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登幽州台歌
共『13』篇教学设计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登幽州台歌》《望岳》图文结构式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18-04-16] [阅读次数:1256]
陶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
『
阅读全文
』...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名师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18-04-15] [阅读次数:1356]
一、朗读指导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
『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18-04-14] [阅读次数:899]
20 古代诗歌五首 一、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感受品味诗的阔大而 悲凉的意境,理解诗人苍凉悲壮 的情怀。 2、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要求学生交流课前 搜集的关于陈子昂的资料 2、教师补充并介绍...
『
阅读全文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之《登幽州台歌》导学案
[2017-04-01] [阅读次数:1829]
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朗读、背诵、默写这五首诗歌。 3.注意朗读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本课为3课时。 登幽州台歌 1.易错字 怆然(chuàng) ...
『
阅读全文
』...
《唐诗五首》之《登幽州台歌》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2016-12-06] [阅读次数:1057]
一、导入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 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二、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
『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2016-10-26] [阅读次数:92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歌中所流露出来的孤独寂寞悲哀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来圣贤多寂寞”。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2016-09-28] [阅读次数:649]
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2016-09-07] [阅读次数:5425]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演讲 : 一、导语: 古之文人大多是孤独的,古来圣贤多寂寞吗。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
『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学案
[2016-09-07] [阅读次数:504]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抑扬顿挫地朗诵两首唐诗,进而流畅地背诵。 2.能够理解诗中的字词义。 3.了解作者,了解各诗的写作背景。 4.理解诗句,领悟古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5.学习如何来分析古代诗歌。 二、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准确地朗诵两首唐诗。 2.解...
『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2013-05-16] [阅读次数:3160]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
『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教案
[2012-04-10] [阅读次数:19708]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提问: 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
『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2010-07-13] [阅读次数:1997]
18 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 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2. 背诵这首诗。 说明: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诗作,读经典就要读出经典中的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语文课一项重要的任务。唐朝是悠悠历史中一座奇峰,唐...
『
阅读全文
』...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登幽州台歌(人教版高一选修)
[2008-10-29] [阅读次数:1545]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登幽州台歌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登幽州台歌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登幽州台歌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