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牡丹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详解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北省牡丹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详解(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搏学(ò)蓦然(mù)簇新(cù)弥留之际(jì)B.怡悦(yí)焦灼(zhuò)崎驱(qū)浑身解数(jiě)C.朗润(rùn)卑微(wēi)啜泣(chuò)一丝不苟(gǒu)D.渲腾(xuān)犀利(xī)颠沛(fèi)万象更新(x
试题预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搏学(bò)   蓦然(mù)   簇新(cù)    弥留之际(jì)
B.怡悦(yí)   焦灼(zhuò)  崎驱(qū)    浑身解数(jiě)
C.朗润(rùn)  卑微(wēi)   啜泣(chuò)  一丝不苟(gǒu)
D.渲腾(xuān) 犀利(xī)    颠沛(fèi)    万象更新(xiàng)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有误。“蓦然”的准确读音“mòrán”,“搏学”的准确书写:博学。B有误。“焦灼”的准确读音“jiāozhuó”,“浑身解数”的读音是“húnshēnxièshù”,“崎驱”的准确书写:崎岖。C准确。注意“啜泣”“朗润”的读音。D有误。“颠沛”的读音是“diānpèi”,“渲腾”的准确书写:喧腾。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 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达康书记”火了,其扮演者吴刚多年坚守话剧舞台、磨砺演技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B.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努力改变城市面貌
D.清晨,村庄静谧,炊烟袅袅,鸡犬不宁,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3分)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B.《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多处精彩的情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林冲风雪山神庙,杨志景阳冈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智取生辰纲等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D.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简。爱》中的主人公,她虽然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但能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B.有误,智取生辰纲是吴用。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3分)
4.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我国自主研发的“极视1号”无人机,飞行大约1小时左右就可采集2000亩地面空间的信息。
修改:     。
【答案】去掉“大约”或者“左右”。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请根据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每一朵鲜花,都有结出果实的梦想;每一滴雨露,都有滋润大地的梦想:
    ,    。
【答案】示例:每一座高山,都有仰望星空的梦想。
一般说来,做仿写题的方法是: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解析】试题分析: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本题属于仿写句式。例句句式为“每一…,都有…”。可以选取高山、小草、鸟儿等等展开描写即可,要注意内容合理,表述流畅,整体和谐。学*科网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含标点)
本报讯4月27日,记者从牡丹江市文明办获悉,今年牡丹江市将设立“市民文明日”。首个“市民文明日”确定为5月6日,据了解,“市民文明目”当天,牡丹江市将以“文明交通我参与,我接力”为主题,举办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活动,文明日的设立将有利于加快牡丹江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步伐,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掀起创建文明城市新高潮。
【答案】
示例一:今年我市将设立“市民文明日”。
示例二:我市首个“市民文明日”定于5月6日。
 
【考点定位】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7分)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  ,关山度着飞。(木兰诗》)
(3)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山不在高,  。(刘禹锡《陋室铭》)
(6)《曹刿论战》中乡人劝曹刿不要参与居高位者所谋划的事,曹刿回答:
“  ,  。”
【答案】
(1)在水一方
(2)万里赴戎机(重点字:戎)
(3)相见时难别亦难
(4)似曾相识燕归来(重点字:燕)
(5)有仙则名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重点字:鄙)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作答即可,但不能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共8分)
8.(8分)脱下银装素裹的冬衣,冰天雪地化身绿水青山。进入夏季,我市周边游日趋火爆。中考结束后,家人也打算到周边景区旅游三天,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依据推荐理由,把每天的旅游主题补充完整。
第一日旅游主题:镜泊湖    游
推荐理由:镜泊湖风景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国家旅游景区,拥有天然秀美的湖光山色、少有的火山地貌奇观。
第二日旅游主题:渤海古国     游
推荐理由:唐代渤海古国有“海东盛国”之称,历史文化悠久,现留有上京龙泉府古城遗址、八宝琉璃井、石灯幢、大石佛等珍贵文物古迹。
第三日旅游主题:牡丹峰    游
推荐理 由:牡丹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以苍山岩壁为骨架、森林景色为主体,素有“森林氧吧”之称,是休闲登山好去处。
(2)出行前,如果爸爸因工作忙碌、身体疲倦不想去,你会怎么劝说他去旅游呢?
(3)请你为家人安全文明出游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1)示例一:湖光山色历史文化历史文化
示例二:名胜古迹森林
评分标准:(3分)主题要从推荐理由中提炼,每空1分。
(2)示例:爸爸,我知道您最近工作有点忙,很辛苦,单外出游玩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锻炼身体,开阔视野,请你和我们一起去吧,好吗?评分标准:(3分)称呼1分,理由充分1分,委婉得体1分。
(3)示例:1.注意爱护景区环境,带好防晒物品和必备药品。2.注意饮食安全,爬山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物。评分标准:建议符合要求,写出1条得1分,合理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8题,共42分)
9.(5分)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下列各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写出这首元曲中表现作者同情百姓的语句。
(2)试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①“聚”,群山从四面八方聚集;“怒”,气势强盛、猛列,发怒;②这两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外有黄河拱卫、内有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的特点。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 ,“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据此可作答。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本题考查学生 对诗歌曲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10.(13分)阅读《张溥与“七录斋”》,回答下列各题。
张溥与“七录斋①”
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朗读一过③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④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⑤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项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
注释:①斋:书房。②钞:同“抄”,抄写。③一过:一遍。④管:笔管。⑤索:讨取,要。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①日沃汤数次:    ②俄顷立就:    
(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
(3)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出两处停顿。
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
(4)张溥给自己书房起名为“七录”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5)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①热水②一会儿
(2)他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
(3)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
(4)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5)示例:张溥是一个学习勤奋刻苦,写诗作文才思敏捷,名高一时的人。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把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根据汉语的意思判断停顿的地方。该句句意为: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
(4)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晓文意,然后找出文中能体现“七录”的文字。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人物言行来分析。反复抄书体现学习勤奋刻苦;写诗文不打草稿,说明他才思敏捷。据此总结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明朝人张溥,名气轰动一时,他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泡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第(2)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1.(12分)阅读《换位思考》,回答下列各题。
换位思考
朱明海
①我有一位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最近去趟银行办事,饱受排队之苦还不算,因银行等候大厅座位不够,干站了近半小时,心情非常压抑。回来后,他马上增加医院的收费窗口,在病人候诊的地方增加座位,大家纷纷为此举点赞叫好。
②我的这位院长朋友之所以会这样做,我认为是换位思考后的结果。他受银行办事的遭遇启发,想到患者就诊排队等候之苦,于是马上改善服务条件,为广大患者做了一件大实事。看来,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③其实,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大凡经常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人着想的人,都是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人,这种人往往人缘很好,德高望重。在一次饭局上,一位老友谈起了他的父亲,谈到二十多年前的旧事。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大学,这在当时当地是一件非常轰动的事情,按风俗要大摆酒席庆祝一番,然而他父亲却不同意摆酒,他母亲及众多亲朋多次相劝,他父亲却坚决不松口。他父亲的理由是,同屋的两位考生这次高考都考得不好,全家人都处在伤痛之中,如再大摆酒席的话,势必会刺激邻家使他们更加不好受。他当时很不理解父亲的决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感受到父亲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品德,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在村里有那么高的威望。
④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经常遇到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呢?这不仅需要艺术,更需要智慧,而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大家颇为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便是经典之作。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不得不向齐国求援,而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溺爱长安君却执意不肯,并扬言对进谏者格杀勿论。面对国家危急的形势,左师臣触龙冒着生命危险,在与赵太后谈家常事缓和她的情绪后,以派长安君做人质是“让他为国家立功,增加长安君的威望”为理由,终于让赵太后下决心送长安君当人质,从而解救了国家,留下了美谈。触龙之所以能说服赵太后,就是运用换位思考,站在赵太后和长安君的立场上陈利弊,使赵太后明白了“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而换取救兵。触龙的这种智慧,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已,世人均为触龙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大表敬仰。
⑤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前些年,我托平时关系不错的校长帮我亲戚的小孩调整班级,我这位校长朋友说为不影响教学秩序,开学时他已宣布任何人不准调班,所以他不能帮这个忙。我说这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他说这事虽小但影响大局。尽管我说尽好话,他就是不松口。当时我对他意见很大,认为关系这么好连这点小忙也不肯帮,于是再也不跟他交往。后来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满,于是请我吃饭再次向我解释,并问我假如你在我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我听后马上转念一想,自己当校长也不可能这么做,这样做一是会失信于民影响威信,二是开了这个口往往人家有样学样,最终影响教学秩序。经这么一换位思考,很快理解了他的苦衷,反而觉得自己太自私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和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主要的是能理解对方的行为,对人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的心理,从而打开自己心中的死结,使自己释怀。
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作换位思考,这样,你的心胸就会更加开阔,你的 人际关系会变得好。
(选自《梅州日报》有删改)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3)第①段在文中充当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
(1)示例一: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示例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换位思考。
(2)示例:三个方面,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
(3)示例:事实论据;作用:引出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4)示例: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触龙说赵太后的事例,论证了“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的观点,真实可信,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5)示例:学习生活中,和同学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对方,化解矛盾,这样就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选文围绕着中心论点提出了几个分论点,③④⑤段用 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具体论述“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味良药”,分论点是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的。
【考点定位】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先明确论据的类型,然后联系论点具体分析。此题开篇由医院当院长的朋友的换位思考的事实论据写起,一方面引出中心论点,另一方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学科*网
(4)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由““大家颇为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便是经典之作。”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然后按照举例论证的作用答题模式进行解答,答题模式: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事例,论证了…的观点,如果有分论点写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真实可信,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 层级为探究F。
12.(12分)阅读《小巷里燃起一盏灯》,回答下列各题。
小巷里燃起一盏灯
李晓
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 里上初一。
②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一扇窗户突然拧亮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
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子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⑥ 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子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泡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⑦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子。
⑧一连两天晚上,小巷子里的灯没有再亮起。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子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⑨几天后,小巷子里的灯又亮了起来。从那团黄色的灯晕中,我总觉得,那一盏灯光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子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
⑩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说是到成都工作的儿子那里去了。
⑪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⑫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⑬然而那条小巷子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闪烁,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
⑭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子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    作用。
(3)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请把第④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里活动补充完整。
(5)请分析第⑨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6)在成长过程中,你也一定有像老人这样为别“点燃一盏灯”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答案】
(1)示例:本文记叙了我每晚放学经过小巷时,一对老夫妻点燃一盏灯为我照明的故事,赞美了这对老夫妻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2)线索
(3)示例:环境描写,渲染了小巷里寒冷凄凉的氛围,烘托了我独自走夜路害怕(恐惧、胆怯、孤单)的内心感受。
(4)示例:孩子,快走,奶奶给你灯光。
(5)示例:“温暖”是指我看到那盏灯心中涌起的暖意,感受到老人对我的关爱,心生感激之情;“孤独”是指老人失去老伴,只剩下一个人。
(6)示例:有一次,我走在一位双手都拿着东西的同学前面,替 他把教学楼的大门撑住,让他先走,他看了看我,说谢谢你。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由全文内容来看,我对老人的感激是因灯而起,老人的美好品质是因灯而表现出来,全文的事件都是围绕着这盏灯展开,由此可见其即为全文的写作线索。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按题目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一步要准确判断其描写的方法,然后结合内容分析。划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表现天气的恶劣,作者的目的是想用这样的凄凉环境来衬托我当 时内心的恐惧。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 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试题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叙述自己在生活 中受人关爱,心生感激的事即可。注意表述流畅自然,内容生动,充满正能量。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写作(第29题,5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3.(50分)请将“ 成长 的力量”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答案】
成长的力量
成长的力量使我们的行为由幼稚无知,变为成熟懂事,一个人从出生后,就不断的在成长,这种神奇的力量伴随着我们成长,使我们懂得了许多许多…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一样的经历,刚一回家,“作业多吗?”“吃了饭后快去写作业!”一串连珠炮似的问题就迎面而来,让我来不及招架﹣妈妈的唠叨又开始了!小时候,我很讨厌这种声音,因为是这种唠叨把我从那温暖的被窝中“拖”了出来,把我从美妙的游戏中“拉”了出来,从我使我高兴的漫画书中“叫”了出来。这样,我始终听不进妈妈的话,总不想自立﹣还有妈妈呢。
但是,有一次我改变了我对这唠叨的看法。
一天早上,天很冷,我好不容易才从里爬起来,可冰凉的衣服让我怎么也不想起床了,便又躺了下来。这时,妈妈开门进来了,见我还躺在床上,便说:“起床了,不然早饭就吃不上了,上学还有可能要迟到!”我终于忍不住了,喊起来:“你怎么这么多话啊,烦死了!”妈妈听了,愣住了。对我说:“其实,我是要对你说我今天我有事,今天你自理吧!”。我心中暗喜,心想我自理不好自己的生活,还少了这么多烦人的唠叨?片刻,她径直走了出去。我急忙爬起来,开始慢慢穿衣服。穿衣服时,我总找不到我的毛衣,好不容易找到了,就急的满头大汗。又看了看表,急急忙忙的向嘴里塞涨了的面条,这时才发现英语书不见了。又翻箱倒柜了一番。想喊妈妈,想妈妈要能回来就好了。临走之前,才发现毛衣又不见了…
我灰头土脸的过过了这一天,这时我才发现妈妈的唠叨,原来在生命中如此的重要。变得亲切了。我独自 躺在床上,回想着过去的一幕幕。终于明白了我的无知。不禁悄然泪下。别人已在“唠叨”下成熟了。但我还,要依赖于长辈。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后来,我懂得了唠叨的意义,在妈妈的教导下成熟了,我成长了,我变得懂事听话,这就是成长的力量。
【例文点评】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可以用一句诗歌来体现“乱花渐欲迷人眼”,选取的角度有好几个,但都能围绕“成长”这一话题来构思成文,每一段都写出了作者关于成长的认识,最后一段,更是起到了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
 
14.记忆中的一些事,就像颗颗晶莹的珍珠,亲人的呵护是记忆中的珍珠,老师的教诲是记忆中的珍珠,同学的鼓励是记忆中的珍珠……些珍珠散落在我们过往的生活中,希望你能把那些难忘而珍贵的往事,从记忆中“捡拾”出来。
请以“捡拾记忆中的珍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答案】
捡拾记忆中的珍珠
又是一个柳絮飘飞的季节,我望着漫天的柳絮,思绪竟也像这轻盈的柳絮随风而起。
去县中就读的那一年,父亲外出,母亲脱不开身,叫弟弟送我。那天,风很大,弱小的弟弟挑着两筐沉甸甸的行李,在沟沟洼洼间晃荡。瘦小的身子像根离地的芨芨草,颤颤地颠簸在荒野里。我默 默地跟在后面,静静地听着小弟肩上绿竹扁担的“吱吱”叫声。血色的夕阳,染红了草尖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上一个『湖北省黄石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详解』  下一个『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详解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