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16届高三下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试题预览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16届高三下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这种对“文字”的共通感。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汉字则不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①而寝多也。”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字”所包含的“孳乳”义,与西方的“字母”不同,是以“字子”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完成了一种飞跃。“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这里,就产生了一种似乎古怪的现象,那就是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可是,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其内在原因,则不能不归结为一种文化心态上的诉求。汉字的复杂性,却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中被忽视了。
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4期)
【注】①孳乳:繁殖、派生。
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如今还在使用的汉字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
B.《说文解字序》认为,汉字是由“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它与西方的“字母”不同,是以“字子”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C.根据“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文字形态单线演变序列的观点来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这显然忽视了汉字的复杂性。
D.汉字被诟病的一个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推崇、敬仰的思想。
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区别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
C.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完全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
D.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的象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B.“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C.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有些人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
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卒,时五十九。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
B.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
C.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
D.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句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士以上戴冠。因此,也用“衣冠”代指缙绅,士大夫。“衣冠子女”后来就代指富贵人家的儿女。
B.“贞观”为年号。封建王朝新君即位,必须更改年号,叫做改元。有的皇帝只用一个年号,也有皇帝用了多个年号。
C.“表”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如曹操的《出师表》。除了表以外,还有疏、论、书、奏折等都是封建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的文书。
D.“兼领”在这里是指兼任的意思。除此之外,“录”“判”也可以表示兼任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大亮不阿谀献媚。宫里的使者暗示他献上名鹰,他不仅没有献鹰,而且上表皇帝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B.李大亮深受太子的器重。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C.李大亮不忘旧恩。他曾经在路上碰见自己的恩人张弼,抱着他哭泣,打算将自己的家产赠送给他。
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2)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太和知县时。 ②痴儿:指作者自己。③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已、知音。
8.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上的不同点。(5分)
9.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典故表达了流放结束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屈原的《离骚》中以用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诗是:“ _______ , ________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栗子•立子
许福元
这是一个傍晚。我这个五十五岁的汉子,要守株待兔般,等一个小王八蛋子。
就在昨天的傍晚,路灯初上的时候,石园农贸市场东,一家一家网吧西边的辅路上,我从一个小王八蛋子手中,买了半口袋栗子。
车就停在辅路上,我刚要开门,一个留着公鸡头的小伙子却站起身奔向我,还喊了一声“大叔!”
我觉得这个年轻人的发型怎么看都不像人的发型。两耳的上侧剃得很光,唯独从前额至头顶直达脑后,一丛黄发耸立着。脸型是夹板脸,头型是醋葫芦,发型是公鸡头。
他看我留意他的发型,很潇洒地用左手从前往后捋了一下,然后问:“大叔,您要栗子吗?”马路牙子上,戳立着一条鸡肠子口袋。半口袋栗子露了出来,油亮油亮。“大叔,您看,一个是一个的。”
“不是一个是一个,你这栗子是带犊的绵羊,还能大个下小个的吗?”我生长在平原,连栗子树都没看见过,但还得装出内行的样子,“你这栗子,不是老品种。”
“大叔,您老好眼力。这是延庆海字口村西山坡的刺球板栗,口感好,还有观赏价值。”
“多少钱一斤?”我有点心动了。
“一口价,七块。您刚才从市场一路浏览过来,一连访问了两份,糖炒栗子十二,生栗子七块六,是吧?我复制得可对?”小伙子又补充一句,“您得包圆,打包,我不零卖。”他摆出一个卖不卖两可的姿势,两条瘦腿撇着,抬起眼睛望着头顶上那盏高高的昏黄路灯,脖颈子梗梗着。
我试着掂了掂,“三十来斤?”
“大叔,您手就是秤。三十三斤,算您三十斤。不信我有弹簧秤,咱有一斤算一斤。”
我决定买了,但还得跟这只公鸡逗一逗:“小伙子,货到街头死。你也别一口价。咱取个吉利,六块六一斤,你顺我也顺。三十乘六块六,一百九十八元,我也凑整,二百。”
小伙子似乎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那我就按确定、保存、上传键了。您拿袋子了吗?”
“要不这样,您连口袋捎走,不过您得交五十元押金,明天在这会儿这地儿,您把空口袋拿来,我再退您五十块钱如何?您别觉得五十块钱多,这口袋可是我爷爷的命根子,是古董。要是他在,一千块钱他也不会卖。”
二百五,付钱毕。他提起袋子要给送上车,我忽然产生了怀疑:“慢。”我用一只手从上往下插下去,从袋子底部抄起一把栗子,下面的栗子似乎更大更光更亮些。小伙子似乎看出我的担心,笑说:“您摸着砖头了吗?”
他匆匆离去,闪进了对过那家网吧。
兴冲冲回到家里,第一件事让我老伴赶紧烧柴锅,煮栗子,并喊我弟我姐我侄来。只半个时辰,锅里便散发出异味。半锅熟栗子,熏得我呲牙咧嘴。
还是傍晚,还是这个老地方,路灯的影子像钉子一样,将我钉在这里。我等这个小伙子,这个公鸡头,这个小王八蛋子。
年轻人没来,一个老人倒是颤颤巍巍地来到我的面前。高个,背微驼,满脸刀刻似的核桃纹,扇风耳,鼻子高而直。拄一根花椒木拐杖,立定,双手作揖,开口便说:“您,您,您就是从我孙子手里买坏栗子那位客官吧?”
老人叹口气:“您手上有我家的口袋,那口袋上有我祖上的堂号。”老人从腋下抽出一条口袋,铺在地上。又对我说:“麻烦您了,您把您那条也打开,拼上,这是一对。”两条口袋上下对齐,左右对正,墨迹清晰,笔迹可辨——“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堂”。
诚信堂,早有耳闻,那可是老字号。主要经营干鲜果品。老人小心虔诚地折叠起那两条口袋,郑重地塞到我手里二百五十块钱。拉住我的手说:“这孩子把您气苦了。您跟他治气,忒不值了。养不教,爷之过。他爸他妈,扔下他时刚一周岁半,就到深圳打工去了。十七年了,见面不到十六次。家里二层楼盖得方正,可孩子走斜道了。让您笑话,百年老店的字号,给毁喽!”
我坚持要送老人一段路,老人又回身立定,双手作揖:“您回吧。我还要去找立子。”
我说:“您不要再找栗子了。那些栗子,只有一个半个是好的。其余的,都是坏的。”
老人无奈地向我苦笑:“我的孙子,他就叫立子。站立的立,儿子的子。他爸他妈的这棵独苗,儿子倒是个儿子,可没立住哇!”然后,用花椒木拐杖一指对面灯火通明的网吧,“那就是个大烟馆呀。我掏他去,孽障!”
我刚往前走一段路,身后传来“哗啦啦”的一片声响。我回头望去,网吧那两扇大玻璃窗,坏成了两个大黑洞——如宇宙间的黑洞。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07月25日,14 版,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使故事更真实;“我”对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事非常痛恨,要好好惩罚那个年轻人,可见“我”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
B.小说只讲述了两个发生在傍晚的故事,既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高大的人物形象,但却反映了深刻的主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网吧对青少年的巨大吸引力和不良影响。
C.“养不教,爷之过”,这不是客气话,立子的爷爷也意识到自己没有教育好孙子,对立子过于宠爱,放任,爷爷对立子的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D.小说将第一天发生的故事以倒叙的形式再现,清楚交待事件的来龙去脉,说清“我”等小伙子的原因,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完整。
E.小说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如立子满口网络语,暗示了他沉迷网络,爷爷的语言则谦恭有礼又口语化,充满生活气息,如“麻烦您了”,“您跟他治气,忒不值了”等。
(2)请概括小说中“爷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作者描写这一形象采用的手法。(6分)
(3)小说以“栗子•立子”为题目,设计十分巧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4)小说中多次提到网吧,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通往纯粹的羊肠小道
王一方
他——25岁就获得哲学、神学两个博士学位,管风琴演奏家,法兰西科学、道德和政治科学院的院士,哲学家萨特的堂叔,德国总统特奥多尔•豪斯的证婚人,大文学家罗曼•罗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终身朋友……
他就是施韦泽(又译为史怀哲)。他让人想到中国抗战时期来中国的诺尔曼•白求恩——一个纯粹的人。30岁的他,突然宣布将奔赴非洲丛林去当一名乡间医生,为此,他转而学医,八年后,他以医学博士身份开始了他52年的艰辛的人道主义实践生涯。
从决定到启程,八年,八年啊——
是利他主义吗?他不像唐•吉诃德向风车冲杀那样。是上帝的召唤吗?他风趣地讥笑用上帝召唤来解释他的选择的教士:“他们的听力比我好!”是出于对苦难的同情吗?他认为仅仅出于同情显得太狭隘。
与他同时代的一位作家认为:缺少历史阐释和淳朴气息的非洲比由历史学说填满的精致的欧洲更能抚慰他的心灵祈盼与饥渴。爱因斯坦也认为:非洲的事业对于我们在道德上麻木和无心智的文化传统来说是一种逃匿和摆脱,而面对这种选择的机会,个别人是无能为力的;但施韦泽是一个例外,他在对浮士德的精神依恋之中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和责任。
他的道德祈盼、心灵饥渴,直指纯粹人生的伦理追求和实践需要,由“意会”走向了言说。1915年的一天,他觉得自己像个“在漏船中的人,这条船不能驶向大海,必须打造一条新船……”这时,一个新词突然闪入脑海:敬畏生命。这个词似乎让他找到了纯粹的彼岸。
“敬畏生命”主张生命是无条件的神圣、无条件的有价值,从而使道德纯粹求诸内心成为可能。人类原初的道德冲动与他深层次的理解随后被他拉向哲学,界定为一种“生存意志”——“自我的意欲生活的生命”,他毕生的利他主义的道德实践也源于这一生存意志的冲动。“当我为其他生命奉献出自己时,我永恒的生存意志便与永恒者结合,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体的。”在施韦泽看来,正是这样一种有几分神秘的“生存意志”引出了道德生活的净化与纯粹。
施韦泽似乎要说这样一个道理:在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仅有科学、技术的知识与实践无法进入纯粹的疆域,甚至不能给人类带来有益的东西。爱因斯坦也有类似的感触:“仅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力行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话虽这么说,通往纯粹人生的路上行人寥寥。有人说:“人类不可以从两头点燃一根蜡烛。”但施韦泽坚持认为:“如果够长的话,可以这么做!”
施韦泽固然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这种快乐,但社会价值机器却未必能认同这类二元平峰式的贡献。他艰苦卓绝的医疗探索与创造性实践,没有能得到医学界的重视。虽然他是诺奖得主,但拿回的是和平奖。他一生中接受过数十次奖励,只获得过一次医学领域的不太出名的奖章,新锐的医学家还不时批评他思想保守,只热衷于重复性的技术操作,不重视时新的技术成果。他的医院也一点都不现代化,但他的丛林医院在高度技术化与高度组织化的医学时代里保持了对病人个体的尊重、人性的温情,以及在适宜技术处置下的一流疗效。在他眼里,过度技术化的医学常常导致医患关系的冷漠。还是爱因斯坦理解他:“这个人的影响与其说来自令人赞叹的成就,毋宁说来自他那对通常的理智来说难以把握的整个人格。”
尽管通往道德净化、人生纯粹的世界不会有什么康庄大道,但他依然享受着这条羊肠小道上的精神风光,这就是自信,这就是个性,来自内心的纯粹的自信和个性! (节选自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
【相关链接】
①我们的直觉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开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价值。同时,获得这种想法的人会觉得需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这时候,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由于尊重生命的伦理,我们将和全世界产生精神上的关联。(施韦泽《我的呼吁》)
②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程颐: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开头简略提及白求恩,这样是为了引出对施韦泽的介绍并与施韦泽做类比,暗示两人都是在用生命去追求人生的纯粹。
B.“他们的听力比我好”以嘲讽的语调否定了西方教士所理解的他选择事业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敬畏生命,是纯粹的伦理追求和实践需要。
C.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时有发生,如果按施韦泽的观点来看,这是医学技术化所致,因为它不能对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
D.施韦泽的一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而在医学方面只获得过一次不太出名的奖,这表明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出现了问题。
E.施韦泽的学术观点“生命都是一体的”与中国古代“物我合一”的观点很相似,因此他选择了去非洲为那里的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2)施韦泽为什么要放弃已有的生活而选择去非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3)文中三次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4)作者说施韦泽的一生是“通往纯粹的羊肠小道”,这条路上“行人寥寥”。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以及如何评价这种人生选择。(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6年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对提高全社会反家庭暴力意识,有效预防和依法处置家庭暴力,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B.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C.“向幸福冲刺”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是设在金科操场和本部礼堂举行的,活动现场师生们集体以青春的名义庄严宣誓,将坚定的信念烙印在心。
D.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民间,羌笛却日渐式微,面临“消逝”的困境。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虽然科学界对全球暖化的影响程度尚有歧见,但若人类对温室效应造成的危险 ,无非是玩火自焚。
②在地雷禁用条款和京都防止气候变暖条约等一系列问题上,美国政府总是对国际舆论 , 使得这些国家越来越失望。
③不顾大局,对别人、别的部门、别的地区的事 ,这是本位主义的态度。
A.置若罔闻 漠然置之 置之不理
B.置之不理 漠然置之 置若罔闻
C.漠然置之 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D.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漠然置之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还记得好莱坞大片《火星救援》主人公为生存,在火星上种土豆吗?这一幕有可能变成现实!美国国家航天局正在地球上试种适合在火星生长的土豆。试验将于3月开始,共100种候选土豆,最终获选的土豆不仅要适应严酷的火星环境,且必须高产。为了模拟火星上的土壤条件,NASA实验团队将把200磅的阿塔卡马沙漠沙土运到实验室里。 ,以模拟火星上的大气环境。尽管小土豆们的生存条件十分苛刻,科学家们却信心十足:“我们几乎可以百分百确定,不少我们选择的品种都可以通过实验。”
A.二氧化碳也将被实验团队加入进模拟环境中来,并被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中
B.实验团队还将在模拟环境中加入大量二氧化碳,并将这环境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中
C.实验团队还把二氧化碳加入到模拟环境中去,并使其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中
D.二氧化碳不仅被加入到模拟环境中去,实验团队还将这环境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中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魏晋以来,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学术风尚渐变,玄学新思潮在黄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流行蔓延。永嘉之乱后, ① ,而是随着中原士人的南渡风靡江左,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成为新的玄学传播中心。不但如此, ② ,使东汉就传入我国的佛学开始真正地融入中国文化,玄佛相参、玄佛合流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东晋以后,人们认识到儒学、礼治对稳定政权的重要性,提出振兴儒学的主张。不仅沉痛反思了西晋玄学误国, ③ ,从而奠定了东晋统治者以儒学立国的思想基础。
17.下图是土耳其摄影师奥斯曼•萨厄尔在陷入战乱的叙利亚拍摄的一张照片,当他举起相机时,这个4岁的孩子竟然误把相机看作武器,跪下来并举起双臂投降。请给照片配上标题并用简短的语言揭示照片的内涵。 (含标题一共不超过70字,标题不能写“无题”)(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3月20日,一年一度的重庆马拉松赛在南滨路开跑。比赛迎来众多马拉松爱好者,其中不乏一些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2016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  下一个『
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01 (原卷版)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