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桓台二中高二检测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桅
试题预览
桓台二中高二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桅杆(wéi )   逮捕(dài )  倒胃口( dǎo )  露马脚(lù)     敛声屏气(píng )
  B、草窠(kē )   沏茶(qī)   骁(xiāo)勇     刹那间(chà ) 解甲归田(jiě )
  C、瞥见(piē)   舵手(duò)   下载(zài)      拗口令(niù) 游目骋怀(chěng )
  D、偌大(ruò)   咀嚼(jué)   信笺(jiān)     颤巍巍(chàn ) 提纲挈领(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浪费    盘桓   聒噪   水蒸汽   展露头角    风烛残年  
  B、遐想    雾霭   苍茫   名信片   义愤填膺    唉声叹气
  C、执拗    筹划   绿州   舶来品   云销雨济    掎角之势  
  D、宣泄    部署   凑合   炒鱿鱼   无济于事    谈笑风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形,这是好事,因为这就       了需要解决的矛盾。
  ②瑞典希望在不修改欧盟条约的情况下化解欧债危机;波兰和意大利则担心,法德的修约建议会加深欧盟内部    ,拉大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距离。
  ③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大楼,中间有6000平方米的庭院,里面是一片草坪,是理想的集体摄影的场地,也是          的休息场所。
  A、暴露       隔阂       寂静          B、暴露       隔阂       幽静     
  C、显露       隔膜       幽静          D、显露       隔膜       寂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B、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着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C、朝鲜成功发射通讯卫星的消息如石破天惊,震动了美、日、韩三方政坛,“朝鲜威胁论”又被重新提起。
 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要平抑中国崛起的势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今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1OO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发挥力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
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形象地称为“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称之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蚁族”,社会该如何看待之?
从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大学生身价下跌的严重程度,更可以感受大学生群体内心的失落程度。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一大批高学历者也加入到失业大军的行列中,并且增长的趋势令人担忧。
“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首先,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在此意义上,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满足或效用。相反,“公共和个人用于教育的费用,意在获取生产性‘存量’。这种‘存量’包含在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而这些服务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正是以上原因,家庭千方百计地使家庭成员在踏人社会之前能有一个较高层次的学历或学位。但是,“蚁族”的出现,似乎走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其次,“蚁族”是个与流动、社会地位、声望密切相关的问题。社会学家杰克思在《谁将出人头地:在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书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在上大学费用急剧膨胀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而这张门票是否有效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受过较多教育的男子比受过较少教育的男子所从事的职业地位都要高些,挣钱要多些。因此,“蚁族”的出现,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其恶化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否则,与之相伴的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最后,“蚁族”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单单是教育、大学生或者体制的原因,道理很简单,即使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然而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整个社会仍需要大批的人才——大学生。应看到的是,“蚁族”的出现证明“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不顺畅,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不完备的教育投资环境很难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实际上也给普通家庭带来更多的不利。“蚁族”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体的风险,更是社会的风险,如果任由其叠加,形成积聚效应,不但对个体是一种伤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形成隐患。
6、下列关于“蚁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蚁族”,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的又一群体,指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
 B、低大学毕业生被称为“蚁族”,是因该群体和蚂蚁“高智、弱小、群居”等特点类似。
 C、劳动力过剩,教育体制不够完善,社会流动乏力,是“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D、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
7、下列对“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蚁族”的出现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
 B、公众投资教育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D、“蚁族”的出现,是个体风险,更是社会风险,任由其叠加容易形成积聚效应。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是没有区别。
 B、舒尔茨与杰克思都认为公众接受教育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需要大批人才,大学生就业却难,是因为“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少渠道不顺畅。
 D、只要改善教育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体制,“蚁族” 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捏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 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显:显达
 B、务施贷以赒乡  务:致力于
 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破:揭穿
 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强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蜀人随之者万计, 且观公所为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B、①吾惭不及古人,而俱后世讥我也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①其在衮冕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①数以告,乃得还第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
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③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④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  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未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
 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简肃”。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第Ⅱ卷 共114分。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规定位置。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3分)
 (2)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4分)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3分)
14、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禹庙:即大禹庙。
(1)颈联写庙外之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怎样的精神?赞美英雄,感情基调多是昂扬向上的,但诗人写景却用了“空山”“荒庭”“秋风”“古屋”等荒凉的意象,有人说这与全诗的情感基调矛盾,你是怎样看待的?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盂子•齐恒晋文之事》)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4)              ,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柏拉图说:“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②卢梭则谈到:“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
 ③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同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柏拉图侧重的是                                                                  
    卢梭侧重的是                                                                     
鲁迅侧重的是                                                                      
17、把后面的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文字横线处,使其前后衔接、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第一种境界是崇尚聪明和知识的智慧。             。           。           ,
             。           ,           。然而,在智慧与知识、有智慧与有知识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否则就不会有“书呆子”这个称谓了。
 ①智慧与知识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因此,爱智慧与爱聪明之间是有巨大差别的
 ③没有知识的储备,不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就难以达到很高的智慧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反映了聪明与智慧之间存在着一条并非所有聪明人都能跨越的鸿沟
 ⑤智慧总是与天赋的聪明联系在一起的
 ⑥在一些人心目中,智慧就在于具有高出常人的聪明才智,爱智慧就在于不断培养出自己不断增长的聪明才智
18、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编者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4分)
六、选做题,从(一)(二)中任选一题作答。(18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村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午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潍,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19、本文开头描写的沙漠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同是弱者,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作比较。(4分)
 21、请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22、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为“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探究作者改动的意图。(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爱。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
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19、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20、结合文章赏析两处画线部分。(4分)
 (1)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2)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21、根据文意,请谈谈怎样做才能达到“真正的优雅”。(4分)
 22、这篇访谈主要谈了林清玄文学方面的成就和看法,标题却是“心美一切皆美”,你觉得切合全文主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好事者从小河里取了一些水,并把这些水装进高高的玻璃杯,放在豪华的桌子上。
水很高兴,得意洋洋地说:“以前我总是匍匐在别人的脚下,现在我终于可以高高在上扬眉吐气了。”
正说着,只听“啪”的一声,玻璃瓶跌落在地板上,碎了。水流了一地。没等它叹息,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要求:①自选角度构思成文,自拟题目。②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检测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B(A.读露马脚读lòu,敛声屏气(bǐng );C拗口令ào.;D.“挈”读qiè.
2、D。(A项 水蒸气 崭露头角;B项 明信片;C项 绿洲  云销雨霁)
3、B(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隔阂”意在说明相互间心理上存有障碍,侧重指彼此有意见,关系不融洽。“隔膜”着重指彼此不了解,关系不密切。幽静:清幽寂静;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4、B[A.推波助澜:比喻促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发展,使扩大影响。B.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可形容文章深刻有力。C.“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D项,殚精竭虑:褒义词,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语境应该用“处心积虑”。]
5、B(A.搭配不当。“驱散”与“天气”不能搭配,应去掉“天气”。C.不合逻辑。“至少”与“左右”任去其一。D.语序不当。“继承、学习”应为“学习、继承”)
6、C(C无中生有。文章的第五段,“‘蚁族’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单单是教育、大学生或者体制的原因”,文章并没有指出“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7、B(B强加因果。)
8、C(A文章的第二段指出,劳动力过剩不仅困扰低学历者,也影响了一大批高学历者,并没有涉及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有没有区别。B舒尔茨认为公众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取生产性‘存量’,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 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是最重要的可能;杰克思认为,“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D太绝对,“充足条件”应改为“必要条件”。)
9、D(夺:改变)
10、C(A项,前一个是副词,将要;后一个是连词,表递进,而且。B项,前一个是连词,表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西省太原市维刚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