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离骚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5、离骚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屈原列传》重点词句翻译文言文阅读翻译
[2024-10-26] [阅读次数:332]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离骚(节选)》原文及译文(作品赏析)
[2022-02-15] [阅读次数:3157]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子孙啊,我已故的父亲叫伯庸。句意: 寅年正当寅月啊,在庚寅日我降生了。 我的父亲观察衡量我出生时的情况,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名叫正则啊,给我取表字叫灵均。 我已经具有这些繁多的内在的美好品质啊,又加上优秀的 才能。 披上江离和白芷这些香草啊,又连接�...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报任安书》《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梳理
[2020-12-18] [阅读次数:794]
《报任安书》梳理案 重点实虚词 第一段: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磨灭】 不可胜【尽】记 唯倜傥【卓越不凡】非常【不同寻常】之人称【称道】焉 盖文王拘【拘禁】而演【推演】《周易》 仲尼厄【遭受困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被动】 ...
『
阅读全文
』...
《屈原列传》教师用书备课资料
[2020-10-17] [阅读次数:669]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史传与史论 本单元所选课文均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阅读全文
』...
苏教版必修四《离骚(节选)》原文及译文
[2020-01-30] [阅读次数:4508]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
『
阅读全文
』...
《离骚》作品鉴赏(完整译注版)
[2016-11-23] [阅读次数:575]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
『
阅读全文
』...
屈原讲稿 (李敬一)
[2015-03-09] [阅读次数:633]
主讲人简介: 李敬一,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78年至197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进修班学习。先后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主讲“中国文学史”、“中国传播史”等课程,并为全校开设公选课“唐诗欣赏”、“宋词欣赏”;1999年赴法国作学术交流,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
『
阅读全文
』...
美!你在哪里?——读《离骚》有感(下水作文)
[2014-05-19] [阅读次数:466]
李吉顺 关键词:美,在于发现,美在于品味,美在于修养,美在于创造,美在于奉献。 美!你在哪里? 抬头看,美在朗朗的天地乾坤之内,美在灿烂的日月星辰之中。 低头瞅,美在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在平凡生活的细微深处。只要你仔细细感受,你就会发现:这�...
『
阅读全文
』...
大秦名相张仪:用智谋和辩术瓦解苏秦六国合纵(六国论、屈原列传备课资料)
[2014-04-01] [阅读次数:804]
战国时期的楚国。一天,楚国令尹(楚相)昭阳家中正在举行宴会,贵卿如云,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席间,令尹昭阳突然发现自己随身佩带的一个玉璧不见了,满座哗然,议论纷纷。渐渐地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了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身上。昭阳见状,不问青红皂白,便命人把那年轻人捆绑起来,拷打逼供。怎奈,那年轻人虽...
『
阅读全文
』...
《离骚》(节选)翻译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3-01-08] [阅读次数:1966]
深深地叹息著擦拭眼泪啊,我哀伤自己活得是如此艰难。我只因为热爱美德并以之约束自己啊,却旱晨受到责骂,晚上又被罢官。这既是因为我以蕙草为佩饰啊,又加上我采了白芷精心编连。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恨只恨君王你太放荡啊,始终不能体察贱妾的衷肠。众女子们...
『
阅读全文
』...
《学屈原还是学渔父》 教师随笔
[2012-10-13] [阅读次数:1208]
昨天教了《渔父》一文,在分析人物形象后,我抛给同学一个问题:屈原与渔父的精神境界,哪个更高?你更喜欢谁?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屈原是爱国忧民的,深思高举,最后跟祖国同归于尽了,他的精神境界更高,我喜欢他。有的说,渔父淡泊名利,与世推移,超然物外,教会...
『
阅读全文
』...
走进屈原,诗人如斯——陆波古典美文选读(教师随笔)
[2012-09-04] [阅读次数:1445]
陆波 几千年沧桑的沉淀,九万里风云的憧憬,才换来那个行吟泽畔的身影,才换来那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啊,你背负了多少血泪,才有那一份胸怀与忠心! 独你一人,书写满世清高,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根稻草。当你朝堂得意之时,“美政”永远是你心中最看重的字眼。章明法度,举贤...
『
阅读全文
』...
屈原《国殇》赏析及译文
[2012-07-06] [阅读次数:8119]
屈原《国殇》赏析 《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是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的祭歌。国殇(shang 伤):指为国牺牲的将士。楚怀王在位期间,楚国同秦国几次较大的战争,大多是楚国抵御强敌的自卫战争。在这首诗中,诗人对为国捐躯的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给予高度评价,赞美他们活着是人中的英雄,死了是鬼中的�...
『
阅读全文
』...
毛泽东诗评屈原投汨罗江
[2012-06-22] [阅读次数:3173]
毛泽东诞生在与湘江相邻的湘潭韶山冲,清代乾隆二年《韶山记》记载:“韶山,南楚一名山也。”两千多年前,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诞生在长江之畔的秭归乐平里。他们诞生地均与江、山紧密相连,可谓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而且诞生地均属楚国疆域。湖南沅湘一带,曾经是屈原流浪过的地方,呕歌过的地方,也是他殉难的地方。青...
『
阅读全文
』...
屈原的多彩人生——人民的教育家 (人教版)
[2011-10-30] [阅读次数:924]
【内容摘要】屈原为振兴祖国,捍卫祖国以身殉国而被后人铭记,又因他集楚文化之大成者而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但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为楚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是我国先秦时期卓有建树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从屈原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楚国最高的教育长官,又从屈原作品中有关他本人从事教育...
『
阅读全文
』...
《史记》选读(7) 李将军列传|淮南衡山列传|滑稽列传|龟策列传|孝文本纪|乐书|屈原贾生列传|乐书|郑世家|晋世家 译文(人教版选修)
[2011-04-09] [阅读次数:1702]
匈 奴 大 入 上 郡 , 天 子 使 中 贵 人 从 (吴)广勒 习 兵 击 匈 奴 . 中 贵 人 将 骑 数 十 纵 ,见 匈 奴 三 人 , 与 战...
『
阅读全文
』...
《离骚》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2010-09-14] [阅读次数:114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
『
阅读全文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2010-07-26] [阅读次数:1414]
一、导入 《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史记》文章之价值,无论何人当不能否认”,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确立了《史记》的十大名篇,强调要“精读之”。节选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出自这十大名篇。而《屈原列传》则再现了屈原的高尚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表现了作�...
『
阅读全文
』...
读书札记:屈原<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10-04-02] [阅读次数:668]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6195-1-1.html wanghm1015 一江秋水一江愁 古往今来,有多少江水就有多少悲情故事。 汨罗江畔,游鱼铭记着屈原忧国忧民的悲吟;吴江岸边项羽洒下末路英雄的热血;寒山寺旁澄澈如碧的江面上,张继品尝过落榜失意的苦涩。 滚滚东逝的...
『
阅读全文
』...
离骚(节选)-预习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1-25] [阅读次数:2119]
离骚(节选)-基础知识积累 温馨提示: Dear everyone,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希望同学们多在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但是,自从进入高中,就意味着你们已经进入了成熟。你们的所思所为,都不应再象小孩子那样幼稚了,应该以成人的思想来看待自己身边的一切,应该多思考...
『
阅读全文
』...
屈原简介(人教版备课资料)
[2009-12-20] [阅读次数:2194]
屈原: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
『
阅读全文
』...
对屈原爱国思想的再认识(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论文)
[2009-10-12] [阅读次数:1882]
沙市一中 邓金平 屈原是一个诗人,尤其是一个爱国诗人;我们现在之所以还有一个专门的端午节来纪念他,并不仅是因为他的诗歌成就,更是因为他忠君爱国的思想。而一个节日的形成,固然有民间的传统,但更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推动,否则就会很快消亡。比如建国后许多传统节日都因�...
『
阅读全文
』...
《屈原列传》教案(鲁人版高一必修)
[2009-09-21] [阅读次数:834]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
『
阅读全文
』...
端午断想——涅槃的屈原开山的诗祖(高三)
[2009-05-29] [阅读次数:1333]
端午夜因为屈原而别具清冷,毕竟千古清魂长留中华,但韩国却抢在中国之前申报了端午世界遗产。于是,国人坐不住了,国学大家们坐不住了,屈原家乡的领导们坐不住了。申吧!申报不是罪!不申报才可能成千秋罪人!不成功,也可成仁,至少也是端午大餐中的调味料。何乐而不申呢? &nbs...
『
阅读全文
』...
《离骚》原文和翻译(人教版高二选修)
[2009-04-27] [阅读次数:13516]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
阅读全文
』...
独立不迁上下求索———浅谈《离骚》中屈原的人格美
[2009-04-22] [阅读次数:4145]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全诗273句,2477字,规模宏大,思绪繁杂,内容丰富,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然而“不有屈原,岂有《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无论从思想品格上,还是艺术水准和特色上,《离骚》都堪称屈原作品的最杰出的代表作,屈原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这篇作品之...
『
阅读全文
』...
与屈原有关的对联(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9-04-01] [阅读次数:2172]
1 痛饮读离骚,放开古今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湘潭渔夫心。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2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三闾大夫祠) 3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兴�...
『
阅读全文
』...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译注(网友来稿)
[2009-01-06] [阅读次数:754]
张连科 译注 【说明】《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对于屈原,作者先写他的才能之高。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阅读全文
』...
《离骚》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8-11-26] [阅读次数:2491]
《离骚》备课资料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到那一天,我国城乡,特别是南方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艾、挂蒲(两种野草),吃粽子,到江边湖畔看龙舟竞赛。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2200多年前的�...
『
阅读全文
』...
中国历史八大经典之死:屈原、关羽、诸葛亮、绿珠、李师师、岳飞、文天祥、谭嗣同
[2008-10-03] [阅读次数:3346]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人都摆脱不了生与死,有的人生得伟大,有的人死得光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与死的状态。即使生得不怎么样,如果死得精彩也不算空来世间走上一遭。经典的死,都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和美感。 一、屈原之死——高洁之死 [ 转自铁血社...
『
阅读全文
』...
屈原《国殇》鉴赏
[2008-09-30] [阅读次数:29480]
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ɡǔ)兮短兵接⑵。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liē)余行(hánɡ)⑶, 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⑷。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⑸, 援玉枹(fú)兮击鸣鼓⑹。 天时...
『
阅读全文
』...
课例研究:例文类课文怎样实施知识教学——以《离骚》教学为例(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8-03-14] [阅读次数:1847]
课例研究:例文类课文怎样实施知识教学——以《离骚》教学为例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包文新 2008年3月12日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3月7日,我在高一11班上了《离骚》第二课时,课后对例文类课文的知识教学作了一番反思。选�...
『
阅读全文
』...
招魂屈原(网友来稿)
[2007-10-30] [阅读次数:1355]
刘于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汨水依旧,只是少了一位颜色枯槁,形容憔悴的诗人在泽畔披发行吟,昔日贾长沙临江嗟悼,投诗凭吊。而今,何处为你嘤嘤招魂? 纵身一跃,让滚滚汨水带走往日所有的忠而被谤的哀痛与对国家深深的忧患,追寻他�...
『
阅读全文
』...
“三高一深”话《离骚》(教师中心稿)
[2007-08-17] [阅读次数:1597]
江苏省灌云县板浦中学 邮编 222241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
阅读全文
』...
一曲自我救赎的悲歌——屈原和他的《离骚》(网友来稿)
[2007-04-22] [阅读次数:2126]
徐献军 在战国时代的作品中,《离骚》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论者都认为这宣示了屈原神圣的出身,而我们感兴趣的是屈原为何如此高调的宣示自己的出身,却又是在自己屡遭打击,理想破碎自己被迫离开都城之时郑重提出这一点呢?因为在他同时代...
『
阅读全文
』...
屈原《渔父》赏析
[2007-03-21] [阅读次数:23846]
陈洪 教授 南开大学副校长 文学院院长 ·屈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作这部作品的?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他的被流放,实际上是他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国处在...
『
阅读全文
』...
屈原的故事(网友来稿)
[2006-08-03] [阅读次数:3285]
马艳娜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环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
『
阅读全文
』...
《离骚》的“离”应通“罹”
[2005-10-04] [阅读次数:2027]
原创 江西省泰和二中 肖映闽老师 邮编:343700 关键词: 《离骚》 “离”通“罹”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解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解释为“遭忧”。“离骚”意即“遭遇忧愁”。 一般大家都认同这种看法,�...
『
阅读全文
』...
对《离骚》中一句注释的质疑(网友来稿)
[2005-09-01] [阅读次数:1549]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中 梁冬林 新教材《离骚》第九自然段中间一句“路幽昧以险隘”的解释,笔者认为有悖屈原本意之嫌。 首先从文章的前几段可以看出,屈原详细的叙说自己的身世,除了表现自己不同的气度与修行外,更主要的是展现“天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气魄,所以他充当楚国王船的护卫者,那么他的着重点应...
『
阅读全文
』...
《离骚》(节选)鉴赏(教师中心稿)
[2005-08-13] [阅读次数:4465]
云南省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今天上屈原的《离骚》(节选)。先要让学生了解“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我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尤其是“雅”“颂”中古板的四言方块改为参差不齐,长...
『
阅读全文
』...
《离骚》注释商榷(网友来稿)
[2005-04-28] [阅读次数:2466]
陈法强 山东省莱芜市第四中学 屈原的《离骚》(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必修本)是楚辞的代表作,理解起来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虽然课文注释够详尽的了,但是笔者查阅了《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先秦诗歌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3年版)后,发现了注释中仍存在不少问�...
『
阅读全文
』...
离骚注解商榷(教师中心稿)
[2005-04-14] [阅读次数:1892]
人教2004年6月第一版语文第三册地二课《离骚》 第八页注释第五条[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那些拉帮结派的小人只顾贪图个人享乐啊,(致使他们的)路途变得黑暗、凶险而狭隘。 次条括号内补足的定语值得商榷,莫如解释为“国家的”,这样更好理解,其疾恶如仇的性格是不会对那些小人产生丝毫同情的。小人误�...
『
阅读全文
』...
《离骚》译文(网友来稿)
[2005-01-26] [阅读次数:3358]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528429) 教学屈原的《离骚》,觉得身边的几种译文或者翻译不到位, 或者句式不整齐,或者语句不押韵,因此,自己试着写了一下,感觉似 乎好些。现发表出来,以求大家雅正。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
『
阅读全文
』...
中国历代文人名家简介——屈原、曹操、陶渊明及唐代诗人
[2004-09-10] [阅读次数:9299]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田园诗人陶渊明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多才多艺的王维 善作讽喻诗的白居易、心有灵犀的李商隐、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山水游记的高手柳宗元、一代宗师欧阳修 诗画俱工的苏轼、壮志未酬的爱国诗人陆游、抒写英雄之词的...
『
阅读全文
』...
在灵魂深处与人间关系中透析屈原悲剧
[2004-08-25] [阅读次数:3911]
赵继红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满怀感伤地写出“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的悲剧之后,紧接着严肃而简要地叙述道:“屈原既死之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如果我们略微思考一下这紧密相连的两节文字之间的关系,就会觉得,司马迁是有意将屈原之死与楚国之亡连接到一起,而且几乎是将前者视...
『
阅读全文
』...
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
[2004-08-22] [阅读次数:8535]
苏涵 每读《史记·屈原列传》,我的脑海中就会交替映现出两幅遥远而清晰的画面: 一幅是,被放逐于江湘之间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边踽踽独行,一边悲切吟唱。这就是后人所谓的“屈子行吟图”,是屈原作为诗人的永恒雕像。 一幅是,屈原自沉一百六十多年...
『
阅读全文
』...
屈原的诗
[2004-08-21] [阅读次数:2368]
作者:不详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为: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诗中诗人用了许多比喻,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和...
『
阅读全文
』...
从“转”字 说《离骚》(网友来稿)
[2004-07-30] [阅读次数:2171]
梁敏 《离骚》是屈原一生求索的写照。《艺概 赋概》说“屈子之辞沉痛常在转处”,这个“转”字,深得《离骚》辞情的妙处,是我们把握《离骚》感情脉络的关键。“艺术的要务在于它的伦理的心灵的表现,以及通过这种表现过程而揭露出来的心情和性格的巨大波动。”(黑格尔语)屈原的伟大人格形成,同楚国的政治斗...
『
阅读全文
』...
甘肃高考文言满分作文:《吊屈原赋》
[2003-06-20] [阅读次数:4708]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
『
阅读全文
』...
“ 无韵之离骚 ”解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 (教师中心稿)
[2003-05-10] [阅读次数:6898]
谷定珍 内容摘要: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深�...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屈原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5、离骚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5、离骚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