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菏泽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涂到答题卡上;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写在指定的位置上。一、基础知识(21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复挺者(支持)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
试题预览
菏泽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试题说明: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涂到答题卡上;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一、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复挺者(支持)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资质,天赋)
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吾从而师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生乎吾前
3.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渺渺兮予怀④何为其然也
⑤客有吹洞箫者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⑧而今安在哉⑨甚矣,汝之不惠
A.①②⑦/③⑨/④⑥⑧/⑤    B.①⑤/②③⑨/④⑥⑧/⑦ 
C.①/②③⑦⑨/④⑥⑧/⑤    D.①/②/③⑨/④⑥⑧/⑤/⑦
4.下列与例句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萦青缭白
A.日与其徒上高山     B.穷山之高而止
C.箕踞而遨           D.自远而至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有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②“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三周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
③中国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清闲,他们深入基层,搞调查,做统计……,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时简直目不暇接了。
④老舍的《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在短短的一千多字里对北平的爱真是一言九鼎。
⑤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⑤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其中思想的深刻,能够穿越空间,触及 每一代人的心灵,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B.为了让更多贫困户短期内实现脱贫,扶贫工作队鼓励每家每户发展特色产业,有人养蜂, 有人种菜,甚至有人开发苗绣旅游商品。
C.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我国形成了良好的“双创”氛围,国人的创新积 极性被激发出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和持久动能。
D.去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有6亿人参与分享,有预测认为,未来几年, 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不低于 40%左右的增速。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李明将自己的作文交给文学社王老师说:“ 奉上大作一篇,我才疏学浅,文中谬误一定 不少,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B.我今天作为一个长者跟你们讲,也许有人会说这老家伙是在倚老卖老,但是我见得太 多了,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
C..我令郎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考上了他心仪的大学,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代表全家 对您表示衷心地感谢。
D.今天的活动也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文学院李教授也来到这里,并就今天 的话题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二、语言运用(8分)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4分)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主要负责传递兴奋的信息。多巴胺的释放会让我们感
到快乐, ① 。研究表明,人们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大脑会释放出大量的多
巴胺。 ② ,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持续走高。如果玩网络游戏成瘾,③ ,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大脑损伤。


9.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修改另外两处问题。( 4 分)
当今社会,从学生到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这种名校崇
拜情结无可厚非,因为只要进了名校就会有好前途。在名校,身边的同学大多很优秀,有了好的学习氛围,大家相互激发,成绩无疑会大幅提高。上名校还可以建立有利的社会关系,
日 后从事政治或商业活动,丰富的人脉必定助你功成名就。
① 因为进了名校就常常有好前途
②                                                
③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 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0.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1.本诗首联表现 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5分)


12.名句填空(6分)
(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6分)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 ,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 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 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 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
14.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3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3分)


15 .文中第③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有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6分)



五、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蓝瘦香菇”(意为“难受,想哭”)这个词语刷爆朋友圈,火遍全国。对这种不时冒出且迅速传播的网络词汇,有人一脸茫然,甚或手足无措;有人欣喜疯狂,引为时尚;有人嗤之以鼻,冷漠待之;有人深恶痛绝,誓死捍卫正统词汇……
对这种势不可挡的网络词汇,你持什么观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准泄露个人信息。
菏泽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答案
1解析:选C。A项,挺:直;B项,疾:这里引申为“洪亮”;
2.解析:选B。B项,“之”,均为助词,取消句 子独立性。A项,“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C项,“其”,代词,他们/指示代词,那些;D项,“乎”,语气词,呢/介词,在。
3解析:选D。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⑨主谓倒装句,④⑥⑧宾语前置句,⑤定语后置句,⑦状语后置句。
4解析:选D。D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作名词;A项,名词作状语;B项,形容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
5.D(①使用对象不当。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②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用在这里使用正确。③目不暇接,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看不过来。用在这里属对象误用,可改为“应接不暇”。④ 。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⑤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用在这里使用正确)
6. C  (A搭配不当。“思想的深刻”应为“深刻的思想”;“空间”应为“时空”;B.用词不当。副词“甚至”不当,此处没有强调突出,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D.前后矛盾:“不低于”、“左右”矛盾)
7. B(A“大作”不当;口语书面化。C“令郎”不当;D“高见”“洗耳恭听”不当)
8.①也可能让我们上瘾  ②频繁地玩网络游戏  ③长期释放大量多巴胺
9.②成绩有望大幅提高   ③丰富的人脉有可能助你成功
10.BD试题分折:本题主要考查尾联用典的意图。应结合全诗以及典故的内容分析。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唐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两个选项都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
11.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解答本题,不但要关注首联,还应关注全篇。诗歌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小儿女之态。
1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3.AE (A项作者采用的不是以时空为序,是移步换景的方法;E项“作者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并被眼前的嘈杂与躁动取代而倍感落寞”错)
14.①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3分)②雨后的江南小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和,让人暂离现实的纷繁,暂脱尘世烦扰。(3分)
15.悲:①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或:尘世纷扰,心灵疲惫)(1分)②江南盛世不再,小巷四处透露着沧桑、落寞与黯然。(2分)喜:①雨后的江南小巷,虽褪尽纤华,但依然延展着世人的想象。(实与虚)(1分)②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内心暂得宁静与慰藉。(景与情)(2分)
16作文范文:
你说“蓝瘦香菇”,我说“难受想哭”
   “现在还没有吃饭,蓝瘦香菇”“天气愈发冷了,蓝瘦香菇”。似乎在一夜之间,“蓝瘦香菇”腾空出世,相信大多数和我一样,初看时,一脸懵。这又是什么?后知其因果缘由,哦,又一网络热词。看来,微博和朋友圈又有得热闹了,果不其然,“蓝瘦香菇”以傲视群雄 的姿态霸占在微博热搜榜首,并刷爆朋友圈,一系列表情包随之上线,这一热词的创造人也体验了一把当网红的感受。不过,两天之后,“蓝瘦香菇”已不见踪影,让人开始怀疑是否出现过。快速地出现,静悄悄地消失,不得不说,还真是符合这一时代的特色。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碎片化和海量化,让人们还未来得及感知信息,便又重新淹  没在新信息的海洋里,而娱乐化更是加剧了这样的趋势。在过量的信息里晕头转向,不再认真审视其内在的含义和本质,只是一味地戏剧化信息,方便快速消费,自然无须动脑。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很多人觉得身心疲惫,所以,需要些东西来放松。于是,各种段子,各种网络热词接踵而来,不需要人们花费太多时间去解读它,相反,这种饱含戏谑色彩的词语,可以换来我们的会心一笑,给自己原本单调的生活增加一丝丝乐趣,于是,大家自然乐此不疲。可是我们又好像忘了,笑了以后的我们,似乎愈发空虚。
    以悠久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的那个年代似乎渐行渐远,读书解词的时光早已不复返,困在娱乐和网络的枷锁里,我们享受这份在虚拟世界里创造的所谓快乐而不愿放手。紧紧跟随社会潮流的脚步,用心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网络热词,不愿错过它所带来的趣味。以往,人们追求做一个高素质的“文化人”,希望用知识来填充内心,提高内在的修养。如今,我们向往做一个“娱乐人”,管它高雅还是低俗,只要娱乐了我,让我高兴,就足够了,即便它无底线。越来越多人被娱乐蒙住了眼,不再寻求心理的满足和内在的提升,只要能换来两声哈哈大笑,其余的也都无所谓。
    社会文化的形态从来都是雅俗共存,对于网络热词的出现也并非就只能一味地抨击和不认同,适度的娱乐完全可以,它是文化创新的再发展。但如今,这种文化形态早已变质,“俗”文化站在顶端,完全占据上风,而“雅”文化却被抛之脑后。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将其作为一种理所应当的存在,并将这种过度娱乐化的“俗”文化发扬到极致,使更多的人迷失在其中,难以自拔。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告诉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而如今的我们正在努力朝着第二个方向迈进。不少人丢弃了文化精髓,忘我地浸淫在娱乐的深潭里,奋力挖掘着一个又一个的笑点,将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当我们为自己找到一个娱乐热词引起众议而沾沾自喜之时,殊不知内心又加注了更多的空洞无物。当我们只顾着在网络世界里找寻乐子的时候,却看不到自己越来越单薄的精神空间。有没有想过,当你再一次“蓝瘦香菇”的时候,以后的你可能会真的“难受想哭”?
    在追求娱乐化的时代,去娱乐化便显得弥足珍贵,我们从不排斥雅俗共赏,但是,主次依然要分清楚。别让有质感的文化变成一种奢侈品,更别让它以后只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 (113.220.13.2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东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语文试卷』  下一个『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