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传统相声和相声传统薛宝琨相声之所以采取最简易(也是最高妙)的对话聊天方式,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整合与沉积过程。文学史家们早就指出唐代由“参军”“
试题预览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传统相声和相声传统 薛宝琨
相声之所以采取最简易(也是最高妙)的对话聊天方式,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整合与沉积过程。文 学史家们早就指出唐代由“参军”“苍鹘”扮演,“咸淡见义”“一主一从”的“参军戏”,就是“古代的相 声”。但“参军戏”并没有直接向现代相声形式发展,而是从宋代“滑稽戏”开始,便向戏剧靠拢了。直至 清末民初,相声才在吸纳诸多民间说唱技艺的根基上从戏曲中脱颖而出,从行当角色变为艺人本我,从情 节的噱头变成叙述或评点的包袱,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民族的喜剧意识。
形式的背后是内容观念。数百篇的传统段子,几乎覆盖了近世以来北方市民生活物态文化、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同是“性—情—理—心”这一群落文化心理纵向深入的过程。
物态文化源于性。“食色性也”,这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传统段子展示了近世以来市民意识中比“天理” 更重要的“人欲”。不是羞羞答答而是无所顾忌,不是蹙眉颦泣而是笑脸高扬。并且,在欲望不能满足的“悲 剧性”中,凸显人性被扭曲的“喜剧性”。《梦中婚》做梦娶媳妇的幻觉、《醋点灯》无钱打油的荒唐,无不 在“含泪的笑声”中嘲弄、批判现实。
行为文化依于情。传统相声的世俗性决定了它要“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延揽人际行为的一 切方面。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渗透一切人际关系。父子、夫妻、兄友的伦理秩序因世道骤变变得尔虞我诈、 虚情假意。《化蜡扦》《五人义》等深刻揭示了伪善的可鄙、陋俗的可笑。
制度文化据于理。“人理”就是“天理”。传统相声比近世任何一部谴责小说都毫不逊色地展示了这丑 陋卑劣的社会变态:《贼说话》——“贼”没偷成反而“被偷”,《小神仙》举世皆穷唯江湖术士发迹变泰, 描绘着人心不古的一切。
精神文化归于心。传统段子在《当论》《酒论》《赌论》《哭笑论》这诸多“论”中,抒发并释放了市民 的愁绪,表述了人们朝不虑夕、六神无主的生存尴尬。《当论》揭露以实物为抵押的高利贷者,是怎样乘人 之危不择手段地敲诈勒索。一件皮袄到了当铺往往被贬得一文不值。各种生意,无论是大是小,都以损人 利己为目的。
讽刺是传统相声的光华。传统相声的讽刺由情及理,以理驭情,始终遵循“婉而多讽”的方式。即使 对贪官污吏的讽刺,也都令人感到铸就其性格堕落的社会和历史阴影。传统相声还充满着自嘲和自省精神, 就在这一省一嘲之间坦露胸怀,寻找心灵的自由,“引起疗救的注意”。
显然,作为市民艺术的传统相声,始终在世俗的沟壑里滚动,沾染上许多旧世界的尘埃不足为怪。尤 其是深入骨髓的“小市民”趣味,更是其致命的地方;但情趣的提高,当伴随整个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 
1.下面对“传统相声”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文学史家们指出,我国古代就有相声,如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滑稽戏等,现代相声作为一种
 
独立艺术形式,形成于清末民初。
B.传统相声内容几乎覆盖了近世以来北方市民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在吸纳诸多 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
C.传统相声的精华在于讽刺。这种讽刺有情有理,并且能波及造成被讽刺者性格堕落的社会环境和历 史渊源。
D.传统相声中既有传统艺术,也有世俗糟粕,尤其是“小市民”趣味,是其致命的地方,影响着整个 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
2.以下几段传统相声不能表现讽刺特征的一项是 
A.《小买卖论》学各种小贩吆喝买卖的声音,他们的叫卖声是市井世俗生活中生动的音乐。 
B.《闹公堂》描写一个相声演员被某督军看中,极其轻巧地当上了县长,于是他雇用了一班艺人为其
当差,而所审之案也是艺人间的纠纷。令人联想到昔日所谓的官场,实质也不过是一帮群丑闹剧。
C.《卖五器》反映了一个自称有“铜、铁、瓷、锡、木”五样珍宝的小市民主人公,在吹嘘了珍宝的 高妙之后,却原来只有“两根茶壶梁”“半拉马掌”“半拉羹匙”“一张锡纸”和“半拉锅盖”。
D.《开粥厂》自夸“土豪”的主人公竟然连早点都无着落,具有喜剧与悲剧交叉的丰富内涵。


3.下面对传统相声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传统相声是市民艺术,传统段子覆盖的物态文化源于人们生存的需要,相声在“含泪的笑声”中反
映“人性”和“人欲”,嘲弄、批判现实。
B.传统相声中的行为文化依于情。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渗透一切人际关系,这就决定了传统相声的世俗 性。
C.制度文化据于理。“人理”就是“天理”。传统相声比近世任何一部谴责小说都毫不逊色地展示了这 丑陋卑劣的社会变态。
D.北方市民生活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相声中都有所反映,也 同是“性—情—理—心”这一群落文化心理纵向深入的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文段一】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 4——7 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
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
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 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 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 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 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 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 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
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A.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 
死者
B.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 
死者
C.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 
死者
D.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 
死者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
 B.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祖,此处指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济,所以当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以便完 成刺秦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B.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 轲为国分忧的思想品质。
 
C.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早点动身, 这一情节表现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
D.易水诀别的场面,作者通过“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细节描写,渲染了凄凉 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5        分)
(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       分)
【文段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9 分)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烨、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 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改秘书郎,寻拜监察御史。奏: “曩者权臣所用台谏,必其私人,约言已坚,而后出命。其所弹击,悉承风旨,是以纪纲荡然,风俗大坏。 陛下亲政,首用洪咨夔、王遂,痛矫宿弊,斥去奸邪。”理宗深然之。
嘉熙二年,差知宁国府。明年至郡,适大旱,范即以便宜发常平粟,又劝寓公富人有积粟者发之,民 赖以安。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两淮饥民渡江者多剽掠,其首张世显尤 勇悍,拥众三千余人至城外。范遣人犒之,俾勿扰以俟处分,世显乃阴有窥城之意。范以计擒斩之,给其 众使归。
淳祐二年,擢同签书枢密院事。范既入都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无隐情。丞相史嵩 之外示宽容,内实忌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以李鸣复参知政事,范不屑与鸣复共政,去之。帝遣中
使召回,且敕诸城门不得出范。太.学.诸生亦上书留范而斥鸣复,并斥嵩之。嵩之令谏议大夫刘晋之等论范 及鸣复,范遂行。会嵩之遭丧谋起复不果。于是拜范右丞相,范以逊游似,不许,遂力疾入觐。帝亲书“开
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赐之。 时孟珙权重兵久居上流,朝廷素疑其难制,至是以书来贺。范复之曰:“古人谓将相调和则士豫附,自
此但相与同心徇国。若以术相笼架,非范所屑为也。”珙大感服。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 且以重兵缀合肥,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计。范命惟扬、鄂渚二帅各调兵东西来应,卒以捷闻。范计 功行赏,莫不曲当,军士皆悦。
未几,卒.,赠少傅,谥清献。
 


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 B.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 C.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 D.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选自《宋史》,有删改)
 
A.六部是我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中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
 
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
B.原文“绍定三年”中的“绍定”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 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一个皇帝一生只能用一个年号。
C.“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 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
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死称“崩”,诸侯死“薨”, 大夫死“卒”,士死“不禄”,一般人死了就直接说“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范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在进入仕途担任监察御史时,他尽忠进谏,提议整顿纲纪,皇帝很认同。 
B.杜范尽职尽责,体恤百姓。在担任宁国府知府期间,遇到大旱,杜范就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常平仓
的粮食赈济,还劝退休官员和富人散发粮食,老百姓得以安定。
C.杜范宽严相济,张弛有度。两淮地区灾民的首领张世显拥众扰城,杜范先是派人犒劳他们,但张世 显还是暗中怀有攻城的想法,后来杜范用计抓住并杀了他。
D.杜范坦荡磊落,直言不讳。在担任同签书枢密院事时,只要遇到处理事务有失误,或授任官吏有错 误,他都坦率直言,不隐瞒,因而得罪了许多人。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于是拜范右丞相,范以逊游似,不许,遂力疾入觐。(5 分)
(2)古人谓将相调和则士豫附,自此但相与同心徇国。若以术相笼架,非范所屑为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3 题。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1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7     分)
13.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 不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题,10 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4.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 , ”。
(2)《岳阳楼记》中体现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 , 。
(3)《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比,含蓄吐露尽管自己不再做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的 诗句是“ , ”。
第 II 卷表达题(80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上海大学不分专业的招生政策,其实是邯.郸.学.步.,恐怕不但达不到外国不分专业招生模式的效果, 反而会产生严重后果。
(2)改革的红利大家都期待,但改革不会一.挥.而.就.,保持耐心也是对改革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积极 参与改革,为改革献计出力。
(3)关于酒驾危害成本的警方告示出现在江苏省宿迁市城乡各建筑工地的宣传板报上,其别.出.心.裁.的 “计算”方式引来不少建筑工人的围观。
(4)节日到了,驴友们热情高涨,一批批如约而至,轻.车.熟.路.奔赴各大旅游景点。这时候最容易疏忽 的是户外运动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5)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6)在很多学校,虽没有公开分“重点班”与“普通班”、“快班”与“慢板”,但实际上家长和学生 心里都十分清楚,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A.(1)(3)(5)B.(1)(3)(6)C.(2)(3)(5)D.(3)(4)(6)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B.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借以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
推进和发展。
C.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G20        杭州峰会就应对数字鸿沟、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推广清洁能源等制定了具体措施,这些都有利 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让孩子选择未来, ① 不是放手不管不问, ② 在既有的经验和孩子的意愿之间,寻找最恰当的平衡 点,并 ③ 给孩子更多的尊重。自主选择, ④ 一种意愿, ⑤ 一种能力, ⑥ 这种能力呼应了时代的要 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要 尽力 不仅是 也是 因为 B.并 而是 尽可能 是 更是 / C.也 / 一定要 不但是 同样是 所以 D.虽然 而是 尽可能 是 / 当然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 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 。前者是自觉、内省, 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
 
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    “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 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了解“自身”文化,然后是认识“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自身”文化。 19.下面是一些关于学生吸烟的数据,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40 字)(3 分)
据有关统计,我国吸烟人群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各职业高中生中,超过  90%的男生吸烟,我国  13~18 岁青少年约 1. 3 亿,已超过 5000 万人吸烟或尝试吸烟。吸烟学生出现斗殴、赌博和观看色情制品的行为 是不吸烟学生的 2.6 倍至 4.1 倍,吸烟学生出现抑郁、自杀意念和离家出走行为是不吸烟学生的 1.2 倍 到 4 倍,失足青少年试吸率和吸烟率分别为 94.4%和 69.7%。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5 分)
四月的月底,蟋蟀开始唱歌, (1) ,不久,就合成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奏乐, 每块泥土都夸赞它是非常善于演奏动听的音乐的乐者。与穿梭在百里香和欧薄荷的繁花绿叶中的百灵鸟的 优美歌声相比, (2) ,但这正与它们生命复苏的单调喜悦相协调,是一种警醒的 歌 颂 , 为 萌 芽 的 种 子 和 初 生 的 叶 片 所 了 解 、 所 体 味 。 在 合 奏 这 春 天 美 妙 乐 曲 的 两 者 中 ,
(3) 。没错,我乐意将它置于春天的歌唱者之魁首。
五、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从古至今,有许多诗人赞美月亮,赞美它温柔、恬静,是美好、思念的象征。每逢中秋,人们就用月 亮来传递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它使孤独的人们受到帮助,它使失败的人们受到鼓励,它使无助的人 们受到关怀……
仰望中秋之月,你又有哪些所思所想呢?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15 16 17 18
答案 C A B C C A C B D  B D B B
7.(1)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 来报答太子了。
(2)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 了。

 
12.(6 分)答:虚实结合。(2 分)① 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描绘出了清明时节 凄清的景象。(2 分)② 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虚实结合,更增清明时节的感 伤之情。(3 分)
(其他答案:借景抒情,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抒发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渲染烘托,写暮 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营造出清明时节的凄清气氛。想象,通过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 花的凄楚,表现了诗人清明时节的伤感之情。运用“梨花”谐音“离花”,双关人生的离别。均可,根 据表述酌情给分)
13.(5 分)答:①韩诗描画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自己喜悦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3 分)②万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不见家,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人生 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惘和感慨。(3    分)
14.(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答案示例:青少年吸烟人数众多,出现不良行为及导致严重后果的比率很高。
20.①最初是一种生疏而又羞涩的独唱
②它们的歌声单调而又无艺术感
③我们应该判定蟋蟀是优秀中的胜者(佼佼者)(每句  2    分,意思大体相同即可)
21.略
【参考译文】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小时候跟随他的堂祖父杜烨、杜知仁游历,他的堂祖跟朱熹学习,到杜范时 更著名。嘉定元年,杜范被推举考中进士,调任金坛县尉,又调任婺州司法。绍定三年,杜范主管户部架
 
阁文字。绍定六年,杜范升任大理司直。杜范改任秘书郎,不久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上奏说:“先前权 臣所用的台谏官,一定都是自己的亲信,他们互相约定好了以后,再发出命令。台谏官弹劾攻击人和事, 都秉承权臣的意思,所以制度荡然无存,风俗彻底败坏。陛下亲自处理政事后,首先任用洪咨夔、王遂, 彻底地矫正原有的弊病,赶走奸险邪恶的人。”理宗十分赞同他的意见。
嘉熙二年,杜范被差遣为宁国府知府,第二年他到了宁国府,正赶上了大旱,杜范就见机行事,立即 决定发放常平仓的粮食赈济,又劝退休的官员以及富人有积存粮食的进行散发,老百姓因此得以安定。杜 范刚到任时,仓库很多都空了,不久,库存的米就富余十万斛,钱也有数万,杜范就把这些都用来替下等 户交公粮。渡江过来的两淮地区的灾民有不少进行抢掠,他们的首领张世显尤其勇猛强悍,率领三千多人 来到城外。杜范派人犒劳他们,让他们不要骚扰,等待安置,但张世显暗中怀有攻城的想法。杜范用计谋 抓住并杀了他,发给其他人钱粮,让他们回去。
淳祐二年,杜范被提升为同签书枢密院事。杜范进入都堂以后,凡是遇到处理事务有得失,授任官吏 引起是非,他都坦率直言没有隐瞒。丞相史嵩之表面上对杜范很宽容,内心其实忌恨他。淳祐四年,杜范 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因为李鸣复任参知政事,杜范不屑于和他共同执政,就辞官离去。皇上派中使召他回 来,并且下令各城门都不能放杜范出城。太学生们也上书挽留杜范并谴责李鸣复,同时也谴责史嵩之。史 嵩之命令谏议大夫刘晋之等人讨论杜范和李鸣复的问题,杜范才就任。正好史嵩之遇到丧事,想起用复官, 没有成功,于是任命杜范为右丞相,杜范要把这个职位让给游似,皇上没答应,杜范就勉强支撑病体去觐 见皇上。皇上亲自写下“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赏赐给他。
当时孟珙掌握重兵长期驻扎在长江上游,朝廷一向怀疑他难以控制,这时孟珙也写信来祝贺。杜范给 他回信说:“古人说将相和谐那么士兵就会心悦而依附,从此我们只需相互团结同心报国。如果是用权术加 以笼络,这是我杜范不屑于做的。”孟珙非常感动和佩服。不久,元朝的军队大举侵入五河,截断水流,设 置营栅,并且派重兵包围合肥,使宋军不能进行救援,作了必定攻取寿春的打算。杜范命令惟扬、鄂渚二 地帅臣分别调兵从东西两面来策应,最后终于取胜。杜范按功劳的大小进行奖赏,没有不恰当的,士兵们 都很高兴。
不久,杜范去世,他被追赠为少傅,谥号是“清献”。 (113.220.37.20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