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共『22』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边塞征战诗
[2021-12-24] [阅读次数:657]
考点: 1. 罗隐《夏州胡常侍》 2.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节选)》 3. 马戴《出塞词》 4. 高适《蓟中作》 5. 〔唐〕骆宾王《从军行》 6. 孔绍安《结客少年场行》 7. 李益《赴邠宁留別》 8. ...
『
阅读全文
』...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歌思想情感题之边塞征战诗
[2021-12-22] [阅读次数:585]
考点: 1.王安石《白沟行》 2.祖咏《望蓟门》 3.李梦阳《秋望》 4.杨巨源《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5.刘禹锡《平蔡州三首(其二)》 6.无名氏《水调歌》 7.李约《从军行(其三)》 【考点解读】 一、 边塞征战诗 ...
『
阅读全文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赏析及练习
[2018-09-20] [阅读次数:1565]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
阅读全文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赏析
[2017-11-08] [阅读次数:56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
『
阅读全文
』...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 高考复习(高三)
[2013-04-07] [阅读次数:5008]
一、边塞诗概况 (一)、概念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
『
阅读全文
』...
关于边塞豪情的诗词:丹韵词音之剑啸长虹讲稿(完整版)
[2012-02-12] [阅读次数:1838]
于丹 千古以来,文人的心里都有梦,很多人知道文人济世做官的梦,其实还有一个大梦。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做过,而且一直都不肯放弃,那就是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有很多词,比如琴心剑胆,比如书剑飘零,总是离不了这个剑字。在大家的观念里,剑啸长虹,宝剑,宝剑它本身是带着色彩的,它象征着正义,它象征着�...
『
阅读全文
』...
《诗词鉴赏之边塞诗》(语文版高二必修备课资料)
[2011-02-16] [阅读次数:2308]
课前热身: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
『
阅读全文
』...
论盛唐高岑边塞诗(之二)(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2009-05-25] [阅读次数:1244]
三、高、岑同中有异的诗风 《新唐书》本传说高适诗歌创作“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则传播吟玩”;说岑参“属词清尚,用心良苦。词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绝笔,人辄传诵”。这番描述说明高岑的许歌创�...
『
阅读全文
』...
论盛唐高岑边塞诗(之一)(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2009-05-25] [阅读次数:1073]
自从南朝以来,边塞征戍的题材便逐渐为诗人所注目,成为吟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以鲍照、吴均、卢思道、骆宾王、陈子昂等在这方面的成就较为突出,但还没有条件足以形成一个诗歌流派。到了盛唐,由于边塞战争频繁(包括抵御少数民族骚扰入侵的防卫战争和统治者穷兵黩武,开疆拓土的扩边战争),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
『
阅读全文
』...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1379]
这首古体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 全诗十六句,以夸张的手法写热海无与伦比的奇热。读罢全诗,令人如临其境,仿佛感受到蒸腾的热气。 开头两句,概括出热海的特点 。“西头热海水如煮”虽是夸张,但比喻贴切,用滚烫开水作比,使人很容易想象热海的水热的程度。 热海其热无比,所�...
『
阅读全文
』...
追求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李瑛军旅诗创作60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2009-02-19] [阅读次数:595]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李瑛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本世纪第一年,他已经出版了48部诗集。他是中国当今诗人中为数不多的创作时间跨度最大、创作实绩最为丰富的诗人之一。李瑛是军旅诗人,但又是从学院走出来的。他的诗不乏军人的英雄气,又拥有知识层的儒雅风格。他在用诗歌的形式表现中国军人多姿多彩的生活�...
『
阅读全文
』...
边塞征战诗(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2008-10-30] [阅读次数:643]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
阅读全文
』...
高适岑参
[2006-10-04] [阅读次数:4030]
唐宋以来,高适和岑参是经常被人们并称的两位诗人。例如杜甫说:“高岑殊缓步, 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 史参三十韵》)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辛文房 说:“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
『
阅读全文
』...
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探微(教师中心稿)
[2006-06-25] [阅读次数:1581]
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探微 湖北省应城二中 李俊明 边塞诗的繁荣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唐朝国力强盛,边境战争不断,而且多是打胜仗。许多文人向往边陲立功,并以能立军功为荣。因而其主要风格是豪放。它体现了盛唐的风尚,即奋发向上,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nb...
『
阅读全文
』...
王昌龄边塞诗设题举例
[2006-01-09] [阅读次数:2750]
宋英民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体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以入乐的七绝,与高适岑参多用古体诗不同。 王昌龄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其中的一首被今年重庆市作为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选诗。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
阅读全文
』...
状风光道边塞苦寒,抒惆怅盼人文关怀:《白雪歌送武判官进京》赏析(网友来稿)
[2005-12-13] [阅读次数:1802]
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 叶乃初 周望姣 岑参的诗作大多以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进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应该说诗人在状写边塞风光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叙写守边将士的苦寒生活;而诗人在抒写惆怅之情的同时,也是在为边关将士言情述怀,希望能够得到朝廷些许的人文关怀。 诗作一开始就...
『
阅读全文
』...
绘边塞奇景,写军旅豪情: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鉴赏(网友来稿)
[2005-08-30] [阅读次数:2037]
四川省资阳市伍隍中学 李明隆 如果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那么《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给人雄浑壮美之感。 起句以飞来之笔描绘了令人触目惊心而又神奇壮阔的异域风光,暗示了出征的艰险。唐军...
『
阅读全文
』...
高歌一曲颂英雄——浅谈边塞诗的“英雄本色”(网友来稿)
[2005-03-06] [阅读次数:1510]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每一次捧读唐代边塞诗,总忘不了那些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他们背井离乡,奔赴边关,与孤寂为伴,与艰苦为友,用青春、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感人的战地之歌。品读这些边塞诗,重温英雄的豪情壮志,我们就能从内心走向崇高,从灵魂深处超越自我。 那位“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
『
阅读全文
』...
关于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兼与戴伟华同志商榷
[2004-08-21] [阅读次数:1233]
陈铁民 内容提要 “文人出塞”包括文人入幕、游边、使边三个方面。有学者认为,盛唐文人入幕纯属个别现象,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具体考证,证明这种说法难以成立。第二部分结合对唐代制度的考察,论证入幕是盛唐文人仕进的一条途径,所以它也就不会只是个别现象。第三部分先论述盛唐文人之游边与使边及其对边塞诗创作...
『
阅读全文
』...
高适的边塞诗
[2004-08-21] [阅读次数:1153]
作者:不详 高适与岑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都以七言古诗见长,他们的诗都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但创作风格却迥然不同。高适(702--765)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例如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
『
阅读全文
』...
岑参简介
[2004-08-21] [阅读次数:3939]
作者:不详 岑参(约715~770) 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贫,遍读经史。 20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中进士。八载、十三载两次出塞任职。回朝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等职。大历间官至嘉州刺吏,世�...
『
阅读全文
』...
岑参的边塞诗
[2004-08-21] [阅读次数:1262]
作者:不详 岑参(715--770)的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最后一篇尤为突出,他竟用千树万�...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岑参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