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二中2016级2017年3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试卷共22小题,1~4、9~11、17~19为四选一单项选择题,7、14为五选二双向选择题,其余为主观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
试题预览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二中 2016级 2017年3月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试卷共22小题,1~4、9~11、17~19为四选一单项选择题,7、14为五选二双向选择题,其余为主观题。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品和人品
肖瑞峰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
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有删改)
1.根据文本,下列选项中无法说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的一项是(    )
A.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实。
B.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可见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
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
C.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不断提升,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也会不断提升。
D.要达到诗品和人品的完美融合,就要像孟子说的,养浩然之气。
2.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B.世人以为苏轼的才气胜于苏辙,苏轼却认为苏辙的文章超过了他,苏辙其文如其为人,诗品
和人品达到了统一。
 C.李白、刘禹锡的“文如其人”和潘安、赵构的“言非心声”形成了对比,说明了“诗品与人
品”并不能完全相统一。
D.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
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3.综观全文,下列理解和分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品与人品是可以统一的,这是对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追求。
B.诗品与人品也有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C.诗人尽量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
的自我完善。
D.诗品出于人品。诗如其人,从作品中就足见其人的品质、德行,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
优秀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雷媛
    77岁的樊锦诗,已经在敦煌待了52年,和她的前辈还有很多同事一样,从满头青丝待到了一头白发。就像今天的敦煌研究院是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樊锦诗是“莫高窟人”的杰出代表。
    懂得樊锦诗的人都清楚,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守护敦煌,保护文物,把莫高窟完完整整地传下去。有人说,樊锦诗要把莫高窟藏在保险柜里才放心。她苦笑,“我是要保,保是第一要紧的事情。但我更要扬,敦煌是人类的敦煌,要让人类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只有为人们欣赏,才能让人们热爱敦煌文化艺术,自觉地保护敦煌石窟”。
    作为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深感肩上的重担,丝毫不敢懈怠。她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敦煌的52年,保护是她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攻克难题。在她的带领下一,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先后公布实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单单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研究院,“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结合洞窟中的供养人题记、碑铭和敦煌文献,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了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等论文。这些敦煌石窟分期断代的学术成果,不仅确定了洞窟本身的时代,而且为敦煌石窟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和采纳。她主持的《敦煌石窟考古全集》第一卷的出版,将敦煌石窟考古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学大师、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称此考古报告“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
    实现“数字敦煌”之前,坚持走国际合作之路的樊锦诗也曾体味了“孤立”。从20世纪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在全国文物界首开国际合作先河,先后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一些文物保护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为此,有人说她崇洋媚外,也有人告她的状,说在和日本人合作中让日本人把我们的东西拿走了……时间证明,这种国际合作之路使敦煌研究院与世界平等对话成为现实。正如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所言,如今的我们与国外文物研究机构在思想、技术、研究方面的差别在缩小,“这说明我们在进步,大家已经能够在一个思路、语境下工作。不像过去,人家说什么,我们就只能做什么”。
    如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年的国际合作保护,使敦煌研究院吸取了国际上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建起了一流的保护实验室,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青年业务骨干,学到了国外先进的保护科学技术和工艺。国际合作保护使敦煌研究院逐步与国际接轨,达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成功典型。
    陈寅恪先生曾痛心疾首地悲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地也。”看到今天的敦煌,老先生若九泉之下有知,当转悲为喜。
                                          (摘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4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她守护国宝41年,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41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
    ②“数字敦煌”概念由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就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石窟保护,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汇集成电子档案,以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思路。利用敦煌数字档案开发出数字电影,数字电影能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做到使游客在窟外看窟。这还有利于减轻漏窟的开放压力和增加洞窟的承载量。事实已证明,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史无前例的。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在她的带领下,敦
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B.作为“莫高窟人”的杰出代表,樊锦诗把敦煌文物保护作为永恒的任务,觉得遗产保护更重
于敦煌文化,因为弘扬文化只是手段,遗产保护才是最终目的。
   C.樊锦诗当年“数字敦煌”的构想和坚持走国际合作之路都遭到了“孤立”,但最终时间证明,
樊锦诗是成功的。
   D.“数字敦煌”就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石窟保护,具有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特点。

5.文章题为“樊锦诗: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敦煌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文章最后一段话语意丰厚,如何理解当年陈寅恪先生的悲和“看到今天敦煌”的转悲为喜?请结
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奶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去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节选自《青铜葵花》)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交代稻粒不容易被碾下来,碾一场稻子需要七八个小时等内容为后文爸爸深夜碾场的凄
凉心情以及翻场的人们“哈欠连天”等内容作铺垫。
  B.奶奶说自己“活不了太久”,这说明奶奶年纪很大了,另外也是奶奶想通过这句话不让家人阻
拦自己走亲戚;同时,这样写也为后面写奶奶累病埋下伏笔。
  C.爸妈对话中,“爸爸很心烦”一句表现了爸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感觉妈妈太唠叨,另一方
面也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
  D.爸爸将奶奶抱起的情节,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表明奶奶极其瘦弱、病情严重。
  E.爸爸表兄的话是补叙内容,交代了回家后的奶奶病情很重、体重很轻、头发更白的具体原因,
表现了爸爸的表兄一家人对奶奶的关心和对爸爸的责备。
8.奶奶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41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羊祜传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及长,博学能属文,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户。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会吴人寇弋阳、江夏,略户口,诏遣侍臣移书诘祜不追讨之意。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使者不能诘。
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谥曰成。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改动)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B.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C.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D.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后称郎将、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羊祜祖上数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
官职。
B.邑,即食邑,封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也叫采邑。
C.庠序,古代的乡学,即地方办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泛指学校。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如周厉王谥号“厉”。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羊祜宣扬德行信誉,以此安抚归附的人。每次与吴国打仗,他都不让人献诡诈计策。他的美德让吴
人信服、敬佩,与他对垒的陆抗能坦然服用他送的药。
B.羊祜认为死生自有定数,与居室无关,而当时因为忌讳前任长吏死于任上,下任长吏就经常毁坏旧
官府,针对这种情况,羊祜向镇守地下文书,普遍加以禁止。
C.羊祜为人清廉俭朴,衾被衣服都很简朴,对他人却慷慨大方,临死前把平生俸禄所得都散给族人、
赏给军士。还留下遗言不得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材中。
D.羊祜去世后,皇帝和很多百姓都很悲伤,甚至与之交战的敌方将士也为之哭泣。襄阳百姓在岘山立
碑修庙祭奠他。杜预把所立的石碑命名为堕泪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2.及长,博学能属文,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5分)
                                                                                           
                                                                                           
13.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5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4.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
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
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
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
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
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15.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                                ,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表明:为使民心归顺,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
(2)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                            ,                       ”,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3) 《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
                                ”。
(4) 《过秦论》中,总结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5)  韩愈《师说》中“                        ,                           ”两句,揭示和
讽刺了当时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都不愿相师的丑态。
(6)  韩愈《师说》中“                     ,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
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观点相同。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 德国摄影师在墨西哥、印尼、肯尼亚、菲律宾、以色列和巴拿马等国拍摄了一组极为震撼的海底生
物照,展现了光怪陆离、令人费解的海底动植物世界。
 ②《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③ 事实说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
音。我们这个时代,也应当在民族的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
 ④ 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⑤ 好为人师的韩愈写出了《师说》这篇充满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这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
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⑥ 提要钩玄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运用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传统节日清明节,是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不仅这一天是人们祭祀扫墓的日子,也是他们踏青出游的日子。
B.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开展“学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