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四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湖北省襄阳四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北省襄阳四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试题预览
湖北省襄阳四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之人生而论,大体说来,似乎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枝,水之流。若文化远离了自然,则此文化必渐趋枯萎。若大群泯失了孤独,此大群必渐成空洞。若活动损害了安定,此活动也必渐感怠倦,而终于不可久。
乡村是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的,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村中人无不羡慕城市,乡村也无不逐渐地要城市化。人生无不想摆脱自然,创建文化,无不想把自己的孤独投进大群,无不想在安定中寻求活动。但这里有一限度,正如树木无不想从根向上长,水无不想从源向前流。但若拔了根,倾了源,则枝亦萎了,流亦竭了。人的心力体力,一切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无不从自然中汲取,在孤独而安定中成长。人类挟着这些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才能创建出都市,在大群中活动,来创造出文化,而不断上进,不断向前。
一个乡里人走向城市,他带着一身的心力体力,怀抱着满腔的热忱与血气,运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来奋斗,来创造。他能忍耐,能应付。他的生活是紧张的,进取的,同时也消散了精力。一个城里人走向乡村,他只觉得轻松解放,要休息,要遗忘。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他暂时感到在那里可以不再需要智慧,不再需要情感,不再需要意志与气魄。他也不再要紧张、奋斗与忍耐。然而他却是来养息精力的。在他那孤独与安定中,重与大自然亲接,他将渐渐恢复他的心力体力,好回头再入城市。
人类断断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集合的种种活动。但人类更不能没有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人类最理想的生命,是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都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若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都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形的活动中讨生活,那只是挣扎。觅享用,那只是堕退。问前途,也恐只有毁灭。想补救,只有重返自然,再回到乡村,在孤独的安定中另求生机,重谋出路。
因此人类文化之最大危机,莫过于城市僵化,与群体活动之僵化。人类从自然中产出文化来,本来就具有和自然反抗决斗的姿态。然而文化终必亲依自然,回向自然。否则文化若与自然隔绝太甚,终必受自然之膺惩,为自然所毁灭。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科学落后的民族,如何习得科学,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而活动?城市人如何调整科学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使僵化了的城市,僵化了的群体生活,依然回过头来重亲自然,还使人享受些孤独与安定的情味?这是现代人所面遇的两大问题。而其解决困难的方法与途径各不同。这里需要各自的智慧,各自的聪明,谁也不该学步谁,谁也不须欣羡谁。
(摘编自钱穆《乡村与城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劫,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个体生命发展的一个大致规律。
B.人的文化、大群与活动离不开自然、孤独与安定,犹如木之枝、水之流离不开木之根、水之源一样。
C.与城市相比,乡村是自然、孤独与安定的,乡村中的人向往城市文化,希望融入大群,参与城市活动。
D.一个乡里人到城市里去奋斗,参与创造。他在紧张、进取的生活里忍耐着,应付着,是为了消散精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城里人走向乡村,是暂时脱离城市的一种休息,他在孤独与安定中,亲近自然,恢复心力体力。
B.人的心力体力和智慧情感及意志气魄,是从自然生活中汲取的;城市人不时地回归乡村以便回头再入城市。
C.人类不能始终保持和自然反抗决斗的姿态,人类文化如果过分隔离自然,必受惩罚,最终被自然毁灭。
D.因为乡里人最终还是要走进城市的,城市人最终还是要回归乡村的,所以乡里人和城里人谁也不该学谁,谁也不该欣羡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一定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集合的种种活动,但更不能没有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如此。
B.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都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形的活动中讨生活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命状态。因此,这个时候,城市人须返回乡村去发展。
C.人类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都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在城市里出生长大始终没有去过乡村的人无法真正创造文化。
D.城市的僵化与群体活动的僵化是人类文化的最大危机。要解决这一危机,作为城市人,须思考如何调整科技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重新亲近自然,享受孤独与安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事故之后
韩少功
有个村庄的两个后生惨遭大祸。一个电工,一个帮手,架设外线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突然啊呀一声,双双翻倒在水田里,水淋淋的身体抽搐不已。
    有人怀疑他们违章操作。有人怀疑另有第三者肇事,比方说在配电间贸然合闸。到最后,几乎所有人却一口咬定了供电公司:施工前缺少培训,施工时没有监督,材料质量也可疑……总之他们应对死人负责。当时公司总经理把汽车停在村口,不打算进村了。村民们将汽车团团围住,七手八脚要连车带人抬进村去,抬到惨兮兮的灵堂前去。他们一开始并没想到什么钱,但既然时逢丧礼,狗屁总经理对死者看都不看一眼,鞭炮没有放一挂,祭幛没有送一条,撒腿就想走,实在太没人味儿,是可忍孰不可忍!
    掀了它!掀了它!开个铁乌龟来吓哪个?有人冲着汽车大吼。如果不是村干部及时赶来,人们的扁担和锄头还要砸在车上。
    总经理只是不想沾包,但不合人情的躲闪犯了众怒。也许正是这一点使舆论全面恶化,使他陷入了是非难辨的泥潭。人们异口同声要求供电公司对事故负责,相干和不相干的恶语都一齐砸过来。加上死者的亲属在场号啕大哭,人见人怜,人见人悲,妇人们泣声纷起,急得总经理满头大汗,钻地无缝,插翅难飞,捐出了两百元还不够,向所有人赔笑脸还不够,最后只得答应承担责任,一咬牙,给两家各赔十二万。
    到了这一步,乡长才“及时”地出现,连声说自己来迟了,来迟了,劝退了几个吵闹的后生,然后接总经理去吃饭,算是压惊和联谊。
    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灵堂里的调解已经完成。但这算什么调解?我私下里已隐隐约约知道肇事的第三者是谁。这就是说,肇事者并没有承担责任,供电公司却在相当程度上代人受过。在全面推行法制建设的今天,这一结果大可奇怪。
    贺乡长对我说:“是不是有人肇事,这不难查。但查出来又如何呢?他赔得出二十多万吗?
赔不出。查来查去的结果,不但要毁掉两家人,还要毁掉第三家,你说是不是?”
    他的意思是,肇事者家里也太穷了,经不起罚。而受害者的家里呢,如果没有补偿,就只能讨饭。
    “但事实总归是事实……”我支吾。
    “事实是:现在三个家庭都有了活路,有什么不好?”
    “那供电公司是不是有点儿……”
    “你是说冤枉?是有点儿,但他们放点儿血,也是九牛一毛,不过是酒楼里少埋几张单,麻将桌上少点几个炮。你还不知道他们?”
    我无话可说。我以前只知法度的重要,但眼下不得不承认,法外有法,非法法也。山民们心目中自有一套更为重要的潜规则。这种规则在后果与动机之间更关注动机,比如考虑到肇事者并无恶意,因此须从轻发落;在死者与生者之间更关切生者,比如考虑到两家遗孤都要活人,那么补偿就比查案更重要。他们还怀恨供电公司赚得太多,太容易,太霸气,这次切不可放过。这一切算计如果不是颠倒黑白,至少也是颠倒主次,活脱脱造出了一个假案。但山民们认为此事办得天理昭昭无可置疑。他们不约而同不假思索地胡言乱语,乡村干部也不约而同不假思索地两面三刀,反正是要逼供电公司掏银子——何况供电公司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
    我不大能接受这种胡来和恶搞,但三个贫困家庭(受害两家加肇事者一家)由此免了灭顶之灾,在没有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能继续活命,又不能不说是各种结果中最让人心安的结果。我又能说什么?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村民们对结局一派欢喜。
    有人说:“他们死得好啊!你想想看,一没有吃药,二没有打针,三没有动刀子,什么苦都没有吃,就像一觉睡过去了。这种死法哪里去找?”
    另一个说:“哪里死了呢?明明还活着呵。老人还由他们养,堂客还由他们养,连娃崽的学费也还是由他们出,只是家里少了一个影子。没关系的,同外出打工差不多。”
    还有一个更是无限憧憬:“我下次一定要给供电公司打工去!吊颈也要挑棵大树不是?跳河也要选条大河不是?”
    东一句,西一句,事情就真的这样过去了。
    (选自2015年第9期《微型小说月报》)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即点明事故,对肇事原因和死者情况不作赘述,而是集中笔力写供电公司和乡村干部如何处理,这样既呼应了标题,也有利于刻画人物、突出主题。
    B.“但事实总归是事实……”句中的两个“事实”均指事故处理的实际结果,即供电公司承担事故责任。
    C.村民们心中自有的那套“更为重要的潜规则”是只关注动机不考虑后果,只关切生者不顾及死者,甚至无端仇视供电公司。
    D.乡村干部与村民们心贴心,在处理触电事故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逼供电公司赔钱,使受害两家与肇事者一家免除灭顶之灾。
5.“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在刻画贺乡长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
    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懈怠,从秀
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
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
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
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老化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
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
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
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了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都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
朱生豪深受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通全集至十余遍,于是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
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
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
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版朱生豪的翻译。
(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6日)
【相关链接】
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
(戏剧导演陈薪伊语)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幼年朱生豪对读书的痴迷,教会学校背景使他形成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为朱生豪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
B.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C.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
D.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很多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
B.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
C.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或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
D.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
E.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
9.朱生豪在翻译莎剧中,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干字直卿,福州闵县人。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遂以其子妻干。
宁宗即位,熹命干奉表,补将仕郎。丁母忧,学者从之讲学于墓庐甚众。熹病革,以深衣①及所著书授干,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
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知抚州高商老辟为临川令,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
所至重庠序,先教养。其在汉阳,即郡治后凤栖山为屋,馆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祐观。
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且劳以金帛。妪曰:“老妇之来,为一郡生灵谢耳,太守之赐非所冀也。”不受而去。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后同僚忌之,干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编礼著书,日不暇给,夜与之讲论经理,亹亹不倦,借邻寺以处之,朝夕往来,质疑请益如熹时。既没后数年,以门人请谥,又特赠朝奉郎,谥文肃。
(选自《宋史•黄干传》)
【注】①深衣:指古代诸侯、士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这种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名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B.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C.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D.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庠序”,指学校。《孟子•梁惠王上》中“谨庠序之教”的“庠序”,相当于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建议,在京都长安设立的太学。
B.“乞祠”,指大臣因故自请充任祠禄官。也称“请祠”。“祠”,指祠禄官。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或罢职者,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
C.“观”,指宫廷或宗庙门前两旁的高大建筑,也指道教的庙宇。宫内、宫外皆可设道观。宋代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或因故自请者,会被朝廷安排在宫外的道观里享受其俸禄。
D.“上元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民间有人们携亲伴友“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故又称“灯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干在学术上师承朱说,致思刻苦。黄干禀告母亲后,当天就出发去找朱熹。等待朱熹归来的两个月期间,他没脱过衣服。见到朱熹后,晚上抓紧时间学习。
B.黄干为官期间颇有政绩,政声极佳。黄干任新淦县知县时,官吏百姓都非常高兴。在此任上恰逢天旱,黄干劝勉百姓卖粮和捕捉蝗虫。
C.黄干兴办学校,以教养百姓为先务。在汉阳时,他依傍着郡邑治所后的凤栖山修造房屋,来给四方之士提供住所,修立周敦颐、程颐、游酢、朱熹的祠庙。
D.黄干一生讲经学义理,著书立说。黄干回乡里,巴蜀、江、湖之士都来向他求教,他孜孜不倦,借邻寺为弟子住地,质疑请教之风像朱熹在世时一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5分)
(2)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为“清”,对明王朝虎视眈耽。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
塞上曲
戴叔伦①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②。
【注释】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4.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渡易水》后二句即景抒情,从眼前所见的凄切苍凉之景,引出对国事的隐忧。
    C.《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D.《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却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
    E.两首诗语言深沉,苍凉悲切,均可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
15.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议论,“                ”,那么秦就能传递三世,甚至可以万世为君。
(3)《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一饭千金而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某官员,三个月后居然换了个位置“高升一级”。此事被曝光后,顿时舆论哗然。
    B.年轻画家毅然赴藏,深入藏民之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创作《西藏组画》时不蔓不枝,将西藏题材绘画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C.喜剧不能被低俗小品取代,其本质也不是低级的插科打诨所能表达的;喜剧应该用高雅品质赢得观众,而不是用媚俗的桥段取悦观众。
    D.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刷”字当选年度汉字,“诗与远方”“匠人精神”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家旅游局认定五种行为属于“不合理低价游”,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甚至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B.李克强总理要求相关部门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C.《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积极应对可能涉及全球8.5亿人口的粮食危机,正成为联合国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D.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出口强劲增长,在全球的地位稳步提升,主要国家对我市场依赖程度显著加深,我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复苏的主要力量。
19.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的情形与西方世界稍有不同。  ①  数百年前的幻想作品比如《西游记》《封神榜》和《镜花缘》,可以用来证明中国人原本并不缺乏想象力,  ②  就思想“血统”而言,这些作品和西方当代的科幻并无相通之处。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之后,  ③  固然是一片赞美之声,  ④  也有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不过他们通常都徒劳地纠缠在“黑暗森林”法则能不能成立、光速能不能超越之类具体问题的争论中,而这类争论  ⑤  可能在现阶段获得确切结论,对于赞美或贬低刘慈欣的作品  ⑥  可能在学理上产生任何作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然 但 一方面 另一方面 既不 也不
B 即使 然而 / 但 既不 也不
C 由 即使 一方面 另一方面 虽然 却
D 虽然 然而 / 但 虽然 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善美境界,  ①  :“强学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以及走出个人的“兴除利害”的爱国为民精神。除此之外,  ②  ,古代的工匠们由于特殊的工作、学习方式,养成了他们“尊师”的美德。人们赞美工匠,总离不开一个“巧”字。那些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的熟练,  ③  。鲁班就因为发明不少木工工具器械而被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
21.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韩国人发明了两种筷子:一种叫作rassen,收起来是一根圆柱,打开后是一双;另一种叫作kamiai,内置磁铁,收纳和使用起来都很方便。对于这两个新事物,日本网民表示非常佩服韩国人的创意,甚至说他们重新定义了筷子。而中国人却笑了,说日本人和韩国人根本不懂中国筷子的真正含义——天圆地方、天地人三才之象、合二为一等等,而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工具。
    
叫作“rassen”的筷子

 
叫作“kamiai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二)语文试题』  下一个『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