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玉溪一中高2019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李琼兰王玲本试卷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客观题时,请按照序号填涂。作答主观题时,请勿超出或答错答题区域。3、所有答案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
试题预览
玉溪一中高2019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琼兰  王玲
本试卷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客观题时,请按照序号填涂。作答主观题时,请勿超出或答错答题区域。
3、所有答案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生命超越的美学
在西方,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成立时间并不长。德语中“Aesthetik”一词原意是感性学或感觉学。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在西方哲学看来,研究人的认识有逻辑学,研究人的意志有伦理学,研究人的感性经验则有美学。感性学是相对于情感或者感性认识的一门学科。它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人欣赏自然、人生或艺术,产生某种情感的变化,引起快感的经验,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西方美学关注的是审美经验、感性、感情、快感等。
中国和西方原属不同的文明,其思想也有根本的差异。粗而言之,中国哲学重在生命,西方传统哲学重在理性、知识。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将宇宙和人生视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之大全体。生命之间彼摄互荡,浑然一体。我心之主宰,就是天地万物之主宰。人超越外在的物质世界,融入宇宙生命世界中,伸展自己的性灵,则为中国哲学关心的中心。所以远在古希腊之时,西方哲学家戮力向外追求,探索知识,而中国圣哲们则推倡“反己之学”,强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强调生命的超越。中国哲人长于证会,西方贤哲长于思辨。西方哲学是知识的、思辨的,而中国哲学则是生命的、体验的。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在这样哲学背景下产生的美学,它不是西方感性学或感觉学意义上的美学,而是生命超越之学,中国美学主要是生命体验和超越的学说,它是生命超越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学纯粹体验中的世界不是物质存在的对象,不是所谓“感性”(sensibility),而是生命体验的真实(truth)。或者可以这样说,中国美学的重心就是超越“感性”,而寻求生命的感悟。不是在“经验的”世界认识美,而是在“超验的”世界体会美,将世界从“感性”、“对象”中拯救出来,因为,“为道日益,为学日损”。在中国美学中,人们感兴趣的不是外在美的知识,也不是经由外在对象“审美”所产生的心理现实,它所重视的是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荡涤,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像明张岱《湖心亭看雪》短文中所叙述的生命体验,大雪三日,与友人相约于西湖湖心亭看雪,他们来到此亭,此时,“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乾坤同白,在这白色的世界中,亭中的我惟是一点,这一点置于莽莽宇宙、皑皑上国中,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伸展。这一点是小的,但当它融入茫茫世界,就伸展了性灵,获得深心的安适,他在心灵的超越中拥有了世界。虽是一心,却与造化同流。中国美学追求的是身心的安顿,它并不在意一般的审美快感,而力图超越一般意义的悲乐感,所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在超越的境界中,获得深层的生命安慰。
(有刪改)
1、下列各项中,对西方美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哲学看来,逻辑学主要研究人的认识,伦理学主要研究人的意志,而美学主要研究人的感性经验,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
B.中国美学是生命超越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关注外在的物质世界,而重在超越感性,寻求生命的感悟。
C.感性学以感性经验为基础,是相对于情感或者感性认识的一门学科。
D.西方美学关注审美经验、感性、感情以及快感等,但其作为一门学科,成立的时间并不长。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和西方原属不同的文明,在思想方面也有差异,中国圣哲们强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强调生命的超越。
B.中国哲学关心的中心是人超越外在的物质世界,融入宇宙生命世界中,伸展自己的性灵。
C.古希腊的哲学家戮力向外追求,探索知识,中国哲学家追求的则是把生命超越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
D.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其重心就是超越“感性”,而寻求生命的感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美学的重心不是在“经验的”世界认识美,而是在“超验的”世界体会美。它不同于西方感性学或感觉学意义上的美学。
B.张岱《湖心亭看雪》短文中所叙述的生命体验,正是将“我”置于茫茫世界,使“我”伸展了性灵,获得了身心的安适。
C.中国美学并不在意一般的审美快感,而力图超越一般意义的悲乐感,从而获得深层的生命安慰。
D.在美学中,人们对外在美的知识没有任何兴趣,它所重视的是返归内心,经由对知识的荡涤,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1、B(題干提問的是“西方美学”,而B项谈的則是“中國美學”特点,且“从不关注外在的物质世界”于文無據。)
2.C(原文中“戮力向外追求,探索知识”的是“遠在古希腊之时”的“西方哲學家”。)
3.D(限定語“在美学中”應為“在中國美學中”,另外“对外在美的知识没有任何兴趣”絕對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1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教父     
赵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开篇描写了北方城市里的教堂、钟楼和修女,营造了浓浓的宗教氛围,属于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
B.“我”生活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小说以“我”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凑,更具有真实感。
C.神父待人谦恭、和善,虽然觊觎外公的大衣,但事后又幡然悔悟,所以得到了外公的原谅。
D.两个舅舅一直对教父言听计从,外公“遇难”后,舅舅们不知所措,这是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
E.小说以外公的叹息结尾,临终微弱的声音却展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给读者心灵以巨大的震撼。
5.小说中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4.BE
解析:A项表述错误,属于社会环境描写。C选项对神父幡然悔悟的表达不准确,文中没有提及。D选项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神父因贪婪编造了一个“外公受冻”的谎言,这是主要原因;另外舅舅们对他的言听计从和遇事的慌乱,也是他阴谋得逞的一个原因。
5.①信仰虔诚。外公自己信教,还带着家人去教堂做礼拜和弥撒。②热爱生活。外公兴趣广泛,不甘于生活的寂寞。③宽容大度。外公一生施人恩惠,不求回报,对待神父,宽容大度,堪为楷模。(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小说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呈现外公的形象特点,分别是对待信仰、对待生活和对待他人。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不能只贴标签,要联系文章内容解说,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7题。(12分)
自传:文学生活五十年
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里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 “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人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我非常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heon)旁边,我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在阴雨的黄昏,我站在卢梭的铜像前,对这位“梦想消灭压迫和不平等”的“日内瓦公民”诉说我的绝望和痛苦。回到寂寞冷静的屋子里,我坐下来求救似地给美国监狱中的死刑囚写信(回信后来终于来了,樊宰底在信中写道:“青年是人类的希望。”几个月以后,他给处死在电椅上,五十年后他们两人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我在第一本小说《灭亡》的序上称樊宰底做我的先生)。就是在这种气氛、这种心情中我听着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报告时刻的沉重的钟声,开始写下一些类似小说的场面(这是看小说看多了的好处,不然我连类似小说的场面也写不出),让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热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纸上。
我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
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第二年我的处女作完成了,八月里我从法国一座小城沙多—吉里把它寄回中国,给一个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朋友,征求他的意见,我打算设法自己印出来,给我的大哥看(当时印费不贵,我准备翻译一本小说卖给书店,拿到稿费来印这本书)。等到这年年底我回到上海,朋友告诉我,我的小说将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说是这份杂志的代理主编叶圣陶先生看到了它决定把它介绍给读者。《小说月报》是当时的一种权威杂志,它给我开了路,让我这个不懂文学的人顺利地进入了文坛。   
(节选自《巴金自传》)
6、影响巴金成为一位伟大作家的因素,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巴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言不由衷,感情不能表达出来,苦恼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纸笔。
B.作者出生在富裕家庭,亲眼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境况,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萌发了救人、救世、救自己的思想。
C.巴金从小就喜欢小说。写了五十年,最终成为小说家。
D.先贤祠旁边的生活经历,激发了作者写作的热情,写出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E.叶圣陶慧眼识才,对巴金顺利走上文坛给予了帮助。
7、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着又说“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但事实上巴金的文学创作不仅拯救了自已,也确实起到了“救人救世”的作用。如何理解“救自己”与“救世界”的关系? (6分)
6、A、C(选对两个6分,一个3分)
7、【探究】示例1:只有拯救自己才能拯救世界:(2分)巴金走出了富裕的家庭,走向了寻求拯救自我灵魂的道路,使得自己不断清新、不断果断,理性地用自己的激情完善了自我,成就了自我;(2分)在“救自己”的过程,巴金也用文学唤醒了一批又一批中国民众,让他们认识到了封建思想对自身的毒害和压迫。(2分)
示例2:有拯救世界的理想才能有拯救自己的具体行为:(2分)巴金正是因为有拯救长期被封建礼教戕害的中国民众的宏伟志向,才有了走出富裕家庭、走出国门的实际行动,去寻求自身的革新;(2分)而在实现“救世界”理想的过程中,巴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拯救。(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
李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万历二十年,哱拜反宁夏,都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宜令讨贼。六月抵宁夏。先是,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弟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击龚子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拜窘,遣养子克力盖往勾套寇,套寇以万余骑至张亮堡。如松力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既灭拜族,录功,进都督。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克期东征。十二月,如松至军,沈惟敬自倭归,言倭酋行长愿封。如松叱惟敬憸邪,欲斩之。参谋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乃誓师渡江。师次肃宁馆。行长以为封使将至,遣牙将来迎,如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行长大骇,复遣亲信来谒,如松慰遣之。六日,次平壤。行长犹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明旦,如松下令诸军攻围缺东面。如松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少却,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将士无不一当百,遂克之。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罢,中旨特用如松。如松感帝知,气益奋。明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战死。帝痛悼,赠少保、宁远伯,谥忠烈。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B、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C、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D、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都御史”是明代都察院的长官,专门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
B、“檄”是古代用于征召、声讨、晓谕等的官方文书。文中就是声讨之意。。
C、“中旨”指明代皇帝自宮廷发出而不正常通过内阁,直接交付有关机关执行的谕旨。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所赠官职爵位高于生前所任官职或爵位。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如松将才难得,屡被重用。哱拜反宁夏时,他帶兵征讨;后來又东征朝鲜;二十五年冬,辽宁总兵被罢后,中旨特用如松。
B、 李如松为将作风强硬,身先士卒。两军阵前,对于退缩者毫不手软,宁夏平叛时官兵稍有退却,即斩杀先退士兵以示众。
C、 李如松骁勇善战,足智多謀。平定宁夏之乱,在其他将领多次攻城不克的情况下,他定计水淹城池,一举成功,因此晋升为都督。
D、 李如松知恩图报,殒命沙场。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领轻骑兵远出直捣敌巢,中了埋伏奋战而死。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少却,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4、A。
5、B(古代官方文书,多用于征召、声討等军事行动。文中是“下令”之意)
6、C(“在其他将领多次攻城不克的情况下”错,包括他自己在内均如此。)
7、(1)借助沈惟敬欺骗倭寇说给他们封赏,而暗中偷袭他们,这是条妙计呀。
(翻译点:“藉”“給”“阴”“奇”)(5分)
(2)官军稍有退却,李如松的战马中炮而死,换了马疾驰,落在壕沟中,一跃而上,指挥士兵加强进攻。(翻译点:“却”“易”“堕堑”“麾”)(5分)
文言附译文:
李如松,字子茂。因父亲的功劳担任都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的侍卫官。骁勇果决作战勇敢,从小跟随父亲熟悉兵法。
万历二十年,哱拜在宁夏反叛,都御史梅国桢推荐李如松有大将的才干,朝廷应该讓他帶兵讨伐叛贼。六月抵达宁夏。在这以前,董一奎、麻贵等众将多次攻城没有攻下。李如松到达后,攻势更加猛烈。他的弟弟李如樟夜间登云梯而上,没有成功。游击龚子敬率领苗兵进攻南关,李如松乘势带兵攻城,也没攻下,于是决定用水攻。哱拜窘迫,派养子克力盖前去勾结河套的敌人,河套的敌寇率领一万多骑兵到达张亮堡。李如松奋力应战,亲手斩杀畏缩不前的士卒,敌寇最终大败而逃。水淹北关,城墙倒塌。李如松等佯装攻打北关诱惑敌人,而暗中派精兵袭击南关,攻克了宁夏之后,哱拜自己杀死叛党刘东旸,请求免去死罪。
消灭了哱拜和族人后,记录功劳,如松升为都督。恰逢朝鲜倭寇为害严重,皇帝诏令李如松限期东征。十二月,李如松到达军中,沈惟敬从倭寇那边回来,说倭寇酋长行长愿意接受封赏。李如松叱责沈惟敬奸邪,想杀了他。参谋李应试说:“藉助沈惟敬欺骗倭寇说给他们封赏,而暗中偷袭他们,这是条妙计呀。”李如松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扣留沈惟敬在营中,誓师渡江。大军驻扎在肃宁馆。行长以为封赏的使臣将要来了,派牙将前来迎接,李如松下令让游击李宁活捉他们。倭寇仓促起来格斗,只抓住了三人,剩下的逃回去了。行长大惊,又派亲信前来拜见,李如松抚慰打发他回去了。第六天,驻军平壤。行长还以为是封赏的使者,站立在风月楼等待,李如松的军队抵达平壤城,众将徘徊没有入城,行迹完全暴露,倭寇全部登上城墙据守。第二天早晨,李如松下令围攻时放开东面。李如松亲自带领大军直抵城下,攻打城东南。倭寇炮箭像雨一样,官军稍有退却。李如松的战马中炮而死,换了马疾驰,落在壕沟中,一跃而上,指挥士兵加强进攻。将士们无不以一当百,于是攻下平壤城
万历二十五年冬天,辽东总兵董一元被罢免,皇帝圣旨特别任用李如松。李如松感戴皇帝知遇之恩,意气更加振奋。第二年四月,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领轻骑兵远出直捣敌巢,中了埋伏奋战而死。皇帝沉痛哀悼,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号忠烈。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 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为哲宗年间,因遭蔡京之流迫害,苏轼被远放儋州等地,前后七年。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时所作。
12下列对詩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項是(    )(6分)
A、 首句“参横”句写夏夜星空,“参”和“斗”都属于天宫二十八宿,“参”的分野为蜀地。
B、 久雨成灾谓“苦雨”,整日刮风为“终风”,这句写了雨霁云收的景象,“也解晴”透露了喜悦之请。
C、 前两联运用了双关手法,既写出了海天澄明的景象,也暗示积年所遭受的政治迫害结束了。
D、 “鲁叟乘桴”化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表明自己经历了这一番政治遭遇后洞察了圣人之心,不再存有政治抱负。“轩辕奏乐”代指中原文化。
E、 尾联“南荒”指僻远荒凉的地方,是用环境的艰险来反衬遇赦北归时的喜悦心情。
13、有人说这首诗的尾联倘若写于南行之初而不是北归之时,更能表现苏轼的豁达胸襟,你认同吗?请简述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DE(D是說自己不用学孔子退出政治舞台,政局转为平和了。表明自己对实现政治抱負并未完全丧失信心。E并非是用环境的艰险来反衬遇赦北归时的喜悦心情)
9、不认同。(1分)如果這首詩作于南行之初,写他面对生死未卜的南荒之貶,竟能作出游看待,确实旷达,但“九死”“奇绝”的感受不深切。(2分)写于返归途中,詩人反思此次南行,无辜被贬于九死之地,且长达七年,经历艰难痛苦后不仅“不恨”,而且看作是冠平生的奇絕之游,這就不是常人能有的豁达胸怀。(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成为经典,然而早在唐时,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这种追悔莫及的心情。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家庭条件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他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B.你说他就说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这是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放寒假了,他终于踏上了海南的土地。海水清澈,风平浪静;沙白如絮,清洁柔软。于是,他乐不思蜀,久假不归。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从1996年错判冤杀到2014年沉冤得雪,从最初重重阻碍到最终拨云见日,“呼格案”见证了司法机关冲破各种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的转变。
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黑龙江鹤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下一个『2017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