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和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  )A.狭隘(ài) 鄙薄(ǐ) 坍塌(tān)B.琢磨(zhuó) 禁锢(gù) 恍惚(hū)C.嘶哑(sī) 抽噎(yē) 殉职(xún)D.废墟(xū) 酬劳(chóu) 蜿蜒(w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4分)(  )A.拥护 热忱 精益求精 豪不利
试题预览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狭隘(ài) 鄙薄(bǐ) 坍塌(tān)
B.琢磨(zhuó) 禁锢(gù) 恍惚(hū)
C.嘶哑(sī) 抽噎(yē) 殉职(xún)
D. 废墟(xū) 酬劳(chóu) 蜿蜒(w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拥护 热忱 精益求精 豪不利己
B.慷慨 干涸 不毛之地 漠不关心
C.溜达 巍峨 瘦骨嶙峋 瞻前顾后
D.嘲笑 抽泣 头晕目眩 犹豫不决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他的衣服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角也很细。
D.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地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地对待。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恍惚”指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B.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热忱”是指热心)
C.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干涸”指干枯,没有水)
D.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不毛之地”是指没有毛发的地方)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
A.画不画得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关键在于绘画者对生活要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B.为了提升城市品位,凯里市近日开展了“环境优美示范社区”评选活动。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D.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近期加大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力度。
6.下面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
A.《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B.《纪念白求恩》一文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到共产主义的高度。
C.《植树的牧羊人》通过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由衷地赞扬了老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D.《诫子书》选自《三国演义》。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7.碎片阅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
(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7日)
材料二 “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见体”。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
(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
材料三 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
(罗荣海《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1)请结合材料概述什么是“碎片阅读”。(2分)
(2)“碎片阅读”可能会对人有什么不良影响?请结合材料概括。(2分)
(3)根据材料说说“经典”有哪些特点。(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非学无以广才    
(2)悲守穷庐    
(3)险躁则不能治性    
9.这篇短文是告诫子孙的文章,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2分) 
10.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2分)
                                                           
12.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13.选文中的第①段和第②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4分)
                                                           
14.毛泽东为什么说“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请结合选文,简单说明理由。(3分)
                                                           
 (三)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15.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4分)
愉 悦——(1)    —感 动——(2)     
16.阅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一线雪”和“动人心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咀嚼黄昏”怎么理解?)
                                                                          
17.有人这样评价本文:对于“时光”“生命”这样永恒的话题,作者没有从宏观世界去寻找大素材,而是从微观世界中捕捉小细节来加以表现。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3分)
                                                                    
18.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写作(50分)
19.请以“姗姗而来的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⑤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参考答案
1.C(xún—xùn。) 2.A.(豪—毫。) 3.B(“忍俊不禁”本身就有“忍不住笑”的意思,与后面的表述意思重复,所以不合适。) 4.D(“不毛之地”解释为“不长草木的地方”。) 5.B(A.前后表意不一致;C.缺少主语;D.表意错误。) 6.D(《诫子书》节选自《诸葛亮集》。) 7.(1)示例:“碎片阅读”就是指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书、网络等媒介(媒体)进行的方便快捷的、零碎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意思对即可) (2)①只注重信息的读取,往往缺乏深层的思考;②易导致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下降;③读者容易养成随意性(如随时读、随时写、随手转、随口评)。(意思对即可) (3)①内涵厚重;②精心创作;③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8. (1)扩展 (2)屋子
(3)就 9.要立德、修身 10.(1)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逝,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11.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表示对白求恩同志的悼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 12.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概括意思,语言简明即可。参考:对工作有责任心,勇挑重担;不自吹自擂;对人民满腔热情。 13.不重复,第①段是赞扬白求恩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②段是赞扬白求恩在工作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都是说工作,但是侧重点不同。
14.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可以让一个人变得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低级趣味,对人民有益。 15.(1)伤感(难过、忧愁、悲伤) (2)平和(平静、宁静、释然) 16.(1)“一线雪”和“动人心魄”生动地写出了那根白发白得很耀眼、很刺目,表达了“我”发现白发时吃惊难过的心情。 (2)“咀嚼黄昏”指老人们在领略、享用迷人的夕阳美景,又指老人们在回味往昔,品味人生。 17.示例一:“我”14岁发现第一根白头发时毫不在意,9年后发现第二根白发时却是相当吃惊,文章以此细节来表现青春的流逝及其带给自己的伤感。 示例二:通过写老人的白发表现他们的历经沧桑;通过写老人表情、姿态的祥和来表现历经沧桑后的宁静与平和。 示例三:通过写夕阳爆发着如火的金光衬托老人饱经风霜后生命仍然灿烂美丽,让“我”感悟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18.青春年少的“我”的一根白发和老人们的满头斑白相比,不算什么。/“我”虽青春年少,却为一根白发而忧愁伤感。饱经沧桑的老人们让“我”有所感悟,也让“我”的心境渐渐平和,觉得那根小小的白发根本不算什么,不值得伤感,因而感觉淡了很多。/夕阳中的老人们历经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释然了。
  (113.220.10.12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原卷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