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桃花源记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25、桃花源记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2022届高考语文专指指导——“山水田园诗”鉴赏技巧
[2022-05-11] [阅读次数:149]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赏析】这是写景之诗,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
『
阅读全文
』...
2021年中考语文古文重点篇目《桃花源记》复习
[2021-08-09] [阅读次数:167]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集序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2-05] [阅读次数:498]
萧统 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齐讴赵舞之娱①,八珍九鼎之�...
『
阅读全文
』...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04-22] [阅读次数:792]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表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简介
[2017-07-05] [阅读次数:8439]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生于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移居》其二逐句赏析
[2017-07-05] [阅读次数:901]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诗文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谈与爽朗的。有《陶渊明集》。 本诗描绘了一幅诗人和村居文人雅士相耕、相聚的欢乐的生活场面图景,写出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表现了自由自在的农村生�...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移居》(其二)诗歌鉴赏试题与赏析
[2017-07-05] [阅读次数:1530]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 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移居(其二)》翻译及赏析
[2017-07-05] [阅读次数:2929]
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务农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的出世与王安石的入世——论矫世变俗之志与淡泊归隐之心
[2017-02-22] [阅读次数:1310]
自古以来,宦海沉浮,出世抑或入世,一度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我以为,无论出世还是入世,请专注,请投入,请不悔。 说起出世与入世,自然无可避免地谈到两个人:王安石与陶渊明。同样志节高尚,同样沉浮官场,同样腹有诗书,同样才识渊博。一个生于北宋,一个生于东晋,一�...
『
阅读全文
』...
孟浩然,一个隐士对山水田园的情怀 (教师随笔)
[2016-12-01] [阅读次数:668]
缪加奇 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隐居鹿门山,又被称之为孟山人。大家熟知的《春晓》可以说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了。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和生活真是闲适得有点懒散了。一觉醒来,不知春晓,天都大亮了,甚至处处是鸟声,方才微微被惊醒。“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又告诉我们,诗人醒...
『
阅读全文
』...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册)
[2016-09-28] [阅读次数:761]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解句意,我还是使用我一贯用的方法:多读。 ...
『
阅读全文
』...
这个时代最惦记的方寸田园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2015-12-26] [阅读次数:802]
你不必躬耕陇亩,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徜徉其间。 ——题记 永远的陶渊明 他在南山下隐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仅仅是一个不善耕田的农夫啊,却成了万千坎坷灵魂的寄托,在人们心中鲜活;他采撷东晋的菊香,悠悠然然之中消了心中块垒,熏醉了历史的长河。五柳先生陶渊明�...
『
阅读全文
』...
桃花源记板书观感 教师随笔
[2015-09-07] [阅读次数:596]
《桃花源记》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名篇。一千多年来,桃源仙境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永恒的魅力。因为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是倍感人生苦难、充满忧患意识的古代诗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在桃花源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表现为和谐的、完美的统一。没有压迫,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和乐,人人敦厚、...
『
阅读全文
』...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2014-10-29] [阅读次数:961]
1.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
阅读全文
』...
语文版八下第七单元课文分析(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2014-06-04] [阅读次数:2224]
语文版八下第七单元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篇篇都是千古美文,分量实在是太重了,不敢轻易怠慢。翻开书,一口气把这四篇文章读完,一个词,酣畅淋漓,一句话,前有大师,后无来者。文言文教学要想做到扎实而灵动,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文言功底,底蕴深厚...
『
阅读全文
』...
《品中国文人》 陶渊明 第一讲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3-12-30] [阅读次数:1197]
苏东坡何许人也?不说国人对他的评价,法国《世界报》评选全球范围内的“千年英雄”,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宗教诸领域,选出十二位,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那么,陶渊明又是什么人呢?他是苏东坡最崇拜的人。东坡先生提到他,永远是学生的口吻:“渊明吾师”、。陶诗109首...
『
阅读全文
』...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3-10-31] [阅读次数:2159]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字词详解:为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 芳:指花。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写作素材 备课资料(鲁人版高一必修一)
[2013-10-27] [阅读次数:1030]
高一二部语文 编制 张福霞 审核 王俊妹 2013-10-18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
『
阅读全文
』...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桃花源记》《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
[2013-10-10] [阅读次数:4043]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翻译 《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
阅读全文
』...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方法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013-03-15] [阅读次数:2491]
山水田园诗鉴赏 了解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
『
阅读全文
』...
《桃花源记》《短文两篇》《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2-10-09] [阅读次数:2025]
第21课 桃花源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 阡陌qiān mò 髫tiáo 诣yì 间jiàn隔 问津jīn 此中人语yù云 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
『
阅读全文
』...
回归的不只是田园—《归园田居》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高一必修二)
[2012-05-30] [阅读次数:2372]
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其诗作通过语言所描绘的田园之景,通过诗句所呈现的田园之境,以及透过文字所传达的“归园田”之情,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竞相仿效却始终无法超越的,正如他笔下的“桃花源”一般独一无二。然而,浅显易懂的十句诗,四十分钟的课堂重点讲什么?七十三个学生,四十...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生平简介及其诗歌赏析
[2012-02-22] [阅读次数:49671]
一、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彭泽)人。陶渊明生活在政治环境异常复杂的晋宋易代之际。其族望和家世,据《陶征君誄》云: “嗟乎若士,望古遥集。 韬此洪族,蔑彼名级。” 这里所称“洪族”是指陶渊明的曾祖大司马陶侃而言。陶侃...
『
阅读全文
』...
关于田园的诗词:丹韵词音之风雅田园讲稿(完整版)
[2012-02-03] [阅读次数:6894]
丹韵词音·风雅田园(第五集) 于丹 朋友们,大家好!田园是一个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很安静的词。田园诗也是中国是个流派里面一个很大的派别。说起中国人和田园诗的关系,我还想引用林语堂先生的一段话: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田园诗派,对田园生活的崇尚,渲染了整个中国文化。今天的官员和学者谈及归田,总认...
『
阅读全文
』...
在田园中诗意的活着(之二) ————读《桃花源记》有感 教师随笔
[2011-12-26] [阅读次数:870]
庆阳六中 魏艳萍 庄子曾说:天下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
『
阅读全文
』...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2011-12-22] [阅读次数:7368]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二、文言词语 [缘]沿着,顺着。[夹岸]两岸。夹,在两旁...
『
阅读全文
』...
四读《桃花源记》,品味“世外桃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1-11-06] [阅读次数:835]
湖北浠水实验中学 王爱萍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古今许多读者虚构了一个令人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感受世外桃源的独特魅力,有四点最让人心羡。 一读草花如仙境 “芳草鲜美”,写草取静态,落墨于色泽与形态。草是那样地青翠、鲜艳美丽,可以想见这里的空气定然是清新的,没有尘埃附于草叶之�...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诗文中几种常见的意象 (人教版九年级)
[2011-10-27] [阅读次数:2726]
江西九江星子二中 宋汶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在陶渊明诗文中占�...
『
阅读全文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2011-05-20] [阅读次数:5389]
摘要:陶渊明的诗歌质而自然,充满着一种山水情怀,这与他“爱丘山”的本性相契合,与他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襟怀和意趣相统一。他的诗歌“论怀抱则旷而且真”,主要表现在他骨子里的山水情结和外因作用下任真闲适、欣豫自远的追求上。他作诗喜用山水意象,例如山和泽,他常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抒...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与《桃花源诗并记》
[2011-05-14] [阅读次数:2331]
摘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写著的《桃花源诗并记》作为其代表作,一千六百年来争论不休,从李白、苏轼到陈寅恪、唐长孺等人皆对此进行探索。桃花源问题因何不能定论?千古之谜在于:一、桃花源里的居民是什么人?来自何方?二、“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在哪里?三、陶渊明创作此文的背景是什么?其受到哪些传闻影响?...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2011-03-30] [阅读次数:109310]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2011-03-30] [阅读次数:31580]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
[2011-03-26] [阅读次数:7619]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本学期语文《诗歌赏读》中陶渊明的佳作《饮酒》。它给人以什么印象呢?闭上眼睛,脑海中便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青山锁于云雾之中,好似神仙境地。一位青衣方巾、容貌清瘦的隐�...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2011-03-25] [阅读次数:7379]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
『
阅读全文
』...
隐逸诗人忧患心————论陶渊明的忧患意识及原因探究 (选修教学论文)
[2010-11-30] [阅读次数:1982]
内容摘要:陶渊明,这个辉耀千古的伟大隐者,以其耿介的性格,任真自得的情趣,旷达的生死态度,平淡而自得的诗风,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欣赏、所称道、所崇敬。但是,在对其家庭、教育、仕途、生活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政治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后,不难发现,在其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患意识:一、忧身,...
『
阅读全文
』...
山水田园诗鉴赏(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2010-06-23] [阅读次数:2015]
山水田园诗主要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谢灵运乃是开山水诗一派的巨匠。唐代田园诗、山水诗两种风格汇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 一 主要内容及思想 1、厌...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要点:桃花源记、陋室铭、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备课资料)
[2010-04-21] [阅读次数:12327]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 一、 词语解释 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落花 甚异之 诧异 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
『
阅读全文
』...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艺术(选修教学论文)
[2009-11-12] [阅读次数:2972]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艺术 唐代是诗歌的朝代,不但不朽之作传诵千古,而且大诗人辈出,像群星一样光耀着祖国的天空,其中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则是一颗独放异彩的耀眼明星。苏轼说:“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则一语道破其独放的异彩——诗中的绘画艺术。他毕生研制佛法,深究禅理,他对空间、时间、声音...
『
阅读全文
』...
山水田园诗赏析——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人教版必修)
[2009-05-20] [阅读次数:3539]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这是明朝陈继儒《小窗幽记》中的几句话。这几句话放在今天,放到充斥喧嚣的城市深处,放到夜夜笙箫的现代情致中,放到涌动如潮的车水马龙中,顿时让人感到莫名的孤独和难以言状的冲动。仔细一...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三峡、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2009-03-07] [阅读次数:53998]
桃花源记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文言词语 �...
『
阅读全文
』...
山水田园诗专题(人教版高三必修)
[2008-10-10] [阅读次数:2771]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
阅读全文
』...
诗歌复习——山水田园诗歌(高三)
[2007-11-15] [阅读次数:10939]
【含义界定】: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人们把以此为内容创作的诗歌称为山水田园诗。 【发展历程】: ①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后来至陶渊明全力写田园诗,是田园诗的第一座...
『
阅读全文
』...
《桃花源记》学习重点难点
[2007-10-02] [阅读次数:2131]
《桃花源记》是经久流传的名篇,学习这篇课文时,除了弄清字词、疏通文意这些常规性学习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 注意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文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一幅恬静、美好、自由、和谐的生活图景,...
『
阅读全文
』...
追悔落尘网,庆幸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网友来稿)
[2006-10-20] [阅读次数:7845]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
阅读全文
』...
读千古美文,悟人文情怀——赏读《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网友来稿)
[2006-10-18] [阅读次数:3429]
衡南县宝盖中学 廖湘衡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是千古美文 ,作者分别是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在备课时考虑到这三篇文章有很多相似之处,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从文章特色、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三个角度去赏读文章,同时侧�...
『
阅读全文
』...
记陶渊明(网友来稿)
[2006-09-18] [阅读次数:1891]
荣瑛霞 你出生在东晋一个没落的仕官家庭,由于家庭的影响,使你踏入官场。 年轻的你如刚学会飞的幼雏一般。你苦读多年,可以说的上才高八斗,满腹经伦。你天真的认为可以在那并不属于你的地方展示你伟大的抱负。 你怀着一腔热诚去奋斗。 你的理想是使老百姓安...
『
阅读全文
』...
山水田园诗鉴赏(网友来稿)
[2006-06-24] [阅读次数:2795]
佛山高明纪念中学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早 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后来至陶渊明全力写田园诗,是田园诗的第一座丰碑,南朝的...
『
阅读全文
』...
宣言和承诺,而不仅是田园和山水(教师中心稿)
[2006-05-15] [阅读次数:1552]
宣言和承诺,而不仅是田园和山水 ——解析《归去来兮辞》中的“悲” 陈国林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抒情述志赋,表现了诗人回归田园的喜悦和满足,表明了诗人归隐田园的志向。这是一般的通行的理解。但是细读《归去来兮辞》,联系作者的经历,就会发现文中的思想感情并不那么简单: (1)“归去来兮”�...
『
阅读全文
』...
浅谈陶渊明理想社会之构造
[2006-05-10] [阅读次数:2106]
浅谈陶渊明理想社会之构造 广东省平远县黄畲中学 杨绵书 &n...
『
阅读全文
』...
孤标傲世偕谁隐——论林黛玉与陶渊明(品读《红楼梦》)
[2006-02-15] [阅读次数:3861]
西江月 菊花,清高超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性格的象徵,是诗人们喜爱吟咏歌颂的对象。自古以来,以菊花为题材的诗歌多不胜数,但最能刻划出菊花的神髓的,莫过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红楼梦》中“魁夺菊花诗”的林黛玉。林黛玉和陶渊明的性格,也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性...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陶渊明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25、桃花源记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25、桃花源记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