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届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问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探究中医不为理解的原因谢文纬中医在现今的中国为什么不被主流群体认可呢?主要是中医很难被认知和掌握。中医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非常人所能领悟贯通,能够成为名医者古本少之,扁
试题预览
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届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问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探究中医不为理解的原因
谢文纬
中医在现今的中国为什么不被主流群体认可呢?主要是中医很难被认知和掌握。中医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非常人所能领悟贯通,能够成为名医者古本少之,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叶天士、傅青主、黄元御、彭子益、张锡纯、浦辅周这些医圣们对中医的理解可以说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们所掌握的医术,才真正代表了中医。而多数的医者对中医的理解和把握很难达到高层次,他们只能凭着对中医的一知半解,凭着几张药方,或者说是一些雕虫小技,勉强应对门诊。如果他们沾染了某些坏习气,诸如吹嘘自己,将自己扮作“神医”,骗取病人钱财;在临床上束手无策时又故弄玄虚,那就必然沦为庸医,所以难怪连鲁迅都将中医说成“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要成为一名中医的大家绝非常人所能。《史记》中记载,扁鹊非常人,长桑君看中他后,将秘方医书赠予扁鹊,并给他服药,使其具有透视、洞察异物的功能。扁鹊得到真传后,成为以望诊、脉诊见长的一代名医。
我想所谓非常人,就是他应有超人的悟性,中医与西医完全不同,学中医必须靠悟性。记得我在中医药大学一年级上课时的情景,那时我们失学了十几年,百余名学生在文化大革命后首批进入大学,读起书来真是如饥似渴。然而中医与西医同时开课,西医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快博得了大多数同学的青睐;而中医古涩难懂的文字,玄而又玄的理论,使很多同学捉摸不透,最终对中医的失信和冷落也就是自然的了。
现在想起来,西医和中医是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产物和结晶。西医是通过离体实验和进行逻辑推理建立起来的实验医学;而中医则是通过临床的直觉体验和依靠不断顿悟建立起来的经验医学。因此西医通过老师清楚明白的讲授,加上自己认真的研读是很容易掌握的,就如同我们看到一幅西方写实派的油画,裸露细微的人体真实可见;而听完中医老师讲完的课,在脑中留下的是深奥玄妙的理论,虽然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也可能始终捉摸不透,就如同看到一幅传统的中国画,虽然只有几笔,感到虚无缥缈,却又觉得栩栩如生。
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那便是如老子所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红楼梦》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曹雪芹通过活生生的故事暗暗地表达了作者反叛社会的内涵,里面充满了隐语,使得历代的文学家几遍、十几遍地研读它,不断地揣测和研究,形成了很多红楼学派,我想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医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耀眼明珠,自然也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面对数成千上万古涩难懂的中医文献,没有人指点,我们是很难读懂和掌握中医的。因此仅仅读中医的教科书,即使全考满分,也很难通晓中医。因此中医需要师徒传授,需要高人指点,才能真正领会精通中医。
当然也有自学成才的中医,最后也能成为中医的大家,这些人往往对中医具有独具一格的创新和发展。历史上的黄元御该是这样的大家,他三十多岁学医,五十余岁离世,可在世时不仅临床医术精湛,而且为我们留下了二百万字的医著。
中医的治疗是个体化治疗,因人、因时、因地、因病、因证下药开方,并且每次复诊,都要调整处方,有的时候是因为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变化,有的时候则是医生产生了新的思路,于是药方便会重新制定。从中医大夫开的药方中可以看出医生的思路,看出医生对病机的认识,看出医生的用药原则,自然也能看出医生的中医水平。与西医不同,中医大夫因流派不同,个人对疾病的见解不同、思路不同,所开的药方可完全不同。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高深莫测的一门学问,中医并不是一般人能够领悟贯通的,能够成为名医者古本少之。
B.在作者看来,中医在现今中国之所以不被主流群体所认可,主要是因为它很难被认知和掌握。
C.因为对中医的理解和把握很难达到高层次,所以多数的医者只能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凭着几张药方和医术勉强应付。
D.据《史记》记载,扁鹊被长桑君看中后,获得秘方医书,并因服药得有透视、洞察异物的的功能,后得到真传,终成为一代名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字的古涩难懂,理论的玄之又玄,致使很多学生捉摸不透,最终对中医失信和冷漠。
B.西医是我们看到的一幅西方写实派的油画,而中医是我们看到的一幅留下想象空间的中国传统画。
C.作为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产物和结晶的中医和西医,前者是通过临床的直觉体验和依靠不断顿悟建立起来的经验医学。
D.鲁迅先生将中医说成“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和多数在临床上束手无策时又故弄玄虚沦为庸医的医者有很大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的学生仅仅读中医的教科书,即使全考满分,也很难通晓中医。
B.作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耀眼明珠,中医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便如老子所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
C.为我们留下了二百万字医著,且临床医术精湛的黄元御是自学成才的中医大家,他对中医具有独具一格的创新和发展。
D.学习中医,必须经过师徒传授,只要经过高人指点,就能真正领会精通中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张尚洁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妈妈房里的表,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 
床上没有一丝温度,被夜晚的风吹得冰凉。她看看空空的床,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借着手机屏上微弱的光,环视房间一周,精致的装饰品褪去了白天的招摇,隐在黑暗中,只剩下一个黑乎乎的影子。妈妈又走了,还是没有回来?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妈妈已经很少回家,剩下她一个人,过着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 她滑坐在地板上,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起了变化呢?自从爸爸去世,妈妈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前温婉的小城姑娘突然变成了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支撑起了只剩两人的家庭,让房子越变越大,却让温暖越来越少。 她想起了小时候,房子不足五十平方米,晚上三个人只能挤在一张床上,中间挂着一块软软的棉布,她和妈妈睡在这头,爸爸睡在那头,她躺在妈妈温柔的臂窝里,听着棉布那头爸爸讲的故事睡去,心里是安稳的。而现在,妈妈很少回家,她们之间好像只是靠着每月信用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来维持关系,让她还能感受到妈妈的存在。 
“嘭——”她望向门口,是妈妈进了家门。看见她坐在地上,妈妈吃了一惊:“还不睡?”说着便走到镜子前卸妆,一下一下,露出了深深的疲惫。“学校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费用要交的?”见她迟迟不出声,妈妈回过头来。“没有,我……”话音刚起,镜子前的新款三星手机闪烁起来,妈妈神情严肃地接起电话,“嗯”了几声,便抓起口红开始补妆。她望着妈妈,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感觉到距离的存在感。“我走了,你自己……好好的。”妈妈深深地看她一眼,拿起衣服匆匆地、却又恋恋不舍地走出家门。 又剩了她一个人。 
凌晨两点,又剩了她一个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机场的落地钟,时针与分针在下午三点的空气中分离,依依不舍。 一排排金属座椅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明亮得让人无法直视。她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她又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上面毋庸置疑地印着“墨尔本,下午两点”。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她想起了小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孤独地在校门口等着妈妈的到来,却只看见一双双高跟鞋从看起来很高档的车上下来,从两边走过。她始终寻不到属于妈妈的自行车与老布鞋。正当她灰心想回教室,身后却响起了锁自行车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转头,妈妈已在身前冲她温柔地笑。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 
这时,一条新信息传进她的手机。 “妈妈在开会,你自己……好好的。” 少年时的场景又一次袭来,冰冷的门撞上门框的声音似乎还回荡在耳边。尽管是午后,阳光温暖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但她依然觉得寒冷,刺骨的寒冷。 
她猛地站起身,撕碎了机票,将碎屑狠狠地扔进垃圾桶。“两点飞往墨尔本的航班马上就要停止登机……”大厅中传来航班信息,却被她抛在脑后。 
从来没有问过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工作,努力到连家都不顾。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 
她冲出机场,拦下一辆出租车,在后座上泪水决堤。 又剩了她一个人。 
下午三点,又剩了她一个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家门口超市的表,时针与分针在傍晚四点的空气中告别,清晰可见。 楼道里安静得很,只有她的行李箱行走在地上的声音。她看看家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妈妈一定还在工作吧,她苦笑了一下。良久,她掏出钥匙轻轻插进锁眼,门“咔嗒”一声,开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来,回到这个没有温暖的、似乎不值得留恋的家。她靠近妈妈的房间,房间里没有一丝声音。走进去,却看见妈妈蜷缩在床头,泪水簌簌地落着,在被单上印下深色的痕迹。 
远处,是被摔碎的手机。 
她蓦地愣了,心里竟泛起一丝久违的温暖。 
“妈,我不走了。”开口时是微颤的声音。妈妈抬起红肿的双眼,惊讶又惊喜地望向她。她突然懂了,妈妈是有多爱她,尽管这爱是走的另一条路,但她们依然是最亲近的人。 
她们两个人相拥在一起。 
(选自《当代小说》2012年10期)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在机场,“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句中“急促”表明母亲生活的忙碌和
   迟到的着急以及“她”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 
B.“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
   声音,没有一丝温暖”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明“她”对过去那种简单却幸福的生活的怀念。 
C.文章插叙了小时候一家三口挤在不足五十平米小房子里的温馨故事和妈妈开家长会时“她”等待
   只属于妈妈的自行车和老布鞋的情节,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D.文章几处环境描写都渲染了温暖的气氛,正面烘托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鲜活,跃然纸上。 
E.文章通过三处精细的场景描写和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的生动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代沟的普遍
   与可怕的主题。 
5.标题“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6.文中划线句子“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
   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传达了作者对于亲情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
   长记忆或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亲情体验的感受。(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①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历史卷轴一样的门槛会被踏碎了。只记得它很大,门是一重接着一重的,所有的房间都陈设着古旧的家具和器皿,它们就像老人们历经沧桑的眼睛一样,沉静而又略嫌冷淡地望着我们。我注意到屋子没有大窗口,那栗色的窗子又一律是木格的。木格很细碎,就仿佛是横在窗上的一把把剪刀一样,把射进屋的阳光给凭空剪得零落而黯淡,所以几乎很难看到一间阳光充足的屋子。当年的“迅哥儿”流连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住在永远暮气沉沉的房子里,他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就会更为迫切。而由这寂静和昏暗生发出的幻想,也会像河里游荡的小鱼一样活跃。 
②这是绍兴,而绍兴在我的心目中就是鲁镇。已是子夜时分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大排档正在高潮上。那排档是南北向的一条长巷,有些歪斜,而正是这歪斜,使它显出了随意、世俗和浪漫的气息。巷子里湿漉漉的,这当然不是雨的滋润,而是摊主洗菜时泼出的水。摊位一座连着一座,清一色的塑料棚顶,每个棚子大约放四五张圆桌,每张桌都能容七八个人。摊前的煤火通红通红的,炒菜的声音和着摊主招徕客人的声音,让人觉得亲切和温暖。这种时刻,我心中鲁镇的影子一闪一闪地呈现了。我仿佛看到了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情形;我还看到了吕纬甫在酒楼上讲述两朵剪绒花故事时怅惘的神情。我甚至想,如果不远处的护城河下泊着一条船,我们登得船上,在夜色中划桨而行,一定能够看到真正的社戏,喝到戏台下卖的豆浆。如果碰到一个老旦坐在椅子上咿咿呀呀地唱个不休,我也一样会烦得撑船就走。如果偷不成别家的豆子在船上煮着吃,就姑且偷一缕月光来当发带,束着我随风飘扬的长发。夜越来越深了,是凌晨时分了,我们却毫无睡意。 
③次日,我起得很迟。沿着绍兴广场的护城河北走,没有多远,老街就呈现出来了。见到它,我的眼睛蓦然一亮,感觉它仿佛扭着身子活跃地动了几下。在狭窄的老街上闲走,我会无限地放松和陶醉。这种时刻,你觉得那街分明像河流一样,它潺潺地流动着,等着你的脚踏出阵阵水花。这街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它的两侧是层层叠叠的老房子。房前的门楼各具特色,有的高而窄,有的矮而阔。房子多数是两层的小楼,但也有三层的。它们的色彩以栗色和苍灰为基调,屋顶的瓦却基本是深灰的,灰得年头久了,就泛黑了。不过它们与天色是极为协调的,仿佛它们就是天的底座。你不要小觑了这老街,看着它不长,走起来就长了,长得仿佛没有尽头。而且也不是笔直的,略略地弯着,它这种弯不是老人的那种透出暮气的驼背,而是一个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风情万种。 
④街上很少有行人,石板路上干干净净的,给人以明净、妥帖.之感。我推开了几处门楼,进得院子,更想直接地接近老房子,真正的老屋比比皆是,它们保持房屋原来的状态,格局是老格局,窗户也是老窗户。如果不是有现代的人影闪现在房子里,我会误以为回到了一百年前的鲁镇,听见了单四嫂子在空虚寂静的夜晚呼唤宝儿的哭声,嗅到了华老栓买来的人血馒头被火焰舔舐.过所发出的奇怪的香味,看到了在祝福声中被主人呵斥后凄凉地放下烛台的眼神呆滞的祥林嫂。这是鲁镇,是鲁迅笔下那个永远不会消失的鲁镇。那屋檐上的荒草,那窗棂上所弥漫的蒙昧天光,那院子中的桂花树,那天井中放置的杂物,似乎都透着旧时代的气息,它让人有某种伤感和惆怅,又让人有某种辛酸后的喜悦。 
⑤在那条老街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着白衣的盲人。他用一根细而长的竹竿探着走路,走得不急不躁,有板有眼。看来他对这老街熟稔.之极,老街也许是他的眼睛仅能看到的一道光。当我们走完老街在一家茶楼坐下时,透过拉起的窗户,我能望见护城河上的拱形石桥。那桥是灰色的,上面匍匐着一些绿色藤萝,有棵高高的柳树越过石桥,它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少年,赤脚站在水里,笑嘻嘻地看着流水。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便可望见老街上的房屋,看见灰瓦和飞檐,它们像漂浮在鲁镇上空的凝重的浮云,让我陷于回忆和思索之中。 
⑥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从他的故居到老街,我感受到的是栩栩如生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是能让人的想象力急遽飞翔的地方。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倾注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还有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阿Q,他对革命的无知的游戏态度,他自甘其辱的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直至他为自己生命的终结而努力画上的那个圆圈时,都仿佛是神秘的、可爱的,让人憎恨而又同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么! 
⑦绍兴似乎总是阴气沉沉的,我心目中的鲁镇因了这特定的天色而一直伫.立在眼前。它的白天和黑夜仿佛是没有界限的,白天有暗夜的气象,而黑夜又有白天隐约的影子,一如鲁迅作品带给我的气息。待我把目光再转到石桥上时,竟然又看见了先前在老街里遇见的那个盲人,他怀抱着竹竿,坐在石桥上。但他不是沉静地坐着,他不时地转身,用竹竿去抚弄柳树,于是就有一些微黄的柳叶天女散花般地被打落。它们落在水里,向下游荡来,渐渐地接近我们所坐的茶楼。我多想在它们经过的一瞬间泼一杯清茶在它们身上,可我怕同行者笑我痴狂,而且我也不敢肯定,它们确乎能够领受茶的芬芳之气,于是只是静看着它们一摇一摆地远去。                                        
(取材于迟子建报告文学) 
7.本文中提到很多与鲁迅小说集《呐喊》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纬甫是小说集《呐喊》中《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文中内容指的是小说中他同“我”在酒楼上
   不期而遇,旧友相聚,互通长短的情景。 
B.“看社戏”“偷豆煮”“老旦唱戏”等内容都是《呐喊》中《社戏》里的情节,“它们”描写了乡村
   少年夏天的生活,充满自由的童趣。 
C.单四嫂子是小说集《呐喊》中《明天》的主人公,作品通过寡妇痛失独子的描写,抨击了黑暗社
   会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人们的无情冷漠。 
D.《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
   社会以及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将所见之景、之人逐一渲染,在字里行间注入自己对绍兴深沉的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文
   章极具感染力。 
B.“巷子里湿漉漉的,这当然不是雨的滋润,而是摊主洗菜时泼出的水”一句,反映了绍兴不够浪
   漫,让人失望。 
C.老街上的白衣盲人给作者很深的印象,他“不急不躁,有板有眼”的步态,让作者感受到老街生
   活的从容平静。 
D.这篇散文,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展开描写,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感和想象力,渗透着作者独
   到的情感体验。 
9.绍兴排档随意、世俗、浪漫的氛围,让作者仿佛又看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众多小人物。在文学名著中有很多充满魅力的小人物,请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位,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平凡的世界》  《红楼梦》  《红岩》  《老人与海》  《边城》
四、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①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旧唐书•韩愈传》
注释:①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B.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C.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D.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11.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
德修养而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B.征辟制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也可以分为“征”和“辟”两类,唐采用科举制,不存在“征”和“辟”。
C.宫市是中唐时,宫中有需要买外面市场上的物品,随意给出价款强行收购的行为,是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
D.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后来考中进士,
终成一代名士。
B. 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对宫市弊端,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官
C. 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5分)                                                                
 (2)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客游•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云“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
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
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
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
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老迈,表达了年
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15.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
 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3)《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