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包铁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2017-05第Ⅰ卷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在中国古典传统中,海或者四海历来被认为是包围中国的最外部边界,提到它们就意味着“天下”,格外有壮阔之气。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有“海上
试题预览
包铁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试题      2017-05
第Ⅰ卷 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中国古典传统中,海或者四海历来被认为是包围中国的最外部边界,提到它们就意味着“天下”,格外有壮阔之气。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类的名句。
②古代中国,水无疑是赖以立国的农业生产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水的清洁和滋生功能,使水象征了纯洁和生命,直接地渗透到诞生、成年、婚嫁与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中。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述安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 “奈何”则是传说中幽冥间的界河。上巳节这天王公平民多踏青水边,杜甫《丽人行》即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吟咏。古中国人常因这种水畔聚会唱和而感发深刻的生命意识。
③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变喻人性的易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流水趋下的本性类似;《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认为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
④而老子亦褒举流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褒举的实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而《庄子•秋水》则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喻得道后的境界。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 的倾向。
⑤流水意象也藏蕴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作家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时时胶着一体。
⑥流水无往不在,而且具有运行的持续性,最为贴近和形象地体现了事物递进的特征,因而流水总是被古人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功业以至年华、生命、国力的不可复返性,表达惜时叹逝的情愫。《诗经•大雅》即有“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的警句,用流水的永逝无回譬喻君臣不勤于政则必失怙于天。李白的《古风》《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贵功名不可久驻:“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中的运动,在后世的叙事文学中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被毛宗岗父子置于《三国演义》卷首的杨慎《临江仙>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其由浩荡东流的长江缅怀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短暂人生。而《牡丹亭》中也有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⑦流水意象固然强调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悲凉地感发人生苦短的危机感,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诗

风。然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极意义,它往往也作为人们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积极象征符号而存在,反映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选自《中国象征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水的象征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水有清洁和滋生功能,象征着纯洁和生命。民间为婴儿“洗三朝”就是此象征意象的体现。
B.孟子认为水性与人性相似:流水有趋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流水的有本有源、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立身行事。
C.老子关于水的“柔弱”与“坚强”的讨论体现了道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念,而庄子认为水的浩渺无垠象征着得道后的境界。
D.唐代以后,流水的象征意象呈现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常被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国力等的不可复返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文人作家的作品中,流水有时候象征着执着进取,有时候象征着悲观幻灭,流水意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藏蕴了无限人生之慨。
b.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无往不在,它常象征着事物的一去不复返,因此文人常借流水意象抒发惜时叹逝之情。
C.陆游的“江声不尽英雄恨”和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反映了古代诗人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D.中国文人常常借流水意象表达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思想,而流水也能反映出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文学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表明,海或者四海历来被认为是包围中国的最外部边界,它们意味着“天下”。
B.水与古中国人的一些生活习俗有关,人们常在上巳节这天在水边踏青,杜甫的《丽人行》就描写了与这一习俗相关的画面。
C.因为流水无往不在,具有持续性运动的特点。所以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也是运动的,并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
D.中国文人常借流水抒发感伤与忧患情怀,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去概括“悲慨”诗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学兼四部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百年诞辰述感
2011年,是张舜徽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他 1911年8月5日 生于湖南省沅江县,没有进过学校,完全靠刻苦自学,成为淹贯博通、著作等身的一代通儒。我曾说章太炎先生是天字第一号的国学大师。章的弟子黄侃,也是当时后世向无异词的国学大师。章黄之后,如果还有国学大师的话,钱宾四先生和张舜徽先生最当之无愧。

张先生的识见是第一流的,每为一学,均有创辟胜解,这有他的《周秦道论发微》可证。“道”为先秦各家泛用之名词,但取义各有界说。经过博考群书、日夜思之,而认为先秦诸家之道论,乃帝王驭民之术,亦即统治术,这是张先生对于先秦思想文化史的一项极大判断,足可成一家之言。
张舜徽先生的独断之识,见于他所有著述,凡所涉猎的领域与问题,均有融会贯通之解。以本人阅读张著之印象,他似乎没有留下材料之义理空白。他的学识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固有典籍烂熟于胸,随手牵引,无不贯通。但二百万言的《说文解字约注》,又纯是清儒《说文段注》一系的详博考据功夫。
古人为学所谓通,或明天人,或通古今,或淹通文史,或学兼四部。《郑学丛著》一书,正是他由小学而经学的显例。至于子学,《周秦道论发微》为其代表。明清思想学术,亦为先生所爱重,则《顾亭林学记》《清代扬州学记》两书,是总其成者。集部则《清代文集别录》(上下册)、《清人笔记条辨》。当然张先生学问大厦的纹理结构还是乙部之学,也可以说以文献史学为其显色。所著《汉书艺文志通释》《中国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籍举要》等,均堪称导夫先路之作。
张舜徽先生一生为学,无论环境顺逆,条件优劣,从未中辍。每天都早起用功,又读又抄。抄是为了加深记忆。小学的根底,得其家传,是自幼打下的。十五六岁,已读完《说文段注》。中岁以后益增自觉,竟以十年之功,将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二十四史”通读一过。
晚年,学益勤。至20世纪八十年代,先生已年逾七旬,仍勤奋为学,孜孜不倦—— 天热,就在桌旁放一盆冷水,把湿毛巾垫在胳膊下;汗流入眼睛,就用毛巾擦一下再写。天冷,手冻僵了,就在暖水袋上捂一下,继续写下去。雨天房子漏水,就用面盆接住;水从室外灌进屋里,就整天穿上胶鞋写作。每晨四点起床,晚上睡得很晚。就是这样,经过十年苦干,整理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意志、勇气和毅力,是张先生为学成功的秘诀。他认为“才赋于天,学成于己”。识则一半在天,一半在己。勤奋努力与否,至为关键。为将己身之经验传递给后学,1992年初冬,当其八十一岁之时,还撰写《自学成才论》上下篇,交拙编《中国文化》刊载,此距他不幸逝世,仅两周时间。
《自学成才论》之上篇写道:“科举之制达一千三百余年之久,而事实昭示于世:科举可以选拔人才,而人才不一定出于科举。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迄于今将百年矣。而事实昭示于世:学校可以培育人才,而人才不一定出于学校。以出类拔萃之士,不必皆肄业于学校,而奋起自学以成其才者济济也。”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张舜徽先生和章太炎先生、黄侃先生都是同一时期的后世向无异词的最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B.张舜徽先生的识见是第一流的,他认为先秦诸家之道论,乃帝王的统治术,这项对先秦思想文化史的判断,足可成一家之言。
C.以作者的印象,张舜 徽先生所涉猎的领域与问题,都有融会贯通之解,却没有留下材料之义理空白。其学识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固有典籍烂熟于胸,随手牵引。
D.张舜徽先生认为1300多年的科举,只是在警醒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凡事都要靠个人努力。
E.本文通过对张舜徽先生勤奋自学,取得许多研究成果,终成一代国学大师的介绍,激励后辈学人。
5试举例分析张舜徽先生一生为学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因。(4分)

6文章结尾 “以出类拔萃之士,不必皆肄业于学校,而奋起自学以成其才者济济也”这句话涵盖了什么道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简述。(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乌米  高尔基
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看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采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清风从阿伊一佩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采,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在看来本应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 七个年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鸟米的疯老婆子唱的。七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从那时起,鸟米便每天坐在 自家土房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 待着自己的亲人,一次,我去看她。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田和葡萄因,爬上了高山.在山石背后翠绿的树丛中,我看到了鸟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问,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厦门正对着大海。
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一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采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因的

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对佬采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A响起采,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你也会看见的!”
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地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禾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微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来说已不复存在。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随后我便满怀着惆怅悄然离去.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天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 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7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字)(3分】

8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9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 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①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 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 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遗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


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史记•项羽本纪》)
10.对下列 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竟:从头到尾,全部
B、须臾,梁眴籍曰           眴:同“眩”,使眼色、
C、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将:率领
D、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冠:帽子
11.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父是最小的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B、八尺相当于现在的1.8米左右,古代的尺这一长度单位较现代的要短一些。
C、釜是战国时期秦人使用的一种炊食器。《孟子•滕文公》中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其中釜、甑指带炊具中的蒸煮器,而这两种器物形态上也非常接近。类似的烹饪器具还有镬、鍪等。
D、本纪是古代编年体史书为称霸一方的诸侯王写的历史传记,一般叙述其主要的政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项梁认为他自高自大,及时地制止了他。
C.陈涉起义后,项籍在项梁的指挥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人,大家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D.入秦都后,项羽烧掠一番 又东归而去,没有听别人给他的定都于此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战少利,陈 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5分)
译文:
(2)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4.简析本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在构筑画面时作者是如何安排的?(6分)

15.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新城道中》与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都描写了山中雨后田野中树木的繁盛景象,请分别写出:
               ,               。               ,               。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历来被认为是诗眼的句子         ,        。
(3)曹操的《短歌行》表达人生苦短的诗句         ,        。

第II卷     表达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距高考还有一百天,在学校的誓师大会上,高三同学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表达了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的决心。
B.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轰动。网友赞不绝口,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编剧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C.南怀瑾先生虽屡遭磨难,却矢志不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夜以继日,宵衣旰食,先后出版了三十二部专著。
D. 黄山景区春风和煦,迎来了小长假的第一天,它秀丽的风光和优质的服务让广大游客如坐春风。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A. 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把对信仰的哲理思考蕴含于炫目的视觉效果中,获得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赞誉。
B.近年,”异地高考”成为热门话题,出现异地高考”的原因是教育资源不够均衡、人口流动加剧等造成的。
C.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新语,不仅新词新语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迅猛变化,而且不断丰富着汉语的词汇宝库。
D. 1921年,鲁迅先生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一座里程碑。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是3分(   )
①洎牧以谗诛       等到          ②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降水后天 晴
③忧劳可以兴国     兴盛          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磨刀石
⑤垆边人似月       茅屋          ⑥月照花林皆似霰          小的雪粒
A.①②⑤  B. 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20.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人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乌篷船缓缓前进,透过竹篾小窗,远远望去,长堤卧波,柳条摇曳。            °交织的雨水随风而成的缥缈水雾,如轻纱燕舞般地飘过。
①远望雨中的断桥,少了一份雪后初晴的冷艳,多了一份迷濛的忧伤
②雨中的西湖像西子缠绵的眼神,散着淡淡的哀伤和忧愁又像一曲《高山流水》的清音,流淌着知音相惜的淡泊
③船穿过苏堤以后,天下起小雨,不一会,垂杨带雨,烟波迷漫,别有一番情致
④湖波如镜,倒映袅袅倩影
⑤难怪苏东坡感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1.“点赞”为一网络词语,意为对某个内容表示赞同、喜爱。请仿照示例、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材,将下面的话补写完整,构成排比要求国符合作品的特点(形象、语言、技巧和内容等);句式相近。(5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成了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徜徉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长廊中,我为塑造了哀怨与执着湘水女神的屈原《湘夫人》点赞,                     ,                       让我们吟诵经典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要求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1、D
2、C
3、C
10、D
11、D
12、B
17、B
18、A
19、C                以上各题,每题3分
分值
4、 5分       5、4分         6、5分
7、3分       8、4分         9、6分
13、10分
14、6分        15、4分
16、8分
20、3分
21、5分
22、60分 (113.220.13.7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广西陆川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