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醴陵二中2017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肖化清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内指定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多选题和非选择题时,将答
试题预览
醴陵二中2017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肖化清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内指定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多选题和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卷对应区域上,填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名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
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 。
 D.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
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
B.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
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却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
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
C.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此一时,彼一时
凌鼎年
下班的时间快到了,“轰”一声响,洞口被堵住了。
塌方发生得很突然,就那么几分钟,阿胡子班长、大马、阿三头、阿温他们四个被堵在了采煤工作室。世界仿佛与他们隔绝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上帝仅仅给了他们那可怜的几十个平方米的空间。吃的,没有;喝的,没有;空气,也越来越稀薄。
大马像绝望中的云豹,用铁铲发疯般挖着塌落下来的石块与煤屑。
“停下!快躺下,都给我躺下!谁再乱动乱嚷,我揍扁他的脑壳!”阿胡子班长一声断喝,大家乖乖地躺在了煤屑堆上。
四人中,阿胡子班长年龄最大,井下工龄最长,自然经验也最足。此时此境,不听他的听谁的。阿胡子班长要大家尽量少消耗体力,等待救援。四条汉子横七竖八躺着,谁也不出声。矿灯已被阿胡子下令关了,里面一片漆黑。除了彼此能听到别人的呼吸声、叹息声与辗转反侧声外,一切的声响都隔绝了。这简直是个让人发疯的空间。只听阿三头带着哭腔说:“没戏唱了。八是发,四是死。咱四个,等死吧。”
空气,越来越稀薄。死神似乎在逼近,至少感觉上是这样。阿胡子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即使不饿死渴死,也会先精神崩溃,憋出毛病来。他故作满不在乎地说道:“咱几个愁个屁急个屁,上面那些当官的才真急真愁哩。放心,只当在此面壁修炼几日,早晚会救我们出去的。来,说说心里话,假如大难不死,活着出去后最想干的事儿是什么?”
这话题把沉闷压抑的空气撕开了个口子。大马来了劲。他说:“矿灯房的阿菊,太有女人味,胖乎乎的,叫什么来着,性感,对,性感。凭什么办公室的‘眼镜’搂着她跳舞。我要向‘眼镜’挑战,追不到阿菊我他妈的不姓马!”大马好似忘了是堵在井下,情绪高高的,想入非非,享受着精神上的胜利。
阿三头为了结婚风光排场,从牙缝里抠了又抠,省了又省,馋得他一想起吃就口水直流,他咂咂嘴说:“早知小命玩完,存什么屁钱。我要是留着这吃饭的嘴巴出去,非把银行的钱全提出来不可。吃遍大饭店大宾馆,粤菜、川菜、湘菜、苏菜,统统尝个鲜,吃个遍。再美美地吃它几顿西餐,什么肯德基、汉堡包、热狗冷狗的,外国佬吃的洋菜洋点也品品味,咱也当回美食家。钱,钱算什么?结婚搞虚排场有什么意思,哪有吃实惠……”
空气,越来越稀薄。阿胡子听着听着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早知这样,吵什么吵。想想真傻,兄弟间为几间破房子闹到打官司,真犯不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争到了又怎么样呢。”阿胡子满嘴是很后悔的口气。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想到冷锅里爆出个热栗子。一向温吞如水般的阿温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忍忍忍,忍到阎王殿啦。结婚以来忍到现在,没过上一天舒心日子。要是这回死里逃生,上井第一件事:离婚!反正死都死过一回了,还 顾那面子干啥。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我也是男子汉大丈夫嘛。”阿温是出名的“气管炎”(妻管严),在矿工中像他这样怕老婆的几乎找不出第二个。
空气,越来越稀薄。这样七扯八扯,谁也没想到身处险境的他们会说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心里话来,竟忘了时间的消逝,直到声音渐渐低下去低下去。
当阿胡子班长他们四人先后醒来时,发现已躺在了矿医院病床上。不久,四人康复出院。一切又都恢复了老样子——大马还是原来的大马;阿三头依旧早先那个样;阿温呢,仍是先前那副“气管炎”相,没有人再提起井下的那些话,仿佛彼此都忘了一般。
空气清新,阳光灿烂。阿胡子班长悄悄地没声儿地去法院撤了诉。     (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开头不仅交代了故事起因、时间、地点和人物,还渲染了紧张的氛围,突出了阿胡子班长、大马等四人在险境中恶劣的生存状态,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必要铺垫。
B.阿胡子班长年龄大,工龄长,经验足,大家都听他的。在危难中,他镇定自若,虽知获救可能性不大,但仍带领大家保存体力,关闭矿灯,终于成功等来了救援。
C.在阿胡子班长等四人“说心里话”的场景中,小说采用了大量对话和环境描写。大马想追阿菊、阿三头想当美食家、阿温想离婚,但他们获救后,又都恢复了原样。
D.综合全文看,小说叙述的故事十分简短,情节也不曲折,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阿胡子班长、大马、阿三头、阿温等四人都虽是平凡普通的矿工,但性格圆滑复杂。
5.小说中反复写道“空气,越来越稀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阿胡子班长悄悄地没声儿地去法院撤了诉”这句话,既是理解阿胡子班长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吾得兄事之”中的“兄”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越国以鄙远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9.下列对选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伯本为报恩夜访,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B.张良献策,刘邦接纳了张良的建议,先联络与项伯的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
C.“张良献策”是整个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才逐步从被动转为主动,由此可见,刘邦的成功完全依赖于张良。
D.项伯是“鸿门宴”整个故事发展的一个关键人物,因为他的“夜访”和“劝告”使得刘邦集团有了充足的应对准备,致使情节有了根本的转变。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孰与君少长?(2分)
译文: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译文: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矐其目:弄瞎他的眼睛。矐,熏瞎。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试题。
己亥①岁二首
僖宗广明元年
曹 松
其一
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④传闻:一作“波间”。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第一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事”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16.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名篇名句默写(5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 荆轲和而歌,为变徴之声,_______           _。(《荆轲刺秦王》)
(2)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 , _____________    _!
(3)《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同仇敌忾画面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航天科技工作者们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大空的脚步迈得更远。
②诺贝尔文学奖如同有力的推手,把获奖者鲍勃•迪伦的作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面对波澜壮阔的订书潮,一些出版社有些措手不及,纷纷紧急加印。
③微信朋友 圈里种种养生文章催生养生产品推销的乱象,常有一些企业通过东拼西凑的一篇篇牛头马面的文章推销各种不合格养生产品。
④好教材少不了好故事。教汉语时首先从学习者熟悉的故事入手,从讲故事的角度编写汉语教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⑤种种迹象表明,导致公司此次遭受巨大损失的始作俑者恰恰是经理自己,由于他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使公司的资金链断裂。
⑥这种不看红灯就结伴过马路的行为,在他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因为制定红绿灯规则的初衷就是保障过马路行人的安全。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因在微博中使用“葛优躺”图片,演员葛优以侵犯肖像权为由起诉“艺龙旅行网”,要求赔偿40余万元,海淀区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B.日本《产经新闻》特别强调,中美元首会晤可能不会像特朗普与安倍会面时那样安排打高尔夫,不过,对这样的报道,有日本网民不屑地称:“比起向新主人献媚,中美之间才是真正的元首会谈”。
C.近日,团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研究通过青年创业工作的总体安排,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提高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投身创业实践。
D.山东省曹县三名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案一审公开宣判,程某某被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
2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文字,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的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____________。
A.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B.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飞走
C.甚至不愿回来,飞走,远远地飞走        D.远远地飞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21.某人在收到一个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因病不能出席,写信向大会秘书说明,措辞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因病不能到会,坐失良机,深感不幸。  B.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机会,十分遗憾。
C.因病不能到会,有负众望,深感不安。 D.因不能到会,不能对会议作出应有贡献,特致歉意。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5分)
荆轲历来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贾岛说:“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高度赞扬了荆轲面对强秦无所畏惧、赴汤蹈火、①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王昌龄说:“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认为荆轲刺秦王只是逞匹夫之勇,不足称道。笔者认为,在秦强燕弱、大兵压境、燕国君臣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荆轲能不忘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挺身而出,明知赴死,②______            _ , _____   ___________。但荆轲是人,不是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才是符合历史的真实。
四、写作表达(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你需要一点点的疯狂,好使你不变得愚蠢!——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歌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疯狂”到底是什么呢?是梦想?是自 我?还是……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醴陵二中2017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肖化清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多选题和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卷对应区域上,填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名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
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
D.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
【解析】选C   该项于文无据。
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
B.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
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18届九年级9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