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语文文字运用(24分)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 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②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
试题预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文文字运用(24分)
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 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__,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 不难发现,有的部门往往__,有的人往往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早该减员裁官,可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从没动过真格的。
A.破釜沉舟   牢不可破   无所事事     B.孤注一掷  颠扑不破  人浮于事
C.破釜沉舟   颠扑不破   人浮于事     D.孤注一掷  牢不可破  无所事事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文明,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陶瓷发展一天天日臻完善的过程。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媒体做电商,要借鉴和吸收电商行业发展的先进成果,走有自己特色的“媒体电商”之路,而不是照搬互联网模式,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
D.央视的《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巧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巧妙结合起来,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3.下列诗句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3分)
A.曲径通幽芳草香                   B. 细草香闲小洞幽
C.锦屏春短碧纱暗                   D. 晚凉天净月华开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⑤③②⑥④①   B. ⑤③⑥④①②    C.⑥④②⑤①③    D.⑥④③②①⑤
 5.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按诛五人:追究、查办       B.一旦抵罪:抵消罪责
C.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D.而轻伯夷之义:以…为轻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3分)
A.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B.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C.璧有瑕,请指示王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   )(3分)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以为莫己若者      D.闻道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何氏仆录
毛奇龄
邑①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与田园归何氏焉。
王师②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城,己主守,可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
齐于氏③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又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
(选自《西河集》卷一一八)
【注】①邑:浙江萧山,与作者同邑。②王师:指清军。③齐于氏:作者的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     老:终老
B.予弟有子,当后予      后:后人
C.退则亦自爱其身       爱:爱惜
D.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   鬻:出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相削了块木牌,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在方家,自己如同已经死了一样。
B.何家因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几年后,方相却带着所买的田园返回了何家。
C.清军入城,何家主人难以守护家院,就与方相商量,责成方相留下看护。
D.方相认为何氏相貌不凡,又是世家大族,会被众人关注,性命难保。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余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
                          (唐)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⑴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分)
 ⑵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⑶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鼓一张
                                   冯骥才
①天津卫的杨柳青有灵气,家家户户人人善画。老辈起稿,男人刻版,妇人染脸,孩童填色,世代相传,高手如林。每到腊月,家家都把画拿到街上来卖,新稿新样,层出不穷,照得眼花。可是甭管多少新画稿冒出来,卖来卖去总会有一张“鼓”出来。杨柳青说的这个 “鼓”就是“活”——谁看谁说喜欢,谁看谁想买,争着抢着买,这张画像着了魔法,一下子能卖疯了。
    ②镇上有个做年画的叫白小宝,他祖上几代都干这行,传到他身上,勾、刻、印、画样样拿得起,就是没有出新样子,只能用祖传的几块老版印印画画。比方《莲年有余》、《双枪陆文龙》《俏皮话》,还有一种《金脸财神》。这些老画一直卖得不错,够吃够穿够用。可老画是没法再鼓起来的,鼓不起来就赚不到大钱,他心里憋屈,也没辙。
    ③同治八年立冬之后,他支上画案,安好老版,卷起袖子开始印画。《莲年有余》,白胖的小子抱条大红鲤鱼,后边衬着绿叶粉莲。这画许多画店都有,大同小异,每年都能卖到两千张呢。
    ④这天后晌,白小宝印画累了,去街上小酒馆喝酒,同桌一位大爷也在喝酒。杨柳青地界不算太大,镇上的人谁都认得谁。这大爷姓高,两人边喝边聊。说到了画,说到今年谁的画会“鼓”,高先生信口说道:“老白,你只吃祖宗饭是鼓不出来的。”这句话像根棍子戳在白小宝的肋骨上。他挂不住面子,起身回家。
    ⑤一路上越想越气,气自己没能耐.进屋一见画案上祖传的老版,气上来,抓起桌上一把刻刀上去要把老版毁了。老婆赶紧拉住他,他随即迷迷糊糊醉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⑥转天醒来一看,糟了,祖传的老版——《莲年有余》真叫他毁了,带着版线剜去了一块,再细看还算运气,娃娃的脸没伤着,只是脑袋上一边发辫上的牡丹花给剜去了一原来脑袋两边各一条辫,各扎一朵牡丹花,如今不成对儿了。急也没办法,剜去的版像割去的肉,没法补上了。眼瞅着这两天年画就上市了。好在前天已印了一千张,只好将就再印一千张,凑合着去卖了。
    ⑦待到年画一上市,稀奇的事出现了。买画的人不但不嫌娃娃头上的花儿少一朵,不成对,反而都笑嘻嘻说这胖娃真淘气,把脑袋上的花都给耍掉了,太招人爱啦!这么一说,画上的娃娃动了起来,活了!于是你要一张,我要一张,一千张像一阵风刮走了。白小宝手里没画了,只好把先前印的双辫双花的娃娃拿出来卖。可买画的人问:“昨天那样的卖没了吗?”他傻了:“为嘛人人都瞧上那个脑袋上缺朵花的呢?”
    ⑧晚上回来赶紧加印缺朵辫花的《莲年有余》。画一摆出来,转眼卖光。一件东西要在市场上火起来,拿水都扑不灭。忽然一个街坊来说:“老白,全镇的人都嘈嘈着,今年你的画鼓不了!”然后小声问:  “这张画你家印了几辈子了,怎么今年就鼓了呢?”
    ⑨白小宝只笑了笑,没说,他心里明白。可是往深处一琢磨,又不明白了,怎么少一朵花反倒鼓了?
    ⑩年三十晚,白小宝一数钱,真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11他盼着转争年这张画还鼓着,谁知转年风水就变了,虽说这张画卖得还行,但真正鼓起来的就不是他这张了,换成一家不起眼的小画店“义和成”的一张新画,画名叫《太平世家》。六个女人在打太平鼓,那张画也是没看出哪儿出奇的好,却卖疯了,天天天没亮,义和成门口买画的人排成队挨着冻候着。
                                                          (选自2015年第4期《收获》,有删改)
13.第四段“高先生”的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4分)
14.赏析第七段文字的语言特色。(4分)
15.白小宝的画“鼓”的原因是什么?  (6分)
16.小说结尾转写第二年义和成的画“卖疯了”,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6分)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延续诗词的文脉
胡妍妍
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朱自清先生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④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人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的世界。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情同理,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17.第二段“乡物家什”“文化磁场”分别体现了古典诗词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18.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报据文意,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内涵。(6分)

六、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所以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文题自拟,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月考答案
1.答案:C(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含褒义;孤注一掷:意思是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机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含贬义。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比喻异常坚固;颠扑不破:无论怎么摔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无所事事”,指闲着什么都不干,含贬义;“人浮于事”,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2.答案:D(A.赘余。日臻完善: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日”字和句中的“一天天”重复。B.“前者”指代不明。 C. 搭配不当“借鉴和吸收”与“成果”不一 一搭配。
3.答案:B可先分析能与“疏松”相对的词,从“词性一致”的角度分析,只有“晚凉”对不相对,故排除D项;再看“影落”这个词性,只有“通幽”不相对,故排除A项;再从“平仄相对”的角度分析,“空坛静”音为“平平仄”,须对“仄仄平”,“碧纱暗” 音为“仄平仄”,A项“小洞幽”为 对“仄仄平”,故可排除C。
4.A本段话题为“书信”,确定中心句⑤;③开头代词“它”,显然指书信,接⑤;②为语意转折,句末落在“回味”二字上,⑥起句为“怀念”,所以接⑥;④结构与⑥相同,紧接⑥;①在最后抒情。
5. 答案:C(A.借代:“嚼得菜根”借代吃得苦。全句意思:人能吃得苦,方能做成事。B.唾沫星子借代人言;全句意思:人言可畏。C:比喻:“乌云”比喻坏事,“金边”比喻好的一面。全句意思:不要只看到坏的,还要看到背后的希望。D.借代:“臭皮匠”借代平庸的人,“诸葛亮”借代有智慧的人。
6.答案:B  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7.B    8.C
二、文言文阅读答案:
9.B (后:做……后人)
10.C(是方相自己要求留下。)
11.
(1)城被攻破,众街坊家中凡是让仆人看家、仆人又告诉清军自己的主人在哪里的,清军就放了那仆人。(“城破”句式1分,“所者”1分,句子通顺1分)
(2)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微”1分,“文”1分,句式1分,句子通顺1分)
(3)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因“1分,”敝“1分,”与“1分,判断句1分)
 
【参考译文】
本县何家有个仆人叫方相。何家两代担任御史,家中富有。方相尽力服侍主人,积存了若干贯赏钱。何氏家道中落后,将众仆人遣散。方相也按例离开何家,就拿出以前的赏钱经商。耗费精力经营,总共才几年,就买了几处田园。突然有一天,对他的弟弟说:“我是何家的仆人,打算在何家终老。虽是这么说,我原是方家的子孙,不可不确立后嗣。你有儿子,应该给我做儿子!”就削了一块木牌,写上了名字,好像自己已死的样子,留下一些余剩的钱;而把自己和田园一起回归何家。
清兵渡过钱塘江,江上守军一触即溃,清兵即将进城。何家主人打算逃走避难,一时难以找到看守家里的人,就说:“方相保护家人出城,我主持护家之事如何?”方相说:“不对。您虽穷了,但是额头宽阔、双颊丰满,又姓何,会被众人关注,恐怕会死,您死了,那么家中谁来作主呢?保卫家人的,应该是您啊。把车马、房屋、仪仗器具,交我负责就行了。”方相磕头,与主人分别。城被攻破,众街坊家中凡是让仆人看家、仆人又告发自己的主人在哪里的,清军就放了那仆人。方相不肯告发,就被杀了。
齐于氏道:“江上守军溃退时,军中没有坚守的人,方相却独自一人替何家看家护院,难道不让人悲哀吗?凡是人,进的话好好给人做事,退也爱惜自己的性命。假使先前方相离开何家以后,自己经营自己的余钱,在外面终老,谁会压迫他(回去)呢?又有一种人用好话讨好主人,慷慨激昂地指手画脚,他的忠诚看似可以相信;等到一朝有了急难,却暗中出卖谋划的事情;甚至也有把主人来交给敌人的,悲哀啊!听了方相尽忠报主的事迹后,(这种人)也应该稍稍惭愧了吧。”
三、诗歌鉴赏答案
⑴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遇友伤怀的诗人形象。(3分)
⑵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诗人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1分),生动揭示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1分),表达了对自己才华遭压抑的不平及对统治者的不满(1分)。
⑶首联表达诗人颠沛流离的感慨;颔联诗人感叹年华蹉跎,借酒浇愁;颈联对世态炎凉、统治者的控诉;尾联对未来、国家前途的期待。(每点1分)
四、文学类文本参考答案
13.高先生的话促使白小宝怒而毁版,推动了情节发展;借高先生之口巧妙地点明了小说主旨。(共4分。每层2分)
14.多用口语,质朴自然,灵动鲜活,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共4分。每点1分)
15.娃娃头上掉一朵花,反使画有了新意;胖娃“耍掉”头花,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符合老百姓的审美心理,为他们喜闻乐见。(共6分。每点2分)
16.情节:使故事有波澜有起伏。结构:点题,呼应开头。内涵:丰富了小说意蕴,深化了作品主题。效果:余韵不绝,让人回味思考。(共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五、论述来文本答案:
“乡愁家什”体现了古典诗词日常日用的特点。“文化磁场”体现了古典诗词具有隐秘的文化感召力的特点。(6分,每点3分)
18.首先,指出延续诗词的文脉靠的是日常亲切可感的阅读;接着,表达了对诗意正在生活中失落的忧思;最后,引述朱自清的话说明读诗对人情感的有益影响。(6分,每点2分)
19.“心灵上的脂肪”比喻现代人情感浮华欲望过多。“古典的清瘦的风”比喻古典诗词,作者呼吁现代人借助古典诗词来节制情感,延续文脉。(6分,每点2分)
六、作文
写作提示:这是一个材料作文.审题关键在于把握材料的内涵。从文段中看,“唤回自己”“唤醒自己”是表述重点,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短语去立意。“唤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义是:①叫醒;②使醒悟。写作时要注意阐释清楚什么人(或什么事)“唤醒自己”。 (124.230.145.12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