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平安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试题预览
平安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1.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
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
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B.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
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
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晶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
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
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省:探望              B. 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访问。
C.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扣:通“叩”,询问。   D. 时座上有健啖客 啖:谈话。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久居,祸且及汝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夺其物,故仇我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 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遽扑之,入石穴中
6.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           于:介词,到……(某地)
B. 故尝与(之)过宋将军               之:代词,他,指代大铁椎。
C. 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           之:代词,你,指宋将军。
D. 客不得已,与(之)偕行             之:代词,他,指宋将军。
7.下列对《大铁锤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说明他虚有将军之名,这也是大铁锤辞去的原因。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2)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3).《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濣无边的诗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报业奇女子,建海外第一座抗战纪念馆 
                                    张忆耕                             
    2015年8月15日,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旧金山唐人街落成。这个坐落在中心地段的二层白色小楼,看似寻常,却注定承载着不寻常的历史记忆。
这里曾是《美洲国民日报》的所在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国土地被战火硝烟所笼罩时,1万公里外,这家报馆大声疾呼,积极宣传抗战,号召海外华人解囊捐助,共赴国难。斗转星移,70多年后的今天,它成为海外首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带领世人回望那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历史。
纪念馆落成当天,80岁的方李邦琴特意穿上藏青色花纹旗袍,盘起发髻,神情庄重肃穆。多年前,美国媒体曾送给她一个称号——“钢铁花木兰”,当年她靠200美元起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执掌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今天,站在这座华人华侨捐资300万美元建起的纪念馆前,性格坚毅的她难掩激动之情,几度哽咽。
纪念馆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分为战争综述厅、华侨助战厅、中美友谊厅以及飞虎队等展厅,借助实物展品、文字展板以及电子、影视手段,呈现中国抗战全貌以及美国华人助战和中国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肩浴血的历史。展品除了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以及飞虎队后人捐赠的在美国本土收集的抗战文物,还有湖北武汉市捐赠的在“武汉会战”中被日军炸沉的“中山舰”的模型,以及建川博物馆提供的127件珍贵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将设立一个口述历史保存室。
方李邦琴说,纪念不是为了诉苦,而是要告诉世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如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纪念馆的筹建远没有想象中简单。筹款网站曾遭“黑客”入侵,留下“支那猪”的字样;改建施工期间,纪念馆窗户玻璃遭人砸碎;一位日裔人士发起网络“请愿”,要求封杀纪念馆……
对方李邦琴来讲,那场战争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痛楚。“我亲历了抗日战争,还记得它有多么残酷。”1940年,方李邦琴的哥哥们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中断学业参军。至今她还记得,当时母亲拉着哥哥苦苦哀求“不要去、不要去”的情景。后来,大哥牺牲,二哥加入空军,并获得飞虎队奖章。
方李邦琴决意筹建抗战纪念馆,还因受到另外一件事情的触动:“二战期间,600多万犹太人被屠杀,今天全球29个国家共设有167个犹太人纪念馆或纪念碑,而日本军国主义屠杀了3500万中国人,在海外竟一个中国抗日纪念馆都没有,我感到心痛。”
普通人都会有退缩的时候,但在方李邦琴身上,几乎从来都看不到软弱和妥协。她的坚毅,是从儿时就培养出来的。在旧式家庭长大的母亲喜欢儿子,为了讨母亲欢心,方李邦琴从小就表现得像男孩一样。上学时,她曾是学生自治会主席;跳舞时常常女扮男装……
1960年,方李邦琴跟随丈夫方大川来到旧金山,用仅有的200美元在唐人街开了一家小印刷厂。丈夫方大川是学新闻出身,一直梦想在美国拥有自己的报纸王国。1979年,夫妻俩把握时机发行了《亚洲人周刊》。后来,他们又收购了《独立报》等。如今,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执掌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
2000年,针对美国主流英文报《旧金山观察家报》,方李邦琴与其原来的拥有者赫斯特家族展开了一场收购大战。方李邦琴作为亚裔,受到了质疑,但她毫不退缩。赫斯特家族在鼎盛时期曾拥有95份报纸、110家公司。它的创始人老赫斯特一向排斥亚裔,这位报业大王不会想到,自己的家族有一天会被一名中国女人击败。
收购成功这天,方李邦琴特意佩戴了一条鹰形项链,鹰是赫斯特的标志,而它如今却戴在一个中国女人胸前。她说:“成功就是看你的肩膀能够担多少,我不觉得有太大压力。我从小就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从来没有。”
在旧金山的大宅子的客厅里有两个造型奇特的工艺品:一只孔雀和抱着三只小鸡的老母鸡的标本。她说,这是她人生的写照:年轻时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到美国后,面对生活的重负,她变成了一只忘我的老母鸡。如今,更多的人将她称为“一只精明、勇敢的鹰”。(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方李邦琴,美籍华人,社会活动家。1935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随家人前往台湾,20世纪60年代定居美国旧金山。             (《报业奇女子,建海外第一座抗战纪念馆》)
    ②参加国际和平文化节的美国侨领、八十岁高龄的方李邦琴女士透露,自己计划2015年10月份搭乘一架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的援华运输机,重飞“驼峰航线”。
      (《美侨领方李邦琴计划乘飞虎队战机重飞“驼峰航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文章主要采用插叙的手法,先交代海外第一个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的相关内容,然后回忆纪念馆建造的过程及传主方李邦琴在美国的生活。
    B.方李邦琴筹建海外抗战纪念馆的直接诱因是大哥在抗战中牺牲,二哥加入空军,并获得飞虎队奖章。
C.纪念馆落成当天,神情庄重肃穆的方李邦琴站在纪念馆前难掩激动之情,由于纪念馆落成过程的艰辛和此时内心的喜悦,性格坚毅的她几度哽咽。
    D.因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与阻挠,致使在方李邦琴之前,没有能够成功筹建一座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
E.在成功收购《旧金山观察家报》这天,方李邦琴特意佩戴了一条赫斯特标志的鹰形项链,表达了她办好这份报纸的决心。如今,更多的人称她为“一只精明、勇敢的鹰”。
(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方李邦琴建造海外第一个抗日纪念馆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
(4)方李邦琴的人生为什么获得如此成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2015年9月3日韩国总统朴槿惠登上天安门,参加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她举止儒雅,情态和悦,     ,昭示了中韩两国人民友好前景。
    ②曹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恩师的     点燃了我人生前进道路上盏盏心灯。
    ③十年寒窗,     ,潜心学习,一举成名,她用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诠释了高考状元成功的真谛。
    A.春风化雨  春风满面  春诵夏弦          B.春风满面  春风化雨  春诵夏弦
    C.春诵夏弦  春风化雨  春风满面          D.春风满面  春诵夏弦  春风化雨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很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全球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针对电商侵权假冒伪劣等乱象,相关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建立长效机制,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央视科教频道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推出,对网络时代唤醒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提供了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好形式.
     D.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的方式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对数字媒体产生依赖,长此以往,将影响到传统阅读能否很好的延续。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        ,        ,        ,        ,        ,       ,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⑥⑤①③②D.⑤③①④②⑥
12.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戈壁挺立的白杨,雄壮健硕,那是一首斗志昂扬的诗;雪野绽放的红梅,明艳动人,那是一支凌寒傲雪的歌。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以色列是全球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数量最多的国家。在这个国土面积接近北京、人口却只有北京一半的亚洲国家,阅读早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最新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与数量为64本的以色列相差达13倍之多。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量为7.86本,以色列的这个数字为64本。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国民阅读量依然不见起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平安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答题卡 除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外,选择题答案均填在机读卡上,交卷时只交机读卡和答题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                                                                                                                                                         
                                                                                                                                                                                                                                                                                                                                                                                                                                                                                                                              
(2)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1)                                                                                                                                                                                                                                                                                                                                                                                                                                                                                                                                                                                                                           
(2)                                                                                                                                                                                                                         
                                                                                                                                                                                                                                                                              (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
(2)“                             ,                                 ”
(3)“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择题写答题卡上!)(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5分)
(2)                                                                                                                                                           
                                                                         (6分)                                                                                                                                                                                          
(3)                                                                                                                                                             
                                                                                                                                                                                                                                                                         
(4)                                                                                                                                                             
                                                                                                                                                                                                                                                                                                                                                                                                                                                                                                                                                                                                                                                                                                                                                                                          
四. 1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 相同                                                                                                                                                                                                                                                                                                                                                                                                                                                                                                                                                                                                                 
四、写作(60分)



















200



















400


































20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