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广西南宁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南宁市第十八中学八年级段考语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阻遏(è)瓦砾(shuò)吊唁(yàn)骇人听闻(hài)B.寒噤(jìn)诘问(zé)琐屑(xiè)锐不可当(dǎng)C.箱箧(qiè)愧怍(zuò)尴尬(gān)贻笑大方(yí)D.荒谬(miù)俨然(yǎn)隐逸(yì)踌
试题预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南宁市第十八中学
八年级段考语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阻遏(è)        瓦砾(shuò)       吊唁(yàn)     骇人听闻(hài)
B. 寒噤(jìn)   诘问(zé)        琐屑(xiè)      锐不可当(dǎng)
C. 箱箧(qiè)    愧怍(zuò)       尴尬(gān)     贻笑大方(yí)
D. 荒谬 (miù)     俨然(yǎn)       隐逸(yì)      踌躇满志(zh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项“瓦砾”应读作“lì”,B项“诘问”应读作“jié”,“锐不可当”应读作“dāng”,CD项“踌躇满志”应读作“chú”。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蹒跚    拂晓   惶急   荡然无存    B. 归咎    肃穆   狼籍   微不足道
C. 藩篱    交卸   烦噪   穷愁潦倒    D. 遗骸    赃物   技俩   月明风清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B项“狼籍”应写作“狼藉”,C项“烦噪”应写作“烦躁”,D项“技俩”应写作“伎俩”。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 开展“护苗行动”,创建书香校园,让师生浸润书香的环境里以书为伴,尽享天伦之乐。
C. 邕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D.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此处可改为“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B项,天伦之乐: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此处用错对象。C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D项,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专家演讲,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
B.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C. 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D.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较多地考虑到车辆而忽视了行人造成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项不合逻辑,“眼睛”改为“眼神”,B项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D项句式冗杂,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3)重复多余。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4)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5)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6)句意歧义。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7)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8)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
A.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 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C.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代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口语表达是否合理的辨析能力。口语表达是语文的常考题型,与人交流语言要委婉,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A项说话生硬,B项“令尊”使用错误,改为“家父”,C项说话不文明,态度生硬。D项正确得体。
6.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A. ⑤①③②④    B. ②④③①⑤
C. ②④⑤③①    D. ④⑤③①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②为总起句,排除AD.⑤在①后面,排除C。故选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面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是其中的作品。。
B. 《骆驼祥子》通过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老舍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小说充满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小说中那段“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名言,成为一代人的座右铭
D.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是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识,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A项表述错误,《社戏》是小说,选自《呐喊》。
8. 对《望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B. “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C.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运用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D. 全诗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登上泰山,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D项分析错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这是作者攀登泰山绝顶的决心,并没有登上泰山绝顶。
说明文阅读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
9.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A. 时间顺序    B. 逻辑顺序    C. 空间顺序    D. 总分顺序
10. 对文中第⑦段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例子   打比方    B. 举例子   列数字
C. 列数字   分类别    D. 打比方   作诠释
11. 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不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的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 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 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1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 过去的一年与人的年龄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正比:年龄越大,过去的一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小。
【答案】9. B    10. B    11. C    12. D
【解析】
9. 此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认知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本文由现象到本质,依次说明幼年时光去哪儿和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快的原因属于逻辑顺序。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判断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等。仔细阅读第七段,列举了不同年龄的人对时间的感觉不同,通过具体的数字进行说明,所以使用的是“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C项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习惯成的记忆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其趋向于成年热。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仔细辨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D项表达错误。根据文意,应该是“成反比”不是“成正比”。即年龄越大,过去的一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
三、文言文阅读
(一)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以调素琴/  素不相识    B. 有仙则名/并自为其名
C. 无案牍之劳形 / 形影相吊    D. 有龙则灵/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    B. 斯是陋室/是谓大同
C. 可以调素琴/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惟吾德馨/惟有乳下孙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山”、“水”起笔,引出陋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从环境清幽雅致、室中人博学多识、生活情趣高雅脱俗三个方面写出了陋室不陋。
C. 结尾运用对比手法,暗示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和节操。
D. 全文多用对偶句,有整齐匀称之美;同时又灵活自如,骈散相间,参差错落。
16.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C    14. D    15. C    
16.     (1).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受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解析】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素”意思分别是“不加装饰”和“向来”,B项“名”意思分别是“出名”和“名字”,C形“形”都是“身体”的意思,D下昂“有”分别是“拥有”和“通‘又’,表示整数后的零数”的用法。故选C。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之”意思分别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和“的”,B项“是”意思分别是“表示判断”和“这”,C项“以”意思分别是“用来”和“把”,D项“惟”都是“只”的意思。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在能够翻译全文的基础上对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都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的分析。C项对文章语言的分析错误,文章开头的几句排比,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意丰,节奏感强,使内容起伏跌宕。
1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案牍”指官府的公文,“劳”是“使……劳累”的意思。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二)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①人。少负②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③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④。学射于周同⑤,同射三矢⑥,皆中的⑦,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⑧;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ò,箭的尾部。 。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尤:____________
(2) 飞引弓一发                    引:____________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周术。
19. 读完这个故事,请你谈谈从岳飞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案】17.     (1). 尤其    (2). 拉    
18. 岳飞因此更加刻苦操练,学完了周同的本领。    
19. 可从岳飞刻苦读书,练习武术两方面谈。
【解析】选自《宋史•岳飞传》  作者:脱脱  年代:元
 
17.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引”是“拉”的意思。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是”这的意思,“益”更加的意思,“尽”是全的意思。
19. 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围绕主旨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四、古诗文默写
20.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
(2)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白头搔更短 , 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8)存者且偷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9)《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百川东到海    (2). 长歌怀采薇    (3). 木落雁南度    (4). 波撼岳阳城    (5). 日暮乡关何处是    (6).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 浑欲不胜簪    (8). 死者长已矣    (9). 出淤泥而不染    (10).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综合题。
21. 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活中,凡人善举不断涌现。我市小叶捐赠器官拯救他人生命的善举,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此,班级决定开展以“与人为善,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认为这次活动可以以哪些形式进行?请写出两种活动形式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凡人善举是冬天里的太阳,给人温暖和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活动中,同学们都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人为善。班委会决定推选“最美中学生”,请你推荐一位候选人,为他(她)写一则推荐词,写出推荐的理由。
要求:①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的真实人名、班名、校名;②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召开主题班会;②板报宣传;③校园广播;④演讲比赛;   
⑤收集身边的“凡人善事”;⑥发起倡议,号召从我做起,与人为善。(写出两点即可)    (2). 答案示例一:凡人善举是春天里的甘霖,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答案示例二:凡人善举是大海里的灯塔,给人目标与方向。    (3). 答案示例:我推荐××同学为最美中学生。校园里,有他(她)勤快的身影;敬老院内,有他(她)温暖的话语;乡村社区,有他(她)灿烂的笑容。(写出该同学与人为善的美的品行,表达得体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活动题。第(1)题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的要求和材料内容,归纳出适合活动的形式名称。宣传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校园中,可以通过主题板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举行,结合自己的学校特点选择一种适合活动宣传的活动形式,写出两种即可。第(2)题考查形式句子仿写的能力。解答时,理解材料意思,分析句子的结构和以及形式的理解,进行分析作答。示例中用“凡人善举是……,……”的形式写出凡人善举的含义,仿写时应参照这一格式,围绕“凡人善举”进行仿写。第(3)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要求,做到层次清楚,语言通顺,并严格执行字数要求。推荐“最美中学生”要说明推荐的原因,即被推荐人具有与人为善的品质。那么,就要列举被推荐人做过的好事,这样才有说服力。行文可以流畅优美一些,这样才能打动人心。
六、现代文阅读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2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