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语文试题(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承智班第2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应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商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B.田野躺在阳光下面,正是秋收过后的情景,处处点缀着圆圆的稻草堆。黄
试题预览
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承智班第2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应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商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B.田野躺在阳光下面,正是秋收过后的情景,处处点缀着圆圆的稻草堆。黄色的黑色的牛群,散在各处悠闲地啃着草。
C.近日某媒体刊发报道称,天津市明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可有效抑制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面世。
D.太阳光从东窗进来,被镂空的纱窗帘筛成了斑驳的淡黄和灰黑的混合品,落在她的前额,就好像是些神秘的文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厮杀    双轨制    无耻谰言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B.收讫    木版画    惹是生非    为山九仞,功亏一匮
C.罗嗦    消声器    竹报平安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晋升    佼佼者    悠哉游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下列各项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粗犷(kuàng)    镌(juān)刻    量(liàng)体裁衣   卷帙(zhì)浩繁
B.埋(mán)怨     徇(xùn)私枉法    暴殄(tiǎn天物   戛(jiá)然而止
C、宝藏(zàng)     应届(yìng)    恪(kè)守不渝     一曝(pù )十寒
D.熨(yùn)帖      熟稔(rěn)     一蹴(cù)而就   载(zài)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
B.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公安部直接指挥下,通过专案组历时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作恶20余年的刘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打掉。
C.有筹委会同学的精心组织策划,还有许多同学默默无闻地在“场外”工作,我们分别二十年的高中同学得以在母校不期而遇,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D.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12分)
    贫困是什么,应该如何定义?社会学家与研究人员偏爱两种不同的研究贫困的方法: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的概念以生存观念为基础,指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存在而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缺少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必需品,例如充足的食物、住房以及衣服的人就生活在贫困之中。绝对贫困的概念被视为是普遍适用的。人们认为所有年龄和体格相同的人,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人类生存的标准基本上应该是一样的。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如果他(她)的生活低于这个普遍标准的话,就可以说是生活在贫困之中。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这个标准。他们提出使用相对贫困这个概念更加合适,也就是把贫因与在一个特定社会中占主流的一般生活水平相联系。相对贫困概念的倡导者认为贫困要从文化上来定义,而不应该根据某些普遍的剥夺标准来测度。假设每个地方的人类需要都是完全相同的是错误的。事实上,它们在同一个社会内部和不同社会之间都会不同。在一个社会被看做是必需品的东西,在另一个社会可能就是奢侈品。例如,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自来水、抽水马桶以及水果和蔬菜等日常消费品被看做是健康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在生活中没有它们的人可能被认为是贫困的。然而,在许多发展中社会,大多数人并不普遍拥有这些条件,因而根据具备或不具备这些条件来测量贫困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确定也存在一些困难。测量绝对贫困的一种具有共性的技术就是根据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产品的价格确定一条贫困线。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个体或家庭被认为是生活在贫困之中。然而,只使用一个单独的贫困判断标准可能有问题,因为这种定义没有考虑到在同一个社会内部和不同社会之间人类需要的变化。例如,在同一个国家内,一些地区的生活开支要比其他地区昂贵,基本必需品的费用也因地区而异。另一个例子,在室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的营养需求可能要多于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单一的判断贫困的标准往往意味着把一些实际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人估计在贫困线之上。
    然而,相对贫困的概念显示出自身的复杂性。最主要的一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相对贫困的理解也必须改变。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相对贫困的标准逐渐向上调整。例如,从前被看做是奢侈品的汽车、冰箱、中央供暖系统以及电话,今天在大多数工业化社会被看做是享受富足、积极生活的必需品。一些批评家已经提醒相对贫困概念的使用经常偏离这样一个事实,也就是,现在甚至那些社会中最不富裕的成员也要比以前富有多了。他们怀疑在社会中是否存在“真正的”贫困。比如目前的英国,几乎每家都有像电视机与洗衣机这样的消费品。
    确实,现在甚至那些最低收入的家庭也享有比20年前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然而,如果据此提出贫困不再存在也是错误的。当整个英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的时候,社会中最富裕的成员与最贫困的成员之间的差别变得日趋明显。收入分配中处于最低水平的家庭,比如卡罗尔家,保持收支平衡仍然有困难。通过一个剥夺指标测度是否具备抚养孩子所必需的条件,社会学家发现许多家庭还在努力为儿童提供“基本条件”,例如每天至少吃一次新鲜水果,有一件防水外套,或者有享受爱好或闲暇活动的机会。在低收入家庭中,仍然广泛存在着营养不良、健康不佳、接受教育和公共服务的机会有限以及居住环境不安全等问题。这些指标表明从有关方面来看,贫困仍然深深地植根于英国社会之中。
5.对文中所提到的“绝对贫困”的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如果生活低于维持身体的健康存在而必须满足的标准,即生活在贫困之中。
B.所有年龄和体格相同的人如果缺少食物、住房以及农服这些维持人类健康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即生活在贫困之中。
C.根据一个特定社会中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产品的价格可以确定一条贫困线,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个体或家庭,就是生活在贫困之中。
D.根据某些普遍的剥夺标准如缺少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必需品就可以测度个体或家庭是否生活在贫困之中。
6.对“使用相对贫困这个概念更加合适”的理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贫困要从文化上来定义,而不应该根据某些普遍的剥夺标准来测度。
 B 在一个社会被看成是身体生存必需品的东西,在另一个社会可能就是奢侈品。所以根据
 具备某些基本必需晶来测量贫困是没有意义的。
 C 只使用一个单独的贫困判断标准可能有问题,因为这种定义没有考虑在同一个社会内部
 和不同社会之间人类需求的变化。
 D 有些批评家认为现在甚至那些社会中最不富裕的成员也要比以前富有多了,所以用单一
判断贫困的标准就没有意义。
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是有明显矛盾的。
B  随着部分工业化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社会中最富裕的成员与最贫困的成员之间的差别
会日趋明显,贫困仍将继续存在。
C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准确判断贫困,就是要用动态的标准,把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
标准不断向上提高。
D 要消除贫困,政府有责任为低收入个体或家庭提供享受教育和公共服务的机会以及保障
居住环境的安全。
8.根据文意,概括作者所要表述的基本观点。(不超过15个字)(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9.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 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B.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日渐形成它的特色。 
C.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纲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和汉代相比趋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造成“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所以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1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 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誂①其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②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轸出张仪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下之辩士也,孰视寡人曰:‘轸必之楚。’寡人遂无奈何也。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之言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③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④嫁于乡里者,善妇也。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王以为然,遂善待之。    (选自《战国策》)
【注】①誂:逗引,诱惑。②昭阳:人名,楚怀王时相国。③孝己:商朝高京武丁之子,是有史的孝子。④出妇:被丈夫遗弃的妇女。
1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轸去楚之秦      之:到……去         B.长者詈汝      詈:骂
C.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与:赞同、赞许       D.陈轸果安之    果:究竟、到底
1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可以作为陈轸在秦王前为自己辩解的依据的一组是(  )(3分)
①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   ②誂其少者,少者许之
③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④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  ⑤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  ⑥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臣乎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轸认为,他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目的是可以表明自己与楚国的真正关系。 
B.陈轸认为如果他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不收留自己。而昭阳也不愿意跟他共事。
C.秦惠王最终善待陈轸,只是因为他的口才好,连张仪也说不如他。
D.张仪在秦王面前诽谤陈轸,陈轸以生动、形象、风趣的故事说明了自己去楚国恰恰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1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即复之楚,愿王杀之。(3分)
(2)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3分)

四、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人而不仁,_______?人而不仁,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曲江二首(其一)①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苑边高冢卧麒麟④。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②经眼:从眼前经过。③翡翠:翡翠鸟。④麒麟:石麒麟墓饰。
17.首联主要意象是什么?写的是何时之景?
18.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19.诗中 “物理”的含义是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命题作文
20.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侯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写景状物,借景抒情;也可以写人记事,再现生活;也可以议论抒情,阐发哲理。把你对自然、社会、人生或生命的感悟、情感写进去。
要求:①准确理解题目确定立意  ②不能再自拟题目 ③文体自定但不要写成诗歌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1.C    2.A/D  3. B 4.B  5.B  6.D  7.A
8.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判断贫困。 (3分)
9.B  10.D  11.D  9.B  10. C  11. C  12.C  13.D  14.C
15.(1)如果他要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
(2)忠心的人还将被人撵走,我不到楚国,还能到哪里去呢?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泄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您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秦惠王说:“陈轸怎么还敢去楚国呢?”
    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欢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反之,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当初不接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
    陈轸走出以后,张仪进来问秦惠王说:“陈轸到底要往哪里去?”惠王说:“那个陈轸真是天下的辩士呢,他仔细地看着我说:‘我陈轸一定要到楚国去。’我实在对他无可奈何。便问他;‘你一定要到楚国去,那么张仪的话果然是真的了!’陈轸说:‘不但张仪这么说,就是路人也都知道。从前伍子胥尽忠于吴王,天下的国君都想要他做臣子;孝己敬顺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想他做儿子。所以,卖给别人做仆妾的人,不出里巷就有人要的,一定是好仆妾;被人遗弃的妇人,仍旧嫁在她的乡里的,也一定是好女人。我陈轸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国还要我做什么呢?忠心的人还将被人撵走,我不到楚国,还能到哪里去呢’?”秦惠王认为陈轸说得很对,便好好地对待他了。
16.
(1)如礼何?       如乐何?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3)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4)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飞花(答出“飞花”或 “飞花”和“风”给满分,只答出“花”或“风”不给分)暮春 (只答“春”不给分)
18.① 以小见大,以景物写人事。②承上启下,为下文直抒胸臆,寄寓感慨做铺垫。③练字:巢  卧 ;④ 以实写虚  以动写静 (手法1分,解析2分,如写“对偶”最高给2分;写对一角度并赏析即可得满分)
19.这里的“物理”指的是“事理”,也就是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宇宙万物的道理。(意思对即可。1分)①惜春 伤春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③凝结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写对两点即可得2分)
20. (113.220.13.7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