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鹧鸪天
共『41』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辛弃疾词五首赏析
[2022-09-14] [阅读次数:144]
辛弃疾词五首赏析 01 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 邑中园亭①,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②。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
『
阅读全文
』...
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教师随笔)
[2022-09-02] [阅读次数:152]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曾选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好教材,就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看,朱光潜先生的文章与他们的距离很贴近,他们能够从朱先生的文章中得到一些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知识与方法。我作如是分析是因为课文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鉴赏材料选...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的另一面——以《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为例(作品赏析)
[2021-07-14] [阅读次数:299]
拿得起放得下的,是真男人;但拿得起却放不下的,却是最深情的男人!这一点体现在一辈子忘不掉唐婉的陆游身上,更体现在一辈子放不下沙场的辛弃疾身上。他人放不下的是款款深情,而这个南宋大直男放不下的是家国抱负。 如今的我们认识辛弃疾是从中学课本中的一首首经典词作开始,但查看百科会发现,在词人的标签前...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12-02] [阅读次数:1450]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②,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③,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01-25] [阅读次数:2745]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
[2016-10-26] [阅读次数:773]
耿光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回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破阵子》是他的名篇之一。从题目看是寄给好友陈亮 , 抒发抗金壮志的。陈亮,字同甫,著名的爱人,和辛弃...
『
阅读全文
』...
独上高楼——李白、苏东坡、辛弃疾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2016-09-02] [阅读次数:1244]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
『
阅读全文
』...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古诗词赏析——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 (高三)
[2015-05-21] [阅读次数:365]
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作者 韩淲(biāo),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1200)药局官满...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丑奴儿》赏析
[2012-09-17] [阅读次数:11107]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是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时所作。辛弃疾自1162渡淮水来到南宋,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报复就一直无法施展,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得自保,无心应�...
『
阅读全文
』...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南歌子&疏雨池塘见》赏析
[2012-02-25] [阅读次数:1022]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情深辞美的悼亡之作。作者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怀念,就�...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词两首》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2011-06-14] [阅读次数:2256]
[南宋]辛弃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以及古典诗词的抒情方式,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的爱国思想对其词风的影响
[2011-06-04] [阅读次数:3953]
[摘 要]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也以英雄许人,其作品“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辛弃疾是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抒写的爱国思想,在中华文化史上熠熠生辉,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位创辟一代豪放词风的大家,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所表现的�...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赏析
[2011-03-29] [阅读次数:3564]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
『
阅读全文
』...
文化名人散文阅读(二):把栏杆拍遍(辛弃疾)<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10-03-12] [阅读次数:2232]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5631-1-1.html 梁衡 【导读】:“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有多少帝王的玉砌雕栏都在历史的风雨中灰飞烟灭了,而他 血和泪抹成的仍仍铿锵作响。 走近他的词,每每会让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打开剑�...
『
阅读全文
』...
苏轼《鹧鸪天》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88797]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作鉴赏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
『
阅读全文
』...
李清照《鹧鸪天》赏析3
[2009-03-01] [阅读次数:2496]
李清照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赏析一】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颇得�...
『
阅读全文
』...
李清照《鹧鸪天》赏析2
[2009-03-01] [阅读次数:19712]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咏花之词如咏梅、咏�...
『
阅读全文
』...
李清照《鹧鸪天》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3914]
词牌简介 ①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②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木兰花慢》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2685]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2677]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作鉴赏 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1036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作鉴赏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好花满春�...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贺新郎》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51285]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青玉案》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11575]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作鉴赏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319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词...
『
阅读全文
』...
李清照《辛弃疾》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3513]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8-09-15] [阅读次数:2106]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
『
阅读全文
』...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辛弃疾豪迈的牢骚
[2006-12-20] [阅读次数:2391]
八百多年前,南宋的一个小村庄,一个老人在新落成的庄园里享受着平静恬淡的幸福生活。font color=ffffff(zigui.org)/font font color=ffffff(zigui.org)/font 他的庄园“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既筑室百楹,才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决决,居然衍十弓”。松竹高...
『
阅读全文
』...
托物咏怀,自抒幽情——李清照《鹧鸪天》赏读(网友来稿)
[2006-10-20] [阅读次数:2145]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早期生活优裕,晚年遭兵火战乱�...
『
阅读全文
』...
宋词《鹧鸪天》讲练(网友来稿)
[2005-05-10] [阅读次数:1171]
湖南双峰六中 龚勇军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阅读鉴赏】 此词约写于淳熙十五年(1182年)前后,当时作者罢职闲居江西�...
『
阅读全文
』...
一石三鸟 一词三得----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鉴赏题的启示(网友来稿)
[2004-10-20] [阅读次数:4261]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 佟彦华 一次考试中,考了对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的鉴赏。原题如下: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
阅读全文
』...
两首悼亡词的比较阅读:苏轼的《江城子》与贺铸的《鹧鸪天》(网友来稿)
[2004-10-02] [阅读次数:4881]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425000 北宋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与贺铸的《鹧鸪天》都是为自己妻子写的悼亡词,都是各自纯真爱情的哀唱。若将两词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自可玩味出两词的不同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
阅读全文
』...
酒仙辛弃疾
[2004-08-25] [阅读次数:1840]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由于受投降派的阻挠,均未被采纳。晚年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他的词,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对后世影...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周围的词人
[2004-08-25] [阅读次数:866]
当时与辛弃疾词风相近的词人有陈亮、刘过、韩元吉、杨炎正等,其中陈亮与刘过不仅都是辛弃疾的朋友,也都有较好的创作。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有《龙川词》。他是南宋中期著名的政论家和北伐中原的热情鼓吹者。和辛弃疾一样,他也给朝廷写过《中兴论》、《上孝宗皇帝书》等义正辞严、激昂�...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词选
[2004-08-25] [阅读次数:1222]
·方舟子编选并打字·(1995年2月增补)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的词
[2004-08-21] [阅读次数:1599]
作者:不详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等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对抗金战斗的回忆。另外,在《贺新郎》(陈同甫...
『
阅读全文
』...
试论辛弃疾对豪放词的继承和发展(网友来稿)
[2004-03-04] [阅读次数:3417]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七中学高中语文组 黄永 词自产生以来,似乎就掉入了脂粉堆里:专事刻红雕翠,描眉画目。言辞华艳浮靡,香软浓腻。北宋范仲淹的《渔家傲》,呈现出慷慨悲凉的格调,成为豪放词的先驱。至苏轼以诗入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意境,使词走出了闺情和旅思的樊笼,达到了“无意...
『
阅读全文
』...
贺铸《鹧鸪天》赏析(网友来稿)
[2003-11-25] [阅读次数:13048]
刘佳杰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01级 湖北,武汉430079)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宋代词人中,贺铸的名气虽然不及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大家那...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词中的“恋君”与“怨君”情结 ——辛弃疾对儒家“忠君”思想的矛盾判断 作者:杨锦辉(教师中心稿)
[2003-10-28] [阅读次数:1944]
内容摘要:作为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之一的“忠君”思想,一直是中国文人坚定的信仰,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现实生活当中,对“君王”的思想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借助君王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一方面又因君王不采纳自己的建议而对君王的软弱充满了失望。辛弃疾以他的词作品,反映出中国文人的悲剧命运,同时...
『
阅读全文
』...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网友来稿)
[2003-10-21] [阅读次数:2679]
柴良干 儿时爱读“宋词”,尤喜辛弃疾的田园诗。每当盛夏时节,早稻登场,我会到乡下外婆家去赶“尝新”。(早稻成熟时的庆丰酒,乡间叫“尝新”。)田园的阵阵泥香,午间的声声蝉鸣,那夏夜的清风明月,总会勾起我早已滚瓜烂熟记在心间的千古佳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
阅读全文
』...
英雄暮年的叹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解读(网友来稿)
[2003-05-20] [阅读次数:4595]
四川省米易中学校 宋跃 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词人。与其它作家不同,他曾经投身起义军的洪流,杀戮金兵,解民于水火。后来到了南宋朝廷,依然不忘收复失去的河山,写《美芹十论》、《九议》等,练飞虎军,积极作好北伐的准备。然而终其一生,皇帝怯懦无能,主...
『
阅读全文
』...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网友来稿)
[2002-12-03] [阅读次数:2593]
柴良干 儿时爱读“宋词”,尤喜辛弃疾的田园诗。每当盛夏时节,早稻登场,我会到乡下外婆家去赶“尝新”。(早稻成熟时的庆丰酒,乡间叫“尝新”。)田园的阵阵泥香,午间的声声蝉鸣,那夏夜的清风明月,总会勾起我早已滚瓜烂熟记在心间的千古佳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鹧鸪天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鹧鸪天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鹧鸪天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