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其四)(鲍照)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拟行路(其四)(鲍照)
共『50』篇备课资料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适合用首段、尾段的抒情性文字10则(作品赏析)
[2024-01-31] [阅读次数:55]
【适合用首段的抒情性文字】 敦煌是一节历史课,文化课,艺术课,地理课,传承课。这往昔时光里,遗存于记忆中的莫高窟,风铃摇曳。散布于墙面的洞窟门,仿佛岁月通道的入口,不时从中隐隐泄露出各种色彩的柔和光焰。那里面隐藏的是千年的身躯和肌肤,也是打开艺术之门的国家宝藏。 这是《国家宝藏...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指导:描写技巧与抒情技巧
[2022-05-06] [阅读次数:116]
一、描写技巧 描写手法——白描、细节描写、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对比、烘托、渲染、联想、想象、通感等 描写角度——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描写方位——远近高低、上下左右 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
『
阅读全文
』...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资料——诗歌鉴赏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
[2022-04-27] [阅读次数:177]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并能辨别常见的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 2. 准确分析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及作用; 3. 掌握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类的答题步骤。 二、【学习任务】 活动一:知识梳理 1.表达方式总论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
『
阅读全文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诗歌译文及赏析
[2022-01-26] [阅读次数:241]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借景抒情类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教师版)
[2022-01-13] [阅读次数:1538]
概念 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特点 “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借景抒情类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
[2022-01-13] [阅读次数:726]
借景抒情是常见的写作手法,也是中考语文常考的一类文章。这种文章因为侧重抒情,没有写人记事的文章那么有意思,而且其中心主旨也比较难把握,是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一类文章。 概念 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
『
阅读全文
』...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词阅读之托物言志诗考点解读
[2021-12-25] [阅读次数:344]
考点: 1. (宋)韩琦《柳絮二阕》 2. 谢懋《霜天晓角桂花》与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 白居易《五弦》 4.贺铸《踏莎行》 5.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考点解读】 一、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中借助细节抒情例谈
[2021-09-06] [阅读次数:156]
一篇好的记叙文不仅要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叙述清楚,还要生动形象,更要富有感情。“通常的记叙文记叙事物,大多印上了作者的心情,不过程度有深浅罢了。”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叙述清楚,往往是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而达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就成为写作记叙文的较高要求。在教学中,“基本要求”...
『
阅读全文
』...
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之咏物抒情
[2021-08-12] [阅读次数:240]
学习目标 01.体会咏物抒情的表达效果。 02.学习咏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提高借物抒发、寄寓自己理想、志趣、情操的能力。 03.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 的思想感感情。 激趣导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
『
阅读全文
』...
借事抒情《___牵动我的情思》写作指导及例文片断 作文指导
[2019-12-01] [阅读次数:1443]
题目:_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 古语说,情动而辞发。淡雅的菊花,寄托了诗人隐逸的情怀;亭亭的莲花,表达了君子出淤泥不染的情趣;简朴的陋室,宣泄了文人安贫乐道的品质……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最熟悉的校园有没有一种事物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校园中的某一种物或某一处景为题完成一篇文章。 提�...
『
阅读全文
』...
初中记叙文抒情方法举隅 作文指导
[2019-09-22] [阅读次数:656]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其优点是热烈感人。 我渴望到小雨中走走,淋淋雨,感受春天,闻闻属于大自然的独有的新鲜空气;我还渴望,能在雨中,唱一支歌,跳一支舞,享受这惬意的时光。想着,想着,我突然明白了!渴望就是一种强烈的希望。(P125) 成都,是我的精神驿站,也是宜人的天府之国...
『
阅读全文
』...
记叙文借事抒情技法之“联想式抒情” 作文指导
[2019-09-17] [阅读次数:627]
文/尹瑞文 记叙文抒情的正确姿态,你真的会么? 踮起脚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 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
『
阅读全文
』...
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抒情方式
[2018-09-28] [阅读次数:109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赏析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习惯,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
『
阅读全文
』...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方式
[2018-03-11] [阅读次数:426]
一、读一读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览表 抒情方式说明 示例赏析 直抒胸臆 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
阅读全文
』...
怎么写抒情散文 作文指导
[2017-02-11] [阅读次数:630]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
『
阅读全文
』...
怎样学习抒情 作文指导
[2017-02-11] [阅读次数:967]
一、什么是抒情 抒情:即抒发感情,是作者或文章中人物抒 发主观情感的表达手段,以引起读者情感上 的共鸣,强化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怎样学习抒情 思考:日常情感和艺术情感有什么区别? 二、日常情感与艺术情感的区分 抒发人在平静的心境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抒情就是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 感情,在唤起...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诗歌集锦 (高考复习指导)
[2016-10-05] [阅读次数:520]
1、石 灰 吟 于 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主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
阅读全文
』...
雨的抒情(《雨的四季》教学辅助) (作品赏析)
[2016-09-05] [阅读次数:919]
季薇 雨,好像是千万支魔指;好像是千万条琴弦,弹 出了千变万化的声音。 春雨柔软,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杀;因季节变化,情调各异。但是,雨色一样美丽,雨声一样动听。 在图画音乐和诗歌里,有许多 描写雨的佳作。线条色彩和音乐旋律,空灵剔透。 轻细的雨花,像飘忽的雾,�...
『
阅读全文
』...
牛一抒情诗选 教师随笔
[2015-08-30] [阅读次数:486]
作者简介:牛一,原名吴生福,福建省南平市洋后学校中学教师。 覓(代自序)...
『
阅读全文
』...
语文教师抒情诗五首 教师随笔
[2014-05-20] [阅读次数:498]
语文教师抒情诗五首 陕西岐山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巨有峰 清晨,我深呼吸 空气是清新的 树木是绿色的 街道是干净的 鲜花是盛开的 气味是芳香的 人群是晨练的 活力是青春的 激情是长久的 ...
『
阅读全文
』...
浅论即景抒情与托物抒情的差异 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
[2013-03-01] [阅读次数:468]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中学 熊 翃 邮编414000 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章之所以能引起读者共鸣,多半是因为抒写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有的情感。就抒情方式而言,多种多样:或因人、事或借景、物,或委婉含蓄或直露奔放。在这诸多抒情方式中,学生阅读写作往往模糊不清,常常混为...
『
阅读全文
』...
记叙文阅读之托物言志 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
[2013-03-01] [阅读次数:1933]
湖南省岳阳市十中 熊宏 邮编 414000 【阅读目标】 1、 通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2、 抓住所托之物的特点,理解其象征含义。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感悟之间的相似点。 【即学即练】...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散文的读写能力培养
[2013-01-28] [阅读次数:3884]
一、能力培养之必要性 1、践行课标理念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
『
阅读全文
』...
作文辅导第十五讲抒情 作文指导
[2012-09-27] [阅读次数:648]
“情”是一篇优秀作品的灵魂,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作文的终极目标是以情感人。采取有效的方式把感情表达出来就是抒情。古人所谓的“披情入文”、“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对抒情的最好阐释。抒情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是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表达出来,后者是借助描写、叙�...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 作文指导(九年级上册)
[2012-09-17] [阅读次数:2783]
托物言志,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
阅读全文
』...
巧设结尾,余音袅袅——记叙文结尾抒情方式的探索
[2012-09-17] [阅读次数:2249]
蚌埠铁路中学 李珍 记叙文要写好往往离不开“以情动人”,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还必须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来抒情。笔者多次参加中考和市统考的语文作文阅卷工作,老师在评分过程中,尤其注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为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
『
阅读全文
』...
考场作文辅导七讲——首尾有力,抒情点题
[2012-06-03] [阅读次数:887]
第七讲——首尾有力,抒情点题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如此。起好头,能为顺利地展开文章打下基础。古人写文章把好的开头比作“凤头”,是很有道理的。一个能让人“一见钟情”,引发别人无穷遐思的开头,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特别是在应试作文中,“凤头”更能牵引阅卷者的目光...
『
阅读全文
』...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区别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12-05-17] [阅读次数:3583]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或称借物抒情、托物抒情、托物咏志。 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这里的景物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
『
阅读全文
』...
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 高考复习(高三)
[2012-03-06] [阅读次数:1864]
教学目的: 1.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着重借景抒情的方式 2.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理规范的答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抒情表意是诗歌的核心和归宿。鉴赏古代诗歌,无论试题作何要求,都要达到情意层面,否则,无法正确理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而要正确把握诗歌的思�...
『
阅读全文
』...
从抒情文体向议论文体的历史过渡――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纵横谈 (孙绍振) 作文指导
[2011-06-30] [阅读次数:1218]
孙绍振 2011年高考作文题一出来,就遭到各种批评,新京报6月7日的社评认为“新意不足”,理由是“与现实相关的命题”“几近绝迹”,这可谓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与现实相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全国卷II:代买彩票;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 ;北京卷:中国乒乓球包揽金牌;福建卷:袁隆平的梦想�...
『
阅读全文
』...
从抒情文体到议论文体导向的重大进展―-从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看命题的历史走向(孙绍振)作文指导
[2011-06-30] [阅读次数:709]
孙绍振 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一出来,媒体就热闹了起来 ,一些文化明星不管对作文有没有真正的研究,就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如去年于丹的所谓“很当下”,就很外行的,以当下热点命题乃命题之大忌,因为最容易被猜,被套,而且很难不为主流话语所拘,被强迫说谎,或者以片面抒情代替全面分析�...
『
阅读全文
』...
借宾定主,托物寓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论文)
[2010-09-17] [阅读次数:1996]
柳宗元(773—819)是我国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其与韩愈齐名,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又一倡导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由此可知,其散文方面的高深造诣。 柳宗元仕途坎坷,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其间,徒有空闲,百无聊赖,于是乎寓情山水,借“山水”浇愁,渲抑郁幽愤之情�...
『
阅读全文
』...
中学生写作必备基本技法:借景抒情法、托物言志法、多种描写法、先抑后扬法、伏笔照应法
[2010-08-13] [阅读次数:2727]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6579-1-1.html 长河落日 任务:1、借景抒情法(包含了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动静结合法、移步换景法) 2、托物言志法(包含了以物喻人法) 3、多种描写法(包含了肖像、神态、细节、动作、心理、对话、景物等描写) 4、先抑后扬法(包含了跌宕起伏法) ...
『
阅读全文
』...
如何阅读抒情诗((高二选修教学总结)
[2010-06-30] [阅读次数:609]
最简单的有关诗的定义(就跟这个标题一样,这里所谓的诗是有所限制的),就是诗人所写的东西。这样的定义看起来够浅显明白了,但是仍然有人会为此争执不已。他们认为诗是一种人格的自然宣泄,可能借文字表达出来,也可能借身体的行动传达出来,或是由音乐宣泄出来,甚至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当然,诗与这些都有...
『
阅读全文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泄水置平地”)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2009-11-23] [阅读次数:6640]
(一) 泻水置平地,① &...
『
阅读全文
』...
浅谈李白诗歌的抒情意向
[2009-05-06] [阅读次数:2660]
渭南市临渭区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 王满仓 2000年5月 李白是我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诗歌光照万代,在中国诗歌史是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谪仙”、“诗仙”的称号就是明证,世人推崇备至。“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李冰阳《草堂集序》),“惜哉千万年,此后不可得”(《皮日�...
『
阅读全文
』...
谈胡适《追悼徐志摩》的抒情艺术
[2009-02-19] [阅读次数:2577]
胡适作为20世纪中国的学术权威人物,其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举凡文、史、哲等学科皆有所涉猎。其文学方面:理论上,胡著《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运动第一声”;为诗,《尝试集》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为戏剧,《终身大事》作为社会问题剧的最早剧本而提及;为散文,周作人曾这样评价过,“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
『
阅读全文
』...
昌耀的魅力——读《昌耀抒情诗集》印象
[2009-02-18] [阅读次数:598]
王久辛 昌耀的魅力对于今天的诗坛,我想正如昌耀自己的一首诗中的第一句所说的那样:我不能描摹出的一种完美是紫金冠。是一种植物所盛开的真实灵性的花朵。而这朵奇葩,是大家都应该能够看到,却形容不出的一种魂;而这种魂,我称之为昌耀的魅力。 这本抒情诗集的封面,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演奏...
『
阅读全文
』...
“最后一个中国古典抒情诗人”——再论汪曾祺散文
[2008-09-30] [阅读次数:2259]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我曾经以《换一个角度读汪曾祺》为题初论汪曾祺散文,后来再读汪氏散文有意犹未尽之感。汪曾祺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出版时,我对封面上的“广告语”出自谁人手笔有猜测,疑是夫子自道。后来知道,确是作者自拟。这文字有两段,其一曰:“齐白石自称诗第一,字第二,画第三。有人说�...
『
阅读全文
』...
何其芳的早期创作和《秋天》的抒情艺术
[2008-09-29] [阅读次数:3015]
何其芳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30年代初登诗坛,就以诗集《预言》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他早期的抒情诗,以表现青年的梦幻、个人的哀乐为主要内容,书写个人微妙的内心世界,师法法国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因子,成功营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息、似梦似烟的诗歌艺术世界。 ...
『
阅读全文
』...
论曹禺剧作语言的场面描写和抒情性特点
[2008-09-26] [阅读次数:3615]
【摘 要】 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独特的艺术成就,高度满足了剧本文学关于人物、冲突、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艺术要求,成为中国话剧文学创作的典范。戏剧塑造舞台形象,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完成的,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语言。曹禺剧作中众多的典型且有诗意的人物正是通过那引起典型的戏剧场面和抒...
『
阅读全文
』...
鲍照
[2008-08-15] [阅读次数:680]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
『
阅读全文
』...
鲍照及其创新
[2008-08-15] [阅读次数:1615]
寒士的呼声 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 对七言诗的贡献 出身寒微的鲍照,是一位极有抱负的才士。他不甘于自己低下的地位,迫切地想凭借自己的才智,在上层社会找到一席之地。《南史》本传载:照尝谒临川王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
『
阅读全文
』...
抒情性散文重在品情
[2007-10-02] [阅读次数:3835]
抒情性散文在形散的美丽外衣下,往往蕴涵着真情实感。所以,对抒情性散文的分析,重在入情入境,细心品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感悟理解。感悟是对作品内涵.技巧.艺术境界的正确理解,是对作品的再创作和提高。阅读的本质就是从文章外在形式理解其精神核心,这就要学生与作者心灵相通,领悟作者如何与�...
『
阅读全文
』...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教师中心稿)
[2007-03-22] [阅读次数:1841]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二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
『
阅读全文
』...
“托物起兴”和“托物言志”的区别(教师中心稿)
[2007-01-04] [阅读次数:2134]
“托物起兴”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二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
『
阅读全文
』...
托物咏怀,自抒幽情——李清照《鹧鸪天》赏读(网友来稿)
[2006-10-20] [阅读次数:2147]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早期生活优裕,晚年遭兵火战乱�...
『
阅读全文
』...
浅论《荷塘月色》的抒情方式(网友来稿)
[2006-02-02] [阅读次数:4788]
安徽省安庆七中 朱学明 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不仅以其清丽绵密、隽永自然的情韵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而且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彪炳于中国现代散文史。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时值大革命失败之际,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曾一度在黑暗中徘徊苦闷。朱自清先生也深恶这黑暗的社会现实,但又...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解析(网友来稿)
[2005-12-04] [阅读次数:2819]
湖南双峰曾国藩实验学校 龚勇军 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特征, “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有多种: 一、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如《乐府诗集&...
『
阅读全文
』...
借物抒情,不即不离——骆宾王《在狱咏蝉》鉴赏(网友来稿)
[2005-11-20] [阅读次数:8113]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 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①;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②,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③,将④虫响悲于前...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鲍照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拟行路(其四)(鲍照)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拟行路(其四)(鲍照)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