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谏太宗十思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19谏太宗十思疏
共『22』篇教学设计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
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2020-02-16] [阅读次数:831]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通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熟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文学常识填空 (1)魏征(580~643) 字玄成,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_诤臣_”称之...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简案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2018-03-24] [阅读次数:585]
教学目标 1.阐释“十思”内涵及现实意义; 2.援引内容的理解; 3.设喻方法的分析及把握。 教学重难点 解读援引内容;阐释“十思”;学习设喻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 时 一、导入...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2018-03-24] [阅读次数:721]
教学目标 ①援引和设喻的论证方法;②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本文的理论结构。 教学重难点 难点:①援引内容的理解;②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③“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的把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步骤】 一、导入�...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2018-03-24] [阅读次数:478]
教学目标: 一、 解唐时期政治背景,以及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 二、 掌握文言文学习时基本的预习方法; 三、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教学设想: 分三课时完成本文的学习: 1、指导课文的预习 ...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2018-03-23] [阅读次数:935]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背诵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领会“十思”的 要义,学会借鉴和反省 3.理解类比和对比手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4.了解魏征其人,理解直谏与讽谏 教学重点: 1.理解十思的要义 2.理解直谏和讽谏 教学安排:三课时 ...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2018-03-23] [阅读次数:449]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 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 法; 4.背诵全文。 教 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实录(两课时) (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2012-03-30] [阅读次数:1894]
第一课时)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丰惠中学高一(5)班 课前出示两段文字投影,目的是让学生情感产生落差,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n...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9-07-05] [阅读次数:3063]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8-03-28] [阅读次数:4384]
一、 导入: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上,有一些直言敢谏的名臣,比如比干、包拯、魏征,他们批龙鳞,逆圣听,冒着生命危险,为的是国家兴亡,为的是天下苍生。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对先贤们的无限崇仰之情,学习历史上著名谏臣魏征的名篇《谏太宗十思疏》,看他是如何直言进谏,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责任心的。 ...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参)(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2007-11-27] [阅读次数:3345]
谏太宗十思疏(教参) 一、写作背景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的覆灭的历史,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鉴录》)这段话,虽然是对古人有关议论的发挥,但也足以见得他对这个问题的深思。他还作过一篇《民可畏论》,其中说道:“天子有...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2007-03-14] [阅读次数:6132]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
[2006-10-28] [阅读次数:3428]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
[2006-05-22] [阅读次数:12848]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陕西眉县槐芽高级中学 任葆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2006-04-20] [阅读次数:8694]
河北省承德县一中 黄立芹 一、说教材 《谏太宗十思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普通语文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师中心稿)
[2004-12-05] [阅读次数:13433]
邱龙涛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 (教师中心稿)
[2004-08-17] [阅读次数:10133]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师中心稿)
[2004-08-17] [阅读次数:7954]
导标显示屏幕 1. 学习作者直言进谏的精神,领会课文“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思想; 2. 学习借鉴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 3. 积累掌握安、信、求、治、以、哉、所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4. 背诵全文。 ...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
[2004-07-15] [阅读次数:7666]
导标显示屏幕 1. 学习作者直言进谏的精神,领会课文“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思想; 2. 学习借鉴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 3. 积累掌握安、信、求、治、以、哉、所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4. 背诵全文。 导学点拨窗口 ...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
[2004-07-15] [阅读次数:5537]
谏太宗十思疏 �...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问题设计(网友来稿)
[2004-03-31] [阅读次数:9065]
苟三才 一、魏征是唐代名臣,他心中治国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二、要实现“垂拱而治”,必须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三、君王要怎样做才能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 答:简能而任...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教师中心稿)
[2002-04-28] [阅读次数:20212]
魏 征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掌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三、背诵全文,归纳成语典故。 四、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
『
阅读全文
』...
谏太宗十思疏
[2001-12-18] [阅读次数:18688]
吴江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谏太宗十思疏
相关的文章
』
『
点此搜索与
19谏太宗十思疏
相关的课件
』
『
点此搜索与
19谏太宗十思疏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