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同步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木兰诗》同步练习(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木兰诗》一、基础知识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
试题预览
《木兰诗》
一、基础知识
1. 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
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4.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6.填空。
《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8.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9.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1.A C B A 2.A  3B. 4A.  5.D
6.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时期,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7.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8.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 帖
9.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二、类文阅读
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⑴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⑵。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⑶。上高堂,行取殿下堂⑷,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⑸,暮得水来归。手为错⑹,足下无菲⑺。怆怆⑻履霜,中多蒺藜⑼。拔断蒺藜肠肉⑽中,怆欲悲。泪下渫渫⑾,清涕累累。冬无复襦⑿,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⒀,助我者少,啖⒁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较计⒂。
[注]⑴遇:通“偶”,偶然。⑵行贾(gǔ):往来经商,去做下贱的事。⑶视马:照顾马匹。⑷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取,通“趋”,快步走。殿,高大的房屋,即上句的高堂。殿下堂,指高堂下的另一房屋。这两句是说叫孤儿做些家务事,一会儿上高堂,一会儿下高堂,就这样上下奔走。⑸行汲:出去打水。⑹手为错:错,一种较粗糙的磨刀石。这句的意思是手裂得简直成了粗糙的磨刀石。⑺菲:草鞋。⑻怆怆:悲伤的样子。⑼蒺藜(jí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上,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开黄色小花,果皮有尖刺。⑽肠肉:这里指小腿肚子的肉。⑾渫渫:水波连续的样子,这里是指泪落不断的样子。⑿复襦(rú):短夹袄。⒀反覆:翻倒。⒁啖:吃。⒂较计:即计较,纠纷的意思。
鉴赏要点
《孤儿行》与《木兰诗》都采用了详略结合的写法。《木兰诗》详细地叙述了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和凯旋归家的故事情节;而《孤儿行》详细叙述了兄嫂是如何虐待孤儿的,略写周围人的自私。本诗叙事性极强,可与课文的叙事手法作比较阅读。
问题探究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使我朝行汲(    )    怆怆履霜(    )
泪下渫渫(    )      啖瓜者多(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孤子遇生
(2)行取殿下堂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兄嫂令我行贾
(2)手为错
4.本诗中写了哪几件事反映孤儿的“苦”?
5.读完这篇文章,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趣味语文
传说,唐朝诗人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公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他将序文呈上就上马走了。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公都觉得不对,派人去追回王勃,请他补上。
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阎公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便包好千两银子,亲自率领文人们到驿馆来见王勃。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都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里是个空(kòng)字呀!”王勃说:“对呀!是‘空’(kōng)字,‘槛外长江空自流’嘛!”
大家听了都连称:“绝妙!奇才!”
附:参考答案
1.jí  chuàng xiè dàn 
2.(1)“遇”通“偶”。(2)“取”通“趋”。
3.(1)古义:经商;今义:姓氏。(2)古义:一种较粗糙的磨刀石;今义:不正确的。
4.两件事:一是兄嫂的虐待,一是翻车时的无助。5.略(可以围绕对孤儿的同情来写,也可以用自己现在的生活环境和孤儿的相对照,写自己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中考回应
例1  阅读古典名著,回答问题。
(1)下列与宋江相关的两个情节是(    )
A.三顾茅庐  B.三进大观园   C三打祝家庄   D.三碗不过冈   E.三败高太尉
F.三英战吕布   G.三人死囚牢   H.桃园三结义
(2)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既是你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      ,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知识,涉及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范围较广。课余时间要对名著基本内容和知识进行记忆理解。
答案  (1)C E  (2)猪八戒  八戒大战流沙河/高老庄娶亲
例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
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
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天,花中有刺!”
第三个却眼睛一亮,说:“不,        !”
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与他没有意义;至于第三个人嘛,他是个乐观主义者。
朋友,你是哪一个呢?
(1)请在原文的横线处填写一句适当的话。(10字以内,注意上下文连贯)
(2)三个人对花的态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针对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生观加以点评。(100字左右)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所给材料阅读透彻,根据不同的人生观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联系现实正确顺畅地表述。
示例  (1)应该说刺中有花/虽然有刺,但花很美
(2)生活总会出一些难题,要人选择,要人解决。甘于平庸、陷于麻木的人,总是听任命运的摆布;悲观的人,总是患得患失,缺少斗争的勇气;只有乐观的人,能挑战不该害怕的,害怕应该害怕的,成为真正的勇者和智者。/悲观的人生态度是不健康的。悲观的人,看不到娇艳的花朵,只看到扎人的花刺;无视美丽,却放大了丑陋;不憧憬美好的未来,却止步于眼前的挫折。悲观的人,只哀叹生命中的风霜雨雪,想不到拨开云雾,终见万丈阳光! (221.131.169.12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望岳』  下一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 第三单元 第11课 台阶 同步练习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