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宁夏固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固原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弃甲曳兵不耻下问孝悌之义青出于篮B.膏腴之地蛇蟮之穴驽马十驾锲而不舍C.因利乘便瓮牖绳枢固若金汤焚书坑儒D.揭竿为旗度长絜大强驽之末拱手而治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试题预览
固原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弃甲曳兵    不耻下问    孝悌之义    青出于篮
B.膏腴之地    蛇蟮之穴    驽马十驾    锲而不舍
C.因利乘便    瓮牖绳枢    固若金汤    焚书坑儒
D.揭竿为旗    度长絜大    强驽之末    拱手而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
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霍金写了《时间简史》,被人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B.米芾湖北襄阳人,是北宋著名画家,生活在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包括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
C.靠增强安保力量制止“医闹”的发生让人怀疑,因为这样的举措只保护了医生的安全,忽视了对相关医生医德的要求。
D.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兵刃既接(接触 交锋)     树(种植)之以桑        王无罪岁(归罪,归咎)
B.声非加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善假(借助,利用)于物    学不可以已(停止)
C.合从(通“纵”)缔交     不爱(爱护)珍器重宝     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D.弃甲曳兵而走(逃跑)  无(通“毋”)失其时    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外连横而斗诸侯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7、对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顺风而呼闻者彰,声非加疾也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⑤/②⑦/③④/⑥               D.①⑤/②⑦/③/④/⑥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非我也,兵也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核心是“施仁政”,在人性问题上,针对荀子的“性恶论”而提出“性善论”。
B.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为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世称贾长沙。他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一派。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辞赋《吊屈原赋》最有名。
D.韩愈,字退之,河阳人,韩氏郡望为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他是“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每小题2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愚昧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践:踏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河为池                蒙故业,因遗策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天下已定             学不可以已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9分)
劝 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尝有之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①,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②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③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④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注:①说:说教。兑:悦。②堇(jǐn):毒草,根有剧毒。③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④畏:被拘禁。“无乃畏邪”中的“畏”,躲藏。
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彰:彰显、显著。
B.圣人生于疾学       疾:痛恨,厌恶。
C.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   益:更加,越来越。
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       释:丢弃、抛弃。15.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说明“劝学”和“劝师”的一组是(     )(3分)A.①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②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
B.①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②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C.①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②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
D.①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②凡说者,兑之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
B.作者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尊敬老师。“师尊”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胜理”“行义”是做老师的要务。
C.文章称颂“忠孝”“显荣”,并把曾点、颜渊和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这些都反映了本文作者的儒家思想。
D.文章提出“圣人生于疾学”,这无疑是对圣人“生而知之”的否定,也给唐代韩愈作《师说》以借鉴。
17.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4分)
(2)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3分)
(3)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18.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5分)
19.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             ,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5)、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7题。
搭     台
王春迪
老街有句老话:有钱不显摆,一生算白来。要说富人显摆,无可厚非,可老街上的穷人也喜欢显摆。譬如老街人买油条,卖油条的到了自家门,他不喊,非等人走到街那头了,才出来,罩着手吆喝。等卖油条的过来了,他们左看看右看看,用一只手捏捏,然后挑一根稍微大一点儿的。转身进屋,把油条扔给孩子。直等孩子把油条吃得还剩下拇指大了,这边稀粥也喝完了,接过来,擦擦嘴,擦得油光光的,这就出门了! 
海爷号称老街首富,喜欢显摆也是出了名的,经常叫乞丐在他面前排成队伍进行施舍,生怕有人没吃到。两年前他建宗祠,从初一选到十五,好不容易看上一块地儿,可惜地面不平,不过就是垫点土的事儿,海爷愣是大老远儿地让人拉了几车煤块儿填上!那年月,百姓管煤炭叫“乌金”,金贵着呢!人家却用来填坑,虽然是煤渣儿,但比泥土不知要金贵多少。你说这人会显摆不?没想到,那年冬天冷的出奇,那些没有钱取暖的穷人则挖了这些煤渣烤火取暖,度过了这艰难的日子。
过了几年,鲁东南遇上了百年不遇的蝗灾。鲁东南地界,家家院子里都种树。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等闹饥荒时,没东西吃,还能用树皮果腹。要说这一场灾真的太严重了,这年冬天,还没到腊月,好几户以前穿长衫、吃细粮的体面人家,家里的树都没皮了,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这样一个节骨眼儿上,海爷竟然还要搭一新戏台子! 
大奶奶三番五次劝海爷:“这个戏台子搭不得!外头饿死了那么多人,你这边还想着搭戏台子,老百姓要饭都没地儿要去了,你这边还想着乐和,太不地道了!你一辈子好玩好显摆,可在这节骨眼儿上,你不怕别人骂你?”
大奶奶嘟囔了几次,海爷就急了,眼一瞪:“饿死人怎么了?外头死了人还不许我痛快了?这台子我还非搭不可了!”
府里上上下下,对海爷搭新戏台子的事儿,议论纷纷,都觉得海爷这事做得不妥,所以,对于抬砖搬瓦拉料子之类的活儿,个个不太热情,叫谁谁磨洋工。
海爷生气了,吩咐管家:“从明儿起,在门口支几口大锅熬粥,凡是给我搬砖抬泥的,哪怕搬一块,我也管他一顿饭!”
大奶奶一听,当时就哭了:“老爷,您这是要败家呀,这样值吗……”
海爷一笑:“不值,但痛快。” 
更离谱的是,新戏台子眼瞅着快搭完了,海爷又不知在哪儿听了一个风水先生的话,说戏台子方向不对,拆了重搭! 
如此这般,折腾了几个月,海爷府上的人,连个年都没过安生。 
不想,直至第二年开春,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海爷突然又不建了,半拉子撂在那儿,几次风吹雨打过后,豁得像是被哪个豁了牙的天神啃过了似的。
大奶奶偷偷把管家喊了过去,捂着心口问管家:“老爷这一回又搭台,又施粥的,总共花了多少银子?”
管家皱了皱眉头。大奶奶说:“你尽管告诉我,话进了我的耳朵里,就烂了。” 
管家近一步,悄声说:“近三年的生意,算是白赚了。”
大奶奶眼泪唰地滚了下来。
管家又说:“大奶奶先别急,老爷有话,没对您讲。” 管家告诉大奶奶,年前这场灾,让老街上好多光景还不错的人家,都开始啃树皮了。在这条街上,他们本是有头有脸的人,以往出了门也都显摆得不得了,最好脸面。如今,突然要端着碗去要饭,他们可能放不下身段,拉不下面子。这寒冬腊月的,地上连根草都没有,河里也都结了冰,不饿死才怪。海爷就是想到这一点,才想了这个法子,这样,既帮他们过了冬,又照顾到他们的面子。
大奶奶听罢,眼一亮,骂了海爷一句,转脸怪管家道:“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管家作揖道:“老爷不让我告诉您。”
随后几个月,海爷屡次寻思起那个戏台子,说想把那个半拉子戏台搭完。海爷这么说,却实在抽不出时间。因为开春后,府上的生意不知怎么的,忽然比往年忙出好几倍来,每日车水马龙,宾客如流……
不久,一股流窜的土匪听说了老街海爷的富有,想去打劫海爷,可让他们料想不到的是,别说在海爷府上找一个内应了,偌大一条老街,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听说要打海爷家的主意,无论对方许以什么好处,愣是没有一个愿意给他们当耳目的!
(有删改)
2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老街人买油条时的显摆,一是为了引出海爷的“显摆”,二是让这些人的“显摆”与海爷为他人着想的“显摆”行为形成对比。
B.海爷用煤渣块填平土地、搭新戏台解救乡亲可以让人理解,但让乞丐排队进行施舍则确实令人不可思议,虽然目的是好的,但行为失当。
C.小说中写鲁东南遇上了百年不遇的蝗灾,即使以前穿长衫、吃细粮的体面人家也要吃树皮果腹,其作用主要是突出了海爷的富有。
D.海爷对府里上上下下那些不太热情、磨洋工的让人非常不满,很痛心,认为他们没有一丁点儿同情心,也辜负了自己的一片苦心。
22.大奶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5分)
2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完全多余,可以不要,你认为呢?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四、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深沉哲思,引领我们走进先贤圣人,领略了这些思想家不朽的风采。通过学习,我们增长了见识,开启了智慧,涵养了德行,砥砺了人格。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一句话打动了你,或者你对哪一句话产生了感触,请以“走进先贤,聆听慧语”为中心立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固原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A“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一致?。B“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D“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偷换主语。前半句主语是“霍金”,后半句主语是“《时间简史》”,可以将前半句的“了”改为“的”。B项,“包括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句式杂糅。应把“无所不画”删去。C项,搭配不当。应该在“的发生”之后加“的做法”。 
4、答案:C.爱,吝惜。
5、答案:B.(A.鼓,击鼓,名词做动词。C.斗,使……争斗,使动用法。D.耻,以……为耻,意动用法。)6、答案B
7、答案:C。连词,转折关系/连词,递进关系/连词,修饰关系/连词,假设关系
8、答案:. B
9、D(D判断句A介宾短语后置句B省略句C定语后置句) 
10、答案:A。战国时期。 11.B(愚:使愚昧)   12.B     13.B(“攻势”不对。)
14.B  “疾”的意思是“努力”。
15. B项符合题目要求。A项,上下句均说的是“尊师”;C项,上句说的是“劝师”,下句说的是“尊师”;D项,上句是说的是“尊师”。
16.C 理解错误,文中把颜渊侍奉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曾点派曾参外出属于“事父”,不属于“尊师”的内容;文中也没有写孔子“尊师”。
17.这三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疾”,努力;“论”,应为“被谈论,被学习”的意思。“胜”“行”,都是“遵循”的意思;“然后”,这样之后。“安”,“怎么”。
参考答案:(1)努力学习的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2)所以老师一定要依循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3)他虽然躲起来了,但我还健在,他怎么敢躲藏起来了呢?
参考译文:
在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更显达的。忠和孝,是做君主和做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达和荣耀,是做子女和做臣下十分愿意获得的东西。然而,做君主与父母的,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忠孝;做子女和臣下的,也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显荣,这是由于不懂得理义造成的。不懂得理义,是由于不学习的缘故。
从师学习的人,他的老师通达并且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地方,那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
所以,老师施行教诲时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没有不行。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还没出现过这样的人。
努力学习的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呼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施行,使自身尊贵,不也差得远吗?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不想沾湿一样。
凡是进行说教,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当今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进行说教。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把石头绑在身上让他沉下去,这就像救治病人把毒药给他喝一样,(这样)使世道越来越乱、不贤达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从此就出现了。
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在于推行道义。事理明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怠慢他们了,直到至高无上的天子,去朝见这样的老师也不会感到惭愧。凡是君臣际遇,相互间的和谐不可强求。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依循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
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谁有父亲可以看出来,谁有老师也可以看出来。对于那些不孝敬父亲不尊重老师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是说尊师应如同侍奉父亲一样。曾点派他的儿子曾参外出,过了约定的日期却没有回来,人们都来看望曾点说:“怕是躲藏起来了吧?”曾点说:“他虽然躲起来了,但我还健在,他怎么敢躲藏起来了呢?”孔子被围困在匡地时,颜渊落在后面,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颜回对待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尊敬啊。古代的贤人,他们尊重老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地教诲他们。
18.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到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19.答案:①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②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 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淡泊、疏放的风骨。作者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作者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从侧面表现了道士的高尚人品。
20、(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1.A(B项“但行为失当”错误,这是体现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吃到。C项“突出了海爷富有”不准确,应是交代搭台子的背景,并引出搭台子的情节。D项“很痛心,认为他们没有一丁点儿同情心,也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错误,海爷搭台子的真正用意根本没有让大家知道,因此不存在别人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
22.①侧面表现海爷的仁义行为,凸显海爷的性格。(1分)②通过大奶奶对管家的询问,来揭示充满悬念的答案。(1分)③用大奶奶与海爷的对话写出了大奶奶对海爷搭台的误会,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23.观点一:可以不要。①若以海爷的生意比往年好几倍结尾,用省略号结尾意味深长,令人思考。②文章最后两段都是表现海爷“显摆”后的回报,有啰嗦之嫌,删除最后一段,小说结尾更为简洁。③不用最后一段的明写,而是通过倒数第二段暗暗点出人们的感恩,委婉揭示“好人有好报”的主题,更有意蕴感。(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观念二:完全有必要。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结尾写海爷富有及老街人对海爷的感恩与保护,产生顺理成章的艺术效果,同时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从主题上看,土匪想打劫海爷却无人当内应的内容直接写人们对海爷的感激与感恩,鲜明突出“好人有好报”的主题思想。③从情感上看,作者通过“无人当土匪内应”的结尾设计,赞美了海爷以及老街人的人性美,人情美,使小说表现的情感更有震撼力。(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24、写作提示: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带有哲思的文章或语句,这些文章能引发我们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荀子《劝学》中对学习的意义和方法的劝勉,贾谊《过秦论》中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述,韩愈《师说》中对从师学习的告诫。能从中选取一句富含哲理的话,提取观点,加以议论分析即可。 (113.220.35.12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