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7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河西区2017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150分钟。第I卷(36分)注意事项:第一、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本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第1-12的相应位置。第二、本卷共三题,36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猗
试题预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150分钟。
第I卷(36分)
注意事项:
第一、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本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第1-12的相应位置。
第二、本卷共三题,36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猗郁(yī)   间或(jiàn)   狡黠(xié)    汗流浃背(jiā) 
B.沏茶(qī)   喧阗(tián)   茎干(jīng)   数九寒天(shǔ)
C.赉发(jī)   旋涡(xuán)   讥诮(qiào)   逡巡不前(qūn)
D.模具(mú)   机抒(zhù)    挫折(cuò)    方枘圆凿(ruì)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新历史小说不为“正史”        ,对历史事件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敢于        历史,体现出“虚”的风格。这一点在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中有所         。“博考文献,          ”一一将“实”与“虚”按照合理的比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便是二月河历史小说创作的价值所在。  
A.拘囿    重构    体现   言必有据    
B.拘泥    虚构    表现   言必有物
C.拘泥    虚构    表现   言必有据    
D.拘囿    重构    体现   言必有物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一年来脱贫攻坚情况汇报,要求扎实做好今年脱贫工作重点。
B.中国电影市场在鸡年的春节档,《功夫瑜伽》《乘风破浪》《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熊出没•奇幻空间》,五部电影再创票房新高。
C.中央媒体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采访团来津采访,天津市市长王东峰参加座谈会,表示要积极主动地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D.国务院日前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是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
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如“孔仲尼”的“仲”,“群季俊秀”和“季父愈闻丧之七日”中的“季”。
B.“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募士斥侯百余人”中的“斥侯”是古代军队中的侦察兵。
C.“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锱铢”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一两的四分之一;“祸患常积于忽微”中的“忽微”也是古代的度量单位,“忽”是一寸的1十万分之一,“微”是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D.“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也称乞巧节,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魏晋风度时指出:在充满动荡、混乱、灾难与血污的社会和时代中产生的如此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表面看来是潇洒风流,而其骨子里却深埋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扰。时代心理对整个社会文化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影响是尤为深刻的,人们能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时代文化现象与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时代文化现象与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
晋宋易代的社会现实需要文人们在几乎来不及思考的瞬间就要做出自己政治及人生的抉择。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思、对人生有反省的诗人,他选择了归去田园。陶渊明之所以归隐,其主要的原因是陶渊明不愿意和那些不遵守儒家纲常的人同流,其行为是对自己人格的坚守现代文阅读答案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魏晋风度时指出:在充满动荡、现代文阅读答案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魏晋风度时指出:在充满动荡、。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上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中国古代隐士是一群对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等生命理想有着强烈渴望的人,他们有高于常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取向,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主,这就注定了他们与现实政体之间的矛盾。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生活在高压专制统治时代,要么顺从皇权统治,要么放弃功名欲望,两难的选择使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动机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然而归隐的生活,使他们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自己。陶渊明的“归去”是从政治和世俗社会向自然和自我本性的回归,这种回归很坚决,其中伴随着诗人本身的潇洒、自适的本性。陶渊明是出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道路的坚守而做出的主动选择,他注重表达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坚守。鉴于喧闹、污浊的社会现实与自己人格理想的矛盾,隐士皈依山水自然最重要的动机就在于他们发现了自然中有与他们自己的人格追求相契合的“真”“静”“深”“幽”“旷”“远”等品性,而隐士的文化活动又进一步丰富、提升了这些精神品性,并使之在山水艺术的创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古代隐士不仅拥有富含艺术精神的人格,而且他们都是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心性聪慧的人。他们多以道、禅思想为精神支柱,融合了儒家以艺术陶养性情,以“礼”“乐”达“仁”,进而在“礼”的秩序中“游刃自如”的思想,并将之内化在自我人格的深层,在内心建构了一个力量强大的自我机制。因而,他们有足够的心力抵御物质世界的喧闹,从而将全部的生命热情投注在心灵花园的建设上,淡泊功利,从容平和现代文阅读答案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魏晋风度时指出:在充满动荡、阅读答案。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在诗歌内容上,陶渊明侧重表现出对人情、时事的看法与见解;在诗歌的语言风格上,既有“依依墟里烟”的静穆与飘逸,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与自在。他的诗歌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是对田园生活的审美观照和艺术加工,充满着自然宁静的味道。
(选自《论中国古代的隐士》,有删改)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面上潇洒不群、飘逸自得而内里潜藏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扰的魏晋风度,是在当时动荡、混乱、灾难与血污的社会现实下形成的。
B.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往往决定了这个时代的心理特征,而在中国因为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更为突出。
C.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灾难与血污的时代,他坚守自己的人格,不愿意和那些不遵守儒家纲常的人一道随波逐流,就主动选择了归隐。
D.陶渊明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政治的参与中能坚守自己独立自主的精神。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隐士与现实政体之间的矛盾是注定的,因为他们强烈渴望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有高于常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取向。
B.生活在高压专制统治时代的中国古代文人,他们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顺从皇权统治,要么放弃功名欲望,因此,其人格动机充满了尖锐的矛盾。
C.中国古代隐士也有不少人曾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只因在真理的追求上坚持独立判断,在政治的参与中坚持独立自主,导致他们在专制时代只好无奈地选择归隐。
D.中国古代文人是一群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坚守自己的理想人格,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隐士在人格上都追求“真”“静”“深”“幽”“旷”“远”等品性,如王羲之就追求这种品性,并把它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兰亭集序》中。
B.中国古代隐士多以道、禅思想为精神支柱,并融合进儒家的思想,他们都拥有丰厚的文化修养、聪慧的天赋心性和富含艺术精神的人格。
C.陶渊明内心有力量强大的自我机制,虽然曾“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但最终抵御住物质世界的喧闹,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热情投注到精神世界上。
D.陶渊明用自己的审美观对田园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他的田园生活虽然也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但仍觉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絜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已问   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   。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于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
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今来得久闻生   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会御史大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
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①,口钱②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今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关东戍卒。
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   出口钱,自此始。又罢上林宫馆希幸御者,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为御史大夫数月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官至末郡都尉。
(删节自《汉书•贡禹传》) 
【注】①赋算:人口税。汉制,自十五岁起,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出钱一百二十钱。②口钱:人口税。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年岁不登         登:五谷成熟。
B.今大夫僭诸侯         僭:僭越
C.耳目不聪明           明:明白
D.天子报曰             报:回复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冠壹免,安复可冠也  
②天子善其忠
③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   
④意岂有所恨与
A.乎     其     也     则 B.以     之     矣      乃
C.以     其     矣     则 D.乎     之     也      乃
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B.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C.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D.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贡禹耿直的一组是(   )
①冠壹免,安复可冠也   ②天子善其忠
③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   ④意岂有所恨与
⑤宜免为庶人廪食   ⑥禹又奏欲罢郡国庙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贡禹为臣忠诚,心忧国事。他建议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赏他的忠诚并提拔了他。
B.贡禹遵循经义,据守古道。元帝称赞他有伯夷的廉洁,有史鱼的刚直,认为他是当时世上少有的高尚贤良的人,值得亲近。
C.贡禹年事虽高,仍被倚重。元帝拒绝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为了挽留他,升任他做了长信少府、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贡禹不屈世风,为民请命。他多次评论政事得失,曾经建议把赋算、口钱起征的年龄延后,但皇帝只延后了口钱起征的年龄。
第II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范围内。
2.本卷共四题,共114分。
四、(21分)
13.请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3分)
译文:
(2)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3分)
译文:
(3)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2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这首诗化用了《孟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说一个齐人明明是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后却在其妻妾面前说谎话,夸耀说有富人请他喝酒。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首联起句着一“笑”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

(2)诗人颈联用典,它的作用是什么?(3分)

(3)尾联诗人借用反问和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泣涕。(《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4)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5)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条街浓缩了一个时代
谢冕
①一条街,几座坊巷,卷起了一个时代上空的漫天风云,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一个奇迹。
②这条街是福州的南后街,达些坊巷是福州的三坊七巷。坊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是出将入相的衣冠锦绣之地,是花团锦簇的文化名街。
③三坊七巷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据统计,这里先后出过十位尚书、十位总督、三位海军总长、一百五十一位进士,以及众多的诗人学者。衣锦、文儒、光禄、朱紫,但看这些命名,代表是渊博、儒雅、高贵和韵致。一首诗表达了这里有别于一般城市的特殊风韵:“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幽幽墨香中,朗朗书声里,闽都遗韵,左海风流,唯此为盛。
④光禄坊有一座“光禄吟台”,现在成了榕城诗人墨客命诗歌吹的场所。吟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熙宗年间。当时的福州太守程师孟,善文墨,有政绩,修道山亭,曾请文豪曾巩作《道山亭记》现代文阅读答案一条街浓缩了一个时代 谢冕现代文阅读答案一条街浓缩了一个时代 谢冕。程太守常小憩光禄坊,闽山保福寺僧人为此镌刻“光禄吟台”以彰其德。曾任光禄卿的太守有感赋诗曰:“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南朝顏延之,官至金紫光禄大大),每忆登临却自回。”睿智若此,谦恭若此,由此可见其风雅。
⑤文儒坊旧称儒林坊,是儒林学士汇聚之所。其实三坊七巷诉说的不仅是文士诗家,这里也记述了那些守疆卫国、叱咤风云的赤血男儿。远去岁月的鼎盛,已是历史的光荣记忆,就近代中国而言,从三坊七巷走出了一批仁人志士。甲午海战、黄花岗起义,都有八闽男儿的泪痕与血迹。多么难忘的的历史印记!
⑥林则徐纪念馆在宫巷。在那里,我们不仅听到他的华彩诗文,更听到他临阵一呼的气势。时势艰难,他临危受命,挺身而出,书写了浩气长存的一片心。可惜壮志不酬,谪迁万里,他为此阅尽人间苦乐,却是矢志不移。先后任职多地总督,几度出任钦差大臣,屡进屡出,屡升屡降,实为常人所难承受。他是一个文人,却充当了号令三军的统帅;他有伟大的抱负,却为时势所不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至今还激励着万千国人。
⑦粉墙黛瓦之间,花木掩映之下,那些亭台搂阁,那些游廊曲径,无不充盈着、流荡着一股浩然正气。近代以来一批优秀人物从南后街的坊巷走出,走向广袤的国土和世界,传播新思想,引进新事物,他们一步步地前行着,改造着帝国的积弊,并引向新的开端。为开发民智,为改变国运,他们无所保留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青春乃至生命,谱写并传播着一曲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慷慨悲歌。一条街、几座坊巷,灯影梧桐,碧血斜阳,这里的沉思和呐喊几乎托起了一个时代。
⑧旧时的南后街并不宽敞,很窄,街两旁都是店铺,那是一条缤纷灿烂的文化街现代文阅读答案一条街浓缩了一个时代 谢冕阅读答案。这里的繁盛,有人将之与北京的琉璃厂相比拟:“正阳门外珑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还开怀。”
⑨近时读到一组竹枝词,其中一首谈到福州灯市:“中亭列炬耀如绳,桥北桥南最不胜。犹是春江花月夜,十年梦断后街灯。”记得幼时,每年的元宵和中秋,看花灯总是首选南后街。那里灯月交辉,流光溢彩,极尽一时之盛。而且那里不仅是展出,还有销售,那里的灯彩做工考究,保持了悠久的工艺传统。
⑩这是一条让人感动并引为骄傲的街道,这是我们的心灵系之的家园。一条街,浓缩了半部中国近代史。
(有删改)
16.请简要概括文中“三坊七巷”的特点。(4分)

17.赏析第③段和第⑦段中的画线文字,比较他们语句表达的异同。(5分)

18.文章结尾说“这是一条让人感动并引为骄傲的街道,这是我们的心灵系之的家园。一条街,浓缩了半部中国近代史”,这个语段有哪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8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标题与开篇、结尾交相呼应,“街”字贯穿文章始末,从而使得“一条街”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清晰有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B.从文中第④段所引诗句,看程太守的形象,大底是“闲适、清雅;有懿政、受爱戴;,孤傲、睿智”。
C.文中引用“路逢十客九青衿”一句中的“青衿”,与曹操《短歌行》所引“青青子衿”里的“子衿”,都是指代有学识的人。
D.作者文中叙写幼时每年的元宵和中秋南后街看花灯的经历,意在表明做工考究的花灯工艺已经失传,令人惋惜。
E.该文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诗文引用,恰当得体,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化意蕴。
 六、(12分)
20.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级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4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务必按时到会。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一个词语,是______   。(1分)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          和           。(2分)
21.如今,天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黄、绿等颜色的共享单车,这些共享单车带给市民更多出行的方便。但是,好景不长,共享单车成“专车”,特别是单车损坏现象严重。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发表评论。(9分,130字内)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与人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善于沟通交流的人,能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协调团队氛围。有人说,沟通交流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先天基因及家庭环境;也有人说,沟通交流的艺术可以从书本及其他艺术作品中学习;还有人说,沟通交流水平的提高,需要从实践中揣摩、体会、练习、积累……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素养,每个人的途径可能不尽相同。
请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青年人应该如何与人沟通交流。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河西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I卷(36分)
一、(12分)
1.B     
2.A      
3.C(A项,搭配不当,“做好今年脱贫工作重点”应为“做好今年脱贫重点工作”;B项,中途易辙;D项,在“印发”后加“的”,或在“是”前补出主语。)     
4.C(一铢约等于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二、(9分)
5.B(主客体颠倒。应为“心理特征”影响“文化现象”。)
6.D(张冠李戴。从第二自然段看,“中国古代文人”应改为“中国古代隐士”。)
7.A(理解有误。王羲之不是隐士,同时“把它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兰亭集序》中”一句的表述也欠妥当。)
三、(15分)
8.C(明:眼力敏锐) 9.B 10.B  11.B 12.C
第II卷(114分)
四、(21分)
13.(8分)
(1)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3分)
(2)希望能辞去官职,活着返回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3分)
(3)靠征收百姓的赋税来供给他们衣食,每年费用达五六万之多。(2分)
(3分,执,抓捕1分;发,挖开1分;句意通顺1分)
14.(8分)(1)采用拟人,描摹清明时节桃李争相绽放的情态,生动可爱;又与荒冢生头形成鲜明对比照,愁苦意绪更浓。(3分)
(2)诗人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对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和不慕名利的高洁品行的赞许。(3分)
(3)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现实世界的愤慨与无奈。(2分)
15.(1)为变徵之声(2)积善成德(3)羁鸟恋旧林(4)渚清沙白鸟飞回(5) 赢得仓皇北顾(6)一一风荷举(5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本句不给分)
五、(21分)
16.①历史悠久;②人才辈出;③文化厚重;④名声显赫;⑤繁盛。
(4分,每点1分,答对4点、意思对即可)
17.(8分)同:都有音韵美。(1分)
异:前者运用叠词、对仗,句式整齐,具有对称美;后者韵脚和谐,句式整散结合,张弛有度。(4分)
18.①南后街走出了许多影响近代历史的风流名士;②南后街的许多仁人志士参与了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③南后街的许多文士诗家影响着近代的文学和思想;④表达了作者对南后街的崇敬和赞美之情。(8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BD(B.“孤傲”理解错误,从“无诗可比”“却自回”可看出程太守的谦恭、睿智。D.“意在表明做工考究的花灯工艺已经失传,令人惋惜”理解错误,属于脱离文本,过度解读。)
六、(12分)   
20.(3分)(1)极高 (2)奉送 拨冗
21.(9分)略
七、(60分)
22.(60分)作文评分细则   略
【参考译文】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而著称,被征召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后来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贡禹说:“帽子一旦摘下,岂能再戴!”于是辞官而去。
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屈尊向他询问政事。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处境困难,贡禹上奏说:“现今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天子,天子超越天道的情况由来已久了。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这一切都指望陛下您了。”元帝很欣赏贡禹的忠诚,就下令,升任贡禹为光禄大夫。
不久,贡禹上书说:“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希望能辞去官职,返回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元帝批示说:“朕因为先生有伯夷的廉洁,史鱼的刚直,遵循经义据守古道,不盲目屈从世风,孜孜不倦为民请命,是当今俗世少见的高尚贤良的人,因而亲近先生,希望先生参与国政。如今还没来得及多听听先生的惊世之论,先生却说要隐退,难道是先生有什么遗憾不顺心的事吗?”此后一个多月,任贡禹为长信少府。正赶上御史大夫陈万年去世,贡禹便接替他担任御史大夫,列于三公之位。
自贡禹在朝为官后,多次评论政事得失,上书数十次。贡禹认为,古时人民没有赋算口钱的负担,从汉武帝征伐周边少数民族起,开始向老百姓征收重赋,百姓生养儿子长到三岁,便要开始交纳口钱,因此百姓十分困苦,以至于出现生下儿子便杀死的现象,实在是很悲惨可怜。应当规定小孩七岁换牙以后再交口钱,年满二十岁再开始交纳赋算。贡禹又建议说各处行宫别馆以及长乐宫的戍卫人员可以削减一大半,以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再有各官府的奴婢总共有十多万人,他们终日游戏玩耍,无所事事,还要靠征收百姓的赋税来供给他们衣食,每年费用达五六万之多,应当将他们免去奴婢身份成为庶人,给他们吃的,让他们代替关东戍卒。
皇帝下诏,命令百姓生孩子七岁后再开始交纳口钱,这个规定从此开始。又停用了上林宫馆中那些皇帝很少临幸的处所,将各诸侯王庙的卫兵减少一半。其他方面元帝虽没有完全听从贡禹的建议,但很赞赏他的质朴耿直之心。贡禹又上疏,要求罢除郡国的宗庙,制定汉家宗庙亲尽则毁的礼制,都未能实行。
贡禹任御史大夫几个月后去世,元帝赐钱百万,任其子为郎,官至东郡都尉。 (113.220.11.22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天津市河北区2017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 (一)语文试题』  下一个『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