,妙趣横生。但是,遍读苏东坡诗文,我觉得,写于海南儋州期间的《夜烧松明火》,...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生平最得意的烹饪发明
[2011-10-12] [阅读次数:1002]
丁启阵 苏东坡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美食家。他继承诗圣杜甫将菜肴饮食名目写入诗歌的创作路数,利用自己辗转南北阅历丰富的人生经历,加以发扬光大:荤素菜肴,水陆珍馐,南北水果,软硬饮料,种类繁多的人间食物,被他一一写进诗文作品,其中不乏广为传诵的名句、名篇。古往今来,苏东坡堪称描写、表...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的明星范儿
[2011-10-07] [阅读次数:673]
丁启阵 毫无疑问,苏东坡是中国历史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但是,他不同于其他一些明星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诗句),即生前寂寞,死后荣耀;苏东坡无论死后还是生前,都是广受欢迎的文化巨星。 关于苏轼诗文受到欢迎的情况,屡见文献记载。例如: 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记载...
『
阅读全文
』...
北宋高官,那些“私密事儿”(范仲淹、程颐、理学、封建)
[2011-09-06] [阅读次数:815]
张继合 北宋时期,高级干部范仲淹的母亲就是个寡妇,丈夫新丧不久,她拾掇拾掇东西就改嫁了。街面上风平浪静,没有谁说三道四,那个再嫁的寡妇也没招谁的白眼。一到理学家程颐那里,完全变了。男人娶一百房小老婆都理直气壮;女人一旦守寡,就倒了大霉,不敢再嫁——也嫁不出去,后半生的幸福幻想算彻底绝望了...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词两首》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2011-06-14] [阅读次数:2257]
[南宋]辛弃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以及古典诗词的抒情方式,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的爱国思想对其词风的影响
[2011-06-04] [阅读次数:3955]
[摘 要]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也以英雄许人,其作品“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辛弃疾是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抒写的爱国思想,在中华文化史上熠熠生辉,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位创辟一代豪放词风的大家,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所表现的�...
『
阅读全文
』...
揭秘:苏东坡也是一个炼丹好手
[2011-04-10] [阅读次数:959]
从古到今,人都怕死,都想长命百岁,无论是帝王还是寻常百姓都梦想得到不老之药,以求长生不老骑鹤升天,此乃人之常情。唐代的诗圣白居易曾经钟情炼丹。苏东坡有一则《乐天烧丹》的札记,“乐天作庐山草堂,盖亦烧丹也……”说的是白乐天盖草堂是为了炼丹。作为白乐天的粉丝,苏东坡也是一个炼丹痴迷者,他写的《阳丹诀...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赏析
[2011-03-29] [阅读次数:3566]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
『
阅读全文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
[2011-03-26] [阅读次数:14675]
渔家傲•秋思 原文: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
『
阅读全文
』...
《渔家傲》范仲淹(高二作品赏析)
[2011-02-14] [阅读次数:1286]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词作鉴赏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
『
阅读全文
』...
赤壁下的人生(学生习作,苏东坡)
[2010-05-08] [阅读次数:1011]
梦里。 月光如水水如天。 赤壁下晃动过一道黑影,是苏轼。 苏子不知道自己为何到此,只是心中感到有人在呼喊自己,声音从赤壁传来。 清风,冷月,危崖,寒林,猿啼…… 苏子伫立崖边,心中不觉涌上一层悲凉。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毕竟此时此刻他能听到自己的心声。 苏子缓缓拿出萧�...
『
阅读全文
』...
文化名人散文阅读(二):把栏杆拍遍(辛弃疾)<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10-03-12] [阅读次数:2234]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5631-1-1.html 梁衡 【导读】:“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有多少帝王的玉砌雕栏都在历史的风雨中灰飞烟灭了,而他 血和泪抹成的仍仍铿锵作响。 走近他的词,每每会让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打开剑�...
『
阅读全文
』...
文化名人散文阅读(一):喜欢苏东坡(节选)<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10-03-12] [阅读次数:3817]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5631-1-1.html 方方 【导读】:大唐的风烟已逝,连同大唐的繁华和那些曾经耀眼的星辰,大宋的帷幕拉开,时光流转,西蜀的山水间走来了一位风骨绝代的大家,顿时划亮了大宋王朝文化的天空。他目光深邃,一脸冷峻,风神俊朗,一袭青衫,几缕美髯。他就是苏轼,中国...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木兰花慢》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2687]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2678]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作鉴赏 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1037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作鉴赏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好花满春�...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贺新郎》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51285]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青玉案》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11576]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作鉴赏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319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词...
『
阅读全文
』...
李清照《辛弃疾》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3515]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
『
阅读全文
』...
魏明伦呼应范仲淹,岳阳楼有“新记”(网友来稿)
[2009-01-16] [阅读次数:506]
童华池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家喻户晓,而近日,由“巴蜀鬼才”魏明伦撰写的《岳阳楼新景区记》则在岳阳楼新景区落成。 “八百里洞庭湖水,三百字岳阳楼记。文章何其短也!生命如此长哉!”近日,在岳阳楼新景区魏明伦撰写的《岳阳楼新景区记》正式与游客见面。这篇碑文雕刻在一整块太行石上,魏明伦...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8-09-15] [阅读次数:2106]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
『
阅读全文
』...
贬谪黄州的苏东坡垦荒:劳动者最快乐
[2008-09-02] [阅读次数:1706]
贬谪黄州的苏东坡,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衣,自己动手,开荒种地。 在错综复杂的政局中,苏轼成为新党围攻的目标,遭遇了人生的一大劫难——“乌台诗案”。他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降职,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将面临怎样的生...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悼亡词《江城子》赏析
[2008-08-20] [阅读次数:7972]
江 城 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本词作于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东坡梦见亡妻,醒来颇多�...
『
阅读全文
』...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辛弃疾豪迈的牢骚
[2006-12-20] [阅读次数:2391]
八百多年前,南宋的一个小村庄,一个老人在新落成的庄园里享受着平静恬淡的幸福生活。font color=ffffff(zigui.org)/font font color=ffffff(zigui.org)/font 他的庄园“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既筑室百楹,才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决决,居然衍十弓”。松竹高...
『
阅读全文
』...
苏东坡《水龙吟》解译
[2006-09-10] [阅读次数:2457]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人们说她是花,...
『
阅读全文
』...
一石三鸟 一词三得----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鉴赏题的启示(网友来稿)
[2004-10-20] [阅读次数:4263]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 佟彦华 一次考试中,考了对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的鉴赏。原题如下: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人生写真(网友来稿)
[2004-09-04] [阅读次数:2359]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历来为人景仰。他的名文《岳阳楼记》更是千古传诵,备受赞美。文章充分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与虽处逆境仍不计个人得失、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原因,范仲淹也有远避尘嚣、出世归隐的淡淡...
『
阅读全文
』...
范仲淹吃粥
[2004-08-25] [阅读次数:932]
范仲淹年轻时,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就一个人跑到一个僧舍中去读书。每天晚上,他用米煮一盆稀粥,等到第二天早晨凝固成块,然后用刀子划为四部分,早晚各取两块做主食。没有菜,他就切上几根野菜茎,加点盐凑合着吃。 后来,有个南京留守的儿子,看到范仲淹每天吃两次稀粥充饥,很受感动,便告知了...
『
阅读全文
』...
北宋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2004-08-25] [阅读次数:2573]
作者不详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 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 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范仲淹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12、词四首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12、词四首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