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采薇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思乡怀人诗类古诗知识点梳理
[2021-09-06] [阅读次数:239]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作者简介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
『
阅读全文
』...
10个《诗经》中的经典句子,可以做标题,写作文真好用
[2021-01-04] [阅读次数:866]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意思是开始都做得不错,但能善始善终的太少了,说明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能坚持到底的太少。写作文遇到“坚持到底”、“不放弃”等主题,可以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标题,告诫大家要拒绝三分钟热情,做到善始善终。 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
『
阅读全文
』...
歌德《迷娘曲》简介(思乡)
[2020-07-18] [阅读次数:1463]
《迷娘曲》是德国文学家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歌曲。《迷娘曲》是歌德迷娘歌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抒发了迷娘思念家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迷娘曲(之一)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
『
阅读全文
』...
《诗经-采采芣苢》诗歌阅读鉴赏(作品赏析)
[2019-07-31] [阅读次数:4155]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
『
阅读全文
』...
《诗经.氓》原文及译文
[2019-06-13] [阅读次数:704]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
『
阅读全文
』...
初中全部古诗经典名句赏析 (过零丁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水调歌头、钱塘湖春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沧海)
[2014-05-28] [阅读次数:1517]
1《过零丁洋》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激情慷慨,豪气纵横,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誓死报国的耿耿忠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阅读全文
』...
思乡诗词比较淡
[2014-04-16] [阅读次数:135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有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思乡是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母题。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表现。我们发现,思乡主题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字始终。我们将编入中学课本的“思乡”诗词作一粗浅比较,试图去探寻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体验那份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 综观这些“思乡”�...
『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2013-10-13] [阅读次数:3649]
一、从二OO二年高考说起 二OO二年高考题第17题诗词鉴赏题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 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题目要求是: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 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经典爱情诗生命之美的赏析
[2012-10-08] [阅读次数:3494]
一、关于早恋 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 亲爱的女儿: 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 今天你整整十四岁了。你正跨越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个成年女性了。你问我:“父亲,什么是爱情?” 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得愈发欢快。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但...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2012-10-02] [阅读次数:733]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nbs...
『
阅读全文
』...
《诗经》两首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2-09-26] [阅读次数:2292]
学习目标 •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诗经》里的重章叠唱的特点。 • 2.掌握《氓》与《采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 • 3.掌握四言诗的朗读节奏和这两首诗的比兴运用的特点。 • 4.培养结合注释初步读懂古诗的能力;品味、体会文章的内涵,提高...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的爱情约会
[2012-04-02] [阅读次数:1705]
丁启阵 约会,是爱情故事中最令当事人心醉神迷的阶段,也是最令旁观者津津乐道的桥段。 宋人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现代俄罗斯人的“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树叶在沙沙响”,都足以证明:古今中外,恋爱中的男女约会,有着说不完的甜蜜,道不尽的愉悦。实际上,这种美妙的感觉,我们...
『
阅读全文
』...
横穿《诗经》的河流——《诗经》分类阅读赏析
[2012-03-24] [阅读次数:8293]
一、阅读 (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曲《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向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并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
『
阅读全文
』...
诗经名句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2-03-23] [阅读次数:863]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4、它山之石,...
『
阅读全文
』...
春风新翻杨柳枝——作文审题立意浅谈 作文指导(九年级)
[2012-03-17] [阅读次数:892]
周洪宝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在这次阅卷工作中,我担任了九年级语文试卷作文的评阅。阅完卷后,感到有许多话要向同学们说一说,特别是考场作文的审题立意以及选材。因为这些问题制约着同学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同学们的作文分数。 本次九年级的作文题是这样的:也许你常常感叹自己缺少美:或长...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的爱情·初见篇
[2012-03-15] [阅读次数:1360]
丁启阵 纳兰容若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名句,表现的是曾经相爱的男女终于走到劳燕分飞那一天无比遗憾的心情。比起分飞时刻的无奈与伤感,当年初见时分的情景自然是格外地美好,美得人心里有滴血的疼痛。 分飞反衬相遇的快乐与美好,这仿佛是人间情爱悲喜剧的...
『
阅读全文
』...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赏析
[2012-03-01] [阅读次数:12293]
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首词是咏荷花的,暗中以荷花自比。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托。因为在生活中...
『
阅读全文
』...
怀旧:从“思乡病”到“世纪病”
[2012-01-24] [阅读次数:759]
顾文豪 前时,关于“民国范儿”的话题很是热闹了一下。在不少人看来,民国的教授、将帅、文人个个都比今日的同类来得有味道,自气质、相貌、学识、涵养,在在令吾辈心生惭汗。即便是昔日的莽撞武夫、卖笑妓女甚或蛮横土匪,也大受抬举,一时顿有众口一声赞民国之势。今次的“民国热”多少是给明年的辛亥百年做铺垫...
『
阅读全文
』...
《诗经&卫风&氓》两处写景语句的探究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1-11-18] [阅读次数:1399]
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 覃和平 《诗经•卫风•氓》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必背的重点课文。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上,因为注释详尽,所以翻译难度不大,但是,对于其中两处非起兴作用的写景语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的理解,却是一大难点。两句置于文中,并非起兴之用,...
『
阅读全文
』...
《诗经》教案 (人教版高三)
[2011-10-30] [阅读次数:2112]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
『
阅读全文
』...
《泪珠与珍珠》的主题是思乡怀人吗? (人教版高二)
[2011-10-25] [阅读次数:83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了一篇台湾当代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将其主题定为“思乡怀人”。对此,笔者感到困惑,不敢苟同,特作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教参对该文思想意义作了如下阐述(摘录): 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
阅读全文
』...
析唐诗思乡诗(作品赏析)
[2011-05-30] [阅读次数:2148]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下面择例类析。 (一)、故园之思。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
『
阅读全文
』...
《诗经》时代劳动人民婚恋观刍议(人教版高三作品赏析)
[2010-12-12] [阅读次数:1367]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中情爱诗的男女主人公在恋爱、婚姻中所表现出来的率真、热烈、忠贞的性格的鉴赏和分析,窥视《诗经》时代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朴素、纯真、忠贞的婚恋观。 【关键词】:诗经 劳动人民 婚恋观 率真 忠贞 情...
『
阅读全文
』...
朱自清与杨柳(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2010-08-18] [阅读次数:522]
以前经常讲朱自清委婉深切、谨严周密、自然朴实的散文,讲他温柔敦厚的诗人气质,讲多了,看多了,不自觉发现他的一些爱好来。 鲁迅先生说自己写作总爱“拖出月亮来用一用”,而在朱自清的散文里,也喜欢拖出杨柳来写一写,比如“园外田亩和沼泽地,又时时送过�...
『
阅读全文
』...
杨柳与离别诗(教学论文)
[2010-08-17] [阅读次数:1711]
杨柳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鼎的“�...
『
阅读全文
』...
试谈《诗经&国风》中的思妇形象(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6-16] [阅读次数:3414]
试谈《诗经•国风》中的思妇形象 摘要:思妇诗虽然是《诗经》中一个很小的题材,然而却是一朵奇葩。它以洗尽铅华之美的神韵、朴质含蓄无华的真情感染着后世的读者,并给予后世文人的创作以灵感与营养。对于《国风》中的思妇形象的研究,文本阅读鉴赏和文史互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中的思乡与记梦(备课资料)
[2010-06-13] [阅读次数:1846]
【引例】 题目: 阅读诗歌,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 听角思归(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 答案要点: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展现出的爱情历程篇(人教版)
[2009-09-17] [阅读次数:1258]
《诗经》中的诗歌305篇,表现爱情的不少。如果串联其中的一些诗歌,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效果。下面选上七首,让我们将这些诗歌连接起来,设想成一对夫妻的生活历程吧。 一、关雎 《诗经 周南》 【原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
阅读全文
』...
诗经《鹿鸣》(语文版高二必修)
[2009-05-07] [阅读次数:3070]
1导入:《诗经》中除了“风”这种体例的诗歌,还有“雅”和“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诗经》“小雅”中的作品《鹿鸣》。 有一个成语叫作“知书达礼”,意为熟悉诗书,懂得礼仪。这个成语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之一,自出现之日便沿用至今。那么,这里这个“礼”指的是什...
『
阅读全文
』...
论《诗经国风》中的自然人性(选修)
[2009-03-27] [阅读次数:1759]
摘要:《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孔子开始,一代代的学者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解读这部经典。在文学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对《诗经》的解读也正火热进行。然而,在现代社会人性呼唤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我们是否能从自然人性这一角度去解读《诗经》,本文试从现代比较时兴的“自然人性”角度在这...
『
阅读全文
』...
诗经采薇注释及翻译(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8-11-27] [阅读次数:25520]
《诗经•采薇》注释与翻译 (2008-09-25 17:39:13) 标签:杂谈 采薇采薇,薇亦作(生,指初生、刚发芽)止(语气词)。曰归曰归,岁亦莫(“暮”的古字)止。靡(无;没有)室靡家,猃狁(猃狁:北狄,匈奴)之故。不遑(闲暇)启居(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
『
阅读全文
』...
思乡诗集锦(人教版高三)
[2008-09-04] [阅读次数:2160]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
『
阅读全文
』...
《诗经三首》教材注释商榷(网友来稿)
[2008-04-11] [阅读次数:1061]
陈章平 一.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和大多数解经之作一样,课本也解释为“``````到我这里来就是商量婚事的”。但是综观全文我们知道本诗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即按照“相识过程”,“热恋情景与心情”,“被弃后觉醒的痛悔”,“自醒的愤慨”的顺序叙述的(见中国妇女出版社《古诗鉴赏辞典》20~22页),�...
『
阅读全文
』...
鲜活的青春——《诗经》中的爱情诗(网友来稿)
[2006-11-06] [阅读次数:3657]
重庆市兼善中学 苟三才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内容非常丰富,语言优美,孔子由衷地赞美说:“不学诗,无以言。”又因为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歌特点,成为人们抒情言志的重要工具。 但是,《诗经》的作用远远不是“工具”二字可道的,特别是国风部分的一百六十首诗歌,就表现了...
『
阅读全文
』...
蒹葭架设水中蓬莱——《诗经·秦风·蒹葭》折射的美学思想(网友来稿)
[2006-08-06] [阅读次数:3001]
黄智平 湖北黄梅第一中学 [摘要] 本文探讨了《诗经·秦风·蒹葭》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有:文本选择的物象隐含的美学意蕴,包括自然风物的形式美和自然风物的人情美;读者反观文本能动地曲解其隐含的审美内涵,包括“幻境红尘”、“若即若离”等。 [关键词] 诗经 蒹葭 美学 接受�...
『
阅读全文
』...
千古悠悠思乡情(网友来稿)
[2005-11-18] [阅读次数:3514]
四川省宣汉中学 汪芒 翻开厚厚的诗卷,浓郁的思乡气息迎面扑来。做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来鉴赏评价思乡类的诗歌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将其类型化,然后再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方法。 唐诗的思乡情结,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 游子羁旅思乡情结 例如: 床前明月...
『
阅读全文
』...
《<诗经>三首》教学有感(教师中心稿)
[2005-08-05] [阅读次数:4197]
云南省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今天上新课。也就是第三册的第一课《<诗>三首》。这是《诗经》中的三篇典范作品。《氓》是一首弃妇的怨诗,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倾诉了她从恋爱、婚变到决绝的经过。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
『
阅读全文
』...
一曲妇女的悲歌——《诗经·卫风·氓》赏析(网友来稿)
[2005-07-20] [阅读次数:6939]
苏州园区三中 许国庆 “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恰好相反。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很有帮助的。 ...
『
阅读全文
』...
《诗经卫风氓》四字对译(网友来稿)
[2005-06-01] [阅读次数:4076]
四川省资阳市伍隍中学 罗钦鸿 朱碧英 忠厚的民,抱布换丝。 非来换丝,实为婚事。 送你过淇,直到顿丘。 非我延期,你无好媒。 请别生气,秋为婚期。 爬上倒墙,遥望复关。 不见你来,眼泪汪汪。 见你来了,又说又笑。 ...
『
阅读全文
』...
听唱新翻杨柳枝(教师中心稿)
[2005-03-10] [阅读次数:668]
──文言文的翻译 莱阳一中 2004年的《考试说明》已明确要赋予文言文翻译题型以更大的分值,这值得我们重视。在高考试卷中,如果说文言文阅读已经如同金字塔雄立于地球之上般站稳了脚跟,那么文言文的翻译就是它的塔尖,雄据其上而观其基础,察其结构,视其环境,探其重心,应是最恰当不过了。 ...
『
阅读全文
』...
落笔对面显深情:析唐诗思乡诗(网友来稿)
[2005-02-20] [阅读次数:2096]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下面择例类析。 (一)、故园之思。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诗人“辞亲远游”�...
『
阅读全文
』...
《诗经》三首巧导入(网友来稿)
[2004-09-04] [阅读次数:4796]
舒支会 《诗经》三首都是民歌,虽然都是当时的口语,但毕竟距今已经几千年了,生僻意义或用法的字词不少,学生的文言功底不太好,诗歌修养不太高,就这样直接进入《诗经》的学习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太难而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这样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想:何不从童谣出...
『
阅读全文
』...
《诗经》简介
[2004-08-21] [阅读次数:13215]
作者:不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
『
阅读全文
』...
雎鸠·苇莺·聒聒雎——关于《诗经》首篇的爱情鸟(网友来稿)
[2004-07-30] [阅读次数:2985]
裴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第一部诗歌总集的第一句,是“六经”第一句。作为爱情的象征——雎鸠到底是什么鸟?说法有好多种: 就当代注家而言,大都沿袭前辈,如高亨说:“雌雄有固定的配偶,古人称作贞鸟。” (《诗经今注》...
『
阅读全文
』...
古诗经典名句赏析阅读(网友来稿)
[2017-11-05] [阅读次数:3545]
五莲县洪凝初中 朱建宾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句: 1、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的时间,大声朗读下面的名句欣赏,看谁记住的最多。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
阅读全文
』...
《两地相思,一样深情 》——古代思乡诗抒情角度例谈(网友来稿)
[2003-10-15] [阅读次数:4274]
张弛 乡思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题之一。或为羁旅之愁;或为行役之苦;或为宦游之艰。总之,出门在外的客子总会为物所动,书写他们内心的沉郁的乡情。综观这些各言心声的思乡诗,抒情角度可以概括为两种——从己入笔和从对方入笔。下面结合具体诗歌作一浅谈。 一、从己如笔,抒写切身感受,表达思乡之...
『
阅读全文
』...
关于《荷塘月色》中“杨柳”意象的分析(网友来稿)
[2003-09-21] [阅读次数:3091]
章明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文章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贯穿全文。时而写月下的荷塘,时而写荷塘上的月色,时而写荷塘上采莲的场景;时而写静景,时而写动景,给读者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荷塘月色图及采莲图。文笔优美,格调清新,平淡而质朴,“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
『
阅读全文
』...
《诗经》与上古音韵学(论坛帖)
[2003-09-16] [阅读次数:2698]
论坛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878 市井闲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最早的真正意义的文学。我们现在一般能见到的《诗经》的读本基本上都是文学性普及读本,而通常能看到的文章也大都是赏析性质的文章。而一本《诗经》留给我们的价值还不止在文学方面...
『
阅读全文
』...
《诗经》(网友来稿)
[2003-09-07] [阅读次数:4091]
lusiehearty 一、《诗经》概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入从西周初期(BC1100)到春秋中叶(BC600)约五百余年的诗篇。它记载了我们祖先的劳动、生活、爱情、欢乐和哀伤。是中国先民最早的歌唱。《诗经》最初称《诗》或《诗�...
『
阅读全文
』...
诗经与楚辞在比兴上有什么不同?
[2003-03-13] [阅读次数:7985]
無影 《诗经》是北方文学的代表,而《楚辞》则是南方文学的代...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诗经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采薇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采薇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