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验收)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验收)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二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
试题预览
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第二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试卷和答题卡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于平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节选)
  话说宋神宗皇帝在位时,有一名儒,姓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乃四川眉州眉山人氏。一举成名,官拜翰林学士。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在宰相荆公王安石先生门下,荆公甚重其才。东坡自恃聪明,颇多讥诮。
  话说东坡在湖州做官,三年任满朝京,作寓于大相国寺内。常言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分付左右备脚色手本,骑马投王丞相府来。离府一箭之地,东坡下马步行而前。见府门首许多听事官吏,纷纷站立。东坡举手同道:“列位,老太师在堂上否?”守门官上前答道:“老爷昼寝未醒,且请门房中少坐。”从人取交床在门房中,东坡坐下,将门半掩。不多时,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缠鬃大帽,穿青绢直摆,俪手洋洋,出府下阶。众官吏皆躬身揖让,此人从东向西而去。东坡命从人去问,相府中适才出来者何人;从人打听明白回复,是丞相老爷府中掌书房的,姓徐。东坡记得荆公书房中宠用的有个徐伦,三年前还未冠。今虽冠了,面貌依然,叫从人:“既是徐掌家,与我赶上一步,快请他转来。”从人飞奔去了,赶上徐伦,不敢于背后呼唤,从旁边抢上前去,垂手侍立于街旁,道:“小的是湖州府苏爷的长班。苏爷在门房中,请徐老爹相见,有句话说。”徐伦问:“可是长胡子的苏爷?”从人道:“正是。”东坡是个风流才子,见人一团和气,平昔与徐伦相亲,时常写扇送他。徐伦听说是苏学士,①微微而笑,转身便回。徐伦进门房来见苏爷,意思要跪下去,东坡用手搀住道:“徐掌家,不要行此礼。”徐伦道:“这门房中不是苏爷坐处,且请进府到东书房待茶。”
这东书房,便是王丞相的外书房了。凡门生知友前来,都到此处。徐伦引苏爷到东书房,看了坐,命童儿烹好茶伺候。“禀苏爷,小的奉老爷遣差往太医院取药,不得在此伏侍,怎么好?”东坡道:“且请治事。”徐伦去后,东坡见四壁书橱关闭有锁,文几上只有笔砚,更无余物。东坡开砚匣,看了砚池,是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上余墨未干。方欲掩盖,忽见砚匣下露出些纸角儿。东坡扶起砚匣,乃是一方素笺,叠做两摺。取而观之,原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认得荆公笔迹,题是《咏菊》。东坡②笑道:“士别三日,换眼相待。昔年我在京为官时,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念了一遍,“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乱道。”这两句诗怎么样写?“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为何说这两句诗是乱道?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和、薰、金、朔四样风配着四时。这诗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乃秋令也。那金风一起,梧叶飘黄,群芳零落。第二句说“吹落黄花满地金”,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兴之所发,不能自己。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便写了,东坡愧心复萌:“倘此老出书房相待,见了此诗,当面抢白,不像晚辈体面,欲待袖去以灭其迹,又恐荆公寻诗不见,带累徐伦。”思算不妥,只得仍将诗稿折叠,压于砚匣之下,盖上砚匣,步出书房。到大门首,取脚色手本,付与守门官吏嘱咐道:“老太师出堂,通禀一声,说苏某在此伺候多时。因初到京中,文表不曾收拾。明日早朝赘过表章,再来谒见。”说罢,骑马回下处去了。
不多时,荆公出堂。守门官吏虽蒙苏爷嘱咐,没有纸包相送,哪个与他禀话,只将脚色手本和门簿缴纳。荆公也只当常规,未及观看,心下记着菊花诗二句未完韵。恰好徐伦从太医院取药回来,荆公唤徐伦送置东书房,荆公也随后入来。坐定,揭起砚匣,取出诗稿一看,问徐伦道:“适才何人到此?”徐伦跪下,禀道:“湖州府苏爷伺候老爷,曾到。”荆公看其字迹,也认得是苏学士之笔。③微微一哂,心下踌躇:“苏轼这小子,虽遭挫折,轻薄之性不改!不道自己学疏才浅,敢来讥讪老夫!明日早朝,奏过官里,将他削职为民。”又想道:“且住,他也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叫徐伦取湖广缺官册籍来看。单看黄州府,余官俱在,只缺少个团练副使,荆公暗记在心。命徐伦将诗稿贴于书房柱上。明日早朝,密奏天子,言苏轼才力不及,左迁黄州团练副使。
第二日朝罢,各地官员到京上表章,升降勾除,各自安命。惟有东坡心中不服,心下明知荆公为改诗触犯,公报私仇。没奈何,也只得谢恩。回下处修书,打发湖州跟官人役,兼本衙管家,往旧任接取家眷黄州相会。
(节选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节选部分的第一段从情节结构上看,属于开端。 
B.徐伦虽是一个次要人物,却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与东坡相见、引东坡去东书房、又留下东坡一人而去取药,这些做法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东坡为何说这两句诗是乱道?”一句引入了作者的插叙,主要目的是为读者介绍风之名,增强小说的知识性,凸显其教化作用。
D.苏轼走时嘱咐守门官吏替他通禀一声,而守门官吏虽蒙苏爷嘱咐,却因苏轼“没有纸包相送”就隐瞒了苏轼前来的事情,可见其贪财且势力。
E.小说记叙了苏轼因妄改王安石的诗歌而被王安石惩治教训的故事,叙事娓娓道来,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生动传神。
5.小说中分别写到了徐伦、苏轼、王安石的一“笑”,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他们笑的不同内涵。(3分)
答:                                                                     

6.由“苏轼续诗”一事,可看出苏轼有哪些性格特点?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承晖,字维明。好学,淹贯经史。章宗即位,迁近侍局使。孝懿皇后妹夫吾也蓝,世宗时以罪斥去,乙夜,诏开宫城门召之。承晖不奉诏,明日奏曰:“吾也蓝得罪先帝,不可召。”章宗曰:“善。”惠民司都监余里痕都①迁织染署直长,承晖驳奏曰:“痕都以荫得官,别无才能,前为大阳渡稽察,才八月擢惠民司都监,已为太优。依格两除之后,当再入监差,今乃超授随朝八品职任。况痕都乃平章镒之甥,不能不涉物议。”上从承晖议。改知大兴府事,豪民与人争种稻水利,不直,厚赂元妃兄左宣徽使李仁惠。仁惠使人属承晖右之,承晖即杖豪民而遣之,谓其人曰:“可以此报宣徽也。”山东盗贼起,承晖言:“捕盗不即获,比奏报或迁官去官,请权行的决②。”及罢兵,盗贼渠魁稍就招降,犹往往潜匿泰山岩穴间。按察司请发数万人刊除林木,则盗贼无所隐矣。承晖奏曰:“泰山五岳之宗,故曰岱宗。王者受命,封禅告代,国家虽不行此事,而山亦不可赭也。天下之山亦多矣,岂可尽赭哉!”议遂寝。中都被围,承晖出议和事,与皇太子留守中都。从容若平日,尽出财物,召家人,随年劳多寡而分之,皆与从良书。举家号泣,承晖神色泰然,方与安石③举白引满,谓之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复还问之,则已仰药薨矣。是日暮,中都不守。
(节选自《金史•完颜承晖传》)
①余里痕都:人名。②的决:终审判决。③安石:指师安石,当时任尚书省令使。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B.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C.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D.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乙夜: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21—23时。
B.荫:也称荫庇,指封建时代子孙后代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C.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D.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大典,在泰山祭祀称作“封”,在梁父山祭祀称作“禅”。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完颜承晖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当皇上连夜召见孝懿皇后的妹夫吾也蓝时,他认为吾也蓝是先帝的罪臣,因此没有遵照皇上的旨意让吾也蓝进宫。
B.完颜承晖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他在大兴府任职时,不理会权贵的请托,对无理争夺他人种植水源的豪强施以杖刑,还说你可将结果告知李仁惠。
C.完颜承晖临危不惧,从容镇静。中都形势危急,为了避免殃及无辜,他遣散家中奴仆,将家财全部分给他们,并留下书信希望他们一心向善。
D.完颜承晖忠于职守,以身殉国。他不顾个人安危,奉命留守中都,就在城池将要被攻破时,他无力回天,服毒自尽,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依格两除之后,当再入监差,今乃超授随朝八品职任。
译文:                                                                     

(二)古代诗歌鉴赏(18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5题。

一、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1.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   )(3分)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似写得偿所愿的喜悦,
其实由“昔”到“今”蕴含着诗人一生漂泊失意的感伤。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十个字,特别是“坼”和“浮”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C.杜甫到了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第三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确为写实。
D.结句写道“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诗人遥望万里关山,到处动荡不安,诗人黯然神伤,诗的意境转为低沉,情绪也变得消沉。

二、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2.下面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雨停,因而说春风极通人性,仿佛特意为他吹断了积雨。这样写,使东风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新颖别致,饶有诗意。
B.颔联描写春天早晨山村的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四种自然景物,并用“披絮帽”与“挂铜钲”分别赋予“岭”与“树”拟人色彩。
C.本诗第三、四两句写远景,第五、六两句写近景,意境优美,诗意盎然,散发着浓郁的山野气息,仿佛一组极为美丽的山水画卷,十分真切动人。
D.尾联由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农人生活的反映。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给春耕的人们准备食物,温馨祥和的生活令人心生愉快。

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①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上多是豪英,长沟②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金兵攻占汴京后,作者辗转逃亡到了当时南宋朝廷临时所在地的浙江绍兴。一个夜晚他登上小阁楼,有感而发,填写了这首词。②长沟:大河。
13.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词以回忆洛中旧游起笔,首句写英才聚会,午桥痛饮,为全诗奠定豪迈基调。
B.“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造语更为生动、奇巧,巧妙地唱叹出令人难忘的往事。
C.“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画面清丽,宛如目前。
D.“二十余年如一梦”,既指洛中旧游之美事如梦,也指国破家亡带来的空幻之感。

四、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用比喻的修辞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15.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1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第一组:《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背诵篇目(5分)
(1)我欲因之梦吴越,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接表明李白傲岸性格的句子是:        ,        。
(3)“        ,        。”杜甫在《旅夜书怀》中这样写出了阔大雄浑的景象。

第二组:高考背诵篇目之初中篇目(5分)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第三组:高考背诵篇目之高中篇目(5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师者,                       。(韩愈《师说》)

三、基础知识及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自媒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新闻真实性,所传播的信息泥沙俱下,容易误导群众,这是自媒体明显的局限性。
②在南海问题上,一些西方政客竟然罔顾历史,公然向中国挑衅,他们四处游走,煽风点火,颠倒是非,真算得上是穷形尽相了。
③第四届中国科技城博览会期间,中外嘉宾观赏了一场别无二致的“炫彩三江•美丽绵阳”灯光秀,充分感受到绵阳的科技实力和文化底蕴。
④从建立新东方教育集团到新东方在纽约挂牌上市,每到决策的关键时刻,董事长俞敏洪总能从善如流,使得新东方集团的事业蒸蒸日上。
⑤鲍勃•迪伦的民谣歌词总是闪烁着吉光片羽的诗意,其体现出韵诗学价值,完全可达到惠特曼、兰波和波德莱尔等现代诗人韵诗歌深度。
⑥今年春夏连续几个月来,西南地区五风十雨,水灾频仍,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收成,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川普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经得起推敲的施政纲领,却凭着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最终当选美国总统。
B.虽然虚拟现实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于游戏、社交抑或其他领域,一定会是一种新的平台。
C.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和不同贫困农户的具体情况,地方政府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弥补了以前粗放扶贫的不足。
D.在主流娱乐电影的话语背景下,同样作为文化工业产品,内地著名导演张艺谋与香港喜剧导演周星驰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19.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这既是我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的一组是(   )(3分)
A.①府吏见丁宁          ②君既若见录        ③黄泉下相见
B.①余独好修以为常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    ③修短随化
C.①始适还家门          ②少无适俗韵        ③吾与子之所共适
D.①自前世而固然        ②何为其然也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耳得之而为声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①则或咎其欲出者   ②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C.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①高余冠之岌岌兮   ②仰观宇宙之大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2.下列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A.①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②长乐王回深父      ③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芳菲菲其弥章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②进不入以离尤兮    ③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D.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偭规矩而改错      ③合葬华山傍

23.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3分)
A.①女也不爽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③叶叶相交通
B.①可怜体无比    ②汝岂得自由            ③处分适兄意
C.①不久当归还    ②列坐其次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D.①昼夜勤作息    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①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下江陵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①鸷鸟之不群兮          ②舞幽壑之潜蛟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D.①高余冠之岌岌兮        ②乌雀南飞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

25.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客有吹洞箫者    
③凌万顷之茫然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③悟言一室之内                ④斯用兵之效也
C.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羡乎                  ④何以解忧
D.①渺渺兮予怀                  ②固一世之雄也    
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乐府,是古代的音乐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