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花糕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碗花糕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备战2022年高考作文依法治国篇:不能以“自由”为名跌破人性底线之约束与自由
[2021-12-23] [阅读次数:550]
【经典范文1】 言论可以自由 谣言不能自由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走遍天下”。信息时代,谣言给人们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对此,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管。正因如此,网信办发言人在回应“微信十条”时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谣言、暴力、欺诈、色情、恐怖信息传播,�...
『
阅读全文
』...
茹志娟《百合花》人性美赏析
[2020-09-14] [阅读次数:4348]
《百合花》是一篇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它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的审美感受,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它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
『
阅读全文
』...
从《乡土中国》看中国的人情与法治(教学论文)
[2019-10-08] [阅读次数:1070]
在中国历史上,人情曾是中国伦理特殊的人际互动与社会交换形式,既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遍的社会性。正如俞荣根[1]所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有时说的是私情,这时候说“人情大于王法”是贬义的;但在“天理”、“国法”、“人情”这一序列关系中的“人情”,更主要的含义是“民情”、“�...
『
阅读全文
』...
2019年高考必背范文之人生、人性
[2019-04-22] [阅读次数:911]
一、专题概说 人生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苦辣酸甜。人生很短暂,只有几十年,要经历太多的人间悲欢离合,要承载太多的责任和重担,要担当承上启下的衔接和繁衍,要传承黄皮肤黑眼睛龙的传人的血脉,因此要品尝太多的苦辣酸甜。于无声处倾听凡尘落素,渐渐明白:人生总会有许多无奈,...
『
阅读全文
』...
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训练 (高二)
[2017-02-22] [阅读次数:1257]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
『
阅读全文
』...
《社戏》:美的景物、人情和故事(作品赏析)
[2018-04-13] [阅读次数:1914]
《社戏》是鲁迅先生于一九二二年十月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我”十一二岁时随母亲归省平桥村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 、善良 、友爱、 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
『
阅读全文
』...
《老王》:一曲淳朴人性的颂歌(教师随笔)
[2015-12-16] [阅读次数:887]
湖北麻城 陈昌学 杨绛女士作为一位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她的散文质朴而恬淡,平和而睿智,淡泊中寓着浓郁,平静中饱含深情。这一散文风格在她的作品《老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用作家的话说,是“怀人忆旧之作”,最初收于杨绛散文集《杂忆�...
『
阅读全文
』...
握住人性的真善美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2015-04-16] [阅读次数:1008]
在这个高速旋转的时代,人们用科技握住了物质的需求,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性从指缝间流走。用心握住人性的真善美,以此为墨,方能绘出更美好的未来。 握住人性的真诚。“油条哥”李刚,在这个“商家的良心飞到九霄云外”的时代,用自己的真实诚信,赢得了巨人的喝彩。当他得知制油条技术不过关,会导致...
『
阅读全文
』...
论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2014-05-12] [阅读次数:846]
浅论对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lijunfang 简要: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班主任在工作当中普遍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或是对学生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一揽子都要管。使班主任疲于劳累,无�...
『
阅读全文
』...
89岁老人写“最动人情书”每天念给病重老伴听(感动亲情爱情)
[2013-12-05] [阅读次数:881]
她今年86岁,因为病情危重,住在杭州市浙医一院城站分院ICU病房里;而他89岁,是她的丈夫,住在这所医院的另一栋病房。每天下午,他都会在子女的搀扶下去看望老伴儿,身上带着他为她写的诗。 他每天为老伴写一首情诗 一起回忆过去的事情 这一对夫妻,丈夫叫郭昭明,妻子叫孙继英。11月26日�...
『
阅读全文
』...
作文教学中的“人情练达”
[2013-08-24] [阅读次数:541]
“人情练达”,出自《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其意思是指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衍生到写作上来,常常是指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深厚积淀,写出好文章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问题是中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阶段,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人情练达”。每到写作文的时候,许多学生...
『
阅读全文
』...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人性论(文字稿)
[2012-12-06] [阅读次数:3754]
儒家思想: 人性是向善的。 真诚带来力量。 善人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 仁者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做好事。 善人不会为做好事而牺牲生命; 仁者可以杀身成仁,行善不是牺牲,而是最后的一种成全。 从哲学的理论上讲,人性就是作为人,生而具有的本性,也就是...
『
阅读全文
』...
班级管理之我见 ——再谈班级人性化管理模式 班主任工作论文(高一)
[2012-11-19] [阅读次数:1113]
贵州省思南中学 张志敏 学校2010年11月召开的德育工作经验文流会上,我曾写过一篇论文—《长空----雄鹰搏击的摇篮》。谈到班级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且在2011届所带的七班把这种管理模式付诸班级管理,结果是高考成绩斐�...
『
阅读全文
』...
人性的关怀,心灵的沟通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 班主任工作论文(八年级)
[2012-10-09] [阅读次数:5945]
当前的教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学生幼稚,好哄;高中生成熟,明事;只有初中生懵懂,难教。”折射出初中学生管理教育的辛苦和痛苦。在社会的转型期恰恰遭遇人生的转型期,“双重转型”致使初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就有了许多异乎寻常的行为表现和心智波澜,考量着学校教育“与时俱进”的变化,要求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
『
阅读全文
』...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下水作文:顺便是一种人性的温暖
[2012-07-25] [阅读次数:671]
顺便是一种人性的温暖 如果看到祥林嫂失魂落魄,鲁镇的人可以顺便问候一句,哪怕是最普通的一句;如果孔乙己瘸腿后,众人能够顺便表示一下关心,哪怕是最敷衍的关心;如果在别里科夫形成他的套子保护自己之前,周围能顺便又那么一个安慰的举动,哪怕是最无意的举动,他们是否可以改变命�...
『
阅读全文
』...
高三生高考前捐骨髓救人,人性的高考满分(感动温情)
[2012-03-30] [阅读次数:714]
张文驰左在海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新华社发 “多年来,我看了那么多高考(微博)前后的人和事,也唯此让我心跳,灵魂都跟着颤了下。” 这是这几天在网络上转发率较高的一条微博,而这同样让很多网民心跳、灵魂发颤的人和事直接指向三个关键词中学生、高考冲刺、捐骨髓救人。中学生名叫张文驰,他在距离高考7...
『
阅读全文
』...
别里科夫是人性扭曲的变态狂 (人教版高三)
[2012-02-27] [阅读次数:1419]
[摘 要]:中学语文教科书曾把别里科夫当作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和“鹰犬”,“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这是“极左”思潮影响下所得出的标签化的结论。而我通过对小说文本及其写作背景的分析,认为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奴性十足的可怜、可笑、可悲的庸俗文人,是沙皇专...
『
阅读全文
』...
拣出人性的美丽 ——张洁散文《拣麦穗》赏析
[2012-02-21] [阅读次数:8714]
张洁的《捡麦穗》是我们熟知的一篇关于张扬人性美的一篇文章。故事讲述的是在农村这样一个女性生存艰难背景下,主人公大雁和一个卖灶糖的老汉之间那种纯洁感情的故事。这样看似不起眼的话题,却被作家赋予了灵魂,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道德境界的追求。作者这样鬼斧神工的笔调不是很简单就能说明...
『
阅读全文
』...
人性的、希望的:想起了“金陵十三钗”
[2011-12-27] [阅读次数:574]
谌洪果 我这几天比较热情,见人就推荐《金陵十三钗》,让许多师友感到诧异:张艺谋一次次让人失望,还能搞出什么玩意儿?我希望大家不要受张导演之前的《三枪》、《山楂树之恋》等影片的误导,也不要受没看过电影就批判的朱大可先生的误导。 说这部电影好,我有几个比较标准:一是和张艺谋以前拍的最好�...
『
阅读全文
』...
咀嚼灵魂之味道 -高中教材中所展现的人性美
[2011-11-15] [阅读次数:754]
牟飞 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拥有较成熟的思想,升格自己的理性思维。而我们手中的教材无疑是最好的“林丹”,内中有许多篇目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习者去品味鉴赏,去思索传承的�...
『
阅读全文
』...
面对杀人狂,挪威不相信死刑(人性、宽容、爱)
[2011-08-20] [阅读次数:1074]
南方周末 2011年7月25日,挪威恐怖袭击事件凶手布雷维克在奥斯陆法院首次出庭受审。 多数挪威民众不赞成挪威惨案制造者布雷维克被判死刑。一位挪威人解释:“我们对这个‘疯子’的态度,是给予更多的民主、宽容和爱,这些价值观正是布雷维克想要破坏的。我们要确保这个‘疯子’不能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
阅读全文
』...
上海拾荒老人乘公交竟遭驱逐(冷漠人性道德)
[2011-08-14] [阅读次数:836]
石述思 100多年前,位于上海英美租界的外滩公园,立着这样一个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那时祖国很孱弱,政府腐败无能,人民被蔑称为东亚病夫。 100多年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祖国日益强盛,再也木有老外胆敢跑到咱家门口撒野。 不幸的是,没�...
『
阅读全文
』...
人性与狗奴性之现代版
[2011-08-14] [阅读次数:778]
上海82路公交车,一拾荒老人上公交车刷敬老卡时,遭到一男乘客的谩骂和司机的驱赶,最终老人无奈下车。视频上网后引起群愤,司机后悔地说:现在连儿子也不理睬我了。 老帅哥鲁迅先生在一个黄昏的下午,眯着眼,抽着中国造的劣质烟,吐出一团青雾,倔强的头发坚挺的扎破烟雾的包围,极其像个不谙世...
『
阅读全文
』...
学用幻象描写展现动人情境 作文指导(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1-05-20] [阅读次数:714]
我们都熟知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种种美好生活的幻象。作者通过描绘幻象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的小女孩形象,千百年来一直牵动着无数善良的心灵。小女孩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多么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得到圣诞礼物,多么...
『
阅读全文
』...
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2011-05-14] [阅读次数:5173]
内容摘要:中篇小说《边城》创作于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他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苗、侗、土家族汇居的地方。其创作思想为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主要内容,注重民族品德的重建,宣扬原始古朴的人生...
『
阅读全文
』...
从人性的角度看窦娥的悲剧命运(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6-26] [阅读次数:1341]
【剧情回顾】 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
『
阅读全文
』...
“泰坦尼克号中”的人性美
[2010-05-21] [阅读次数:6261]
在泰坦尼克海难中,有1500人葬身大海,其中大部分是男人。危难时刻,那些“绅士”依然恪守“儿童优先,女士优先”的原则,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没有富商,没有学者,没有官员,只有儿童、女人和男人。 67岁的头等舱乘客、全球最大的美斯百货公司创办人斯特劳斯决定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有人劝他:“...
『
阅读全文
』...
人性关怀,责无旁贷(教学反思)
[2010-04-11] [阅读次数:809]
肖理嫦 人性关怀,责无旁贷 ——2009年11月教学手记 湖南省涟源市第三中学 肖理嫦 人们总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学生,要想雕琢出洁净、高尚的灵魂,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人性的关怀,作为教师,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在近段的教学工作中,我感慨颇多,兹述于此�...
『
阅读全文
』...
朱自清散文中的人情美(网友来稿)
[2010-01-14] [阅读次数:1204]
阜宁中学 蔡如运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风格。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最重要的原因,而蕴藏其中的人情美是朱自清散文能打动成千上万读者心灵,经久不衰、广为传诵的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在他的那...
『
阅读全文
』...
官僚面具背后的人性化内涵——卡列宁形象再认识(教学论文)
[2009-12-26] [阅读次数:4773]
官僚面具背后的人性化内涵 ——卡列宁形象再认识 引言 《安娜 •卡列尼娜》可以说当之无愧地成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的...
『
阅读全文
』...
品读课文,感动自己——让人性的光辉照亮我们内心(苏教版高一教学论文)
[2009-11-10] [阅读次数:1467]
阴差阳错的关系,给职高的学生用了新课标苏教版的语文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学习电影分镜头稿本《辛德勒名单》时给学生看了原版电影。不想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只关注电影中动作激烈的镜头,而作者和导演想表达的意图基本是视而不见。以后这样的情况又出现过几次,联系社会上对职...
『
阅读全文
』...
浅析《边城》中纯朴的乡土人情(教学论文)
[2009-10-23] [阅读次数:2228]
发表于1934年的《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纯朴的风土人情:借助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体现了农业文明的...
『
阅读全文
』...
人性压抑的悲歌——从《史记》看刘邦的悲剧性形象(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9-09-21] [阅读次数:2956]
[摘 要]在《史记》中,司马迁塑造了一大批各具情态、十分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使得《史记》充满了悲剧色彩。刘邦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来探讨。评价刘邦的一生,不能完全从个人品质上着眼,高层政治的权力角逐才是他扭曲自我的根本原因,也是其个人的悲剧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史记》;刘邦;人�...
『
阅读全文
』...
是什么扭曲了人性----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人物赏析(高一)
[2009-06-25] [阅读次数:20912]
生物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生物对环境都有适应和改变的能力。这是我们在中学生物课上学到,并被现实反复印证的道理。在漫长的岁月中,每个人,他对环境的改变和适应,比例却因种种主客观因素干扰不同。主观上有个人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学识修养、志趣爱好等等;客观则无外乎时代趣味、社会风俗、家庭环境、人事关系等等...
『
阅读全文
』...
论《诗经国风》中的自然人性(选修)
[2009-03-27] [阅读次数:1759]
摘要:《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孔子开始,一代代的学者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解读这部经典。在文学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对《诗经》的解读也正火热进行。然而,在现代社会人性呼唤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我们是否能从自然人性这一角度去解读《诗经》,本文试从现代比较时兴的“自然人性”角度在这...
『
阅读全文
』...
让语文课闪现人性光彩
[2009-03-25] [阅读次数:998]
真正的教育,能把人引向光明,而新课程是一种“唤醒”教育。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始终是一部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的宗教幻想;从挣脱中世纪的精神枷锁的人文主义运动到当代文明准则的确立,无一不是人类唤醒主体意识、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和决定性的�...
『
阅读全文
』...
人性的美感——读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
[2009-03-14] [阅读次数:1726]
杨绛先生年龄接近期颐,回忆录《我们仨》过去四年了,这四年应该是老人家难过的日子,孤身一人回忆往事。她为什么要在九十六岁高龄又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呢? 两年多前,杨绛先生患病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一直在思索《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题目。病愈回到家后好像着了魔,她给这个题目缠住了,想不通又甩不掉,然�...
『
阅读全文
』...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展台
[2009-02-19] [阅读次数:1242]
沈从文的小说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透视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中心内容,以探讨民族品德的重造为旨归,热衷于表现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生的审美理想。古老湘西的幻梦抚慰了他疲惫的灵魂,他以湘西的眼光观察城市,极易捕捉到都市道德沦落、人性泯灭的严重症结。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是他驰骋想象、弘扬美好...
『
阅读全文
』...
毛姆《人性枷锁》简介
[2009-02-15] [阅读次数:3844]
《人性枷锁》是毛姆享誉最高,历久不衰的一部长篇小说。读过这本书的人,很少人能忘记主角菲立浦在伦敦一家医学院唸书时所经历的惨痛爱情经验。那是全书最生动精彩的地方,作者以透视人性弱点的笔触,戏剧性的舖叙手法,娓娓写出一场惊心动魄的人性纠葛。这是一本自传的小说,事实与虚构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可...
『
阅读全文
』...
动物与人性
[2008-09-30] [阅读次数:7265]
亲爱的雪妮: 日子过得多快啊!整个寒假里我们没有通信,你说,你要在这个假期里好好读一点儿书。前天的来信说,你读了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还读了法国自然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这两部书都符合叔本华所说的"古代作家的作品,高级的精神文化"的标准。你说你很喜欢这两本书,前一本书使你对陌�...
『
阅读全文
』...
从“零公里”出发——读王充闾先生乡土散文《碗花糕》
[2008-09-29] [阅读次数:528]
曾浩 读王充闾先生的散文《碗花糕》,就仿佛是在与一位长者进行着面对面、心贴心地交谈。 《碗花糕》述说的故事,发生在很久远的年代,有半个世纪了吧?因为已经“进入退休行列”的作者,那时还是一个孩子。 《碗花糕》记载的故事,发生在“山高皇帝远”、“很偏僻”的一个“屯子”里,那...
『
阅读全文
』...
盛在浅花瓷碗里的真情——《碗花糕》评论
[2008-09-29] [阅读次数:902]
盛在浅花瓷碗里的真情 尔 蜜 我第一次读王充闾先生的碗花糕是在2000年第8期的《新华文摘》上。印象中《新华文摘》所选的散文大都是国手的精品,常常能唤起读者对文学创作新的思考。我读完《碗花糕》之后,只觉得此文很美,很自然,却说不出更多的美之所以。后�...
『
阅读全文
』...
《碗花糕》评课意见
[2008-09-29] [阅读次数:1754]
一、广州五中高二语文备课组观研讨课《碗花糕》有感 这节研讨课最大的特色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我们广 州五中高二语文备课组老师感受颇深。 1.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 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 2...
『
阅读全文
』...
生活何处不动人!(碗花糕)
[2008-09-29] [阅读次数:662]
2007-11-21星期三 晴 那天教完《碗花糕》,那可亲可敬的嫂嫂的形象挥之不去。我让学生也写上一两段感人的故事,昨天,科代表把作业收了上来,我一看,写得还可以。虽然不置于落泪,但故事的确感人。 印象中深刻的事 高二1...
『
阅读全文
』...
《碗花糕》作者王充闾散文风格论
[2008-09-29] [阅读次数:1310]
(以下三篇文章是“辽宁省社科联科研立项资助项目、辽宁省委宣传部文艺研究支持项目”的研究成果。已收入《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王向峰主编)一书,拟定于中国作家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 一个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标志着其创作的成熟。成熟就意味着个人作品的高度的独立性和明晰的辨识度。在�...
『
阅读全文
』...
碗花糕(人性之美)
[2008-09-29] [阅读次数:680]
王充闾 小时候,一年到头最欢乐的日子要算是旧历除夕了。 我的大哥在外做瓦工,一年难得回家几次,但过年却绝无例外地必然赶回来。到家后,第一件事是先给水缸满满地挑上几担水,然后再抡起斧头,劈上一小垛柴。到了除夕之夜,先帮嫂嫂剁好饺子馅,然后就盘腿上炕...
『
阅读全文
』...
实行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教师中心稿)
[2007-10-20] [阅读次数:1071]
——把学生自治作为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河南宏力学校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基础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的指导者。长期以来,班主任在人们心中的普遍印象就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事...
『
阅读全文
』...
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单元教学谈(人教版高三必修)
[2007-10-11] [阅读次数:1097]
汪日升 西方文学是人类文学史中最璀璨的明珠。对于西方文学 ,我们的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喜欢希腊神话,崇拜诗人但丁,对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苔丝》爱不释手,读《红字》心如潮涌,但对于20世纪风靡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却反应冷漠,兴趣了无。他们认为卡夫卡的《变形记�...
『
阅读全文
』...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学建议(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7-06-19] [阅读次数:2529]
【内涵解说】 1、人性是什么?这实在是个古老而又复杂,也是答案众多的话题。古今中外都有人从各个角度来给以阐释。孔子说性相近,承认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大概是从社会伦理角度来阐发的。文艺复兴后,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更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又是从人的本质...
『
阅读全文
』...
畸形世界铸就畸形人格——由鲁迅小说管测《等待戈多》的人性荒原(网友来稿)
[2006-07-17] [阅读次数:2067]
黄智平 [内容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戏剧舞台上,绽放了一只奇葩——荒诞派戏剧,而萨缪儿·贝克特《等待戈多》的上演所获得的极大的成功,则是荒诞派戏剧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等待戈多》全剧充满了荒诞的色彩,作者把流浪者搬上舞台,揭示了人在荒诞的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同时代的中国作...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碗花糕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碗花糕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碗花糕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