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2022届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歌思想情感题之送别惜别类
[2021-12-24] [阅读次数:306]
考点: 1.王勃《别薛华》 2.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3.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4.吴融《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5.柳永《蝶恋花》 6.刘长卿《送卢侍御赴河北》 7.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考点研究】 一、词句...
『
阅读全文
』...
古代诗歌经典“送别诗”精选(作文素材)
[2021-11-27] [阅读次数:291]
一、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读来即生共鸣。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历代广为流传。 二、王勃《送杜少�...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相关典故详解
[2019-10-25] [阅读次数:745]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晋书张华传》:张华见斗、牛二星间常有紫气,请雷焕登楼观看。雷焕说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剑在豫章郡丰城县(今属江西)。于是张华任雷焕为丰城令。雷焕果然在丰城狱的地下挖出了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剑挖出之后,紫气就消失了。 两剑的夺�...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文言基础知识汇总
[2018-07-27] [阅读次数:672]
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 古今异义 千里逢迎(逢迎:古:迎接;今: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俨骖騑...
『
阅读全文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7-12-08] [阅读次数:1626]
(甲)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
『
阅读全文
』...
李白《渡荆门送别》译文及赏析
[2017-11-05] [阅读次数:3712]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
『
阅读全文
』...
走进莺莺的内心世界——《长亭送别》教学札记 (教师随笔)
[2016-12-01] [阅读次数:524]
缪加奇 《长亭送别》虽然只是《西厢记》的一个片断,但通过这个片段,我们还是能真切地窥见莺莺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这样内心世界,让莺莺的形象变得鲜活生动,从而深深感染读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一、依依惜别的不舍 既然是送别,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自然是作者首先要表现的。�...
『
阅读全文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2016-06-01] [阅读次数:55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歧路上因离别�...
『
阅读全文
』...
“四美”解读《滕王阁序》 ——兼谈《滕王阁序》主旨
[2015-07-19] [阅读次数:1105]
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览洪州美景,消心中郁结,这似乎是25岁的王勃来到这片毓秀之地的一种心态。“访风景”流露的是他远离喧嚣宦海和回归宁静山野的悠闲、轻松和洒脱。 此序文融景、情、理为一体。景物描写“落霞与孤鹜齐飞”飘逸灵动;...
『
阅读全文
』...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古诗词赏析——金陵歌送别范宣李白 (高三)
[2015-05-21] [阅读次数:699]
金陵歌送别范宣 李白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金鞍谁家子,吹唇虎啸凤凰楼。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
『
阅读全文
』...
送别诗类别及例诗
[2015-01-10] [阅读次数:2854]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知识点补充
[2014-09-02] [阅读次数:622]
1.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
『
阅读全文
』...
《古诗素描》之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江亭夜月送别、渔翁、山居秋暝、春晓
[2013-09-25] [阅读次数:779]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子夜的钟声响过,风又悄悄潜入了树林。吊在叶尖上的露珠,荡着秋千,目睹自己的纯贞,失手坠下了沉寂的夜空。破碎的声音,有如一些心痛的�...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鉴赏(网友来稿)
[2013-09-07] [阅读次数:1190]
临颍一高 安琰 本句首先是色彩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边半个天空,尚在碧空显露,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它们——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
『
阅读全文
』...
高中《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资料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2013-05-28] [阅读次数:1265]
一、通假宇 1.所赖君子见机 (通“几”,预兆) 2.俨骖騑于上路 (通“严”,整治)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消”) 二、词类活用 1.一言均赋(名词用作动词,铺陈) 2.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用眼...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诗》赏析
[2013-02-06] [阅读次数:1011]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全文翻译及典故解释
[2012-06-15] [阅读次数:15369]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有)万物的精华,天然的宝物,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这里有)人中英杰,大地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建筑象雾一般罗列...
『
阅读全文
』...
陈蕃:大丈夫当有澄清天下之志(魏晋名士的风流)(滕王阁序)
[2011-10-31] [阅读次数:1382]
汉魏风骨 汉魏著名名士集团:东汉党人、邺下文人集团。 社会风气:敢以天下名教为是非,逐步打破了两汉儒教“天人感应”的神学地位,社会思想得到了初步的解放。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集团交替把持朝政,尤其是宦官集团的掌权,极大地伤害了士阶层的根本利益。此时,以维护皇...
『
阅读全文
』...
冯唐:年龄怎么能成为一个人出名(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
[2011-09-17] [阅读次数:2721]
作者:九千岁 在很多人看来,冯唐的出名出得一点道理都没有。 冯唐的祖父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大概在今天河北邯郸一带),到冯唐父亲这一代,他们家移居到了代地(大概河北蔚县一带),汉朝建立后,他们家又迁到安陵(陕西咸阳一带)。他们就这样迁来迁去,似乎在哪里都不能久居。 汉朝提倡以�...
『
阅读全文
』...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2
[2011-03-30] [阅读次数:2240]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
『
阅读全文
』...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2011-03-26] [阅读次数:9077]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
『
阅读全文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鉴赏(七年级作品赏析)
[2010-12-13] [阅读次数:1019]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鉴赏】 首联属 “ 工对 ” 中的 “ 地名对 ” ,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逐句翻译讲解与鉴赏(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5-17] [阅读次数:2285]
第一段: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翻译:豫章(原为)旧时的郡治,洪州(本是)新设的都府。分野(正对应着)翼星、轸星,地域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
『
阅读全文
』...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
[2010-04-06] [阅读次数:3014]
戴凉风 送别诗积累 一、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二、送别地点:阳关、长亭、短亭、谢亭、西楼、灞桥、劳劳亭、柳岸、古道、歧路旁、都门外、曲江(长安南边的一条河流,两岸植柳,唐诗常有的意象)、南浦(泛指分手的河边)、津渡口等。 三、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情感? ...
『
阅读全文
』...
送别诗鉴赏(高三备课资料)
[2010-04-05] [阅读次数:6491]
宿州二中 陈恒广 【教材分析】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06年湖北卷考查了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安徽卷考查了刘过...
『
阅读全文
』...
唐诗漫笔:滕王阁<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10-03-15] [阅读次数:604]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6029-1-1.html 东方雪 3、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学过《滕王阁序》,我们会被王勃的才情征服。且�...
『
阅读全文
』...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人教版高二必修备课资料)
[2009-11-14] [阅读次数:649]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山藏异宝山含秀,沙有黄金沙放光。 好事若藏人肺腑,言谈语话不寻常。 这四句诗单说着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土泥之中,一旦出世,遇良工巧匠...
『
阅读全文
』...
送别诗鉴赏(苏教版高二选修)
[2009-06-21] [阅读次数:1130]
送别诗鉴赏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抒写离情之章远在《诗经》中...
『
阅读全文
』...
一曲怀才不遇者的悲歌——再读王勃之《滕王阁序》(网友来稿)
[2009-05-20] [阅读次数:1722]
湖南省安乡县第一中学 王政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以前读王勃之《滕王阁序》,每每被其华丽的辞章所打动,为他超凡的想象而折服,更被他横溢的才华而震撼。今天读之,感受依旧。但更多的是被他愤懑的情怀所感染,越来...
『
阅读全文
』...
唐人送别诗赏析(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2008-10-30] [阅读次数:1401]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
阅读全文
』...
送别诗中出现的常见意象(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2008-10-30] [阅读次数:1493]
古诗中有许多送别诗,在这些诗中经常用到一些意象表达离愁别绪、送别怀人的情感。所谓意象,就是带有作者强烈情感的景或物。对这些意象总结如下: 一、杨柳、杨花或柳絮 古人用杨柳、杨花或柳絮表达离愁别绪,好友送别。《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这�...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全文翻译(网友来稿)
[2008-10-16] [阅读次数:3308]
xiayuxue (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中的21个成语(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8-06-17] [阅读次数:1662]
《滕王阁序》中的21个成语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导学(网友来稿)
[2008-03-14] [阅读次数:3638]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语文教研室 陈顺华 一.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
『
阅读全文
』...
品读《滕王阁序》(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8-02-22] [阅读次数:1663]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彩霞满天 ;“夕阳西下”。 “彩霞满天”本是美景,却是“夕阳西下”之时。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此时的王勃,是一个即将去“天涯”寻父的“断肠人”。 “孤鹜”:一只孤独的野鸭。 明写野鸭,暗寓自己。 作者未...
『
阅读全文
』...
“长亭”如何“送别”(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8-02-22] [阅读次数:973]
(一)导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首歌导入。由我清唱;并要求学生当中会唱这首歌的人都一起唱——师生同唱一首歌。 (二)品读 唱过之后是我和学生共同品读。 俗话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俗话还说,“人生最大伤心事,莫过死别与生离”。你看那相爱的人儿,却不得不忍痛别离。所以莺莺...
『
阅读全文
』...
“长亭”如何“送别”(网友来稿)
[2008-02-19] [阅读次数:686]
大侠亮剑 (一)导入 真的是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首歌导入的,也真的是由我清唱;只不过我要求学生当中会唱这首歌的人都一起唱——师生同唱一首歌——而已! (二)品读 唱过之后是我和学生共同品读。 俗话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俗话还说,“人生最�...
『
阅读全文
』...
“长亭”如何“送别”(续)(网友来稿)
[2008-02-19] [阅读次数:782]
大侠亮剑 (三)崔莺莺泪织情网 “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若有缘,有缘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 柳丝系不住远行人的马,情丝也因母亲棒打鸳鸯而无法系住远行人的心。离别的一刻即将来临,莺莺和张生能否重逢? 难说。 张生说过:...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离别审美意蕴光环后的隐痛(网友来稿)
[2006-11-04] [阅读次数:2098]
湖北黄梅第一中学 黄智平 在“霜林醉”的季节里,王实甫在文学长廊的那一头,以崔莺莺圆心,为我们描画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离别图: 阴霾的天空,雪片仍在不断地飞旋着飘飘而下;沉郁的古道,在“哗啦啦”的响动。 是谁让它无情地飘离?是谁让它无情的拍打? 是肆意狂乱了思绪! ...
『
阅读全文
』...
让语文课充满魅力——评刘建松市优质课《流泪的滕王阁》(网友来稿)
[2006-06-19] [阅读次数:2832]
上虞丰惠中学 马秀芝 鄙人拜师两年,承蒙师傅不倦教诲,小有进步,惭愧之至。 感动于每一篇或精彩或朴实的文章,师傅都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感动于每一个课堂,他都可驾御得酣畅淋漓,高潮迭起;感动于三尺讲台也可使其叱咤风云,纵横古今。分明让人如浴春风,如闻兰香。师傅的语文课,是洒脱�...
『
阅读全文
』...
吐纳珠玉,舒卷风云——王勃《滕王阁序》美点例说(网友来稿)
[2006-06-08] [阅读次数:2342]
■陈立宏 李慕鸿 王勃的《滕王阁序》虽是一篇骈体序文,但声情并茂笔端含情,文辞富丽曲调宛转,通篇光彩闪烁如万斛珠玑。下面,笔者拟就文章的美点进行解读。 一、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结构美。《滕王阁序》可分四部分,首尾相承,自然流畅。第一部分开篇即从地域特点落笔,介绍洪州的地理风貌。“台隍”�...
『
阅读全文
』...
止步于而立之年的王勃(网友来稿)
[2006-05-25] [阅读次数:2048]
尤振河 一场无色无嗅的自然风雨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但那场有声有味的政治风雨注定了他悲剧的人生道路。 止步于而立之年的王勃 安徽 涡阳一中 尤振河 邮编 233600 时间是上元三年(676),历史的星空,一颗年轻而耀眼的流星在划过一道深深的痕迹之后,便悄然消逝于岁月的长河�...
『
阅读全文
』...
把握文章中心,领会作者意图——《流泪的滕王阁》阅读设计和分析(教师中心稿)
[2005-09-03] [阅读次数:6270]
做现代文大阅读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领会文章的中心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规范的现代文阅读设题都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有关,如果所设题大部分和中心无关,那么这些题就没有太大的价值。通观这些年的高考大阅读所设�...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课文导读(网友来稿)
[2005-08-25] [阅读次数:5356]
于夫辉 1.文学文化常识: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
『
阅读全文
』...
王昌龄的送别诗(网友来稿)
[2005-08-24] [阅读次数:4437]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王昌龄是一位边塞诗人,但是他的送别诗也写得特别多,特别好,留传下来的诗篇总共不过180多首,其中送别诗就占了50来首,可见比重是比较大的。这些迎来送往、依依惜别的诗篇,主要有三个特点,下面我挑选几首极富代表性的作品稍加分析。 (一)江边明月为君留 王昌龄的...
『
阅读全文
』...
入情披文,纲举目张——《滕王阁序》教学札记(网友来稿)
[2005-06-05] [阅读次数:2658]
永嘉中学 陈海光 就文章而言,《滕王阁序》是奇文妙文,但是就教学来说,又是一篇难文硬文。我们最怕辛辛苦苦教下来,学生的感觉却是一句“有什么好的”。《滕王阁序》就常常遭受这样的命运。这次重新碰到它,我原先也想不出好的花招,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顶多就整理文中的典故,以它为钥...
『
阅读全文
』...
那一片带露的秋叶啊:说《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中的“晓来”含义(网友来稿)
[2005-05-31] [阅读次数:3257]
江苏省泗洪中学 周道宝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很美的元曲 元曲很美 “晓来”何义? 字有歧义 ——“天快亮时分”? ——还是“晓不晓得”? 秋天的那个时分定是有露 露水和�...
『
阅读全文
』...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网友来稿)
[2005-05-30] [阅读次数:10838]
周维军 江苏省姜堰中学语文组 王勃《滕王阁序》佳句迭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是其中之一。对此名句,历来公认不错,很好。笔者试赏析一二,以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 首先,对仗工整,几近“工对”。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
『
阅读全文
』...
格调高昂的送别诗(教师中心稿)
[2005-05-24] [阅读次数:1431]
李茂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王勃的一首送别名作。此诗一直被人们用作离别时互相鼓励的赠言。 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
『
阅读全文
』...
亲山亲水送亲人——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网友来稿)
[2005-05-22] [阅读次数:3035]
徐昌才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恰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一首送别诗,大概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一样。一般的送别诗�...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王勃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