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桃花源记
您现在的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师备课中心] → 25、桃花源记 共『50』篇教学设计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点此察看手机版页面

      一、复习导入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
阅读全文』...

     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 刘兵舰    教学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    2、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联系作者背景,说说你对“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的社会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
阅读全文』...

     【精彩开篇词】    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洞内宽敞明亮,洞中有天。东晋末年,长期隐居农村的陶渊明来到这里后,有感于农村现实,忽发奇想,虚构了一个美丽神奇的传奇故事——世外桃源。在桃源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6.认识作...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2、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生在新时代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爱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的生活。    2、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桃源胜境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一.重点字词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    (2)仿佛若有光。      仿佛: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4)悉如外人。    &...
阅读全文』...

     【导学目标】    1.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具、俱、并”等文言虚词,认识“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以渔 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方法。    3.了解陶渊明的志趣、品质和思想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观。    【课时计划】2课时  ...
阅读全文』...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4.欣赏文本写法特色,感受本文的简洁笔法和丰富内涵。    5.探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1课时    一、导入...
阅读全文』...

     【导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
阅读全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象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象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4.比较阅读《桃花源记》与《小石谭记》,培养学生鉴别文章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2、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3、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 一课 时     一、作者、背景简介�...
阅读全文』...

    编写:禤德育 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第11周使用)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重点文言实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    2.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     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和评价陶渊明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文意,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现象并进行归类,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语言的具体内涵;  2、感悟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3、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桃花源访谈节目——“新闻会客厅”  通过朗诵大家是不是和老师一样对桃花源十分向往,今�...
阅读全文』...

      周次:______周 课型:_______ 备课时间:______ 主备人:高彬 课时:____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和本文出现的成语。  4.理清文章...
阅读全文』...

    新丰初中 傅依梅  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2.掌握重点词句,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指出人生有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阅读全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八中学 南 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与基本内容。    3.对文章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
阅读全文』...

     20. 落日的幻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研读课文主体,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
阅读全文』...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桃花源记》,昨天预习的时候知道同学们已经学好这篇文章了。我很担心:熟悉的地方哪有风景啊?不过呢,我相信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生齐说: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来重读桃花源记,在熟悉的字里行间,发现新的风景。孔子说了嘛,温故而知新。我们就先来温一�...
阅读全文』...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嘉鱼县南嘉中学 周珑玲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背诵课文,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
阅读全文』...

      嘉鱼县南嘉中学 周珑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甚至背诵。  2、了解作者以及文章写作背景。  3、掌握“皆、咸、悉、并”等文言虚词以及 “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异义的词。  4、疏通文意,感受桃花源的美。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的基...
阅读全文』...

     21、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要点】   1、了解①作者与时代背景,结合②概括本文故事相关情节了解桃花源的③理想社会特色与④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2、⑤背读课文,圈划重要字词,根据课下注释、或查工具⑥疏通课文词句。  3、积累以下:⑦省略句式、⑧古今异义词\、⑨成语等。  【�...
阅读全文』...

     一、导入: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园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
阅读全文』...

     《桃花源记》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领会课文的寓意,把握课文主旨。        2、巩固上课时的文言文知识——文言词语和知识的积累。  教学重点:1、巩固文言词语的积累2、把握课文的主...
阅读全文』...

       制作设计:李  新  1.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
阅读全文』...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之课内文言文1  班级     姓名         21、桃花源记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缘溪行     &nb...
阅读全文』...

    一、学习内容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鲜美、俨然、诣”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诵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课前自学  1、走进作者  《桃花源记》选自《    &n...
阅读全文』...

    一、学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  二、课文研讨与交流  1、桃花源的美真是美不胜收,请用“这里的   美,美在&nb...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
阅读全文』...

    授课人 赵文学  班级 八(3)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朗读、背诵文言文。  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 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
阅读全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课程标准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课文。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这类文体。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学法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应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
阅读全文』...

     1.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    2.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分)     3、文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nbs...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词义的变化。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过...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阅读全文』...

      学校:南门中学  科目:语文 年级:初二 时间:2011、10、20 授课教师:  参与备课成员:  课题:《桃花源记》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文言字词句。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
阅读全文』...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桃花源记》,选自人教版的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一、教学分析  《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
阅读全文』...

                               设计教...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 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领悟文章优美、简洁、精炼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    重难点  1.重点  学习翻译第一�...
阅读全文』...

     师: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要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在阅读文章之前,老师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做一个小练习。谁愿意一试?    (生小声议...
阅读全文』...

     1.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能对作者描写的理想社会进行正确的评价。  (2)掌握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语。  (3)能补出文中省略的内容,并对文章进行准确的翻译。      2. 学法指导:  (1)弄清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有...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学习重点: 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教学教程: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谥(shì)号“靖节先生”,别号“...
阅读全文』...
点此搜索其他与 桃花源记 相关的文章
点此搜索与 25、桃花源记 相关的课件
点此搜索与 25、桃花源记 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等音像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