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废墟的召唤(宗璞)
您现在的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师备课中心] → 3、废墟的召唤(宗璞) 共『9』篇教学设计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 理解句子的含义。  2、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3、 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上: ...
阅读全文』...

     ★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制定的依据:  1、教学背景分析:  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而二期课改对语文教学的阐述也说明,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
阅读全文』...

    语文版九下一单元                  废墟的召唤        ...
阅读全文』...
  • 废墟 [2006-03-21] [阅读次数:3077]

                  废墟            &nb...
阅读全文』...

                      宗璞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
阅读全文』...

    废墟的召唤  李瑄瑄  一、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 理解句子的含义。  3、 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 教学重、难点: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 课时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阅读全文』...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理解“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
阅读全文』...

    废墟的召唤    时间:2005年12月14日星期三上午第四节    地点:新都四中    执教:初雪霁    班级:初三一班    记录:摩西    师:这篇文章是苏教版的文章,大家觉得很难,昨天是13日,大家知道什么事情    生:南京大屠杀,昨天南京城拉响了警报,当钟声在上空想起的时候,南�...
阅读全文』...
点此搜索其他与 废墟 相关的文章
点此搜索与 3、废墟的召唤(宗璞) 相关的课件
点此搜索与 3、废墟的召唤(宗璞)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