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湖心亭看雪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12、湖心亭看雪
共『45』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08-08] [阅读次数:218]
文章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
『
阅读全文
』...
写景散文的几种错误倾向——以《春》《雨的四季》为例(教师随笔)
[2018-11-22] [阅读次数:694]
写景散文,有几种错误倾向: 第一种倾向,虽有实际观察,所写的景色是经验之谈,似乎真的是那么一回事,但里头写的景物不知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是沿海还是在内地,是在平原还是在山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它没有出生证,黑人黑户,究竟是何方神圣、何许人也都语焉不详,所反映季节性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的特征的景色,...
『
阅读全文
』...
《济南的冬天》的写景艺术(教师随笔)
[2017-07-15] [阅读次数:444]
张炼强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它的写景艺术是值得称道的。文章中的写景艺术,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济南虽然地处北中国,但是冬天无大风而多日照,它在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温晴”(温暖晴朗)。文章紧紧抓...
『
阅读全文
』...
《湖心亭看雪》阅读欣赏 (作品赏析)
[2016-12-05] [阅读次数:1330]
肖培东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是其小品的传世之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
『
阅读全文
』...
“与”是文字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长兴煤山中学教学《湖心亭看雪》 教学反思
[2016-12-05] [阅读次数:734]
肖培东 “我们记住了苍茫的西湖,记住了静默成点的亭,最让我们感动的更是那浩茫天地间那颗孤独寂寞、卓然不群又有着淡淡愁绪和高雅脱俗的心。”课堂的最后,我指着“湖心亭”三字做了这样的小结。 此时,窗外阳光薄薄而来,冬天的银杏叶子还未落尽,片片金黄在凉风中诉说岁月。 长兴县煤山中学...
『
阅读全文
』...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一位独立的语文工作者谈《湖心亭看雪》的教学(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2015-08-13] [阅读次数:650]
林安福 选入人教版初八年级上册的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篇历来为评家称道,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的小品文,既可以说是张岱散文小品《陶庵梦忆》中以笔墨精炼、风姿绰约著称的极品,也可以说是与柳宗元《小石潭记》、苏轼《承天寺夜游》、袁宏道《满井游记》媲美的小品文精品。全篇...
『
阅读全文
』...
论语八则、逍遥游、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白话翻译)
[2014-12-07] [阅读次数:691]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 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
『
阅读全文
』...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2014-10-30] [阅读次数:1120]
何湍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青林翠竹,四时③俱备。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实是欲界之仙都⑥。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者。 一、解释加点词: ⑴答谢中书书 书: ⑵五色交辉 辉: ⑶四时俱备。 �...
『
阅读全文
』...
语文版八下第七单元课文分析(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2014-06-04] [阅读次数:2224]
语文版八下第七单元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篇篇都是千古美文,分量实在是太重了,不敢轻易怠慢。翻开书,一口气把这四篇文章读完,一个词,酣畅淋漓,一句话,前有大师,后无来者。文言文教学要想做到扎实而灵动,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文言功底,底蕴深厚...
『
阅读全文
』...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高一必修一)
[2014-02-24] [阅读次数:854]
高一语文 YW-B2-1 作文(五)“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编写:李文忠 审核:高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0年11月11日 班级: 组别: &nbs...
『
阅读全文
』...
写景散文阅读题型分析(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2013-12-07] [阅读次数:907]
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或阐明事情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 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表现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
『
阅读全文
』...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桃花源记》《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
[2013-10-10] [阅读次数:4043]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翻译 《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
阅读全文
』...
浅谈《湖心亭看雪》中的“强饮”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3-10-05] [阅读次数:931]
《湖心亭看雪》中的“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强饮”,有老师按添字法译为“勉强地饮下”,也有老师根据作者遇知己的惊喜而译为“畅快地饮下”,人教版教参译为“尽力地饮下”, 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首先要从该字(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出发,要从辞典中找依据;也可根据作者的生平喜好再作判断;还可根据...
『
阅读全文
』...
高考作文指导系列(八) 写景要让景物“活”起来
[2013-06-16] [阅读次数:638]
高考作文抢分攻略:第八讲 写景要让景物“活”起来 周道宝 【得分点】 一、用修辞手法让景物“活”起来。 二、用衬托手法让景物“活”起来。 三、用象征手法让景物“活”起来。 四、多角度描写让景物“活”起来。 【片段一】用修辞手法让景物“活”起来。 A:2012年...
『
阅读全文
』...
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七) 写景要有时代气息
[2013-06-16] [阅读次数:468]
高考作文抢分攻略:第七讲 写景要有时代气息 周道宝 【得分点】 一、景中包含时代背景的事物。 二、景中包含时代特征的人物。 三、景中蕴含时代精神的哲理。 四、景中蕴含时代风貌的主旨。 【片段一】景中包含时代背景的事物 2012年高考天津考生高分作文《燕剪岁月�...
『
阅读全文
』...
《诗经&卫风&氓》两处写景语句的探究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1-11-18] [阅读次数:1398]
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 覃和平 《诗经•卫风•氓》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必背的重点课文。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上,因为注释详尽,所以翻译难度不大,但是,对于其中两处非起兴作用的写景语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的理解,却是一大难点。两句置于文中,并非起兴之用,...
『
阅读全文
』...
吟《登高》品写景 ——探析杜甫诗的写景特点(备课资料)
[2011-05-26] [阅读次数:3740]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对后世影响深远。登高是杜甫在夔州时的杰作。大历二年(767)秋天重阳节时,诗人约远亲吴郎来饮酒,吴郎因事没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
『
阅读全文
』...
怎样写好写景作文 (人教版)
[2011-04-23] [阅读次数:1912]
要写好写景作文,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进行有目的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既要选择恰当的观察方向、角度、顺序,有时候还要变换这些因素,以便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特征,注意地理条件、气候变化、季节转换对它的影响,还要注意观察景物的动态特征,并把自己的�...
『
阅读全文
』...
白描写意——人物血肉丰满的传神之笔 (人教版)
[2011-04-23] [阅读次数:968]
白描写意是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手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用少量的词句点染,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为“有真�...
『
阅读全文
』...
“白描”时代——鲁迅《作文秘诀》读后感(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总结)
[2011-03-22] [阅读次数:1634]
1993年,上海文化界一批文人墨客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倒劝人学篆字,做古诗,读《庄子》《文选》,煽起一股复古逆流,配合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报刊上也充斥了陈腐难懂的通电、宣言、祭文、挽联之类。为此,鲁迅写下了《作文秘诀》。文章深刻地讽刺了空洞无物和故作高深的文风;揭露了这批文人不过是�...
『
阅读全文
』...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景能力 ——亲近自然抒写真情 (教学论文)
[2010-09-29] [阅读次数:1309]
正文: 写景,顾名思义,就是要写出自然在我们心中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为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不仅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
『
阅读全文
』...
写景要抓住特征
[2010-08-22] [阅读次数:921]
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虽然各自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许不同,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切入点迥异,甚至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和融入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来临摹...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要点:桃花源记、陋室铭、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备课资料)
[2010-04-21] [阅读次数:12327]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 一、 词语解释 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落花 甚异之 诧异 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
『
阅读全文
』...
《湖心亭看雪》解读(人教版八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2010-04-12] [阅读次数:1124]
《湖心亭看雪》赏析——精致的异化感觉之摹状 《湖心亭看雪》此文最动人的地方是——作者以精致的异化想象生动地写出了西湖的雪景之美,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西湖雪景给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既是雪景的客观化描写,也是作者身在雪景之中的感觉。 让我们先从这篇小品文的整体上来来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 �...
『
阅读全文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2009-06-03] [阅读次数:1344]
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
『
阅读全文
』...
如何理解《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强饮三大白而别”?(网友来稿)
[2008-01-07] [阅读次数:3287]
赵晓博 教参及几乎所有的古文翻译书籍都是讲痛饮了三大杯美酒然后离开,可是,如果是痛饮,如果如教参所说是作者张岱见到了湖心亭中的两个饮酒者有了知己之喜悦,那么为何只饮了三大杯就离开呢?那该是喝到尽兴才对啊?何况前面还有一句是“拉余同饮”,“拉”字如何解释? 更何况强字在字典中根本就没...
『
阅读全文
』...
写景散文应赏景品情(人教中考)
[2007-10-02] [阅读次数:1613]
写景性散文是以描写景物为依托,抒发内心情感。阅读这类文章,可以在欣赏景物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一. 赏景。写景状物要形象,就要抓“个性”。因为景物不同,特征各一,即使同一景物,时令不同,其面各异;地域不同,状态各非;时代不同,色彩有别。阅读写景散文就能让人欣赏到由众多色彩组成的一幅幅斑斓的图画。如�...
『
阅读全文
』...
“六个结合”绘美景——写景散文的读与写(网友来稿)
[2007-01-06] [阅读次数:1339]
甘肃 华亭县第三中学魏小平 写景的文章,为了描绘一幅幅清新、优美、灵动、引人的画面,常常在写法上做到六个结合。注意到这一点,就能更好地读、写此类文章。 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结合。 写景时,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结合起来,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可以多角度�...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写景的几种方式(教师中心稿)
[2007-01-04] [阅读次数:1914]
古典诗歌中写景的几种方式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四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
『
阅读全文
』...
《湖心亭看雪》之白描(教师中心稿)
[2006-10-24] [阅读次数:2477]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基本技法,指的是不着颜色,纯用墨线勾描物象。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用简括、精练、质朴的笔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像,寥寥几笔,就能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状物,确实能在给人以形象感的同时,增强真实感,使人有返璞�...
『
阅读全文
』...
《淡极始知花更艳》——浅谈白描及其美学特征(网友来稿)
[2006-09-01] [阅读次数:2560]
李锡林 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轼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曹雪芹借薛宝钗之口说:“淡极始知花更艳。”它们既可以理解为是对文学艺术作品风格的高度评价,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人品性气质的赞美。而我认为,它们都极生动地诠释了白描的美学意蕴。那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表达方式——白...
『
阅读全文
』...
如何鉴赏写景状物的古代诗歌(教师中心稿)
[2006-07-25] [阅读次数:3250]
如何鉴赏写景状物的古代诗歌 更多更新资料:http://jnebook.scxxt.com.cn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
『
阅读全文
』...
风格迥异的创作 —论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距离美”和“女性美”
[2006-01-13] [阅读次数:2859]
(松山区碾坊中学:王国青) (松山区碾坊总校:陈淑云) 摘要:本文通过“距离美”和“女性美”的理论,以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为例,对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距离美”和“女性美”进行探讨。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距离美 女性美 (一) 散文,尤其是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他...
『
阅读全文
』...
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学会分析作者在散文中表达感悟的形式
[2005-11-17] [阅读次数:5316]
深圳市宝安中学 吴名赓 [读法概述] 散文这种体裁,精粹警辟,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它往往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而是展开丰富的联想,说东道西,谈古论今,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散文也许就散在这里。在这点上它仿佛散步,步履轻松,神态闲适,不疾不徐。散文不像小说、戏剧,以完...
『
阅读全文
』...
笔墨精炼,情致深长——《湖心亭看雪》赏析(网友来稿)
[2005-09-07] [阅读次数:1914]
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 王健龙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
『
阅读全文
』...
作文凤头之一写景开篇法(教师中心稿)
[2005-08-26] [阅读次数:1554]
作文开篇法 一、写景 (一) 设问开篇法 例文: 我爱露珠 春天,万物萌生。你喜欢什么呢?时妩媚多姿的花朵,时纤细小巧的青草,是轻盈如纱的白云,还是活泼可爱的紫燕?这一切,自然都有迷人之处,然而我最喜欢的是那小小的露珠! 走向大自然 你心里烦恼吗?你身体疲倦吗?走向大自然吧�...
『
阅读全文
』...
质朴自然妙理如画──浅谈鲁迅先生的白描语言艺术
[2005-07-22] [阅读次数:3052]
白描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法,它讲究以简洁明快的笔墨粗线条勾勒物象,以形传神。这种技法后来被借用来作为文学描写的一种手法,常用于小说塑造人物,但有时也被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用于杂文及其他文体,在行文上一般表现为采用复述、引用或简明勾勒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的神韵或人物的心灵世界。文学大师鲁迅多方吸取了...
『
阅读全文
』...
写景寓理 境界奇出——畅当和王之涣的同题诗《登鹳鹊楼》对比赏析(网友来稿)
[2004-11-17] [阅读次数:1360]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钟永辉 陈伯伦 鹳鹊楼,在山西省蒲县西南,是当时的登临胜地。传说鹳鹊经常在此栖息,由此得名。诗人畅当和王之涣都曾登临此楼,并写有同一题目的诗《登鹳鹊楼》。 畅诗的前两句“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用夸张的手法,极写鹳鹊楼高耸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峨、雄伟,如...
『
阅读全文
』...
《济南的冬天》的写景特点(网友来稿)
[2004-11-06] [阅读次数:2031]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让人读后怡然陶醉,不忍释手。细细品味,便可读出本文写景上的几个特色。 虚实相生,静景动化 文章在描绘雪后小山的秀美景色时写道:“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
『
阅读全文
』...
写景不能为自然所困(网友来稿)
[2004-10-08] [阅读次数:1321]
张悦群 【升格导语】 朱自清写荷叶,把它变成舞女的裙来写,写月光,把它变作流水来写。古人也是这样,就人和花而言,不喜欢就人写人,喜欢把人变作花来写,如“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喜欢就花写花,喜欢把花变作人来写,如“落花犹似坠楼人”。人们为什么要如此多事,喜欢用另外的事物来写眼�...
『
阅读全文
』...
白描手法作用例谈(网友来稿)
[2004-09-10] [阅读次数:2495]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中学 杨洪永 根据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在写作中往往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最常用的五种表达方式为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其中,描写是叙述类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从描写的繁简而言,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
『
阅读全文
』...
白描和细描的区别(网友来稿)
[2004-06-03] [阅读次数:1760]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钟永辉 在写作中,描写,也可以叫描绘,描摹,即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物、自然环境作具体的摹写,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睹其物的感觉和体验。 描写按类别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
阅读全文
』...
简谈《孔乙己》的美学特质——“白描入骨”、“细节摹神”(网友来稿)
[2003-12-19] [阅读次数:1960]
李克武 (耿马民族中学 云南 孟定 677506)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短篇小说。鲁迅曾这样答复过一位朋友,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就是《孔乙己》。这篇小说虽不到三千字,却及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命运和整个世态的炎...
『
阅读全文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顺序辨(网友来稿)
[2003-11-24] [阅读次数:1881]
江苏大丰草堰二中 孙金龙 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作为初中语文教材,文中,作者对“百草园”的景物有如下一段描述: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2002-06-28] [阅读次数:7775]
中学语文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桑进林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白描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12、湖心亭看雪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12、湖心亭看雪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