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二语文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其强调情
试题预览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二语文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其强调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与审美诉求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格局和状态中。“中和之美”与当下中国文化境遇及大众心灵感受的脉息相通,对当下文学创作中的某些消极惰性倾向有平衡抑制功能。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主体部分。文学的审美取向始终随社会主流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震荡与观念不适后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期,改革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剧烈变迁。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但在平衡和平稳的社会大格局下,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和虎狼扑面,经历的大多也不是惊心动魄和生死抉择。“和风细雨”和“微风小雨”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固然,人生难免有波折,情感也必会有波澜起伏,人格也要顶天立地,批判的锋芒也自不可缺,但就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气质而言,横眉冷对、歇斯底里、咬牙切齿明显是不自然和非常态的。重提“中和美学”,是因为它本身就切近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
“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它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最深处。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而且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而且还要有精神的深度。一些文艺创作固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产生的强烈风格而获得某种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的和有限性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刺激性的和消费性的。真正不沉于时间渊薮的富于成就的文学都是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和美学”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它与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及大众生活精神主脉互息互通。自觉贯彻“中和美学”的文艺创作传递的观念和经验,可以令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与理念,获得真正的共鸣和相似的联想。
“中和之美”有利于抑制当下中国文学的某些偏颇。当下文坛,无论是文学观念上的陈陈相因,还是创作意图上与商业文化的亦步亦趋,都要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自我撕裂的感官本能以及疯狂诡奇的文本格调来实现,这明显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在叙事的奔放与理性的约束间获取某种平衡,能规范和治理文学创作中失之节制的欲望写作与个人化倾向,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要尽量处于平衡、和
  谐、圆融的状态中,这是“中和之美”的基本要求。
B.今天,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经历的大多也不是生死抉择,时代也不会有悲欢
   离合,“和风细雨”是生活的主旋律。
C.“中和美学”切近我们今天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
   世态,就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
D.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最深处的“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
   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以刺激性和消费性为本质特征的文艺创作,虽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
   书写来获得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的。
B.贯穿着“中和美学”的思想,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符合国人的
   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的文学是不沉于时间渊薮的。
C.当下文坛,一些与商业文化亦步亦趋的创作,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
   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

D.“中和美学” 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赋予当下文学创
   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的主体部分,因此,当代作家要自觉地以“中
  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B.“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更
  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更要有精神的深度。
C.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等手段
  来实现创作意图的作品不符合“中和美学”的主张。
D.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层层论证,每段先亮出分论点,然后列举
  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王忠诚院士:当个好医生不容易
1952年,王忠诚从朝鲜战场回到天津。碰巧国家卫生部在天津筹建神经外科培训班,他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医生。
  “人脑就像豆腐一样,很软,一捏就坏了。里面集中了人体20%的血液,神经纤维比头发丝还细,线路非常复杂。”王忠诚上大学时解剖课曾考满分,可学习脑神经外科还是明显感到有难度。“大脑是人的生命、思想、行动的中枢系统。神经系统一旦患病,通常表现都较严重,轻则瘫痪、痴呆,重则往往有生命危险。”
  那时,学习科研条件艰苦。王忠诚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由于西方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他和同事只能靠着少得可怜的翻译材料进行摸索。一年后,王忠诚首次为脑部肿瘤患者实施手术,获得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当时,中国能初步掌握的脑部疾病诊断办法是气体造影,这种方法有2%~3%的危险性,且病人要承受头疼欲裂的巨大痛苦。此时,国外已有较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技术,危险性降至0.1%~0.3%,病人基本感受不到痛苦。
  为此,整整一个夏天,王忠诚和同伴泡在医院一间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反复在尸体上进行研究和试验,终于自主成功掌握脑血管造影技术。又经多年临床实践和不断完善,他于1965年出版了《脑血管造影术》。这本专著被视为标志中国神经外科划时代的进步,使中国神经外科诊断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30年。
然而,由于那时隔离防护措施较差,王忠诚长期几乎是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中,他的白血球数降至3000多,不及正常人的一半。为此,他特别怕感冒发烧,曾先后八次患肺炎,两次险些丧命。可他说:“豁出去了!外国人能做,我们也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出来。”自此,数不清的病人受益。
  2001年9月16日,在悉尼召开的“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第12次国际大会”上,王忠诚被授予“最高荣誉奖章”。
  几十年如一日,始终面对脑部造影和手术台,会不会觉得乏味?王忠诚说:“人的情况太复杂,每个病例都不一样,都是全新的挑战。每天都在进步。”
20世纪80年代,CT技术、显微手术等引进中国,王忠诚的神经外科医疗技术也日臻完善。他曾是世界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这个数字曾被国外同行误以为多写了一个零,王忠诚也因此被誉为“万颅之魂”。
王忠诚又向一直被国际医学界视为手术禁区的“脑干”进行探索。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在这里“动刀子”,被称作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可能关系到生死存亡。经过十几年攻关,王忠诚终于循序渐进地突破了这个禁区。1995年11月,他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作了题为《脑干肿瘤250例》的学术报告,震惊了世界同行。到2010年,他做了600余例脑干肿瘤手术,数量之多,死亡率之低,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所谓‘好医生’,不是不犯错,而是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尽可能少犯错。”尽管手术死亡率已经是全世界最低,但王忠诚仍然说,人的实际情况太复杂,每个案例都不尽相同,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即使非常小心有时也难免出错。说起从事一生的事业,王忠诚皱着眉头说:“当医生太不容易了,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所以,他总是告诫学生,“下诊断永远别说百分之百。”
“病人也对我们的成长做出很大贡献。”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每次手术后,王忠诚总是不放心,总想去看看,或者打电话询问病人的康复情况。他说:“我们不但要把人救活,还要让他能活蹦乱跳才行。”他还强调,对于医生而言,一重技术,二重品质,“没有好的医德,再好的医术也发挥不出来。”
4.下列对材料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段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大脑的特点和作用,又以王忠诚上大学时满分的成绩作衬托,突出了学习脑神经外科的难度。 
B.气体造影诊断脑部疾病的高风险和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促使王忠诚不惜牺牲自己
  的健康,和同伴不畏艰难地进行研究和实验。
C.本文以王忠诚院士在国际上获得的巨大声誉和崇高荣誉,从正面表现出他在神经外科领域几十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
D.文本在叙述王忠诚向手术禁区“脑干”进行探索时,用“循序渐进”一词,体现了他在突破这个禁区时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4分)
A.王忠诚在研究脑血管造影技术时,整整一个夏天都在研究室内,几乎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中,这体现了他专注忘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B.王忠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手术台上,经历了各种复杂的手术,是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因而被称为“万颅之魂”。
C.王忠诚是一个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医学专家,他做过的手术不计其数,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又参与医学研讨,著书立作。
D.王忠诚的《脑血管造影术》不仅缩小了中国神经外科诊断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世界神经外科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E.本文在叙述王忠诚在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时,有详有略,各有侧重,既丰富了传主的形象,又突出了他的一些重大贡献。
6.以王忠诚为例,说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乡野里的青蒿
    我家房前屋后,长满了青蒿。青蒿长得跟小树差不多,枝叶一层层往上长,绿绿的叶脉把地表遮蔽得密不透风。不过,我家门前的青蒿,基本上都长不高,母亲看着青蒿长高了,直接就拔掉了,要不就用刀子拦腰砍断。砍断的青蒿,沉静一段时间后,就开始生长侧枝。侧枝也是向上生长的,长出的侧枝,会把主干遮挡住,侧枝也能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小树模样,甚至更为稠密。
    有青蒿的地方,地上的土层都较为潮湿。每逢盛夏时节,酷暑难耐,我家那些鸡猫鸭的,就躲在青蒿下面小憩,长在青蒿下面的杂草,被践踏得不堪入目。青蒿不是常青植物,叶片分好多细小的裂片。裂片具有多枚长三角形的栉齿,略呈线状披针形,幼时绿色,有纵纹,下部稍木质化,纤细,无毛。立秋过后,青蒿逐渐变黄,枝蔓上挂满了密密麻麻圆形的果实,秋风一吹,果实及细小的叶脉簌簌飘落一地。冬日里连续几个艳阳,枯萎的青蒿耗掉了藏在体内的水分,村里人会把青蒿一把火点燃,青蒿在烈日下燃烧着枯竭的生命。
    在村子的庄稼地里,青蒿长在玉米地和黄豆地较为常见,这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长在玉米地里的青蒿,玉米秆都比青蒿高。在玉米的幼苗期间,青蒿刚刚探出个头,就被锄掉了,所以,长在玉米地里的青蒿都长不大。那些没有被锄掉的青蒿,借着从玉米间隙筛下的阳光,屏住呼吸,安静地耐心地生长。而长在黄豆地里的青蒿,就较为幸运,它可以一直待到黄豆收后,还能在山岗上摇摆来,摇摆去的。青蒿的长势跟黄豆不分伯仲,黄豆地也锄草,但黄豆没有玉米那么高,被锄掉的青蒿,阳光充沛时,又很快长出来了。黄豆灌浆后,村民也不怎么打理黄豆地了。这个时候,正是青蒿疯长的最佳时机,等到村民去地里抢收黄豆的时候,有的青蒿已盖过了黄豆。
    村子里的人对青蒿没有什么好感。那时也不知道青蒿的药用价值有那么大,总觉得它长在村子里比较碍眼。不过,烦人归烦人,不管村里的大人还是小孩,都知道青蒿有两种功效,止血与当旱烟抽。止血这种功效很简单,采撷几片翠绿的青蒿叶片,在一块石头上把青蒿捣碎,然后敷在伤口处。当青蒿的汁液与血液混在一起时,血就会渐渐止住,也可以避免伤口感染,具有消毒功效。当旱烟抽的都是村里的老人。村里吸烟的老人,每人都有一个烟斗。有时去山里干农活,身上携带的烟丝不够了,就去抓一把青蒿或捡几片梧桐树的叶子。当旱烟抽的青蒿,是枯黄的。枯黄过后的青蒿,叶脉特别轻脆,轻轻在掌心一撮,叶脉就碎了。然后把细碎的青蒿跟所剩无几的烟丝,充分搅拌均匀后,放进烟斗里来吸,浓烟滚滚。我爷爷在世的时候,也这样吸过烟,那时我还懵懂,没有问过爷爷,好吸不好吸。反正,爷爷吸着青蒿伴烟丝时的表情,跟吸纯烟丝的表情是一样的。
    青蒿的一绿一枯,都演绎了不同的价值: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有一年,我从新疆回到老家,正逢母亲在屋前晒青蒿。我问母亲晒这个干嘛?母亲笑嘻嘻地跟我说卖钱。她还跟我说,对面住着的一个姑姑,一个夏天到山里砍苦药子(青蒿)卖,都卖了好几千块。那年青蒿的价格还不错,大概一斤十几块,母亲从山里砍回的青蒿,也卖了好几百块钱。母亲还跟父亲说,明年把房前屋后的青蒿都留起来,把地里的青蒿也留起来。我跟母亲说,这些青蒿就别弄了,卖不了几个钱。母亲说,长在屋前的青蒿,砍掉了也浪费,卖几个钱是几个钱。第二年,母亲老早就去山里砍青蒿了,一年下来,晒干后的青蒿差不多有好几百斤,结果没有收药材的人,一直堆放在房子里,一放就是两年,发霉后不得已扔掉了。母亲扔掉青蒿的那年,刚好是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前一年。
    后来,母亲又跟我说,今年的苦药子(青蒿)要涨价了。住在对面的姑姑说,苦药子(青蒿)都上新闻了。我没有问过母亲,青蒿的价格怎么样,也不晓得母亲砍了多少青蒿,但我还是想,青蒿如从前一样,站在山岗上,很自然地为所需的人所用。
                                    (选自 2016年第9期《散文选刊》,有改动)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散文开头写到,我家门前的青蒿,基本上都长不高,母亲看着青蒿长高了,不
   是直接拔掉就是拦腰砍断。这是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和爱整洁。
B.第二段写青蒿,盛夏,鸡猫鸭躲在下面小憩,立秋,枝蔓上挂满了果实,冬日,
  却被村里人一把火点燃,表达了作者对青蒿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C.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长
  在玉米地的青蒿和长在黄豆地的青蒿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D.文章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前三段写了青蒿被砍、被烧、被锄的
  情形,是抑;从第四段开始写了青蒿的功效和价值,是扬。
8.母亲扔青蒿和屠呦呦获诺奖之间本来没什么必然联系,但作者将二者并提就产生了
  丰富的思想内涵,请紧扣“青蒿”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分) 
                                                                                                                                                         
9.作者借“乡野里的青蒿” 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引述曾为之师友。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周舍”。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几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
   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曰:“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著杂诗赋数十篇。  
 (选自《梁书•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
      厉清操。
  B.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
     /清操。
  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
     厉清操。
  D.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
      厉清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
  B.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
  C.编户,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
  D.践阼,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
1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述曾学有所成。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
      老师吕道惠的称赞和奖赏。
  B.范述曾能力出众。刚就任永嘉太守时,便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顺利地解决了
      横阳县凶徒聚集的难题。
  C.范述曾清正廉洁。在永嘉郡任职期间,努力保持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对他
      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
  D.范述曾乐善好施。一生所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等到自己年老之时,
      家徒四壁,没有资产。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
                                       (2)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
    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
    花,荷叶圆如团扇,微风轻送,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
    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
    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
    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15.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荀子的《劝学》中表明广泛地学习并能自省,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名句是“                   ,                   ”。 
 ⑵《逍遥游》中“               ,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热闹场面的句子是“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
  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拍案叫好。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
  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
  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两门相对却不相往来、以邻为壑的邻里相
  处之道早已引发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思考。
⑤国家人社部最近出台了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这一政策在大众自主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就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
  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①②④   B.②⑤⑥  C. ①③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虽然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
  黄河文明。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B.在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内蒙古已经形成一条绵延上千公里东起呼伦贝尔
  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10个盟市的“奶牛带”。
C.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日前在日内瓦开幕,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团出席
  此次会议,并于3月 8日与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共同举办“共同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人权治理的新路径”为主题的边会。
D.目前,我国住房供应总量充足,但需求却难以平衡,高额的房价导致买不起房
  的城镇常住人员一直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① 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②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③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④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烦琐难懂。⑤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⑥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但是 因为 / 便 其实 因为
B / 因为 所以 便 但 毕竟
C 但是 / 以致 就 其实 因为
D 却 因为 所以 就 / 毕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游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  ①   ,它有助于提升四肢的力量,还对心肺功能有很好的帮助,而且他所引起的关节肌肉损伤远小于其他运动项目。掌握游泳这项技能,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看,    ②   。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理念的普及,    ③   。
21.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不得超过70字)(3分)


(2)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国成语大会”火了,“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朗读者”又火了。为什么会火呢?有人认为是制作上的“高大上”,有人认为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人认为是家长和孩子找到了共同的看点。
    对以上评论,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2017年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B  (“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错,原文“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
2.(3分)D  (“ 中和美学”不能直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 , 原文“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
3.(3分)D ( “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错,本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并没有“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4. (3分)A (“第二段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大脑的特点和作用”错。第二段第一句说明大脑的特点时运用了比喻,,说明大脑作用的句子是“大脑是人的生命、思想、行动的中枢系统……”,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
5.(4分)2*2分BD (B项.“是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错误,文中是“曾是” D项“对世界神经外科的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错,原文是“为中国神经外科划时代的进步标志”。)
6. 【答案示例】①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掌握先进的医学技术,不断攀登医学高峰;②小心翼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