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6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上海市嘉定区2016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阅读(80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常人岂可“无法”徐建融①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画家画的“写实”与文人画的“写意”之争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迄今学术界对此仍多有评论,大抵以倡“写实”、斥“写意”为非,指其“全面否定文人画以至中国画”,而以坚守“写意”、摒弃
试题预览
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阅读(80分)
1.(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常人岂可“无法”
徐建融

①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画家画的“写实”与文人画的“写意”之争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迄今学术界对此仍多有评论,大抵以倡“写实”、斥“写意”为非,指其“全面否定文人画以至中国画”,而以坚守“写意”、摒弃“写实”为是,以为这才能坚决捍卫并弘扬文人画也即中国画。近读9月25日“笔会”躲斋先生《鲁迅与文人画》一文,提出鲁迅先生既否定文人写意画,又允肯陈师曾、齐白石的文人写意画﹣﹣这一视点,可以提供我们对当年这场论争以新的认识。
②“存形莫善于画”。造型,是绘画之所以为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画也不可能是例外。而所谓造型,即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所以,它的基础是客观形似。这就是所谓“写实”,其实质决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画之本法”。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当然,要想成为优秀的画家,光凭过客观形似的造型关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而一旦成了优秀的画家,他对于客观形似的造型反而会有所不逮。
③明清时期勃兴的文人画也即“写意”画,它改变了中国画的造型本质,而以笔墨为中心,对于形象的塑造,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写实”,又称“意象”。文人画家则又称“利家”,以区别于专业画家的“行家”,他的用功,主要也不在“画之本法”的造型,而在“画外功夫”的诗文、书法。但问题是,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如用钱锺书等个别人的成就,来否定高考、取消高考,大学的教育一定沦于“荒谬绝伦”一样,一旦用董其昌、石涛等个别画家的成就,来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然而,文人画家们以其居高的话语权,却恰恰以董其昌、石涛为例,否定、取消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他们认为,从上古绘画的不能形似,到古典绘画的高度形似,再到现代绘画的不要形似,是不断进步,讲求机械的“写实”,则“直如照相机,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于艺术邪?”所以主张“写意”,就是“不与照相机争功”﹣﹣不想想,难道摩托车发明后,就得取消跑步比赛?
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为与生活真实拉开距离),工于造型为耻(以为仅仅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复制).所以,不仅新文化人发起“美术革命”,对文人“写意”画的风靡提出严厉的批评;传统的国画家中如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有识者,对文人“写意”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池沼而不是江海。谢稚柳明确表示:“中国画是写实的。”张大千再三告诫他的学生:“要学画家画,千万不要学文人画。”
⑤相比于“写意”画风的坚守者的自以为以先进取代落后, 所以,不仅鲁迅对陈师曾、齐白石颇允肯,徐悲鸿对金农、齐白石同样大力推扬,张大千一面赞赏金农“实在画得好”,一面又说他“实在不会画”。换言之,当时对“写意”画风的批评,旨在为绘画这所“大学”重新树立造型“高考”的普招原则,而不是否定针对造型“高考”不过关的特招的灵活性。同时期徐悲鸿与徐志摩关于西方绘画学院派与现代派的争论,性质同此。明乎此,便不难理解,鲁迅等对“写意”画包括西方现代派的批评,是从绘画的普遍性、原则性而论;而他们对齐白石等“写意”画家的肯定,是从绘画的特殊性、灵活性而论。二者是并不矛盾的。反观坚守文人“写意”观者,把灵活性当作原则性,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以钱锺书的成功为例坚决主张取消高考,“家家石涛,人人昌硕”,固然做到了“画之本法”的“形式欠缺”,又有几个具有“画外功夫”的“精神优美”呢?至以高考不过关就意味着具有偏才,以“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优美”,“逸笔草草”就意味着所发抒出来的就是“胸中逸气”,并斥高考过关者为庸才,“形式周密”者为“精神不美”、为匠气,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其前提是“世岂易得”的“至人”,天下滔滔的常人尽皆“无法”,貌似在继承、弘扬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实质恰恰是败坏中国画的传统。所以,我尝有言:“天下有平常之事,有非常之事。非常人为非常之事则可,平常人为非常之事则殆;非常人为平常之事为无上功德,平常人不为平常之事可乎?”
(1)第③段中加点词“意象”的含义是  。
(2)简析第③段划线句的作用。
(3)概括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义连贯的一项是  
①无论是新文化人还是传统画家
②仅仅是“写意画的泛滥”和“写意画家对写实画风的全盘否定”
③而绝不是否定“写意画中的佼佼者”
④从而对“写实”画风全盘否定
⑤当时力倡“写实”画风的
⑥所否定的“写意画”
A. ④⑥②①⑤③B. ⑤⑥②③①④
C .④⑤①⑥②③D.⑤⑥③①②④
(5)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造型即绘画的本质属性,它需要典型的拉开与真实的距离。
B.明清“写意”画注重“画外功夫”,但是偏才仍要过造型关。
C.徐悲鸿肯定西方绘画学院,但是并不全盘否定现代派作品。
D.“无法而法,乃为执法”是针对“至人”而言,常人需慎取。
(6)作者在第①段中称“可以提供我们对当年这场论争以新的认识”,请借鉴“新的认识”评价下列事件。
2010年10月,网友在微博上摘录了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的车延高新作《徐帆》.诗歌直白的几近不像诗歌,被网友称作“羊羔体”、“口水诗”。有评论说白话不是诗歌,诗歌底线被当今的许多诗人随意僭越,才导致了当今诗歌愈益庸俗化和粗鄙化。车延高说,这首诗采用的是一种零度抒情的白语手法,“是我写作的异种风格,是我写作的一种尝试”。
2.(1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弯人自述
陈村
①三十七年前的今天,本人来到这个世界﹣﹣四肢活跃,身材魁梧,声音洪亮,食欲旺 盛。这样的小子想必收到许多即兴的评论,我记不清自己当时是否沾沾自喜。要是当时就知 道,时过三十余年,自己将成为一名把握曲线美的“弯人”,婴儿的我是否还会得意地晃动着那个大头?
②俗话说:弯人不是一天造成的。弯了之后,第一个好处是和任何人都有了永恒的话题,比如他问:“你这腰,好像扭了?”我就答“伤了”、“不得劲了”、“不方便”。接下来一定是“怎么不去看看?”我答些世情再答些科学。几问几答之后,俨然成了熟人。
③我的病全称是“强直性柱炎”,脊椎是堂堂正正的骨头。不像有些组织通往不三不四的地方。这个病的好处是生得醒目,人们一目了然。有些病要靠病人自己去宣传。比如胃疼,一直等到疼得穹下腰,人们才会关切。其实,人们是被弯腰的姿势唤起了同情。而我总是弯着腰,可见,生病要生得巧。
④生活中,不聪明的人总是要逞强,以势压人或以理服人。我反其道而行,公开地明白地称弱。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阐述过“柔弱胜刚强”的哲学。从一滴水看太阳,老子确实伟大。
⑤其实我也很伟大。
⑥尽管没当成老子,还有另一次伟大的机会,当一名中国的卡夫卡。没人知道我面对《变形记》是何等的沮丧。我就是那个格里高尔•萨姆沙,我就是那无可奈何的甲虫,是我而不是卡夫卡的脊背背叛了自己。我拥有当一只甲虫的全部感觉。
⑦既弯之,則安之。如果有意识地寻找,像找男子汉一样用点力气,弯其实是一种境界。 还是老子在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感。
⑧弯更是一种审美趣味。现代人提倡亲爱自然,粗粗一想,凡自然的造物,没见过笔笔 直的一根。遥想人类当年,四肢趴地,长背向天,臀圆颅方,天然生趣,何直之有?平而致 曲,直而后弯,大到天体,小到心术,莫不如此。这么一想,实在不必妄自菲薄,人生难得 一回弯呢。
⑨我怕坐公共汽车。人一弯,占的体积就大。自从成为弯人,才知道上海的乘客们是如 何地丝丝入扣。他们容不得我的奢侈,一波一波地要将我弄直。要是真的能直,我早就直着 走上来了,还用得着费大家的力吗?
    ⑩爬山是我所爱,我常常走不动楼梯,病得猖狂时拉着扶手像拔河一样将自己拔上去。 但我却能爬山,见到山就精神了,拄一支杖请勤恳恳地爬。等我登上山顶,就想:山,我是弯着爬上来的。山应该羞愧。本人在爱的战线上一向成绩平平,就想,弯着尚且如此,一旦直起来是何等潇洒何等魅力,只怕会忙不过来!于是罢了,就弯着吧。
    ⑪我最大的心病是死后,如果开追悼会,势必折腾亲朋好友恩人仇人吊唁,一个个沉痛得肃穆。如此,我的罪孽岂不深重?为此,心有不安。
    ⑫去年因眼睛住了一月医院。不能看书,就操练起来。在那张较硬的床上撤去枕头装死。 很久,忽然砰地一声,全身一震,一节骨头打开了。这对我犹如一声春雷。站起来看看,人 直了许多,几乎能冒充含着胸的直人。我将双手抱在胸前,较为得意,盘算着出院后给广有 读者的晚报写篇短文,题目也想好,叫作《调戏骨头》。
    ⑬后来我出了医院,可以看书写字了,却没为晚报动笔。我又回到了自己的软床,操心 谋生而不是操心骨头。要是没有饭吃,调戏得笔直的自己不是还会弯下腰来吗?
    ⑭我的那篇流产的短文有个漂亮的结束。它的最后一句是:我想做一个正直的人。
(1)对文中两次引用老子的话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轻松活泼的文章增加了文化内涵。
B、为“弯人”的行为方式寻找思想基础。
C、强调只有老子才能解决人生的困境。
D、从生活到境界逐步深入地开拓文意。
(2)紧扣“俨然”一词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3)本文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请举一例加以赏析。
(4)在作者笔下,“弯”是一种人生智慧,其内涵分别为  
(5)最后一句话很有深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6分)默写。
(1)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4)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5)曾子曰:“  ,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6)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7)  ,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8)天行健,  。(《周易》)
4.(8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野老①
【唐】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此诗写于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②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③琴台: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
(1)野老原意是“田野之人”,诗中是  。
(2)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柴门不正”写出了草舍的寒酸简陋。
B、“贾客船”令诗人想起那漫漫“长路”。
C、“片云”用于自喻,意谓浮云般漂泊。
D、“王师”句感叹“东郡”至今未光复。
(3)请结合诗句,评析这首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5.(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怒
【明】江盈科①
①天意之怒,见于候兆,惟心乎畏天者,自能测之;毋犯其怒,而能自必其命,余盖验诸舟人已。辛酉之夏,舟过丰城,日亭午,天色光莹,万里一碧,然甚暄热,偶西北有黑云起,初如盖,渐蔓衍铺叙如絮。舟子谓余曰:“宜泊舟。”余曰:“晴霁无风,奈何泊?彼前舟鱼贯,橹者桨者皆弗泊也,而奚泊?”舟子曰:“恶风至矣,不泊,且覆。”遂维舟于岸,首尾皆植桩焉。余乃携一童子登岸,颇舒挛缩,少憩卖浆家。 俄而震风大作,屋瓦群飞如蝶,俯视江心,白涛山立,高十余丈,前舟覆者凡十余艘,人从波中出没,如惊凫②乱鸭,死者十六;而余舟独完,浪亦翔入舟口,行李俱湿。乃取酒犒舟人,曰:“非汝早见,将江鱼腹中又葬楚人骨矣。然汝何以知天且风?”舟子曰:“天气怒,应有怒风。我辈江行久,故能测。测其且怒,畏焉而谨避之,庶不及覆。公非江湖人,安测?彼前舟者非必不测,盖直以为不足畏,恃焉,而及于溺,可怪也已。”
②嗟夫,天下犹大舟也,天下之人无贵贱,无老弱,无贤愚,皆同舟之人也,而倚一人为舟师。数年以来,天怒叠见,彗出矣,地震矣,山移矣,水血矣,铁星陨矣,木象生矣,两宫三殿灾矣,太庙古树雷且火矣。乃岩廊之上恬不为畏,岂其聪明越世,仰视甚怒之天而不能测耶?测则何容泄泄若是耶?余盖忧焉,恐向者处丰城之小舟而完,今处天下之大舟而覆。《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③今日之势,何可不亟图也?
(选自《雪涛小说》)
【注】①江盈科: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重要成员之一。②凫:fú,又叫野鸭、鹜,生长在江河湖泊中。③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见于候兆   
②而能自必其命   
③庶不及覆   
④乃岩廊之上恬不为畏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用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而余舟独完                       B、然汝何以知天下且风
C、两宫三殿灾矣                     D、太庙古树雷且火矣
(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4)在舟子看来,“前舟者”的问题在于  。
(5)作者以大舟类比天下,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请结合原文对此作简要分析。
6.(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赏花
【清】黄图珌
    山园日静,花径风甜,即一草一木,莫不怡人心,爽人目;况乎众香毕具,百态娟妍,既可人怜,奚容不赏?然一瓯茶、一杯酒,吟风醉月,赏必求其宜也。乃为之书。
兰花
    空谷幽兰,不言自芳,孔子是为《猗兰》之操①.余皆圣人之徒,当焚香对琴,重其声而和之。
    兰独守贞择禄,不类他卉。置之盆中,携近书案间,自有一种善气迎人。
    兰之品类最多,色色俱可去俗,当为珍之,以作盆玩。若置之庭砌,与众草为伍,既不能舒其志,亦无所见其长,何异士之困穷不遇者□?
梅花
    梅花,清客也,和靖爱之而植。周天之数②,吟咏甚富。赏宜启湘帘,拂石榻,静坐于花间,吸清茗,读《汉书》,毋焚异香,毋对俗客,毋语世事,毋泛霞觞③,如是可以为和靖友矣。
    冰清玉润,足称出世之芳姿;貌婉心娴,洵是重闺之佳丽。香入轻烟而宛宛,色凝佳月以盈盈。当此时也,铁笛迎风,瑶琴横膝,抛残世上弹不了之棋局,收拾人间做不完之春梦。噫,非吾为之,其谁能之?
    疏影暗香,孤标别韵。且丽且妍,自得佳人之态;极清极冷,常怀君子之风。至若雪满山中,卧当林下,即使铁心石肠,亦为情移意夺。
    梅花宜植于松冈竹圃间,另放一园,庶不失为岁寒三友,鼎峙以垂清名也。
桃花
    欲赏是花,必求一叶小舟,随风漂泊,芳香红雨,可许近攀远眺,自得武陵渔人误入花源之想也。至若陆地赏桃,既不得其宜,而反增吾俗。君其慎之!
    即可助娇,尤能销恨,闺阁所宜植也。世俗忌之,吾亦莫知其所以然矣。
(选自《看山阁闲笔卷十三》)
【注】①《猗兰》之操:即《猗兰操》,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也称《幽兰操》.②周天之数:此处代指梅花。③泛霞觞:谓饮酒。
(1)对画线句“赏必求其宜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赏花一定要处于最合适的场景。
B、赏花一定要拥有最合适的心情。
C、赏花一定要采取最合适的方式。
D、赏花一定要具备最合适的态度。
(2)可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是  
A、耳      B、矣      C、哉      D、也
(3)作者认为赏梅之“宜”在于  
(4)桃花“闺阁所宜植也”,但“世俗忌之”,为什么?结合日常阅读予以探究。
(5)作者笔下的兰花、梅花、桃花都有君子之风,但其内涵又各有侧重,请集合原文概述之。
 
二、写作70分
7.(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5年7月,湖南19岁的阿乐考上了大学,父亲老高十分高兴,承诺奖励儿子一台电脑。但家里实在没钱,最后老高在电脑专卖店偷了一台电脑。事后老高被拘捕,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懂事的阿乐为减轻家庭负担,决定外出打暑假工。抓捕老高的民警对老高的行为又心酸又感动,于是民警们集体给阿乐捐款买了一台电脑。8月23日,检察官经过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老高涉嫌盗窃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念其系初犯,并有悔罪表现,且盗窃的金额不大,没有羁押必要,依法对其做出不予逮捕的决定。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阅读(80分)
1.(17分)(2016•嘉定区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常人岂可“无法”
徐建融

①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画家画的“写实”与文人画的“写意”之争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迄今学术界对此仍多有评论,大抵以倡“写实”、斥“写意”为非,指其“全面否定文人画以至中国画”,而以坚守“写意”、摒弃“写实”为是,以为这才能坚决捍卫并弘扬文人画也即中国画。近读9月25日“笔会”躲斋先生《鲁迅与文人画》一文,提出鲁迅先生既否定文人写意画,又允肯陈师曾、齐白石的文人写意画﹣﹣这一视点,可以提供我们对当年这场论争以新的认识。
②“存形莫善于画”。造型,是绘画之所以为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画也不可能是例外。而所谓造型,即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所以,它的基础是客观形似。这就是所谓“写实”,其实质决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画之本法”。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当然,要想成为优秀的画家,光凭过客观形似的造型关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而一旦成了优秀的画家,他对于客观形似的造型反而会有所不逮。
③明清时期勃兴的文人画也即“写意”画,它改变了中国画的造型本质,而以笔墨为中心,对于形象的塑造,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写实”,又称“意象”。文人画家则又称“利家”,以区别于专业画家的“行家”,他的用功,主要也不在“画之本法”的造型,而在“画外功夫”的诗文、书法。但问题是,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如用钱锺书等个别人的成就,来否定高考、取消高考,大学的教育一定沦于“荒谬绝伦”一样,一旦用董其昌、石涛等个别画家的成就,来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然而,文人画家们以其居高的话语权,却恰恰以董其昌、石涛为例,否定、取消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他们认为,从上古绘画的不能形似,到古典绘画的高度形似,再到现代绘画的不要形似,是不断进步,讲求机械的“写实”,则“直如照相机,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于艺术邪?”所以主张“写意”,就是“不与照相机争功”﹣﹣不想想,难道摩托车发明后,就得取消跑步比赛?
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为与生活真实拉开距离),工于造型为耻(以为仅仅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复制).所以,不仅新文化人发起“美术革命”,对文人“写意”画的风靡提出严厉的批评;传统的国画家中如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有识者,对文人“写意”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池沼而不是江海。谢稚柳明确表示:“中国画是写实的。”张大千再三告诫他的学生:“要学画家画,千万不要学文人画。”
⑤相比于“写意”画风的坚守者的自以为以先进取代落后, 所以,不仅鲁迅对陈师曾、齐白石颇允肯,徐悲鸿对金农、齐白石同样大力推扬,张大千一面赞赏金农“实在画得好”,一面又说他“实在不会画”。换言之,当时对“写意”画风的批评,旨在为绘画这所“大学”重新树立造型“高考”的普招原则,而不是否定针对造型“高考”不过关的特招的灵活性。同时期徐悲鸿与徐志摩关于西方绘画学院派与现代派的争论,性质同此。明乎此,便不难理解,鲁迅等对“写意”画包括西方现代派的批评,是从绘画的普遍性、原则性而论;而他们对齐白石等“写意”画家的肯定,是从绘画的特殊性、灵活性而论。二者是并不矛盾的。反观坚守文人“写意”观者,把灵活性当作原则性,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以钱锺书的成功为例坚决主张取消高考,“家家石涛,人人昌硕”,固然做到了“画之本法”的“形式欠缺”,又有几个具有“画外功夫”的“精神优美”呢?至以高考不过关就意味着具有偏才,以“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优美”,“逸笔草草”就意味着所发抒出来的就是“胸中逸气”,并斥高考过关者为庸才,“形式周密”者为“精神不美”、为匠气,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其前提是“世岂易得”的“至人”,天下滔滔的常人尽皆“无法”,貌似在继承、弘扬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实质恰恰是败坏中国画的传统。所以,我尝有言:“天下有平常之事,有非常之事。非常人为非常之事则可,平常人为非常之事则殆;非常人为平常之事为无上功德,平常人不为平常之事可乎?”
(1)第③段中加点词“意象”的含义是 画家塑造的注重主观和神似(1 分)的形象 。
(2)简析第③段划线句的作用。
(3)概括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义连贯的一项是 C 
①无论是新文化人还是传统画家
②仅仅是“写意画的泛滥”和“写意画家对写实画风的全盘否定”
③而绝不是否定“写意画中的佼佼者”
④从而对“写实”画风全盘否定
⑤当时力倡“写实”画风的
⑥所否定的“写意画”
A. ④⑥②①⑤③B. ⑤⑥②③①④
C .④⑤①⑥②③D.⑤⑥③①②④
(5)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造型即绘画的本质属性,它需要典型的拉开与真实的距离。
B.明清“写意”画注重“画外功夫”,但是偏才仍要过造型关。
C.徐悲鸿肯定西方绘画学院,但是并不全盘否定现代派作品。
D.“无法而法,乃为执法”是针对“至人”而言,常人需慎取。
(6)作者在第①段中称“可以提供我们对当年这场论争以新的认识”,请借鉴“新的认识”评价下列事件。
2010年10月,网友在微博上摘录了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的车延高新作《徐帆》.诗歌直白的几近不像诗歌,被网友称作“羊羔体”、“口水诗”。有评论说白话不是诗歌,诗歌底线被当今的许多诗人随意僭越,才导致了当今诗歌愈益庸俗化和粗鄙化。车延高说,这首诗采用的是一种零度抒情的白语手法,“是我写作的异种风格,是我写作的一种尝试”。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答】(1)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应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归纳.本题结合上下文语境“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写实’,又称‘意象’”可总结出,这里的“意象”指的就是重的是主观和神似的形象.
(2)本题应从手法、内容和结构三方面来分析.从手法上看,“摩托车”和“跑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分别比喻“写意”和“写实”;同时也是把摩托车发明后不会取消跑步比赛与写意不能否定写实进行类比.从内容上看,这句话说明主张写意者以进步说否定写实是荒谬的.从结构上看,这句话是一段的结尾,起到总结上文,补充说明的作用.
(3)这类题目可先通读全段,分清层次,归纳每一层的含义,然后归纳段意.第4段一共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写出了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的现状,第二层,写出了新文化人对这种拙于造型的现状的批评,第三层,写出了张大千、谢稚柳等人对这种拙于造型现状的批评,由此可总结出,第4段写了新文化人和传统画家的有识之士对民国画家拙于造型的现状的批评.
(4)所供句子可分为两部分,④是写意画风的坚守者反对写实画风,承接上文,应放在开头;①②③⑤⑥反映了主张写实画风的人并不全盘否定写意画,其中⑤①衔接紧密,应排在一起,⑥②③是主张写实画风的人的主张,应排在一起.由此即可确定答案.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5)做这种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B项信息在第三段,原文只说“过不了造型关,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