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劝学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15劝学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苏武传》译文及文言知识汇总
[2024-10-16] [阅读次数:52]
苏武传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
『
阅读全文
』...
2024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教师下水范文:无穷的知识、无尽的问题,都与我有关
[2024-06-08] [阅读次数:85]
文/瓯海中学冯建勇 202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新课标I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
阅读全文
』...
荀子金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用法示例(尹老师讲作文)
[2023-12-15] [阅读次数:118]
文/尹瑞文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 万物得到各自的和气而生成,得到各自的滋养以成长。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 适用话题: 人与自然如何�...
『
阅读全文
』...
《劝学》《师说》群文教学(内容写法比较)
[2022-10-05] [阅读次数:264]
第10课 《劝学》+ 《师说》比较阅读 文言知识归类整理+内容比较+写法比较+素材运用+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的劝学、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比喻论证、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知识。 ...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代表诗人、词人风格知识清单(高考复习)
[2022-09-01] [阅读次数:162]
1、屈原:(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作品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
『
阅读全文
』...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重要知识点整理与归纳练习(中考复习)
[2022-06-08] [阅读次数:362]
一、基础知识 1. 走进作者 艾青,原名:蒋正涵,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
『
阅读全文
』...
2022届浙江高考三轮冲刺《论语》知识点精解
[2022-05-20] [阅读次数:155]
考点: 1.《论语》中有关“识人方法”的解读 2.《论语》中有关“义利观”“贫富观”的解读 3.“识人方法” 4.不同角度:——“正确择友”与“培养自我的德行” 【考点示例】 一、《论语》中有关“识人方法”的解读 【1】名人效应辨人 示例 ...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小说人物心理描写
[2022-05-20] [阅读次数:332]
教学目标: 1.熟系小说人物心理分析常见的方法及题型 2.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 3.规范答题:关键词+材料分析 课时检测:莫泊桑《项链》(高中课文)中的开头一段: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2-05-20] [阅读次数:186]
【学习目标】 一、掌握常见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类型和知识。 二、掌握答题模式,提高古诗鉴赏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三、回顾考点,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框架。 【导入学习】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一路点扣一路歌——议论文点题扣题技巧
[2022-05-19] [阅读次数:161]
一、学习目标 1.深刻认识点题扣题的重要作用; 2.掌握点题扣题的有效技巧。 二、概念理解 所谓点题扣题就是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点题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或中心论点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内涵诠...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022-05-19] [阅读次数:15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识记)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1)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2)连词,用来连...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讲解:小说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2-05-19] [阅读次数:164]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小说的命题形式和内容...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断句基础知识及训练
[2022-05-18] [阅读次数:153]
一、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 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标志,巧妙断句。 (1)虚词标志 ①语首发...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特殊视角知识——儿童视角、动物视角、女性视角
[2022-04-15] [阅读次数:983]
一、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之所以要用儿童视角,是因为儿童视角有着许多成人视角无法达到的优越。总结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 (2)...
『
阅读全文
』...
2022年新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必备知识(预习案)
[2022-04-10] [阅读次数:1029]
一、预习目标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二、翻译有方 突破点一| 文言文翻译3原则” 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求直译,即原文的字字句句都要落实到译文中。译文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特点,最好表达方式也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难以直译或直译无法传达原文意思的时候,才适当考虑...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知识点讲解
[2022-03-27] [阅读次数:247]
一、文体知识 1、散文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泛指除韵文、骈文以外的一切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在现代,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喜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我们这里所说的散文,是种狭义的散文,即将新闻文学、历史文学、科普文学、杂文等排除在外的一般散文。 2、散文的特点 ...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进阶复习:生僻成语整理及成语知识竞赛
[2022-01-22] [阅读次数:152]
生僻成语 哀毁骨立:哀悲哀;毁毁坏。这里指损害身体。骨骨骼;立站立。指居丧时因哀痛过度而损害身体以致消瘦异常仅有骨骼支立。 白云苍狗:苍:黑。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意思是说天上的云像白衣裳一会儿又变成了黑狗。后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百卉含英:卉草...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2022-01-10] [阅读次数:181]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一.论点 1.论点是作者所要表明的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在文章中一般要旗帜鲜明的提出来。一篇议论文,一般论点的提出方式有:题目就是论点、一开始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文章结尾概括论点、有时候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由几...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2021-11-14] [阅读次数:189]
第一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指导:语法知识
[2021-10-18] [阅读次数:692]
【考点解读】 语法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性、短语、句子类型、单句成分、复句类型的掌握情况,能准确做出判断。 语法知识回顾: 1、词:词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2、短语:短语包括主谓...
『
阅读全文
』...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10-15] [阅读次数:439]
考点一 人物形象 例1选段中A是《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请说出其主要性格特征,并说一说书中还有哪些与之有类的情节。 A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侯虽只背些包表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A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酒家打这...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七年级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
[2021-09-09] [阅读次数:632]
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有�...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国忧民类古诗知识点梳理
[2021-09-06] [阅读次数:216]
《木兰诗》 乐府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思乡怀人诗类古诗知识点梳理
[2021-09-06] [阅读次数:239]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作者简介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大卫·科波菲尔》重点知识梳理
[2021-09-01] [阅读次数:2132]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基础知识及考点
[2021-08-16] [阅读次数:181]
一:什么是议论文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文体。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 :论点 1、概念:论点是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2. 论点的类型(中心论点...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水浒传》知识梳理
[2021-08-16] [阅读次数:423]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著,罗贯 中编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水浒传》是以宋江领导的起义为主要题材,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 之后接受招安、四处...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梳理
[2021-08-16] [阅读次数:280]
一. 作者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著名小说家、戏 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二. 小说体例——“演义” 小说体裁之一。“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党等文不能演义,武 不能死君。”据《...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08-15] [阅读次数:325]
一、知识梳理: (一)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
『
阅读全文
』...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基础知识梳理
[2021-08-12] [阅读次数:157]
一、什么叫说明文(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知识疏理
[2021-08-11] [阅读次数:197]
1.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定义 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分类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分论点,有的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而无分论点。中 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
『
阅读全文
』...
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的说明语言知识讲解
[2021-08-09] [阅读次数:485]
在日常生活中,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它主要借助于语言表达让人们了解事物情状。如果语言表达 “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在科 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说明文的写作除了精选材料,巧妙安排结构之外,还要准确地运用语言...
『
阅读全文
』...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08-09] [阅读次数:284]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
『
阅读全文
』...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孟子》二章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08-08] [阅读次数:478]
《富贵不能淫》经典赏析 《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
『
阅读全文
』...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08-08] [阅读次数:327]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作者醉在两...
『
阅读全文
』...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08-08] [阅读次数:221]
文章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
『
阅读全文
』...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08-08] [阅读次数:221]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寄给谢徽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
『
阅读全文
』...
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文言知识与文言文阅读
[2021-06-18] [阅读次数:248]
第一单元: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鼓瑟希 同“稀”,稀疏 莫春者 同“暮”,“暮春”即春末 唯求则非邦也与 同“欤”,语气助词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童子 童子六七人 古义:少年,未成�...
『
阅读全文
』...
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期末复习:文言知识和文言文阅读考点总结
[2021-06-14] [阅读次数:695]
第三单元: 《陈情表》 1.通假字 句子 通假字 零丁孤苦 “零丁”同“伶仃”,孤独的样子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同“又”,古代称数往往在两位数之间加“有”字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不行 九岁不行 古义:不会走路,文中形容柔弱...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点总结精讲
[2021-05-16] [阅读次数:692]
作品分析 贾宝玉把他的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子身上。他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又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这在那个时代却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宝玉的叛逆...
『
阅读全文
』...
花气袭人知昼暖——袭人发起“劝学社”
[2021-05-14] [阅读次数:235]
贾府颇大,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人物数也数不尽。那么关于创办的劝学社,也随着宝玉挨打一事而引起了整个贾府的热烈反响。我认为劝学社的发起人是袭人。 袭人原是贾母身边的一位婢女,只因贾母见她单纯善良,便让她去一直照顾着贾宝玉,她的忠心程度也是日月可鉴。不论什么事情,袭人总是会替贾宝玉着想,替...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2021-05-07] [阅读次数:720]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谏逐客书》《与妻书》文言知识总结
[2021-03-31] [阅读次数:3499]
一、《谏逐客书》 ( 一)文言现象积累: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遂散六国之从:从,通假字,通“纵”,合纵。 ②四君却客而不内:内,通假字,通“纳”。 ③而陛下说之,何也?:说,通假字,通“悦”。 ④西蜀丹青不为采:采,通假字,通�...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说明文种类探究知识点复习
[2021-03-11] [阅读次数:821]
【知识窗】 说明文的种类: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说明,是为了让读者能够认识、了解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
阅读全文
』...
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哈姆雷特(节选)》知识点梳理及配套练习
[2021-03-08] [阅读次数:1244]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
『
阅读全文
』...
《雷雨(节选)》知识点梳理及同步练习
[2021-03-08] [阅读次数:981]
作者和背景 茅盾(184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192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蚀》、《三人行》、《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知识点整理
[2021-03-06] [阅读次数:660]
一、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文学组织)的发起人之一。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
『
阅读全文
』...
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社戏》知识点梳理
[2021-03-03] [阅读次数:979]
词语 1.钳 qián 2.撮 cuō 3.偏僻 piān pì 4.行辈 háng bèi 5.照例 zhào lì 6.欺侮 qī wǔ 7.宽慰 kuān wèi 8.嘱咐 zhǔ fù 9.怠慢 dài...
『
阅读全文
』...
《梅岭三章》预习知识点总结
[2021-03-02] [阅读次数:2556]
一、文题解读 “梅岭”即大庾岭,这是诗人写作的地点;“三章”就是三首的意思。“梅岭三章”是诗人被敌人围困时写下的三首绝命诗。 二、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
『
阅读全文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总结
[2021-03-02] [阅读次数:546]
一、文题解读 题目采用呼告式语句,极富抒情色彩,同时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点明了“我”歌咏的对象,另外运用第一人称,便于抒发感情。“亲爱的”是“我”对祖国的情感体现,“啊”增强了感情色彩。 二、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荀子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15劝学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15劝学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