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衔接班)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衔接班)(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衔接班3月份月考试卷语文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谛听(dì)缜密(zhěn)搭讪(shàn)量体裁衣(liánɡ)B.冗长(rǒnɡ)窈窕(yáo)蟊贼(máo)流觞曲水(qǔ)C.熨贴(yù)袒护(tǎn)吮吸(shǔn)插科打诨(hùn)D.提防(tí)嗟怨(jiē)广
试题预览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衔接班3月份月考试卷
语   文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谛听(dì)   缜密(zhěn)    搭讪(shàn)    量体裁衣 (liánɡ)
B.冗长(rǒnɡ)   窈窕(yáo)     蟊贼(máo)     流觞曲水(qǔ)
C.熨贴(yù)     袒护(tǎn)     吮吸(shǔn)    插科打诨(hùn)
D.提防(tí)     嗟怨 (jiē)    广袤(mào)     繁文缛节(rù )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烦躁       军饷        老气横秋       工于心计
B.婢女       冷漠        苌弘化碧       沓无音信
C.敷衍       寒暄        负屈衔冤       蝇头微利
D.筵席       藏匿        觥筹交错       铤而走险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次大赛组委会宣布从2017年开始将先后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      给人以繁华之感,      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③周朴园:(指身侧)你站在这儿,(向大海)你这么只凭      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A.起用        即使/也        义气
B.起用        尽管/但        义气
C.启用        尽管/但        意气
D.启用        即使/也        意气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市长对文化广场的管理单位提出要求:完善广场内的规划设施及人防工程,补栽绿化草坪,让文化广场尽善尽美。
B.如何选择最恰当的、完全可靠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C.中职篮决赛即将举行,广东队和新疆队展开对决,球迷们所熟悉的易建联、周琦、布拉切等球星也将粉墨登场。
D. 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父母爱情》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河南市场的猪肉价格一路下滑,一跌再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供过于求,养殖户盲目大幅度增加养殖数量,最终导致市场上猪肉严重过剩。
B.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们不是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呢?
C.经过周密的严查和暗访,央视披露了广西盈康制药厂生产的维C银翘片用工业硫磺熏制山银花以及没有功效的山银花枝叶等杂质入药。
D.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7.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②a       B.①a②b         C.①b②a      D.①b②b  
8.对《雷雨》中这段舞台说明所起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A.交代雷雨到来之前的天气状况和故事发生的时间。
B.表现该剧女主人公求见男主人公的急切心情。
C.暗示剧中人物即将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重大变故的到来。
D.暗示剧中故事发生的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
9.《窦娥冤》第三折末尾,写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并且都应验了。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不甘心不明不白地死去,坚信正义存在。她的冤枉一定会让世人知晓,因此发下三桩无头愿。这表现了窦娥坚强的反抗性格和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B.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作者却让它都应验并且显得那样合情合理,这是积极浪漫主义手法,反应了人民群众仇恨罪恶统治,要求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C.这样写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气氛,形成全剧的高潮,使窦娥的千古奇冤更加突出,使主题思想得到更鲜明的体现。
D.这样写宣扬了封建迷信:人世由皇天主宰,而皇天公正,肯从人愿,从而美化了最高统治者,麻痹了群众的斗志,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10. 某人因病不能出席一个学术讨论会,写信向大会秘书处说明,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A.因病不能到会,失去良机,深感不安。 
B.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机会,十分遗憾。 
C.因病不能到会,有负众望,深感不安。 
D.因病不能到会,不能对会议作出应有贡献,特致歉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完成第11—13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1. 下列对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天,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代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与“暮霭沉沉楚天阔”中“楚天”含义相同。
B. 玉簪螺髻,用来比喻纵目望去所见到的远方群山,群山姿态万千,苍翠挺拔的青山有如碧簪,层峦叠嶂的山峰好比螺髻。
C.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处借代武器,也喻指诗人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D. 树犹如此,为用典,原句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写出了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的现实。
1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C.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写出了诗人对季鹰归隐行为的否定,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1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阙,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诗人运用景物烘托、动作描写、排比修辞来刻画人物。
B.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诗人运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自己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远山在“献愁供恨”。
C. 下阕连用三典,诗人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写年华虚度,壮志难酬。
D. 下阕的三个典故,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使得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能收到言近旨远,辞约意丰的效果。
三、(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生立祠,号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日:“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当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封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节选自《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狱       狱:案件。
B.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       文法:法令条文。
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         丁壮:年轻男子。
D.其后,姑自经死               自经:上吊。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定国为丞相             ②今不速往,恐为他人所先  
B.①其父于公为县狱吏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①郡中为之生立祠           ②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    
D.①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1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组是
①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
②郡中为之生立祠 
③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④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⑤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
⑥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定国的父亲曾做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
B.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婆特别恭谨。《窦娥冤》中窦娥有一句唱词:“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其中“孝妇”说的就是她。
C.东海孝妇的婆婆可怜她,不忍心长久地拖累她,上吊身亡。后来,她婆婆的邻居家有个女孩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她的婆婆。”官府逮捕了孝妇。
D.文中的“于公”在孝妇“屈打成招”后,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几十年并以孝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婆,可是多次争辩也未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他就借病辞去官职。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当在是乎?
(2)我治狱,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封者。
1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临江仙  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作者因何而醉?试概括其思想原因。(2分) 
(2)“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分)
20.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各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词的上片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2)词的结尾“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两句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3)        ,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          。
四、(1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0题。(13分)
戏剧与戏曲
“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娱乐性的玩耍时叫“游戏”。所以“戏”原本有仪式、百戏、游戏的含义。
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尽管戏剧是一种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思想内涵深化了。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它把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
前些年,流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一是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一是中国的梅兰芬体系(或称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简单地说,所谓斯坦尼体系,指的是幕景化的、模拟现实场景的、创造生活幻觉的话剧表演体系;所谓布莱希特体系,指的是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无场景无场次的、使演员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即所谓演员与角色的“间离效果”),并带有某种哲理意味儿的戏剧体系。斯坦尼和布莱希特30年代在苏联都观看过梅兰芳的演出,不约而同地大为赞叹,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可以印证他们各自的理论。后来,就有人称中国戏曲为“梅兰芳表演体系”。
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中国戏曲有古老的传统,通常以公元12世纪左右的杂剧和南戏为戏曲成熟的标志,从那时起,戏曲的艺术传统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到现在已有800余年历史。目前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剧目数以万计,戏曲工作者数十万人。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此庞大的艺术队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
(周华斌《什么是戏曲》)
22.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戏剧中,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所以没有剧本就没有戏剧。
B.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话剧、歌剧、舞剧不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
C.西方戏剧的代表是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体系,而中国戏剧的代表是梅兰芳体系。
D.虽然“戏”字出现很早,但中国戏曲的成熟至今还不到1000年。
23.根据《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从表演体系来说,与其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B.布莱希特体系
C.梅兰芳体系           D.写意体系
24.填空(4分)
戏曲与百戏相比,增加了        和        ,保留了         和         。
25.作者是否赞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为什么?(3分)
五、(60分)
26.阅读下面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60分)
鲨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但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而另一位老研究员却认为它是最聪明的鱼。
要求:①自选“触发点”;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1.C。量体裁衣 (四声) 流觞曲水(一声) 提防(dī)
2.B。沓无音信——杳无音信。
3.C.启用:动词。开始使用。起用:动词。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人员;现也泛指提拔任用。“启用”的对象是物,而“起用”的对象是人。
义气: ①为帮助他人而甘冒风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气概。②忠义之气;刚正之气:义气凛然。意气: ①意志及气概②志趣,性格③任性的情绪
4.A.。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性命攸关: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5. 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项,赘余,去掉“因为”。B项,否定不当。C项,成分残缺。
6.答案:A。解析:B、第一个顿号改逗号,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同一层并列,港澳台一层并列,小并列用顿号;C、第一个破折号前逗号去掉,“一个房地产商”是对“朋友”的解说,中间不需要加逗号;D、考查冒号的用法,冒号要掌管到句子结束,将第三个逗号改句号。同时要注意在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冒号的套用。
7.D。①句中因为上文有“ (他)身体魁伟”,下文有“两颊微微陷下去”,所以中间一句衔接比较好的是就“b.眉毛粗而黑”,这样先说“身体”,再说“眉毛”,接着说“两颊”,可以使陈述角度保持一致,上下连贯。②句与上下文衔接无关,主要内部排列问题。在“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中,把“高山”和“深谷”放在一起,把“草原”和“森林”放在一起,把“溪流”和“湖泊”放在一起,从景物分类角度看更加合理,从欣赏角度看也不致产生太大跳跃。
8.B.“女主人公求见男主人公的急切心情”从剧情看没有依据。
9.D.。过分解读,无中生有。
10.B。其他三项不得体
11.答案 D。解析:“写出了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的现实”不准确,“忧愁风雨”喻指国事飘摇;“可惜流年” 指时光流逝。
12.答案 D。解析:“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错,写的是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13.答案 A。解析 无“排比修辞”。
14.C(丁壮:年轻人,此处指孝妇。) 
15.D(均为介词,“在”。A①句中作动词,“做、担任”;②句中作介词,表被动关系,“被”。B.①句中作人称代词,“他的”;②句中作语气助词“大概”。C.①句中作代词,“他”,代于公;②句中作代词,代孝妇案件。)
16.A(②⑥项表现郡中人敬重于公,⑤项是后太守的行为。)
17.C(非邻居女孩告状,而是婆婆的女儿告状。)
18.(6分) (1)孝妇不应判死罪,前任太守强行杀死了她(断绝案件),灾祸的原因应当就在这里吧?
(2)我判决案件,从未有过冤案,我的后代一定有受封赏的人。
19.答案  ①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锁。(2分)
②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3分)
20.(1)上片写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心绪。以景写情。暮秋时节,更兼则雨,则主人公愁苦可知。鸳鸯浦中残荷衰败,寒冷凄清。再加上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有力地烘托了情感。(3分)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婉曲念蓄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3分)
21.(9分) (1)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多情应笑我   一尊还酹江月。
(3)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2.D(3分)
23. A(3分) 。
24.(4分)故事    歌曲(歌、诗歌)   乐舞   技艺(杂技) 。
25.(3分)
不赞同。因为中国戏曲是“形神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参考译文】于定国,字曼倩,是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担任县里的狱吏,郡里的狱官副佐。于公断案执法公正,郡中触犯法网的人,经于公判决的,都没有怨恨。东海郡中百姓在于公活着时就为他建立了生祠,名叫“于公祠”
    东海郡有个孝妇,年轻时就守寡,没有子女,侍奉她的婆母特别恭谨,她的婆母想要她改嫁,她始终不肯答应。她的婆母告诉邻居一说:“这孝顺媳妇侍奉我很是恭谨,我哀怜她没有子女,又守着寡。我年纪老了,怎么能长久地拖累年轻人呢?”后来,她的婆母自己吊死了。婆母的女儿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我母亲。”官府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她没有杀死婆母。办案的官吏拷打治罪,孝妇自己被迫招认了假罪名。定案后报送上级官府,于公认为孝妇侍奉婆母十年并以孝敬闻名,她必定不会杀死婆母。太守不听他的意见,于公争辩都不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他就抱着详细的案卷,在大堂上哭,并借病辞去官职。太守最终还是杀了孝妇。(此后,)郡中枯旱三年。后任太守到此,卜卦寻问枯旱的原因,于公说:“孝妇不应当处死,前任太守强行杀死了她,灾祸的原因应当就在这里吧?”在这种情况下,新任太守就杀牛为牲去祭奠孝妇的坟墓,还在孝妇坟墓边表彰了她。天上即刻降下了大雨,当年就五谷丰登。郡中的人因此更加敬重于公。
    当初,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他家的门坏了,家乡的父老们正商量来修建。于公说:“把门修造得高高大大的,要让高车驷马都能通过。我判案多积阴德,从未有过冤案,我的后代一定有受封赏的人。”到了(他的儿子)于定国(就)做了丞相。于永做御史大夫,(留下了)封侯传世(的佳话)。 (113.220.39.5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一)语文试卷』  下一个『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